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野這位榮獲國家級榮譽的“英雄母親”點贊!

在河南省新野縣施庵鎮曾營村,有一位72歲的普通母親,她用半個世紀的時間照顧自己殘疾的哥哥,用真情摯愛孝老愛親培養後代,用一顆善良的心演繹人間大愛。她就是曾被國家公安部消防局評為“英雄母親”,被河南省婦聯授予“感動河南十佳母親”榮譽稱號的王鳳蘭。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殘疾哥哥當“嫁妝”

1967年冬,家住施庵鎮橋樓村的王鳳蘭與還在部隊服役的施庵鎮曾營村的曾光錄結婚。在簡單的陪嫁物品中,有一樣特殊的“嫁妝”,就是她孃家一級殘疾的聾啞哥哥王祥道。

王鳳蘭8歲喪父,11歲喪母,大她10歲的哥哥王祥道小時候因患腦炎用藥不當造成聾啞,兄妹倆是在叔叔的照料下長大成人的。

王鳳蘭21歲那年,叔叔先後給她物色了一個又一個條件不錯的婆家,但從小就崇敬軍人的王鳳蘭執意相中了在部隊服役了兩年的曾光錄。結婚前,王鳳蘭向婆家提出的唯一條件是“帶著殘疾哥出嫁,並照料他一輩子。”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孝老愛親撐起天

婚後,王鳳蘭的丈夫仍在部隊服役,這一服役就是15年。15年裡,家中的農活、雜活全由王鳳蘭承擔。她婆家弟兄姊妹7人,丈夫曾光錄排行老大,公爹是長期慢性病,再加上王鳳蘭4個年幼的孩子,全家十幾口人的生活重擔全落在王鳳蘭身上。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為了支持丈夫安心服役,王鳳蘭默默無聞地承擔著所有的苦和累,從來不拖丈夫的後腿。記不清有多少次,公公婆婆和孩子們患病,都是王鳳蘭跑衛生所拿藥,有多少次病重時,都是王鳳蘭一人拉著架子車把他們送到鄉鎮衛生院就診。後來,已經懂事的二兒子曾召剛看到媽媽太累了,就生氣地抱怨爸爸不盡家長職責。王鳳蘭嚴肅地批評他說:“爸爸乾的是大事,他在保衛國家!”在王鳳蘭的教育下,曾召剛也對解放軍產生了崇敬之情,高中畢業後也當上瞭解放軍。在部隊僅兩年時間,他就三次受到嘉獎,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王鳳蘭的殘疾哥哥王祥道隨妹妹“嫁”入新家後,王鳳蘭對他的照顧格外用心,寧願自己吃苦,也不能虧待殘疾哥哥。2009年,72歲的王祥道不幸患上了食道癌,王鳳蘭就和丈夫商量,到外地一家有名的醫院做了手術治療。手術後,王鳳蘭對他的照顧更是用心,每天為他做六七頓飯,雞蛋、牛奶等營養品沒斷過一天,直到現在將近10年,82歲的王祥道的身體還一直很硬朗。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心存大愛感天地

王鳳蘭是善良的,她又是堅強的。生活的艱難困苦壓不垮她,年輕兒子的不幸犧牲也沒有壓倒她。

1996年4月21日,在洛陽市伊川縣消防中隊服役的曾召剛,在執行滅火任務時,為搶救一對母子,兩入火海救人,不幸被大火吞噬了年輕的生命。當時,組織上給王鳳蘭家發放了13400元撫卹金,王鳳蘭毫不猶豫把其中的10000元捐給了伊川縣的“希望工程”,並自己拿出600元加上剩下的3400元,替兒子繳了4000元的特殊黨費......

王鳳蘭把伊川縣和新野縣的消防官兵當成自己的親兒子,把兩個大隊當成自己的家,她到大隊送菜、送鞋墊,幫助縫衣洗被,和戰士們過生日,送別退伍戰士,她把博大的母愛無私地奉獻給了一群“兵兒子”,用熾熱的心靈演繹了人間至愛真情。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为新野这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的“英雄母亲”点赞!

施庵鎮黨委表彰王鳳蘭等孝老愛親模範

王鳳蘭

一位農家的好妹妹

一位國家的英雄母親

她用無聲的行動

詮釋著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演繹著人間摯愛真善美

轉發新野的榜樣母親

傳遞正能量

為榜樣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