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登陸之日》和《兵臨城下》,蘇聯真的會組織這樣一群連槍都是兩人一把的應召兵去死亡衝鋒敵軍陣地嗎?

nancywu_43689974


確實如此。

在早期與白軍作戰也有,似乎是整個戰鬥民族的固有傳統。

與現代發達的西歐工業國家相比,蘇聯顯然是落後了,甚至和美英達聯盟,要求的清單除了食品,燃料之外,甚至還包括了子彈。

德國的閃電入侵更是席捲大部分蘇聯國土,工業重鎮全都陷入戰爭,雖然斯大林儘可能地搬遷工廠,但遠遠不足保障前線的物資,軍事裝備能夠充裕,因此重拾舊傳統是可信的。

一人拿槍,後邊的人拿子彈和手榴彈,確實很殘酷,很悲哀,但也是無奈。

可不這樣拼命,斯大林格勒是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直到中後期,緩過勁的蘇聯才改變了這一窘境。


鴻哥iouyh福小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登陸之日沒看過,兵臨城下反應了斯大林格勒戰役一部分的現實,但有所偏差。

第一,蘇軍督戰隊是客觀存在的,大量屠殺自己人也是客觀存在的。

在斯大林格勒,蘇軍督戰隊槍斃了1個師的蘇軍自己人。

蘇聯內務部隊NKVD總共處決了13500名軍官和士兵,罪名是叛國!——國防人民委員270號命令在1941年8月16日發佈,規定所有紅軍官兵必須戰鬥到最後,但凡被敵軍俘虜,無論事前曾否做過抵抗,事後都將被作為叛國者懲治,連同眷屬在內被送往勞改營。

至於1942年7月28日發佈的227號命令,則是命令“絕不許後退一步”,官兵撤退者一律處死。

直到10月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政治部門才感到可以向莫斯科報告“失敗主義情緒基本被消除,叛國事件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在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陣前當場執行與法庭審判後執行的處決案例共計13500件,表明蘇維埃政權對自己的戰士象對敵人一樣絕不寬恕。包括未經許可撤退,自傷,逃亡(開小差),投敵,腐敗以及反蘇行為等等所有罪行,均被政治委員們定義為“非常事件”。如果看到自己的戰友準備逃跑或向敵人投降而沒有馬上向他們開火,也會被判有罪。

第二,斯大林格勒蘇軍缺少武器也客觀存在

兵臨城下電影,反應的是近衛13師。

該師到達斯大林格勒前線集結地當天,仍然缺少一千左右的步槍。

第二天衝鋒之前,指揮官報告全部補齊,但究竟有沒有補全只有天知道。

前線蘇軍武器不足,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主要是傷亡過於巨大,即便二線武器充足,也無法如此大規模的運輸到前線補充。

所以,蘇軍一線士兵缺少武器,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還是以近衛13師為例。

9月16日,近衛第13師奪回了馬馬耶夫崗。到9月19日,在與德軍的反覆拉鋸戰中,近衛第13師原有一萬人只剩下2700人,損失了絕大部分。

因為有死傷,死者和傷員遺留下數千支槍,完全可以補充給沒有武器的士兵用。

以13師為例,即便缺少數百支步槍,也不算什麼,不過是十幾分之一而已。

確實可能存在一些連隊,部分士兵沒有武器,只有手榴彈的情況。

這是拍電影,導演刻意放大了局部現場而已。


另外,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士兵進入城內以後,生存時間是以分鐘計算的。絕大部分士兵,生存不過24小時。


薩沙


這個事件的原型,我曾經在一本軍事雜誌看過,細節記不得了,事發地點也實在沒印象了。此事件來源於德軍士兵的回憶,因為涉及此事件的蘇軍本來就人數不多,而且無人生還。所以蘇聯方面並沒有類似的記錄。事件的大概經過是,蘇德戰爭初期,德軍擊潰蘇軍,並且追擊蘇軍潰兵。一有支蘇軍陷入了絕境,遂向德軍發動反衝鋒,這隻蘇軍就是發動的決死衝鋒。前排人持槍衝鋒並漫射,後排人沒有步槍,拿的是手槍,手榴彈,工兵鏟代替步槍。前排被打倒後,後排的蘇軍會撿起步槍繼續衝鋒。直到所有人被德軍打死在衝鋒的路上。事後觀察戰場,反衝鋒的蘇軍不全是作戰部隊有一部是輔助部隊,本來就沒有像樣的武器。也是逼急了,無路可逃,孤注一擲才發動決死反衝鋒,以圖絕處逢生,但沒成功。


維克多崔


這個實際上就是在黑老毛子。

據我瞭解,整個蘇德戰場蘇軍督戰隊直接射擊潰逃部隊的案例並不多,更多是對潰逃部隊的頭頂或隊伍前的地面射擊,像電影裡那種射殺逃兵的場景並不多,至於都是在哪些戰役執行的不瞭解,有知道的可以給我補充一下。

更何況有很多蘇軍督戰隊隊員不願意向自己人射擊,比如說蘇軍督戰隊當中的愛沙尼亞官兵就非常消極的執行277號命令,甚至拒絕射殺逃兵。有一個參加過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蘇軍老兵就回憶說,他們的的部隊被打垮,他以為要被督戰隊槍決的時候,督戰隊的軍官一把撈起他說,你是一個勇敢的戰士,並沒有剝奪他的生命。

後來,隨著蘇軍轉入反攻,督戰隊就被取消了,因為督戰隊變成了膽小鬼多藏的的地方而被詬病,蘇軍高層也順應形勢取消了督戰隊這個藏汙納垢的編制。

不過,在蘇德戰場確實初期有部分部隊缺乏輕武器,這也是因為擴軍太快造成的結果,不過隨著蘇聯工業轉入軍事生產,這個缺乏就已經成為歷史了。


北洋海軍炮手


有網友問,二戰蘇軍是好像電影《兵臨城下》和《登陸之日》那樣,找一大堆新兵,2、3個人一把槍去送死式的衝鋒嗎?

其實這2個電影都表現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防禦和反攻階段,蘇軍陣亡47.7萬,負傷64萬,合計傷亡111萬,德軍和僕從軍傷亡80萬,被俘20萬 。其實雙方的傷亡是一樣的。

根本不存在蘇軍好像傻瓜一樣衝鋒,然後德軍拿著機槍割韭菜的事情。蘇軍從來都不缺乏輕武器,在戰爭初期,蘇軍正規軍損失太大,造成部隊裡大部分都是新兵,而步槍生產成本高、速度慢,新兵又沒有時間去慢慢練習槍法。

因此,蘇聯從1942年開始大批量生產波波沙1941式71發彈鼓式衝鋒槍,平均月產15萬把以上,光是在42年7月到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蘇聯就已經生產了120萬把波波沙1941式衝鋒槍。

反而是蘇軍在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衝鋒槍,蘇軍是二戰唯一整個部隊大批量配備衝鋒槍的國家。原因主要有3個,第一是方便訓練,可以快速訓練出成批的新兵,反正衝鋒槍也不是玩精確射擊的。

第2就是蘇聯和歐洲城鎮多,近戰多,適合衝鋒槍,第3個就是蘇軍有大量機械化裝甲部隊。大批量衝鋒槍手的主要任務是掃蕩德軍反坦克手和火箭筒,主要任務是保護坦克和自行火炮。


深度軍事


這就是純粹的抹黑了。真要像電影那樣演的,蘇聯士兵不如德軍,槍不如德軍就連子彈都缺乏的話,那蘇聯是如何贏得戰爭的?靠喊口號把德軍嚇跑的嗎?蘇聯的優勢到底是那些呢?蘇聯的優勢就是火力優勢和士兵數量比德軍多。蘇聯好歹是當年歐洲工業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質量比不上德國)。由於前期蘇聯大量的軍隊被圍殲,招募的新兵蛋子訓練時間嚴重不足但只能倉促上戰場對陣精銳德軍。指望只培訓幾天的新兵立即變成神槍手根本就不現實,而事實就連新兵能否打準敵人前線指揮官都持悲觀態度。既然質量不行那隻能數量來湊了,步槍射擊精度不如德軍,蘇軍高層就直接給新兵配發波波沙衝鋒槍,一梭子子彈總能蒙中幾個倒黴鬼吧呵呵。所以前線士兵手中波波沙很多。蘇聯的火炮一直比德軍強,不管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至於坦克我就不多說了,只能說蘇聯坦克海終於戰勝了元首的動物園。不過蘇聯士兵的軍事素養比德軍差太多,所以一場仗下來蘇軍損失要大於德軍。但是蘇軍還是憑藉著比德軍多不到兩倍的人員物資力量贏得了這場戰爭。


月夜的光


這個是真實並且有官方記錄的,這些士兵是臨時徵召,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去當炮灰。一般是兩到三人一個小組,一支步槍,一人一抓子彈。吹著哨子喊著口號就充上去了。

但是蘇聯人這麼幹,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無關他們的軍事長官殘暴不仁。畢竟蘇聯當時是地廣人稀,他們的人口和大城市基本上都集中在西部國土。所以說,蘇聯整個國家的支撐點也就是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幾個大型城市。這幾個大型城市一旦被拿下,他們基本上就完蛋了。可以說,蘇聯的情況我們當然抗日戰爭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們的國軍被打敗了可以後退逐級抵抗,他們就不行。

蘇聯人只有拼了老命,把德國人拖進高加索的寒冬,才有可能取得勝利。這是一場用生命換取時間的消耗戰,蘇聯人在歷次國土防禦戰中屢試不爽。拿破崙如此希特勒也是如此,全是敗在高加索凜冽的寒風裡。

因此,退一萬步說,就是你是不給他們兩人一支槍,而是兩人一把鋤頭,估計蘇聯人都會一邊吹著伏特加,一邊流著眼淚嗷嗷叫著往前衝吧。


佛心大蘇






兵臨城下是法國導演,因此對蘇聯紅軍進行了刻意的醜化,比方督戰隊,政委等。在衛國戰爭期間斯大林確實有一個277號命令(應該是這個數字,看過很多年了),不過並不是針對普通士兵的,專門針對軍官,如果臨陣脫逃,可以槍斃。而對於脫逃的普通士兵,並不是就地處決,而是送進懲戒營。在電影中的那一幕是西方人對蘇聯政府的惡意醜化而已。

至於兩個人一條槍,確實有過,但也只是一個師的裝備沒有運到,所以沒辦法,只好給這些軍人每人配備了一些手榴彈,送上了戰場,為此,相關人員後來也受到了處理。

大家想想,就算有督戰隊的存在,在面臨國家的存亡,民族的存亡之際,是個人的生命重要還是民族國家的存亡重要呢?如果沒有鐵的軍紀,打起仗來一鬨而散,蘇聯早就滅亡了。在二戰中,蘇聯紅軍軍官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政治委員的死亡率同樣如此,他們都是帶頭衝鋒的,甚至師長軍長也是如此。

美軍德軍也都有類似督戰人員,臨陣脫逃處理起來也是很殘酷的,美國在英國法國就失蹤了幾萬士兵,都是臨陣脫逃了,把做假護照的人狠狠地成全了一把!


好評一麻袋


也許有這種情況,但肯定不在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是蘇聯西部重鎮,同時也是軍工基地,軍火儲備本來就很充足,戰役期間甚至在持續生產坦克。

源源不斷開往斯大林格勒的援軍是從遠東調來的正規部隊,雖然也補充了部分新丁,但主力是經過較長時間訓練的兵員。並且,他們是帶著原駐地配發的槍支裝備來的,不存在到地伸手要槍的情況。

即便是被打散的部隊重編集結,沒領到槍,那也是因為發放不及時而不是沒槍發。沒有武裝好的部隊也不會冒冒然派上火線。

即便有集團向對方決死衝鋒的情況,也是會配備齊全,而不是一根根白條。理念是在倒下前能多開幾槍,或者能讓戰友多活幾秒再開兩槍。

所以我不太相信一大堆白丁當肉去消耗子彈這個事在斯大林格勒會發生


瞎搞學教授


把戰爭電影拍成兒戲一樣,大概也就是美國導演能做出來。比須說明一點,士兵赤手空拳衝鋒不僅是蘇德戰場上不會出現,就算是武器落後的抗日戰爭也不會出現,難道拿士兵的生命當兒戲嗎?事實上,由於蘇德兩國都是工業化國家,蘇德戰場實際拼的就是工業實力。整個戰爭期間,蘇聯各型武器的產量都遠超德國,以至於蘇聯紅軍被稱做鋼鐵洪流。美國人把斯大林格勒戰役拍成蘇軍兩人使一把槍,最後能打敗稱雄世界的德國,是侮辱德軍的戰鬥力呢?還是侮辱觀眾的智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