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集團債務危機波及鳳凰金融 10月到期產品兌付延期

來源:GPLP(ID:gplpcn)

三胞集團債務危機波及鳳凰金融 10月到期產品兌付延期

繼六月份P2P集中爆雷之後,近期,P2P平臺再次出現預警。

近日,P2P鳳凰金融平臺一款理財產品鳳溢盈-SBJT計劃本應於10月到期兌付卻一再延期推遲,據GPLP君瞭解,該理財產品所對應機構為三胞集團,而三胞集團目前正處於短期流動性緊張狀態當中。

三胞集團缺錢 債主遭殃

據三胞集團《致鳳凰金融平臺函》顯示,三胞集團通過平臺融資的借款已於2018年10月13日起陸續到期,但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不能如期歸還陸續到期的借款,對此,三胞集團承諾最晚將於2018年12月31日14點前歸還2018年11月份到期的借款本息。

三胞集團債務危機波及鳳凰金融 10月到期產品兌付延期

GPLP君瞭解到,今年12月31日還沒到呢,投資人就收到通知本息再次延期至2019年6月30日兌付的消息。

三胞集團債務危機波及鳳凰金融 10月到期產品兌付延期

對此,鳳凰金融客服通過百度貼吧給出回應稱,在相關政府部門監督下,由主要債權銀行牽頭成立了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債委會提出所有債權均需要展期2年,展期期間的利率按照基準利率給付。經過鳳凰金融的堅持和努力,三胞集團最終承諾最晚將於2019年6月30日前歸還未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並同意在原有利率基礎上上浮10%。

另外,GPLP君還發現,鳳凰金融並不是唯一一家受三胞集團所累的平臺,P2P平臺立馬理財持有的“嘉康盈、嘉順盈、嘉恆盈”理財計劃也遭遇了逾期。

11月20日,三胞集團向持有以上三項理財計劃的投資者發函稱,投資人通過立馬理財平臺持有的由海南股權交易中心備案發行的理財計劃,融資主體為三胞集團,理財計劃將於2018年11月20日開始陸續到期,由於公司流動資金緊張,不能如期回購。立馬理財在此三項理財計劃的逾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三胞集團信用等級的下調。

三胞集團債務危機 不容樂觀

三胞集團由知名企業家袁亞非創辦,是一家以信息化為特徵、以現代服務業為基礎,新健康與新消費兩大主業協同發展的大型跨國民營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宏圖高科、南京新百、萬威國際、金鵬源康、富通電科(新三板837438)等諸多家上市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12萬人,其中海外員工達4萬人。過去幾年頻頻收購擴張的三胞集團也曾風光無限,然而在去槓桿的背景下,資金緊張的三胞集團開始陷入流動性危機之中。

財務報表顯示,三胞集團負債合計超過634.28億元,其中流動性負債合計超過443.98億元,非流動負債合計超過190.30億元。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三胞集團實現營收372.8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淨利潤虧損21.93億元,大幅減少3083%。其中,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在內的有息負債高達227.8億元,公司賬面上貨幣資金僅有132.31億元,償債壓力巨大。

2018年7月16日,和合資管公告稱,由於三胞集團未能在約定時間內支付全部回購價款總額,導致“和合資管-安盈保6號三胞集團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未能如期獲得本金和投資收益,構成實質違約。

該利空消息迅速在二級市場蔓延,三胞集團相關債券價格大幅下跌。7月23日,三胞集團不得已將三隻債券停牌。

7月25日,三胞集團同一天連續兩次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成為名副其實的“老賴”。

評級下調,雪上加霜

2018年7月25日,中誠信下調三胞集團信用評級時稱,三胞集團近年來債務規模持續增長,2018年4月—12月,三胞集團將需償還到期債務共計70.62億元,“當前面臨的流動性風險較大,並存在進一步加大的可能。”

三胞集團深陷流動性危機,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宏圖高科(SH.600122)、南京新百(SH.600682)股價也一路暴跌,截至發稿時,與2018年以來股價最高點相比,宏圖高科市值已跌去近六成,南京新百市值已跌去七成。三胞集團持有的宏圖高科21.46%股權和南京新百26.64%股權現均被司法凍結。

此外,三胞集團旗下核心上市子公司宏圖高科發行的“15宏圖MTN001”延期兌付本息。因此中誠信評級將三胞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BBB-,將“16三胞02”和“16三胞05”的債項信用等級自A下調至BBB-,並將公司主體及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降級的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11月29日,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評級”)公告下調三胞集團相關信用評級。

中誠信評級公告稱,投資人通過立馬理財平臺持有的由海南股權交易總新備案發行的理財計劃,融資主體為三胞集團,該計劃於11月20日開始陸續到期,由於公司流動資金緊張,不能如期回購。中誠信評級認為,該事件表明目前三胞集團的流動性十分緊張,對此應予保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