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豆製品?

繽匯


嘌呤是一種廣泛存在於食物中的化學物質。在我們消化食物的同時,也要消化食物中所含的嘌呤。在消化嘌呤時,會生成一種叫尿酸的代謝物。如果嘌呤攝入得多了,就會聚集在關節處,造成關節腫脹、疼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痛風。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建議痛風患者低嘌呤飲食。不過,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還真不少,除了海鮮、動物內臟等,豆製品裡含的嘌呤也不低,那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呢?


豆製品還能不能吃?

的確,豆製品的嘌呤含量較高。100克幹黃豆的嘌呤含量跟100克瘦肉差不多,將近200毫克。不過,豆製品中的嘌呤跟肉類中所含的嘌呤,在成分上有很大的區別。經過加工、烹飪後,嘌呤含量會大大降低。同樣是100克,煮熟的黃豆嘌呤含量卻不到50毫克。

因此,不必對豆製品望而生畏,適量食用並不會引起尿酸水平升高。


痛風患者在日常飲食中究竟該注意什麼?

(1)多喝水。多喝水能幫助尿酸排洩。痛風患者每天應該至少喝2500~3000毫升的水,

(2)在痛風發作期間,飲食以牛奶、蛋類、蔬菜、水果、各種主食為主,嘌呤含量高的海產品、動物內臟等要少吃或不吃。等病情控制後,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可以少吃一點,像瘦肉(不能超過2兩)。

(3)儘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辣椒、芥末、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會導致中樞神經興奮,誘發或加重痛風。

(4)低鹽飲食。食鹽中所含的鈉元素會促進尿酸在關節處沉澱,加重痛風。為此,痛風患者應該將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內。

(5)戒酒。不管是啤酒、白酒還是紅酒,尿酸高的朋友都不應該飲用。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最實用科學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豆製品營養豐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都儘量食用豆製品,豆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以及植物雌激素,對維持人體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可是大豆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痛風患者是否可以食用呢?

豆製品一般是指豆腐、豆腐絲、豆腐乾等食物,這些豆製品在製造過程中,會將部分嘌呤濾走,從而降低嘌呤含量。比如說,豆腐在製作過程中,會將大吼進行泡發、去殼,再經過磨豆濾漿、煮漿點漿過程,將嘌呤含量減低,因此痛風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豆製品。

不過痛風患者不建議飲用豆漿,因為豆漿是用幹豆加入一定的水打磨而成,幹豆中的所有物質都會溶解到豆漿中,大豆本身是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從而豆漿中嘌呤含量較高,因此不建議痛風患者喝豆漿,如果想喝,可以在痛風緩解期少量飲用。


糖尿病之友


一提起痛風的飲食,大家會習慣性的說,痛風病人的飲食可不能吃豆製品,因為大豆本身的嘌呤很高,這痛風病人吃了,不就是雪上加霜的事情了嗎?可是不能吃!事實真的如此嗎?看了您就知道了。

痛風病患者確實不建議吃整理的豆子,但是製作成豆製品還是可以代替部分肉去食用的。

整粒的豆子確實嘌呤含量高,對於痛風的患者是不建議吃整粒的豆子的。但是大豆製品,比如說加工成豆腐、豆腐絲、腐竹等的時候,會有一道工序就是需要把水分給擠壓出去,才能最終制作成想要的豆製品。就是擠壓水分的過程,這樣會使大部分嘌呤隨著水分的流失而減少一大部分(因為嘌呤是溶於水的)。所以像豆腐、豆腐絲、腐竹等豆製品中含有的嘌呤並不高,和動物性的食物相比那是要低很多。所以痛風病患者可以用等量的豆製品去代替動物性的食物。

對於自制的豆漿,痛風病患者飲用確實不如吃其它豆製品安全!

家裡製作的豆漿,對於痛風患者而言,如果想喝一定要注意少放豆子,減少豆子的量;二是因為製作豆漿,嘌呤還是在豆漿裡,由於加入了水,嘌呤得到了稀釋,所以喝豆漿注意要把握好量,每日最多飲用一小杯。

但是,整體上而言痛風病患者飲用自制的豆漿,不如食用豆製品安全。

總結一下就是不要盲目的認為痛風病患者就不能吃豆製品,要理性的認知這件事。痛風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整理的豆子,飲用豆漿不如吃豆製品安全,如果還是想喝點豆漿就要嚴格控制好量。痛風患者食用豆製品的原則就是用等量的豆製品去代替等量的肉。


錢多多營養師


我們都知道,痛風患者在飲食上要吃低嘌呤的食物,因此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在飲食上會有很多限制,每吃一樣東西都要查看一下這類食物中所含的嘌呤是否高?

查詢所得,每100克幹大豆中所含嘌呤是190毫克,這個數值幾乎與肉類中所含嘌呤差不多,所以很多痛風患者對於大豆製品都是避而遠之。

那麼痛風患者真的不能吃豆製品了嗎?

實際上,很多痛網患者存在一個誤區。上面寫到,每100克“幹大豆”中所含嘌呤190毫克。幹大豆,也就是沒有經過泡發和加工的大豆。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是不可能來食用幹大豆的,而100克幹大豆泡發後的豆子在一天中也是不可能吃的下去的。所以,幹大豆是不能和肉類相提並論,每天吃100克肉很容易,而吃100克幹大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豆製品製作時嘌呤大量流失

大部分豆製品在製作過程中,大豆中的嘌呤會大量的減少,因為嘌呤易溶於水,幹大豆泡發後再經過燉煮等加工後,大豆中的嘌呤就已經大量的流失。

因此,適量食用大豆不會引起痛風。大豆畢竟是優質蛋白來源的食物,和肉類相比大豆要比肉類食物安全一些,因為植物嘌呤比肉類嘌呤造成痛風的風險要低一些,這一點已有科學研究證實。所以,痛風患者少量的食用一些大豆製品,例如:豆腐、素雞等食物還是可以的。

註冊營養技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級健康管理師


營養百事通


痛風患者心裡都很清楚,在飲食上要嚴格限制嘌呤類食物的攝入,而高蛋白食物中含有的嘌呤較高,因此肉類、豆類被列入痛風患者忌口的類別當中。那豆製品是否也要被列入其中?

事實上,雖然大豆中的嘌呤含量高,但用大豆加工成的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高,這是因為大豆在加工過程中,其中含有的嘌呤部分會溶於水中,也就是說嘌呤會在加工過程中流失,加工程序複雜些,嘌呤流失的相對就多一些。有實驗研究專門測量了生活中常見的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其中嘌呤含量由多到少分別是豆粉、腐竹、豆皮、幹豆腐、水豆腐、豆漿。所以說痛風患者吃豆腐,喝豆漿是完全可以的。

還有研究表明,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不同,動物蛋白尤其是海鮮、肝臟類與高尿酸症有很強的相關性,而植物蛋白不僅不會升高尿酸,還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痛風的風險,但這個觀點有待進一步證實。

因此,痛風患者是可以吃豆製品的,這是痛風患者攝入蛋白很好的來源,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在食用之前再用熱水煮一遍,再次減少這些豆製品中嘌呤的含量。另外,豆腐屬於鹼性食品,可以鹼化尿液,能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使尿酸更容易排除體外。總之,大豆、豆芽是痛風患者要禁忌的,但豆製品卻是推薦食用的健康食物,不能因為含有一個“豆”字就將其排除在外。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尿酸是身體裡面嘌呤代謝的產物。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的是低嘌呤飲食,減少尿酸的產生。

儘量不要吃高嘌呤食物:部分海鮮(不是所有海鮮嘌呤含量都高,海參的嘌呤含量就很低哦)、動物內臟、煲的湯以及火鍋等;不喝酒,尤其是黃酒和啤酒,白酒和洋酒也儘量不要喝;至於紅酒,結論尚不統一,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紅酒增加了痛風急性發作的風險,所以還是儘量不要喝,如果必須喝酒,就和紅酒。

拒絕果糖高的飲料,果糖有很強的升高尿酸的作用,而目前市面上很多飲料都含有大量果糖,這也是導致我國很多青少年出現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儘量避免喝飲料。咖啡呢?有一定的降尿酸作用,所以可以適量喝點咖啡,但是一定要少加糖和煉乳。喝茶對尿酸沒有啥影響,想喝可以放心喝。

多吃低嘌呤食物:1、乳製品,比如脫脂的牛奶,是可以降低尿酸的;2、植物類的蛋白也有降低尿酸作用;3、新鮮的蔬菜水果(櫻桃)也有降尿酸作用,比如有研究就表明了,每天吃3兩櫻桃,可以顯著降低痛風急性發作的次數,還有降尿酸作用。上述這些食物是可以多吃的。


中國家庭報


痛風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高尿酸血癥,患者會出現尿酸鹽結晶沉積、關節炎和腎病腎結石等表現,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外,飲食也是必須要注意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需要限制嘌呤的攝入,通常情況下限制嘌呤含量在600—1000mg,對於重度痛風患者,嘌呤攝入量每天應限制在100—150mg,豆製品含有的嘌呤多成為痛風患者的禁忌,但是,目前有新觀點認為,豆製品在其加工製作過程中,所含的嘌呤類已被大量的損耗,即使直接食用黃豆,因為嘌呤蛋白生物利用度不高,很不易被人體所吸收而且利用,因此並不會明顯增高血中尿酸得濃度,黃豆及豆製品目前並不是痛風患者的禁忌了。對於痛風患者,對於海鮮、動物內臟仍然是禁忌食物,對於紅肉來講如牛、羊、豬肉應限量食用;對於酒精類產品,會促進尿酸的生成,因此也是痛風患者的禁忌。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段醫生答疑在線🍀痛風能不能吃豆製品?🍀


豆製品並不是痛風的禁區,完全可以適量吃,並且有些情況要區別對待。

來跟隨我一起看看為什麼?

豆類(包括扁豆、黃豆、大豆)及其豆製品(豆腐、腐竹、豆皮、豆乾、人造肉等),因為屬於種子,攜帶遺傳物質--核酸豐富,所含嘌呤成分就較高,因此認為豆類有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的潛在風險,都將其列為限制食用,或直接慎用禁食範疇。

如果僅僅對嘌呤含量進行了分析,是比較片面的,關於能不能吃要有所講究的。

1.豆製品在加工過程中會流失大部分的嘌呤,嘌呤含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從嘌呤含量比較來看:豆腐<豆乾<豆漿<整粒豆,因此攝入豆製品相對更合適一些。


2.近期研究,豆類中除了含有嘌呤,同時也含有某些成分促進尿酸的排洩,並且促排效果大於升高尿酸效果,最終不會升高尿酸,是痛風患者的保護性因素。

3.豆類植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豆膠、維生素等,可以降低冠心病、腦卒中,並且大豆中大豆異黃酮非常適合絕經期女同志。並且像紅小豆可以利水祛溼,黑豆可以滋陰補腎,綠豆可以清肝去熱等功效,因此痛風患者是可以適當食用。

4.從尿酸升高原因進行嚴謹考慮,如果高尿酸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腎臟排洩障礙型,即便大豆中有促進尿酸排洩成分,那最終結果還是排不出去的,而對於合成增多型而言豆類會更適合一些。因此還是希望痛風患者進行24小時尿酸定量的檢查,明確是排洩不良型還是合成增多型,對吃與不吃及吃多少還是有一定指導意義。

5.豆製品的食用要儘量避免煎炸方式,比如炸豆腐丸子、煎豆腐等,更不建議肥腸燉豆腐、魚頭燉豆腐之類的搭配。


6.雖然我們講豆製品對於痛風患者並不忌諱,但是如果你因為吃一點就誘發痛風的,並排除了不佳搭配及其他誘因引發,那就提示你和豆製品沒有緣份了。

痛風的朋友其實更要講究吃,不然疼的滋味不好受,正所謂誰疼誰知道。

關注段醫生答疑在線,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段醫生答疑在線


痛風主要是因為體內嘌呤鹼代謝異常,造成其代謝產物尿酸升高,高尿酸會造成小關節和腎臟損害。而豆製品如豆腐等食物含有比較高的嘌呤,故此痛風病人應該儘可能避免食用豆製品。

痛風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禁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吃海鮮喝啤酒,禁止吃動物的內臟以及含嘌呤高的食物,可以吃些含維生素比較高的水果或者是蔬菜:如:蘋果、西紅柿、黃瓜、冬瓜、西瓜等,痛風的患者要多喝水,每天的飲水量在2000-3000毫升,有利於尿酸的排出,緩解痛風的發作。


石頭醫生講腎


我是夢裡見你似輝微

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豆製品呢?

豆製品被認為是高嘌呤食物,不但很多患者深信不疑,一些醫務人員也是這樣認為的,《亞太臨床營養雜誌》2011年的一篇報告調查了亞太地區的醫學工作者,有百分之四十八的人認為大豆製品會導致痛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豆製品是高嘌呤食物嗎?

在同樣的重量下,豆製品的嘌呤含量和瘦肉差不多,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多人會吃豆製品,並且還吃的跟肉一樣多。

所以,豆製品給我們帶來的嘌呤含量是有限的。

並且人群研究未見豆製品攝入增加痛風發病風險,美國一項研究對20年中730例新發痛風患者飲食習慣,飲食頻率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攝入海鮮和肉類多的人痛風發生率較高,而植物性的食物,如豆製品等則未見其與痛風發作有相關的關係,因此,痛風患者食用豆製品不會過多的增加嘌呤的攝入。

所以放心吃豆製品吧,不過吃之前可以用熱水浸泡,近一步減少嘌呤的攝入

痛風該如何控制飲食

1.少吃海鮮

海鮮是嘌呤攝入的一大關鍵,很多人就是吃海鮮得的痛風,所以,海鮮一定要控制攝入,不然的話痛風的風險性極高

2.菌菇類

菌菇類的嘌呤含量很高,並且菌菇類基本都是煲湯,並且高湯對於通風來說可是一大忌,所以不能夠吃菌菇類

3.火鍋

火鍋基本是辛辣的,並且涮鍋也容易導致過多的攝入嘌呤,基本上辛辣的痛風患者最好不要多吃

因為吃辛辣的容易惡化病情

4.所有酒類

酒是絕對不能喝的,無論什麼酒,有人認為葡萄酒對痛風沒關係,所以就喝葡萄酒,這是錯的

無論什麼酒,裡面是含酒精的,而酒精對痛風是很不好的

控制痛風要在吃上注意,所以以上提到的最好少吃或者忌口

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口快,導致痛風發作,那種痛楚不需要小編多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