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的原因是什麼?

玉傑中醫


我的一位朋友是中醫育兒專家,談起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現在嬌生慣養的孩子脾氣大,可誰都知道啊,寶寶的爸媽都是獨生子女,曾經的嬌生慣養不比現在少,而且脾氣也很大。在養育寶寶中,有的媽媽和寶寶針尖對麥芒,最容易在吃飯的時候犯病,結果呢,媽媽肝鬱,寶寶厭食!

這位朋友說的真有道理,情緒有毒!

一方面,古代孩子很少情志方面的病,每家生的孩子也多,我媽家就七八個姊妹兄弟。重要的是父母是天,說一不二,嬌生慣養沒有生長的土壤,孩子只能乖乖聽話照做。現在的孩子狠不得你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你摘不下來試試~~

另一方面,現在社會比較緊張,有的家長時常會把工作中的壓力帶回家。吃飯時爭吵,寶寶肝氣犯胃,就會出現腹漲、腹痛、噁心、嘔吐、不愛吃飯等情況,不能不引起警惕。

常此以往,娘倆的身體就都糟蹋壞了。所以說呢,孩子不好好吃飯,也不是一天養成的,也不單純是慣出來的,要給自己和孩子時間,千萬不要再一味的強迫進食了。特別要提醒自己,遵守兩條戒律:

1、不再一味著順從和慣著吃

經常聽家長說,追著吃,“威逼”“利誘”都不好使,千萬不能轉化成孩子要挾媽媽奶奶的理由!這樣的寶寶即使採取小兒推拿、吃中醫等各種調理手段解決吃飯問題也很難,或者有人說推拿了、吃藥了沒有效果。婆婆心軟,儘量不讓她插手,千萬也不要給孩子零食吃,下一頓餓自然就餓啦。

這位奶奶確實溺愛二寶,盼星星盼月亮,媳婦爭氣生了一個男孩,不愛吃飯,奶奶天天哄喂,二寶不吃,這位奶奶就不吃。二寶瞅準了奶奶這個弱點,總是為了達到目的一招準能制服奶奶。媳婦勸她,她會說:“怎麼可能不理他,把他餓暈了怎麼辦”。

小孩子又不傻,沒有孩子會餓到自己,動物餓了還知道自己覓食呢,何況小寶寶,太在乎她了,不好好吃飯也都是慣的。不吃飯可能是不餓,吃多少孩子自己決定,吃完飯就收拾碗筷,直到下頓才允許吃!也可以找個能吃飯的孩子和在一塊住兩天,不是說在什麼環境下,就會出什麼樣的孩子嗎!

如果實在不吃,可以配合小兒推拿手法,比如捏脊,不僅強健體質,也是調理厭食的特效穴。

捏積也叫“擀皮兒”,“螞蟻上樹”,這是很多老人的叫法,在民間流傳深遠,中醫的育兒智慧。有人說冬天是冬藏的季節,不適合做。其實,只要有症狀都可以捏。也有很多媽媽說,體質虛弱的孩子,通過一冬天的調理,身體狀況大大好轉。有的媽媽說,自從捏了積,孩子長的高了,吃的飽了,睡的香了~

2、不再在吃飯期間挑起事端

古人說:“食不言寢不語。” 意思是吃飯時不要說話,因為邊吃邊說影響消化,提倡細嚼慢嚥,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更不用說在吃飯期間起爭執啦。因此,無論是跟你老公,還是婆婆,更不能跟孩子,為一點屁大的事爭吵,孩子吃就吃,不吃就餓著點。

有位媽咪很犯愁:女兒六歲,以前我跟老公愛在吃飯時爭吵,孩子平時很乖很聽話,但是現在一到吃飯的時間,就喜歡生氣,不想吃飯,不說話,一句也不說。

有一位鄰居就這樣,常說自己脾氣暴躁,孩子一不吃飯、一不聽話就非常生氣。我想這位媽媽就有控制孩子的傾向,影響的不只是吃飯和身體。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是非常純天然的,沒有受到外界的汙染,應該用合適的方式去教育他,否則,這樣會在無形中影響他的脾氣的,孩子的脾氣以後有可能變得跟你一樣暴躁,要不然就會變得疏遠你,你也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吧?

如果孩子真的氣著了,咋辦,小兒推拿唄,分享兩個穴位:

第一個穴位在手上,名字叫平肝,推法,在食指指根向指尖離心推,相當於逍遙丸。看圖:

第二個穴位在腳上,名字叫太沖,養生明星穴位,揉太沖可以疏肝理氣,大人孩子都可以享用~~

別外,也可以配合“按弦走搓摩”這個穴位,主治胸悶,腹脹,氣急等(如果不會操作,可私信我輸入穴位名稱或不愛吃飯手法,有視頻)。

知道嗎?民間還流傳著一種扎四縫的方法,效果立竿見影,很多從小不愛吃飯的寶寶長大了,都說小時候被扎過,有過很疼的記憶,但效果確實不錯,甚至有的開玩笑說:一聽見媽媽說扎針,不愛吃飯也愛吃飯了~

分享以上心得,希望能幫到大家。我們在臨床帶教中總結了大量好的經驗和做法,更多關於小兒養護的小兒推拿、視力和艾灸方法等,可關注愛嬰堂“小兒推拿殿堂”,張家綱專心專注小兒推拿技法傳承與推廣。


小兒推拿殿堂


一、小兒厭食原因


1.消化道疾病的影響:胃腸蠕動能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厭食;

2.藥物影響:如果寶寶有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容易引起噁心、嘔吐,導致厭食。另外厭食也有可能是維a和維d重度引起;

3.缺乏微量元素鋅;

4.餵養不當:家長缺乏科學餵養知識,過食,冷飲,零食,亂補給營養等都有可能造成小兒厭食;

5.氣候:炎熱的天氣也會引起胃口不好,厭食的現象。

二、小兒厭食的表現及危害:長期的食慾減退或消失,食量減少。小兒長期厭食會造成營養不良、貧血、免疫力下降,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有很大的影響。


1.合理餵養,科學搭配,平衡膳食;

2.培養好的飲食習慣。按時就餐,飲食清淡,進食不過飽,以八分飽為最好,飯後不做激烈運動;

3.加強身體鍛鍊。好的身體機能消化功能才會好,應適量增加孩子的活動量,促進腸胃蠕動;

4.及時補充微量元素;

5.創造一個安靜愉快的進餐環境。


侃侃報姐


兒童厭食症是指以兒童較長時間食慾不振或減退,進食量明顯減少,甚至拒食為主症的疾病。多發於3~6歲的兒童。兒童厭食症是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佔兒科就診人數的 5%~7%。

小兒長期厭食會導致兒童營養不良、形體消瘦、免疫力低下、生長髮育遲緩、繼發各種感染,甚至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負擔。

什麼原因可以導致小兒厭食呢?

1.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厭食

研究表明,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與兒童厭食症的發生有關。周健鋮等調查發現,鋅、鐵水平在厭食患兒中明顯降低。Khademian等發現,補鋅對厭食症患者的康復有利。

2.腸道菌群失調導致厭食

兒童厭食症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應用微生態製劑(益生菌製劑)治療小兒厭食症能夠增加患兒治療有效率,增加患兒血清微量元素鐵、鋅的含量。調節患者腸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群、減少有害菌群成為治療厭食症的新途徑。

3.B族維生素缺乏導致厭食

兒童厭食症與鋅和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 維生素B缺乏, 導致腸蠕動減慢, 食慾降低。

家長可根據以上原因對號檢查是否有以上情況,針對性改善。

當然,小兒面對新穎,樣式有趣的食物會增加食慾,家長可適當增加食物的樣式等。

我是@營養佳

致力於傳播科學的營養知識,助力您身體健康,全家安心。 歡迎關注


營養佳


我感覺還是做的不夠精細!


櫻桃小男孩


要麼積食,要不就是大人做的飯菜是大人們喜歡的,而沒為孩子考慮,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去想


去醫院看下醫生吧,網絡問問題,沒有接觸,通過一句話分析不出什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