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為什麼成為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

樂老豹


這兩年各地的人才爭搶大戰可謂是如火如荼。從哪裡去挖人才,大家看安徽。安徽的人口流出是如此的不動聲色,以至於大家都以為現在流出率最高的是東北省。作為近年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有統計表明,安徽省近10年流出人口達到了近1000萬人之多,而安徽本省人口不過6000多萬,這超越了同為人口流出大省河南,佔到了全國流動人口的11.2%。那麼,安徽為什麼成為人口流出率較高的省份呢?(實際上,安徽可以說是近年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沒有之一!)

有人認為,是因為各地的人才大戰,安徽自身特別是合肥等幾個大城市忽視了這一點,導致人才外流嚴重。其實,這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之所以合肥等地在這場人才大戰中姍姍來遲,是因為當地缺乏足夠的中高端人才就業崗位。從安徽本地流出人口的去向來看,大部分人去了江浙滬。所以可以這麼說,江浙滬能夠發展得這麼好,安徽人的貢獻很大。當然,也是因為江浙滬有足夠多的就業崗位。

實際上,今天的安徽是比較尷尬的。雖然在地理環境上可以和長三角核心區塊打個擦邊球,畢竟,馬鞍山離南京才20公里里程。但是,人家一說起長三角,就是江浙滬,不帶你玩。與經濟發達區域離得近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可以享受發達地區的經濟輻射,再不濟總比中西部省份好。壞處就是發達地區的虹吸效應,導致本地人才都被吸引走了。

今天走到南京大街上,可以聽到很多的安徽口音,南京也被戲稱為“徽京”。而走在合肥,可以看到並不弱於南京的高校,可以看到不弱於杭州的衛生資源,也可以看到可以與任何大城市媲美的基礎設施資源,但是選擇去江浙滬的人更多,是因為安徽本地人才實在太多了!這樣說來,安徽人心裡聽了就好受多了。畢竟,徽州人有句老話,“前世不修,生於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曾經,徽州的人才們闖蕩江湖,帶動了沿新安江帶的杭州、衢州、金華的發展,尤其是古嚴州,受徽州文化影響深遠。

今天安徽人才的外流現象,本質上和過去沒有太大的差別。現在能夠較好消化本地中高端人才的卻只有合肥等少數城市,這個少數城市說實話都不方便報出名字,怕是名不符實!如果多幾個和合肥一樣肥的城市,那麼,不僅安徽人才不容易外流,反而會吸引江西、湖南、湖北、河南人才的到來。

不是安徽窮差弱,人都往外跑。安徽其實不缺人才,缺的是留得下人才的地方。在現有發展階段,安徽的自身產業基礎和城市建設還不需要這麼多的人才支撐。等安徽幾個核心城市,尤其是合肥、蕪湖等地的產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外出的安徽人就會減少。而那些已經出去的安徽人,也已經融入到當地,將安徽的文化帶到了江浙滬。


單問者


評語:窮則變,變則通,留在安徽只能等死,骨子裡的追求上進不允許自己留在家。

安徽,簡稱“皖”,得名於“安慶”和“徽州”。取其首字為“安徽”,安徽屬於中部地區,居中靠東,與長三角無縫對接,目前安徽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城市已經成為長三角城市成員,但是安徽並不富裕,相比於自己的兄弟省份江蘇,自身可謂時相當的貧窮,因為窮,所以必須出去工作,出門經商也是安徽的傳統,著名的徽商,至今再徽州地區仍流傳這樣一句話“前世不修,生於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意思就是說徽州地區,從小就讓孩子出去經商,不讓他們留在家中。

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再最近幾年裡,全國31個省份中,人口淨流入地區14個,淨流出地區17個,人口流失數量超過200萬的省份有十幾個。其中,安徽省以將近963.1萬的人口流出,佔到全國跨省流動人口的11.2%,高居榜首,下面以此為河南、湖南、四川、江西和湖北等。

另外,根據2017年最新人口流入情況統計顯示,安徽人口流出量達到近15萬人,成為31個省份當中,人口流失率最高的地區。

有人口流出就有人口流入,那麼哪些省份接受了人口流入呢?

根據2017數據統計,人口流入最多的幾個省份為:廣東增加2061萬、浙江增加997萬、上海增加872萬、北京增加667萬、江蘇增加4320。要知道廣東再改革開放的時候人口還排在山東、四川、河南、江蘇、湖南等省之後,僅五千多萬人,但是僅僅改革開放幾十年常駐人口就增加了6000萬,絕大部分是外來人口。

根據17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吸引力統計顯示,深圳成為49個城市中吸引力最強的城市,成為全國流動人口最喜歡去的地方。

安徽因為絕佳的地理位置優勢,臨近長三角,所以安徽人口大部分選擇去長三角地區。由於安徽目前比較貧窮,長期呆在家中是沒有發展機會的,所以目前青年都選擇去附近城市工作。

(小編就是安徽蕪湖人,目前在上海參加工作,因為安徽實在沒有自己的發展空間,雖然作為外地人來到上海生活還是比較苦難的,但是這裡更多的就業機會,讓我們不得不來上長三角地區)

在上海,小編髮現了大量的安徽人,突然發現上海的外來人口中,安徽人居然是最多的。

相比於其他城市,我們的省會合肥,對年輕人沒有什麼吸引力,我們蕪湖地區很少去合肥工作,不是上海就是江蘇,選擇合肥的太少。

最後,不是迫於生活壓力,很少會選擇離開家鄉外出務工,尤其是那些已經上了年紀的農民工,來到一個陌生城市,很難適應,但是他們還是會選擇堅持,只是為了家人可以過的更好。

結束語:安徽目前發展也算不錯,相信不久的將來安徽人民也可以像江蘇一樣,選擇在家附近地區工作。

如何觀看更多精彩熱門回答?

點擊上面“關注“即可!


軟件資源君


安徽為什麼成人口競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遊走四方的路邊哪些事為你答疑!安徽省10年的時間就流失了人口962萬,這就等於一個阜陽市的總人口。

安徽流出人口去向

安徽10年間流出人口達到了962萬人,超越了同為人口流出大省河南,佔到了全國流動人口的11.2%,而流出的人口基本是到江浙滬為主。在上海外來人口中安徽籍佔到了30%,在江蘇外來人口中安徽籍佔到了35%。

上海外來人口分佈圖

江蘇省外來人口分佈圖

什麼原因造成安徽人口外流

安徽全省只有三個競流入城市,而其它市全是淨流出。作為安徽人口最多的地級市阜陽,淨流出人口達到270多萬,佔到了全市人口的26%。安徽的工業基礎薄弱,而房價又偏高。同為省會城市的南京和杭州,房價和合肥的價格相差無幾,合肥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比南京和杭州又差了許多,所以很多人寧願到江蘇或浙江工作和學習也不願回安徽。

現在各大城市開啟了搶人口大戰,而合肥卻遲遲不動,很多城市開啟了大學生購房落戶政策,而這些城市的工作環境又遠比安徽要好,那麼不選擇回到安徽也不奇怪。

安徽經濟

安徽現在以建設大合肥為主,而其它城市經濟增長相對放緩,穩步增長的只有三座城市,這也造就了勞動力充足卻無處就業的尷尬境地。其實建設大城市並不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以廣州為例,廣州作為GDP第四的城市,卻沒有把周邊的城市帶動起來,如肇慶和清遠。

安徽的應該調整重心,做到百花齊放。如果還是以建設大合肥為主,那麼安徽的總體經濟只會進入一個怪圈,大象經濟和螞蟻經濟。如果不改變現狀,人口外流會更加嚴重,到時悔之晚矣。

安徽應該建立五個中心區域。皖北以宿州為中心,皖西以阜陽為中心,皖南以安慶為中心,皖東南以蕪湖為中心,中部以合肥為中心的經濟帶,協同發展。


十方印記


我們農民最有話語權!我們一個人平均兩到三畝土地,以豐收年計算:一畝小表能收800斤左右,價格可以勿略不計除成本外,所剩下的基本夠下一季水穩的肥料錢!下一季水稻豐收的情況下一畝能收1300斤,其中三斤核入種植成本里!最後我們一個最高年收入是3000斤水稻錢,如果是1元錢一斤,我們的年收入是3000元。平均每月250元左右的收入!你可以想像每月250元怎麼生活?人總不能看著土地餓死吧!我們就得去找工作,前些年我們安徽連非農業的工人都下崗找不到工作了!更別說農民了!所以我們安徽人有勞動能力的基本上都到外省打工了!好在最近幾年我們安徽對工業發展有所重視!也鼓勵農民工反鄉創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農民工反鄉的人有所增加!相信隨著我們安徽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有所改變


鳳安7


安徽目前人口流出率在國內最高,其主要原因還是工業經濟比較落後,人員進了工廠收入增加,生活質量可以改善。工業落後,就業率低,人們為了改善生話質量,被逼無耐只好外出打工,而且這種局面短期內無法改變,呈惡性循環狀態,特別是高鐵在省內逐步發達,看起來是好事,但它是把雙刃劍,能形成人員快速流進和流出,但對於經濟落後的安徽反而不是什麼好事,便捷的交通更加促使省內人員的外流,省會合肥靠全省資源在自己發展經濟,雖有起色但遠遠達不到成都,武漢的水平。因此對省內和對自己最近的都市圈成員都不沒有輻射力。另外安徽靠近長三角,說起來也是好事,但唯獨安徽城市看不到沾光,反而人流就近進入長三角,在南京上海無論是開飯店的,市場賣菜的,廢品收購的,大醫院的勤雜人員等等,幾乎全是安徽人。所以說隨著交通的快速發展與出行的便捷,預計流出人員還會增加。安徽整體經濟不容樂觀,但省內唯獨合肥的獨腳舞應該跳的還是可以的。


吉慶有餘187412372


安徽省其主要還是缺少資金投入,地理位置也同江西湖北不分上下,都屬長江中下游平原,土地肥沃,產糧.大省,這幾年改革開放對安徽投入少,就業壓力大,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移活樹移死這個道理,現在流通領域信息領域發達,窮的位置取個媳婦都很難,凡窮位子的人都想在外面闖,誰原意背景離鄉呢?為了解決目前困境,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只好離開生我養我的家鄉,這是主要原因。


自由自在116270606


我認為安徽西南部大別山地區窮一些,合肥六安可以和河南省南部的信陽南陽利用這些城市都在一條比較近的鐵路線上,大力發展向歐州進出口貿易,帶動兩地經濟發展,因為光一兩個城市貨源不足發展受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