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討厭明朝?

Ko蜀北一



討厭明朝是正常的,不少文化名人都覺得明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

一個從少數民族手中奪回政權的漢人朝廷,最後也亡於少數民族。為什麼?因為極端自私。明朝從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亡,明朝歷時276年,老百姓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

到朱元璋去世前,明朝基本平定全國。數十年的征戰,老百姓付出了犧牲,所謂洪武盛世,老百姓並未得到好好休息,雖然老百姓有飯吃,但沒有文景之治那樣寬鬆的社會環境。

當上皇帝的朱元璋越來越偏離創業之時的清醒和睿智。建國後的朱元璋對綱紀過分迷信,他以嚴肅法紀為名,發動了明初的四大案:空印案、郭恆案、胡惟庸案、藍玉案,對官員無節制屠戮,他當皇帝的30年時間裡,一共殺了15萬官員及其家屬,平均每年殺掉5000多官員及其家屬,而當時全國人口只有5000多萬。



在對別人刻薄寡恩的同時,他對自己的兒子們是十分慷慨的,一開始兒子們都封親王,每年俸祿5萬石(後來才改為1萬石),5萬石是什麼概念?相當於當時一個小府半年的財政收入,一個小的府只能養他兩個兒子。而且,這20多個兒子世襲罔替,親王的長子還是親王,其他兒子是郡王,這樣一直下去,共計8個等級,最低的級別也有200石一年。


洪武末期,明朝人口5000多萬,到天啟崇禎年間,明朝的人口還是5000多萬。修長城、建王府王陵等,繁重的徭役,人民平均壽命很低。到明末有34位親王府,近千個郡王府,鎮國將軍等更多,萬曆三十二年,宗室男子就有15.8萬人。藩王俸祿後來成為困擾明朝中後期的最大財政問題,終於最後吃垮了大明朝。



雖然,朱元璋也取得了很大的治理成績,被康熙帝稱為“治隆唐宋”,但這個成績是與大範圍屠殺官員、限制老百姓自由、特務統治、保甲制度等法西斯主義相伴而生的,這種模式非但不具有效仿意義,反而荼毒後世,具有惡劣的影響,終明之世都是特務統治,濫殺文官。

朱元璋去世後,朱棣反抗建文帝長達3年多的靖難之役把國家又折騰的夠嗆,《明太宗實錄》有記載,當時北方許多地方荒無人煙的;接下來是鄭和七下西洋,攻打安南,五徵漠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即便在“仁宣之治”這個短暫的十餘年裡,老百姓也只是稍事得到休息,《宣宗實錄》多處記載民生之艱。



正統初年,西南的土司大規模叛亂(麓川之亂),朝廷調集大軍鎮壓了數年;正統末年,發生“土木堡之變”,國家的行政中樞和武裝力量精華損失殆盡;成化年間荊襄百萬流民起義都耗費了國家的實力。弘治一朝,休養生息,但還是錢不夠花。

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不務正業,北方少數民族屢屢侵略,國內盜賊風起,安化王、寧王叛亂,國家被折騰的元氣大傷,據《武宗實錄》記載,向來較為富庶的淮揚地區,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人吃人的事情。



嘉靖時期,南倭北虜,生靈塗炭,國內民不聊生,正如清官海瑞所說,嘉靖嘉靖,家家乾淨,老百姓家徒四壁,一無所有。隆慶開關,萬曆初年張居正改革,國家元氣有所回覆。但是,此時藩王宗室的俸祿已經成為朝廷沉重的負擔。

張居正死後,各種壞現象死灰復燃,綱紀廢弛,加上萬歷三大徵、薩爾滸之戰等,將國家的財力消耗殆盡。

天啟年間的奢崇明、安邦彥在西南大規模叛亂,加上遼東的關寧防線。崇禎上臺後,形勢繼續惡化,兩線作戰,無論怎麼收錢,都無法填補財政缺口。



明朝276年,國家沒有藏富於民,沒有涵養民力,而且還始終存在兩個常態化吸血機:一個就是北方防線;一個就是宗室俸祿。這兩個開支壓得明朝始終富不起來,人口也增長不起來。

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裡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說的是從1380年明太祖廢除宰相後,明朝就沒有什麼天下大治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很有道理,說的對。


坐看東南了


我以前也是個明粉,但生生給逼成了滿遺,我找誰去訴苦鳴冤?

我讀著“石灰吟”崇拜于謙,雖然被朱祁鎮殺了頭,但我認為是明朝的大英雄。我看心學,佩服王守仁直指人的本性,講的真實透徹。就忽略了朱厚照的荒誕。戚繼光與倭寇廝殺,我我恨不得為他搖旗吶喊,那怕他死時買不起一副棺材。大明因為有他們所以光輝燦爛。我怎麼就成為滿遺了呢?

因為我還佩服袁崇煥,這就不行了,必須是滿遺了,因為清高宗給袁崇煥說了兩句好話。袁崇煥就被劃到滿遺陣營去了,我這位袁崇煥的袁粉也就被滿遺了。我這個沒說過滿清一句好話的人就成滿遺了!!!

我就想不通了,袁崇煥給後金打了一輩子仗,怎麼就跑到滿清陣營去了?袁崇煥在臨下獄之前還在與後金血戰,被箭射的兩肋如猥。關寧之戰,寧錦之戰。都是九死一生的苦戰,怎麼就被滿清了呢?

就為了掩飾朱由檢的無能,惡毒。為了證明滿清所有讚美都是邪惡的嗎?

明渣們都瘋了吧?為了維護我心裡的給後金拼殺了一輩子的英雄。我不斷去挖崇禎的黑歷史,一下挖到了明渣的祖墳,真黑呀!這種垃圾皇帝還用去黑。好吧,我討厭明朝了,但不包括那些為百姓的英雄們。

我就是這樣被逼成了滿遺,逼成了討厭明朝的滿遺。但我還是不明白我怎麼就成了滿遺,我明明支持的是大明的英雄啊!





白耀亮


明朝之所以越來越被很多人覺得討厭,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個朝代本身就充滿了黑點。同時,大量無腦明粉,日以夜繼的肉麻吹捧,讓人不得不反感。

之說以說明朝的全身都是黑點,完全可以從這個朝代的整體歷史發展和表現出來的氣質來考察一番。在這裡,儘量用最間接的語言,向大家說明。


1 總體國運--明朝的地緣戰略環境,可能是歷代大一統王朝裡最好的一個。由於蒙古帝國在擴張過程中,將原本中原附近的四方強權都消滅或削弱。這就讓明朝從內部蛀空並接收了元朝的大部分遺產後,成為了地區內無可爭議的霸主。


不僅蒙古殘餘力量本身處於衰退引起的社會瓦解期。宋朝時候所需要面對的遼金、西夏、大理、高麗級別的對手,也一個沒有。


可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明朝還可以在建立100多年後,就來了一個土木堡式的大笑話。並且在餘下的200年裡,繼續以一種特別窩囊的對外模式,苟延殘喘。

2 文化上--明朝其實受到了蒙古遺風的巨大影響。無論是皇帝和貴族服飾,還是封建冊封性質濃郁的藩王制度,甚至還有將人永遠限定在一個職業內的戶籍規定。


但明朝基本上只學到了壞的地方,對於好的部分完全沒有繼承。或者說,只是用儒家思想代替過去蒙古大汗的世界級眼光,去理解世界與管理帝國。這也就怪不得元朝時候很多喜憂參半的地方,到了明朝就一下子萬馬齊喑。

3 經濟上--明朝對私人經濟和對外界經濟的壓制,也是歷代大一統王朝裡最變態的。沒有之一!不僅限制和打壓民間私人經濟,還不斷使用朝廷的權力去變本加厲的盤剝。


可問題是,這樣並不能幫助朝廷在實際上增漲自己的財富總量。相反,不僅給自己營造了一個需要消耗大量資源的龐大系統,還將民間經濟可能獲得收益與自己的體系,完全隔離。明朝也因此總是覺得財政吃緊,而民間某些領域則慢慢恢復甚至還有了發展。但這些富起來的人,對於朝廷不僅沒有歸屬感,甚至可能更更希望明朝早點滅亡。好不要擋著自己的財路。

最後,以上三點在很多狂熱明粉的嘴裡,居然都成為了優點。


比如吹明朝軍隊如何強大,卻不願意看歷史記載中明人自己對軍隊的吐槽有多麼厲害。


比如吹明朝如何恢復唐宋傳統文化,卻不願意看到明朝實際上是一個撿起蒙古帝國舊制度,又不能理解正確的拙劣模仿者。


比如吹明朝如何體恤民情,做到藏富於民。實際上呢?凡是明朝朝廷能觸及並挖掘的領域,民間資本與力量都被壓制在那個時代的最低層面上。


所以,明朝本身就不值得多表揚什麼,卻還有明粉們出來不斷給負分加成。這樣的背景下,明朝能不讓更多人鉅額厭煩嗎?


米南德王問道


其實對於明朝,漢人們都有一種惋惜的情懷。因為它是漢人的最後一個朝代,所以湧現出一大批明粉,一提到明朝就熱血沸騰,無不懷念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天天都能掛在嘴裡。

但也有人對明朝不屑一顧,他們不喜歡明朝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朱元璋誅殺功臣。朱元璋誅殺功臣的手段是非常殘忍的,一個功臣被殺往往牽涉到兩三人被無辜殺害或受牢獄之苦。比如藍玉案,牽涉進來的有兩萬多人。李善長被殺也牽一家70多人被殺,胡惟庸不但被誅九族還牽涉到兩三萬人。這樣一個殺人如麻的皇帝在當時可謂是人心惶惶。

二、不上朝。明朝皇帝不上朝是出了名的,動不動就幾十年都不上朝。嘉靖皇帝20年不上朝一心只求練丹藥求長生。萬曆皇帝30年不出宮門,不對於朝政不理、不批、不見等荒唐舉措。到後來又出了一個只愛木工不愛理朝的天啟皇帝。但明粉們並不認可,他們認為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每天接待官員,政事依然不耽擱,而且明朝內閣機制完善可以替皇帝處理很多事情。

三、重用宦官和錦衣衛,導致連年橫徵暴斂,收刮民脂民膏讓老百姓苦不堪言。東廠更是嚴刑逼供製造冤案讓無數百姓和官員蒙冤。

四、明朝皇族子孫世襲制度。朱元璋登基後大封朱姓皇族子孫,朱姓皇室子孫的繁衍能力非常強,比如慶親王有子女七十多人。明朝中期皇族朱姓子孫就達到幾十萬人,到了明朝末年朱姓皇族子孫人數達到一百多萬,他們分佈全國各地,都被朝廷養著。也就是說整個大明王朝的老百姓都在養龐大的朱姓子孫的後代,這種臃腫的世襲體制讓大明老百姓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當然明朝也有好的一面,以上都是依據史書上所記載,並非個人憑空想象也不是在黑明朝,望明粉們口下留情,也歡迎大家多多留言討論,謝謝





白雲之語摺紙大全


客觀評價每個政權和時代是歷史愛好者的基本素質。

但對於明朝,很多朋友往往會比較情緒化,主要還是因為對一幫三無扯淡派明粉的厭惡。



我戴上“滿遺”的帽子挺久了,也在海捕文書內,今天發這篇文章都冒著極大的危險,躲在山野密林的草叢中瑟瑟發抖,每打一個字都要像鼠貂一樣豎起耳朵向周圍警惕地觀察四次。


其實,熟悉我的發文風格的人都知道,我幾乎對每一個皇帝都犯大不敬的罪。無論是李世民、趙匡胤、朱棣、雍正,只要我逮住機會,就儘量去噁心一下。



我的歷史觀比較與眾不同,在我的觀念中,哪個民族坐天下當皇帝都並不重要。關鍵是國家能不能搞好些,老百姓能不能過得舒坦些。

就如同我們村,無論村長是朱鐵蛋還是買買提,我都毫不在意。我比較關心的是村長能給我分多少畝地,和鄰村爭奪的那片棗樹林子能不能守住。



嚴格的來說,我幾乎對每任村長都不滿意。

朱鐵蛋當村長的時候,想要把我家的水田霸去,分給他侄兒,我一怒之下,就衝進村長家,搗碎了他家的鍋。

買買提當了村長,把那個地廣人稀的胡家溝村合併過來了,我們村就變大了,人也多了,打起架來就不怕東窩村的了。買買提也照顧他家親戚,但沒有動過我家的水田,所以我暫且饒過了他。我想等我兒子當上村長以後,我多佔幾畝地。



我就是這種農民思維,選村長沒有投朱鐵蛋的票,居然被列為滿遺,被錦衣衛追殺,有天理嗎?

我也為明朝做過貢獻,我也挽救明朝提供過稻草。

討論明朝又不怪我,實在是太吸引眼球了。

為了挽救大明王朝,人們操碎了心,有時候也會有一幫不懷好意的“滿遺”也摻和進去幫他們操心(比如我)。

“天啟若長壽”、“惜乎,魏公公”、“精忠報國毛島主”、“引進番薯噎死闖賊”……

各種令人眼前一亮的理論推出,成功地把我的目光從郭德綱的相聲中轉移了過來。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孔有德偷雞未被發現”的那根稻草。真可惜,那隻本來肩負著撐起大明江山重擔的雞,居然咕咕地叫起來,導致後面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難道這隻雞是滿遺?



穿著飛魚服的村保安穿林而過,使這篇文章不得不告一段落。


饞嘴肥貓鏟史官


我討厭的不是明朝,而是腦殘粉明吹。
我曾經非常不喜歡明朝,因為在當時的我看來明朝簡直是就是一個把全體國民馴化成農奴的奴隸社會。“天下一切臣民,朝出暮入,務必従容驗丁,市村人民舍客之際,辨人生理,驗人引目生理是其本業引目相符而無異”

。但是我現在也釋然了,相比於元朝寬鬆、重商的社會,明朝不過是農業文明的一次反彈而已。畢竟中國古典時期,跳不出農業文明這個圈子。

當然,如果翻看給我的文章、問答大家當然都會認為我討厭明朝,畢竟我寫了那麼多揭露明朝本質的文章,但是我寫文章的目的,基本上都是為了正本清源,不存在為了黑而黑,或者是為了粉而粉。但是說實話,我實在討厭明吹這個群體。

只不過出於對明吹的反感,以及對謠言的憎惡,我才會“黑”明朝。而且我覺得我拆穿謊言並不是黑,而是正本清源,防止更多的人被誤導。當然,對於不長腦袋喜歡偏聽偏信的明吹來說,說再多也沒有用。
當然,也得感謝明吹,我最開始只關注近代史,結果明吹無腦黑清捧明讓我在厭惡之下去研究清史,結果我發現了一個不同於我們在教科書、網上所瞭解的清朝,我越發覺得清朝是最完美的古典王朝。而且正如 朋友說的,我不在乎統治者是誰,我只在乎誰能竭盡所能讓老百姓過得更好。而清朝卻符合這一點,那麼我當然要為了破除謠言而為清朝正本清源。



北洋海軍炮手


之所以出發明粉這個群體大概不會逃出幾大原因:

1.近代中國遭遇的血淚史。尤其滿清政府在面對列強時的諂媚投降,皇帝棄都而逃,割地賠款等等對中國人民的自信心的嚴重打擊和國家資源的揮霍……反觀明朝末期在這方面做的對得起華夏民族,萬曆援朝維護了中華帝國在東亞的統治地位,崇禎自殺殉國維護了大明最後的顏面等等事件都體現了大明朝的脊樑沒有像滿清那樣被打斷…

2.滿清統治階級以及滿遺徒子徒孫的惡意抹黑明朝,讓一些深明大義的漢族網友實在看不下去。從清朝建立到乾隆一百多年的文字獄,不斷禁燬明朝的各種史料,禁止民間文人的思明風氣,處處打壓有關明朝輝煌的歷史,甚至還肆意抹黑,比如明太祖長相和明武宗遠遊。徒子徒孫裡面像“某說”節目主持人的三無論,某騰飛,某崇年以及一大批滿遺網友等等一群抹黑大隊的肆意詆譭,讓有良知的網友看不下去,要奮起反擊,不讓顛倒黑白的言論繼續下去,損毀大眾歷史觀……

3.滿人掌握國家喉舌,佔據話語權。大家有沒有發現對中國人民罪孽深重的滿清劊子手經常出現在各大衛視的電視劇裡比如努爾哈赤,多爾袞,多鐸等。現在的教育部,廣電總局,華誼兄弟等等跟歷史教科書和影視劇有關的組織和機構裡的主要領導都有滿人身影,他們大肆鼓吹滿清皇帝英明神武,滿清統治下一片盛世景象。難道他們的良心不痛嗎,這些人當年一路從遼東到華南,西南屠城無數屠殺無數,手上沾滿了中華各民族的鮮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真是禽獸不如……

4.明朝是在暴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華大地在一幫野蠻人的四等人制度下,已經是遍地窮困,綱常混亂,文化極盡衰亡。明朝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身負恢復中華文明的巨大責任,帶領主體民族重拾自信心,恢復中華文明的威望。太祖和成祖的一系列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和大規模的軍事北伐,就是要維護這個國度的安寧和文明成果,同時在世界也重新建立中華文明的威望,何其偉大,怎能不讓廣大漢族同胞懷念和欣賞,有錯嗎……

說一千道一萬,明朝的輝煌被掩蓋,明朝的黑點被無限放大,甚至惡意造謠汙衊。而滿清的罪惡被美化,滿清的一點點好被大肆鼓吹。這樣的雙重標準何其噁心與居心叵測。現在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了,主體民族又回來了,大清已經忘了,我們廣大漢族網友就是要拿起正義之劍斬殺這些滿清餘孽,不能再讓它們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了…最後說一下,中國曆朝歷代亡國時,統治階級尤其皇族都會被趕盡殺絕,唯有你們滿清沒有,你們應該慶幸活在漢政權下,還跟你們談仁義,談民族共和,而不是你們祖先的那套殺戮和奴役,老老實實做人吧滿遺嗎(我這裡說的是顛倒黑白鼓吹滿清抹黑明朝的滿清統治階級的遺老遺少,不包括廣大識大體知仁義的滿族同胞)


淮西志士


看法不同罷了。有人因為明朝有種而喜歡它,比如明朝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稱臣,不割地,不納貢。這是別的朝代所沒有的。但是很多人因為明朝其它方面而不喜歡它,我曾經一起學歷史的朋友跟我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說他不喜歡明朝。因為明朝實行思想鉗制,"八股文"就是例子,因為他覺得明朝皇帝實施對百姓專制,比如錦衣衛,東西廠。因為明朝的皇帝荒淫無度,萬曆皇帝20年不上朝。更重要的是他說明朝缺乏人性,恢復了自漢朝以來就廢除的活人殉葬制度。朱元璋次子朱恢死後朱元璋下令王妃殉葬,從此開了殉葬制度。我一起學的歷史朋友大多不喜歡明朝,原因應該皆於此吧!





化史成詩


這個問題可以引申出兩個問題:

1)你為什麼討厭狗?

答案:因為我討厭愛狗人士!

2)你為什麼討厭廣場舞?

答案:我們只是討厭大媽跳廣場舞,妹子跳廣場舞我們是不拒絕的!

之所以扯出這兩個看似和本題毫不相干的問題,靜夜史想表達的是對厭明人士的兩種狀態,即:

一是恨屋及烏,因為不爽明朝的種種弊病,所以討厭整個明朝;

二是不討厭明朝,但是討厭明粉,或者明吹!

靜夜史相信,兩種狀態都不是客觀的,因為明朝作為我國曆史上的一個王朝,作為我國曆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本身就不是十全十美的。

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明粉或者清粉成為網絡上的一種潮流,為了站隊很多人已經不僅僅是惡語相向,原本平淡無奇的明朝成為充滿各種主觀臆斷的豐滿形象!

這樣對嗎?我們先說明朝,再說明粉:

1、明朝是個什麼樣的王朝?

明朝本沒有這麼多標籤,貼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木乃伊。那麼,明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王朝呢?

我們先說成就:

明朝驅逐了元朝統治者,重新確立了漢人對中原的統治;

明朝恢復並發展了科舉制度,讀書成為打破社會階層的主要通道;

明朝繼承和發展了行省制度,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統治;

明朝七次下西洋,重新確立了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面;

明朝編修了《永樂大典》,對文明的保護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明朝擊敗了日本的入侵,維持了在東亞的霸主地位;

明朝擊敗了荷蘭殖民者的侵略,確保了在東亞海面上的霸權;

等等。

我們再說弊端:

從朱元璋時期加強了特務統治,設置了錦衣衛;朱棣時期設置了東廠,從此特務統治成為明朝國家統治的一部分。國家恐怖之下,人人自危;

盛世之下喪權割地,從明宣宗開始,明朝大量放棄邊疆土地,至明英宗時期,明朝實際控制土地只有兩京一十三省;

等等。

明朝的存在,是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種種弊端,比如從明太祖開始的閉關鎖國等,將我國帶入封閉自守的時期,導致我國逐漸落後於世界大潮。

而且,明朝喜歡大興特務統治,且太監干政層出不窮,所以這個王朝足以讓人討厭!

2、明粉是個什麼樣的群體?

關於明粉是如何煉成這件事,靜夜史曾經做過總結,即:如何快速成為一個明粉?使勁罵清朝就成;同理,如何快速成為一個清粉?使勁罵明朝就行。

當然,說句關於清朝的客觀話,也會成為明粉群起而攻之的對象!

那麼,明粉我們應該如何鑑定?靜夜史認為他們應該包含以下兩種人:

為貶清而生的皇漢群體

靜夜史一度不理解為什麼會有明粉這個特殊群體,後來才發現,這就是為清朝量身定製的水軍,當然,是黑的!

清朝後期,特別是從鴉片戰爭開始,我國開始遭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不斷侵略,隨後日本也加入進來。到1901年我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多麼悲催的歷史啊!為什麼會這樣?一定是清朝造成的,所以清朝絕對是耽誤我國發展的罪魁禍首。所謂“滿清誤我三百年”,就是這麼豪邁!

關於“滿清誤我三百年”的認知,除了對清朝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指責,更有對女真族身份的鄙視,在這些人眼中,明朝是高大偉岸的,絕對不是那些滿清韃子可比的。

當然,元朝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所以朱元璋,哦不,洪武大帝才這麼牛!

這種人靜夜史認為已經不能用狹隘來形容了。就和當下的追星一樣,只要是自己粉絲的,怎麼看怎麼順眼,任何有礙粉絲的人和事,都是邪惡的代表!這是病態!

隨波逐流的業餘歷史愛好者

一些人喜歡將一句名言掛在嘴邊,每日誦讀三五遍,這就是“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聽起來特別提氣,讓很多人血脈噴張,但是在靜夜史之前的文章中,曾經逐句分析過,這不過是個別對明朝一知半解的人創造的駢句,末了還加上一句《大明組訓》。

這是非常扯淡的,有感於清朝的喪權辱國,所以從明朝身上找補回來自信和自尊,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這種無腦的吹捧最後勢必讓自己陷入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比如遭遇到較真的人,將明朝的真實歷史擺在面前。

不過他們註定不會被打臉,因為他們認定這都是假的,我大明怎麼會有這麼齷齪的歷史!

在靜夜史看來,這些隨波逐流的半吊子明粉,也應該有一句經典的話來概括,即:“不聽、不看、不認、不想,自豪全靠造,歷史全靠編!

在之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經遭遇過很多這樣的人的圍攻,所以深有體會!在靜夜史看來,歷史本來就是個很客觀的東西,容不得我們主觀臆斷讓後隨意發揮,我們肯定明朝的貢獻,但不代表其他朝代一無是處!

如果我們看歷史都不客觀,那“讀史使人明智”就完全失去了意義!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沒有哪個正常人會討厭明朝,毫無疑問。

人們討厭的是清朝。

畢竟這是一個導致中國落後、帶來巨大屈辱的朝代,尤其是跟明朝對比之下。

於是滿遺就開始針對明朝,進行誣陷、貶低、打壓。

於是一些不明真相,只看表面的低智商,便說很多人“討厭明朝”!

畢竟站在老鼠的角度,“喊打”的人類,也很討厭。

明朝和清朝對比:

對歐洲:

明朝把盛極一時的“海上馬車伕”荷蘭打的屁滾尿流。

清朝,從鴉片戰爭的英國開始,被人家趕集似的跑來打的屁滾尿流。

對日本:

明朝打的日本三百年緩不過勁來。

清朝被日本人打的緩不過勁來(甲午戰爭)。

論科技: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至於造船、航海……簡直不要太多。連後來能讓清朝人口暴增的玉米、紅薯等作物都是明朝引進的。

清朝:滿清十大酷刑?……

文化:

明朝:四大名著佔了三個

清朝:文字獄?《紅樓夢》還是禁書。

民主:

明朝:大臣死諫

清朝:奴才該死

對百姓:

明朝:“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清朝:“寧與洋人,勿與家奴!”

對外開放:

明朝:鄭和下西洋

清朝:海禁

………

好了,說說正常人是討厭明朝,還是清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