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兩個人有一個先走了,那剩下的那個人是不是非常孤獨呢?

開心天使141927141


這是一個沉重的人生問題。

借題發表一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感想,或許答案有一點殘酷,甚至絕情,但深愛的人一定會明白,愛她的人的良苦用心。

我們都會老,都逃不離人生最後的歸宿。終有一天,相依相愛的兩個人,其中有一個不得不走了,我的選擇是自私的,讓我愛的人先走…



如若我先走,會把寂寞和孤獨留給了愛人,不會安心也更捨不得。倒不如讓愛人先行而去,把殘留的孤獨和寂寞以及思念和痛苦留給自己。

在內心還有一個絕世的雙全法,如果有一天,愛人真的要離去,苟活於世已無意義,無怨無悔,我選擇跟隨…



建議題者多宣傳正能量,避免此類沉重的話題。


老兵公社


要是兩個人有一個先走了,那剩下的那個人真的孤獨,這是沒有辦法選擇的。

我現在也一個人生活,丈夫以去逝一年多了,孩子在外掙錢,每當想起我們的一點一滴,在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二十多年的夫妻情深意重,形影不離,他走了,我真的跌進萬丈深源,就向一棵樹沒有了,我也無處依靠,心總天空咯咯,迷茫,不知人生的路如和走下去,彷徨!

孩子又沒有成家,也是我的一個心病,要是丈夫在世就不用我愁,我也無能為力,只有憂愁傷痛,要是時間到流我會選擇先走進天堂,留下丈夫,我雖活著心也向死了一樣,沒有快樂,沒有人說話,只有一個人自言自語,好在還識幾個字,看看手機,寫寫評論,也能給自己一點安慰。

一個人真的孤單,也只有如此,雖寂寞孤單也會心靜。也就這樣吧,等孩子成家了,我也能去幫他帶帶孩子!我想會有如願以嘗的時候!




日月星晨86


兩個人有一個人先走,那剩下的那個人是非常孤獨的,這是我從母親的身上深刻的感受到的。

父親去世時,母親才六十八歲,現在母親已經八十七歲高齡了,在這十九年的時間裡,母親是在兒女家輪流住的,母親總是說,我們都孝順,她很知足。但我仍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她的孤獨。

平常的時間,我們忙工作,母親總是獨自在家一天,等到晚上下了班,總是看到母親正獨自看電視,大概聽不見,她離電視很近。見我們回來,母親總是站起來,給我說這說那,即使我去廚房做飯,她也站在門口說個不停,問個不停,也許那時的話語才填補了她一天的孤獨。我總是想,如果父親在就好了,身邊有個說話的,母親就不會孤單。

雙休時,母親總是早早起來,悄無聲息地出去吃早點,然後在外面呆一中午,這一中午,她和附近的幾個老太太在公園,在超市裡坐著,家長裡短的消磨時光。我知道,我們在家時,她很拘謹,她認為,女兒嫁了的家不是她的,她總有是外人的陌生感和孤獨感。我想,如果有一小屋,再有父親的陪伴,母親就有歸屬感,就不會孤單了。

如果年老時,有健康的身體,有陪伴的老伴,有居住的小屋,有點小錢,這個人的一生是圓滿的,幸福的。但看是簡單的願望,也是最奢侈的願望。

所以我們都應該珍惜身邊人,這樣人生路上不孤獨。

所以我們應該多陪陪自己的父母,讓他們晚年少點孤獨。



空谷幽蘭27


是的,非常孤獨。我愛人就離開了我,他今年才四十六歲。去世時才剛剛四十五歲,他的離世帶給了我無盡的傷痛,還有那驅之不散的孤獨感。兩個人形影不離的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如今剩下一個,那種孤獨感和心痛的滋味,除非是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真的是無以言表的痛。每當想起他時,眼淚瞬間就會奪眶而出,比演員還厲害,你想那應該是什麼樣的痛,才能這樣。我覺得如果夫妻恩愛,先走的那個人要比活著的人幸福,畢竟他生病時有人能精心照顧,服伺與左右。而剩下的那個人只有孤獨和相思陪伴,真的是先去世的人比活著的人要幸福。如果我有選擇的權利,我會選擇先走一步。


切如雲煙6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夫妻一場,靠的是緣份。緣來緣去,當緣分己盡∽時候,總有一個人先離開。但剩下的這個人呢?其實是非常孤獨的。

一旦一個人離去,無論男女,即使再找一個伴兒,也代替不了結髮夫妻的感情。

曾有一個長輩,夫妻感情很深。妻子因為生兒育女落下了病根,丈夫便承擔了所有的一切。裡裡外外全由丈夫操持,夫妻從沒吵過架。後來,妻子病逝。丈夫豪淘大哭,傷心了好幾年。為了有人照顧父親,兒女們為了又娶了老伴。雖然日子照樣過,但那份對結髮妻的感情己經遠去了。

還有一位鄉鄰,妻子在世的時候,好吃懶做,還常常打罵妻子。後來,妻孑病逝,又娶一妻。但後妻卻沒前妻那麼賢惠,常常為了家務事鬧得不可開交。這時候,他才想起前妻的種種好處,追悔莫及。

人生路這麼長,歲月這麼短。好好珍惜眼前人。莫等人己去,空悲切。




夢醒後的表白


倆個人,有一個先走了,另一個人會不會孤獨,孤獨到什麼程度,這個要取決於倆人有多大的依賴度?有人會感覺孤獨,有人會感覺不那麼孤獨,有人會感覺終於解放了。

我見過最奇葩的一個,本來精神不正常,一年會有那麼三幾次要發瘋的。可是當丈夫走了之後,這幾年來,每天都很開心愉快,甚至精神病也不再犯了。由此可見,應該他們倆人,一直都是沒相處好,肯定看著對方就討厭,結果老伴離開了,她就愉快了。就是沒人想到,這樣的方法,既然可以讓一個人從精神病轉化到正常人,比看醫生吃藥管用的多。

有一些人,老伴走了,開始是會有那麼點不習慣,但是也不會太久,慢慢的就也習慣了。畢竟生活還是要重新開始的嘛,還是要繼續的。這樣的心態,不能說是人家沒良心,不念舊,其實都是屬於比較理性的人。

當一個人走了之後,另一個倍感孤獨,好像很久很久,都走不出來。雖然這樣的人,是念舊,代表他們也非常有感情。可是也同時代表,他們之間,互相的依賴感過重了。也代表這樣的人,比較脆弱一些。通常他們的心態偏於抑鬱,過於感性。其實很多的事情,他都未必容易走出來的,不僅僅是依賴於曾經相伴的人。

所以,當倆個人有一個先走了,另一個會不會非常孤獨,要從以上所講的三方面來判斷,情況都是有所不同的。


命理師陳一宏


離世!是人間最後的歸宿,忘了我,我的親人,終有一天,我們再相會。孩子,父親是你一生的榜樣,奮鬥吧,你們會得到自已想要的生活!



如果某天我不在了!只能對所有的親人朋友以及孩子說聲對不起!發自靈魂說聲連累了你們,今後只能在天堂為你們祈福保佑了!願孩子健康平安如意的成長!人生在世誰無死,遲死早死都得死。



論到愛恨情仇不過是遊戲罷了,人不親身體會怎能懂得,其實走了的人以為活著的不悲傷,可他怎知活著的人是一種怎樣言不出的痛,所以靜下來好可怕,它會帶著你回到靈魂深處。



惟有上帝公平公義,不要在意人生旅途的終點,只要欣賞沿途的風景。人活在這個世界,想不被祂人茶餘飯後,指指點點,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神,人無完人,事無完事,想開了就OK。


18562391181


相知相守大半輩子的伴侶,一個人先走了,剩下的那個人必定是非常孤獨的。

如果感覺不到孤獨的,必定是兩人的感情不太好。一個走了,剩下的或許不久就又找到了新的伴侶,開始新的生活了。

家公與家婆是典型的恩愛夫妻,儘管家婆連飯菜都不會做,平時生活上除了節省還是節省。但一點都不妨礙家公對家婆的寵愛。家婆生病住院的時候我們不單隻要上班,下班後也會馬上趕去醫院服侍。儘管請了全職看護,但家公還要求我們夜晚也要守護值夜,說看護會不盡心,照顧不好家婆。搞得我們上班都在打瞌睡。

現在家婆雖然已離開了我們九年了,家公還是無時無刻不把家婆掛在嘴邊,和兒女孫子聊天隨時會聊到她,和親戚朋友聊天也隨時提到她。手機屏保是家婆的照片,手機圖片是她的照片,就連微信聊天背景也要設置成家婆的照片。幫家公換了四五部手機,每次第一時間就是叫孫女把家婆的照片弄到新手機上。

現在家公八十多歲了,儘管我們經常陪在家公身邊,兒孫繞膝,驅寒問暖。但家公還是覺得非常孤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形單隻影的,我們真的無能為力。


月落芙蕖地蓮下暗湧生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兩個人真心相愛默默陪伴慢慢變老也是一件浪漫的事。

然而天命不可違,我們每個人誰終將無法逃脫死亡的歸宿。


現實中有丈夫前腳走老婆後腳就跟上的悽美,在兒女們看來一輩子都是他媽媽聽他爸爸的。

也有人妻子因癌症剛剛離世不到三個月,就又不聲不響娶新妻,年齡比兒女都小,而且之前兩人也是恩恩愛愛。


也許是因為經歷了癌症的摧殘,看透了人生苦短,想早日結束悲傷的孤獨。

所以,面對喪偶之痛,尚在人生的那一方如何選擇,選擇再婚還是寡聚,作為後輩我們不應干涉。

年老孤獨的滋味絕非好受,如何幫助長輩走出悲傷才是做兒女的最大孝順。尊重選擇,盡力而為。


芝麻心語


走的人已經先走了,病痛折磨的日子只有辭世的人知道,生者除了心中萬分難過,飽受煎熬,撕心裂肺,剩下的就只能理性的面對,堅強的活下去,不完全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兒女,為了年邁的父母,那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去年農曆二月二十二四日,對於我來說是個黑色的日子,身患癌症患的妻子終於閉上了雙眼,徹底解脫了痛苦,芳華正茂啊!才41歲。

之前幾天,她還用手機做了一段錄音,交待我耍帶好孩子,給孩子再找一個媽……我知道她是愛我的,為了我和孩子,迫不得已這麼說的。

我非常愛我妻子,她溫柔體貼,勤勞儉樸,與鄰里關係也相處融洽,是難得的一位賢妻良母,打從認識開始跟我嘴就沒吵幾次嘴。可是,老天爺怎麼就如此不公呢?難道真的好人命不長,禍害活千年?

親愛的,你在那邊過得可好?快一年了,我們的女兒又長高了不少,又懂事了許多,學習也不錯,過幾天就滿週年了,清明也快到了,我會帶著孩子去看你,你安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