從2018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看法學專業的就業趨勢

很多人將法學專業列成“失業”專業,認為法律人才已經飽和,畢業即失業。其實我國的法律人才遠遠不夠,特別是精通外語、精通知識產權保護、精通國際貿易規則的人才極為短缺。另外精通各個專業的法律人才非常稀缺,比如懂醫學,專門從事醫療事故糾紛的律師、懂工程,專門從事建築領域糾紛的律師、懂會計,專門從事經濟領域的律師等等。

從2018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看法學專業的就業趨勢

國外的法律專業沒有本科階段,只有完成本科學習的學生才有資格學習法律,這就說明法律是一個必須和其他專業結合的學科。但是,在我國由於現在大學的專業設置,法律人才主要是本科學歷,因此,低層次的只會法律不懂專業的畢業生確實遇到了就業的困難。

今年,延續十幾年的司法考試改成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從司法部制定的《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考試性質和測試目標中的內容來看,一些崗位必須由通過法考的人員擔任。這是國家機關法治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行政機關機構改革的前奏,為更好地建設法治國家準備人才。

從2018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看法學專業的就業趨勢

從考試大綱可以看出,從現在起,不僅初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需要通過法考,下列的崗位也必須通過法考:

① 初次擔任法律類仲裁員

② 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的公務員

③ 初次從事行政複議的公務院

④ 初次從事行政裁決的公務員

⑤ 初次擔任法律顧問的公務員

就是說每個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複議、行政裁決和法律顧問的公務員必須通過法律資格考試。所以,諸如公安、稅務、水務等各個有行政處罰權行政機關的公務員,除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外還必須通過法律資格考試。

再從法律資格考試報名資格來看:

“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說明了法學類畢業生的優先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完全排除了畢業不滿三年的其他學科學生的競爭。

從2018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看法學專業的就業趨勢

從報名資格到就業崗位增加,法學類的學生有比其他專業更好的就業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