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外包小公司,該如何做大做強?

革奴


總結一下身邊做軟件外包公司的各位老闆的實際經驗,軟件外包企業想穩步做大,五個要素必須被重視:

  1. 不斷完善人才管理和培養制度

  2. 不斷提高企業的規範性合規性

  3. 不斷強化流動資金和體量管理

  4. 不斷追求技術服務的專業程度

  5. 不斷豐富客戶訂單的垂直領域


不斷完善人才管理和培養制度

  • 現象:很多中小型(100人之內)軟件外包公司,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在非盈利部門的投入極其有限,比如:人資管理混亂、考勤管理鬆散、招聘能力薄弱,甚至福利制度也不明不白。因為各個企業都有各自的“生存課題”,所以不得不在投入方面精打細算。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想低價招聘應屆畢業生,通過技術培養滿足工作需要,但新人來了沒人培養,只能靠自學,這種情況再碰上個“思想保守”的技術主管,看到新人學習能力不行就抱怨:“這一代年輕人不行了,學習能力差,沒事看手機,想當初我們那代人,全都靠自學,一個月就能開始工作。。。”

  • 對策:制定嚴格的人才招聘策略,績效策略,培養策略,挽留策略,激勵策略等。每個課題展開都是一篇小論文,值得花些心思去挖掘一下。人才,是外包公司取勝的重要武器,為重要武器多投入些資金或精力,才是明智之舉。

不斷提高企業的規範性合規性

  • 現象:小型外包公司發展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合規性問題,就是工資x獎金x加班費等的發放了。同樣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在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將合同薪資拉低到當地社保基數最低檔(例如:社會平均工資的60%),以降低公司支出的成本。又或者是要求員工無償/低價加班,常見的比如加班費給予保持在20元/小時以內,這種屬於行走在法規邊緣的行為,雖然從公司運營角度都理解,畢竟市場環境本就不景氣,但長久考慮,的確風險重重。

  • 對策:如果暫時無法規避該種問題,可以試著去跟員工提前講清楚;但與此同時,要儘快提高企業自身的實力,儘快擺脫這種窘境,讓公司運轉合規起來。合規性的提高,有時候也決定了你合作訂單的高度。(很多大企業都會考察外包公司的合規性)

不斷強化流動資金和體量管理

  • 現象:中小型外包企業在成長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接觸到中大型軟件項目(比如百萬級、千萬級),這種時刻,能夠“一刀斃命”的要素往往不是技術能力、管理制度本身,而是資金運轉的能力。比如,某中型項目,總包款額500萬,實施週期10個月,每月50萬回款,但由於發包企業(往往是國企的情況較多)對回款的審批流程較長,拖延了3個月才能真正拿到回款(其實3個月都是好的,延期半年以上都是家常便飯),這種情況,外包企業就至少要有50萬x3=150萬規模的流動資金,來確保業務運營的正常流轉。

  • 對策:公司體量(人員、流動資金等)直接決定了企業能夠承接的項目額,這一點不只是軟件行業,其他任何存在供應鏈關係的行業都會存在這種問題。(所以供應鏈金融才會成為剛需行業),作為對策,建議能夠有強化流動資金的意識,不要等抓不住好機會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不斷追求技術服務的專業程度

  • 現象: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既然你乾的就是軟件外包,自然要具備較強的技術服務能力,實際上這一點可以跟人才培養關聯起來,有專長才有競爭力。但是,常見的情況是,外包企業為了拿下訂單,為了湊夠人手,拿一些專業程度不高(甚至技術領域不同)的員工去“頂包”,先拿下項目再說,技術可以臨時學,出了問題再解決。往往這種情況,一個項目下來,不僅沒有很好的履行訂單合同的要求,還在業界留下了不好的口碑。

  • 對策:對於常用的技術,企業內部應該定期組織培訓,每個項目完成後,要經常組織經驗分享會議,必要時可以為有計劃性地讓合適的人參加合適的項目,以提升其技術和項目經驗。

不斷豐富客戶訂單的垂直領域

  • 現象: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不怕企業規模小,就怕企業沒專長,這麼簡單的道理,往往會被“生存問題”擊潰,有時候中小型企業為了生存,在各類訂單面前,哪裡還能挑肥揀瘦,能賺一單算一單,各位互聯網大佬不也常說,初創企業要首先解決生存問題嘛?所以這類企業往往會曲解這一層面的含義,最終為了生存,沒有專精,人家的企業在垂直領域熬了3年,便成長為行業的優質合作商,而你,生存了5年,卻什麼專長都沒有。

  • 對策:相信身為老闆或經營層,多多少少都具備一定的“眼光”,只不過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會為了顧全大局,極力自保。但是,這個事情對每個人每個公司都是公平的,每個大公司都是從小慢慢成長為大企業,這個過程中有過無數個艱難抉擇,這一點,我無法給你任何建議,只是希望你能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為每一個決定做好準備。


夜伴小烏鴉


把標題做個拆分,“軟件”、“外包”、“小公司”,我們就從這三個方向上來解答一下。

首先,既然是做軟件,那麼要看你服務的目標客戶群體有哪些:

1、政府項目:主要是OA或者政務相關的,大部分要求C/S架構的應用產品;

2、傳統企業項目:主要是以ERP為主的B/S架構應用,類似於供應鏈管理等;

3、互聯網企業項目:主要就是網站開發、App開發、微信小程序為主的項目。

其次,“外包”就是甲方和乙方的關係,自己作為乙方,一切需求要以甲方為主,你只負責實施項目,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不要駐地開發,因為本身外包公司的技術人員流動性就較大,一旦你的技術能力突出,很容易就被甲方給挖牆角。

最後,定位在小公司。任何一家大企業都是從“小”做起來的,從0到1都是非常難的,只要跨過去這個門檻,從1到100就比較容易實現。

那麼從第一個客戶開始,不管項目的費用是多少,都是全力以赴的去完成好,因為一個企業的“口碑”是品牌建立非常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在項目需求調研階段、還是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每一個員工對待客戶企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非常重視,認真對待。

後期在項目的開發過程中,保證開發進度和質量,和客戶保持良好且緊密的溝通,按期或者提前交付項目,也是建立自己企業口碑非常重要的環節。

在獲得客戶認可的同時,也就建立起了自己企業的口碑,客戶所處的行業也就撕開了第一道口子,無論是此行業的項目經驗和是品牌樹立,都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雲麥大鵬


任何公司要做大做強離不開3點:一是成本可控;二是產品價格上得去;三是有能持續付費的商業模式。

作為軟件外包小公司,成本一定是第一位的,可以使用軟件開發平臺來降低人力成本和縮短開發時間,比如JEPLUS開發平臺;其次,成本可控後要開拓渠道,要獲得更多的開發客戶,這方面一是通過自身的資源和關係,二是多挖掘老客戶轉介紹,三是通過銷售和市場去開拓;最後要持續的話光靠定製開發可能還不夠,最終有一定實力後還是要走saas路線,實現客戶的持續付費才是企業生存的保障。


輕雲蒜瓣


生存的時候靠勇,壯大的時候靠管理和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