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文東茅:很多考生在新高考中經歷著“甜蜜的痛苦”

看點:12月2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五屆年會暨“重構教育評價體系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教育評價體系進行切實討論。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北京大學教授文東茅在論壇期做了主題演講。

文東茅介紹,除了學生選擇考試科目之外,新高考還在增加考試機會、考試時間的選擇、報考方式選擇等方面擴大了考生的選擇。他認為高考改革的一個目標是“打破唯分數論”,更加關注學生的能力以及品德、興趣、志向、創新、健康等。但是也不是不要分數,而是在高考分數的基礎上,加入其他一些因素,這樣的話,“技能型”、“創新型”、“品德型”、“個性化”人才才能得到認可。

此外,隨著供給能力的提升,新高考實施過程中,很多考生就經歷了“甜蜜的痛苦”,學校和老師要幫助學生提高選擇能力。

以下為北京大學文東茅演講:

各位嘉賓:大家好!我為大家彙報的題目是“擴大選擇是高考改革的方向”。這個題目本來可以是一次愉快的暢想,不過我現在卻感到非常沉重,因為今天浙江英語賦分事件被刷屏了:浙江省省長親自牽頭調查。我真為改革者擔心,也為高考改革擔心:“擴大選擇”還能是改革的方向嗎?

一、擴大選擇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1、四十年,前進了多少?

四十年前,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前,北京人冬天的蔬菜基本上只有大白菜。前幾天我一位學生從扶貧村回來告訴我,她和村民現在基本上還只是土豆加白菜。這就是貧困。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就是增加物質供給的數量、品種和質量。

四十年前恢復高考招生時,考試的科目只有文科、理科兩類兩類,當然,在此基礎上還有音樂、美術、體育等類別。但面對複雜多樣的高校、學科、專業和更加複雜多樣的考生能力、興趣、基礎、需求,這樣的簡單分類顯然是不夠的。所以,四十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嘗試增加考試類別。

1988年上海開始“3+1”方案改革,語數外為統考科目,考生再在理化生史地政中選一門,實際上,就從文理兩種選擇變成了六種選擇。這種方案沿用到了2014年。

1991年,湖南、海南、雲南嘗試將考試科目分為四個科目組,每組考四科,這種方案由於“個性太強,共性不足”,只用了一年就停止了。

1999年教育部推行“3+X”方案,各地實際執行的方案包括“3+1”、“3+2”、“3+文綜/理綜”、“3+大綜合”等。但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省份的選項還是隻有文科(語數外+史地政)和理科(語數外+理化生)兩種選項,與1978年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四十年後還是土豆白菜,就沒有脫貧,四十年後我們高考改革給孩子們的選擇脫貧了嗎?

2、新高考的突破

新高考的重要目標是增加選擇性,在這方面可以說是一次真正的突破。其中在考試科目選擇上,推行的是“3+3”,即語數外三科必考,另外從史地政理化生六科(再浙江是再加信息技術的七科)中選三科,這樣,實際上,學生就有20或35種選項。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改變,實質性的提高了考生的選擇性。根據浙江省對2014級學生的調查統計,選擇傳統理科組合(理化生)的學生只有12.51%,選擇傳統文科組合(史地政)的只有10.64%,也就意味著有接近77%的學生選擇了文理綜合的選考科目組合。

除了擴大考試科目之外,新高考還在以下多個方面擴大了考生的選擇:

(1)增加考試機會。浙江方案規定選考、學考科目和外語都有兩次考試機會,這將有效打破一次性考試的偶然性對學生成績和前途的影響。

(2)考試時間的選擇。浙江方案規定學考、選考科目一年兩考、每次全科開考,意味著學生在高二、高三兩年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程和需求在四次考試機會中自主選擇最多兩次考試。

(3)報考方式的選擇。除了“裸考”,上大學的途徑還有自主招生、“三位一體”或“綜合評價”招生,西部、農村專項計劃招生、藝術、體育特長生招生、學科競賽保送招生等。

(4)考試類別的選擇:對於普通考中學生,區分普通高校招生和高等職業院校招生。對於職業高中學生,也增加了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

(5)報考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權:在上海、海南改革方案中,是按照“專業組”填報志願,浙江是按“專業+高校”填報志願,考生最多可以填報80個志願,大部分考生都覺得太多了。

3、進一步擴大選擇的空間

面向未來,還有哪些進一步擴大選擇的可能?我認為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例如:

在考試科目選擇上:能不能將外語甚至數學、語文都從必考作為選考科目?能不能將信息技術甚至音樂、美術、體育、健康等也作為選考科目?能不能區分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甚至根據不同學科要求區分數學一二三四?

在考試次數上,能不能所有科目都一年兩考,進而四次、六次考試?甚至隨時可以上機考試?

在招生錄取方面,能不能做到考生同時填報所院校、同時獲得多個錄取通知?

從有利於考生選擇和發展,或適應高校人才選拔的要求看,這些都是必要的甚至是迫切的。

二、擴大選擇需要以能力建設為基礎

以上的願望看上去當然是很美的,但為什麼四十年來我們向這個方向前進的距離非常有限?為什麼新高考改革的步伐一再放緩呢?真實的原因是:真的不容易,因為高考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工作。

以“3+3”為例,其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但從文理分科到20種或35種組合,就不僅意味著選課、走班,而是高中教育從“學科中心”、“教室中心”向“學生中心”的重大轉型,進而是對教室、教師、管理以至整個中學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變,還涉及不同組合成績的比較、高校的招生錄取等等。有很多問題是在試點之前難以想象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物理學科選考人數下降,因為物理比較難、成績好的學生扎堆,可能在等級賦分中吃虧。現在浙江已經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相信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高考改革的另一個目標是“打破一考定終身”,所以提出要一年兩次或多次考試招生。這項工作從1999年啟動,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試點,2001年內蒙加入,但2004-2006年,內蒙、安徽和北京就相繼退出,上海的春季高考也主要限於部分需要面試或綜合評價的學科專業。而“一年兩考”與“兩次高考”在性質上完全不同,後者不僅在於增加一次出題、考試、閱卷、錄取,這些都可以說是出錢、出力就可以解決的,而前者則要求兩次考試之間分數的等值。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浙江英語科目賦分問題就是兩次考試難度不同,在事後採取賦分調整而引發的。在沒有題庫和前期測試的情況下,靠幾位出題專家,要保證不同年份試題的難度(即平均得分)基本一致,而且每次考試都要出多套備用試題,真的很難很難。這次事件的教訓可能是:必須提前規定,凡一個科目一年多考,都將採用轉換分而不是原始分。但有太多的人都特別留戀“原始分”,一個“標準分”的概念都不能被接受,可見我們對考試的認識有多麼的“原始”。

高考改革的再一個目標是“打破唯分數論”,因為分數只代表部分的通過考試體現的知識、能力,有很多知識、能力是難以通過標準化的筆試考核的,更不用說品德、興趣、志向、創新、健康等等這些極其重要的品質。

大家都原則上同意要打破“唯分數論”,也就是說,不是不要分數,而是在高考分數的基礎上,加入其他一些因素,這樣的話,“技能型”、“創新型”、“品德型”、“個性化”人才才能得到認可,這也是更高層面的公平。保送、加分、自主招生、特長生招生都是打破唯分數論的嘗試,但實踐下來,基本生是“走一步,退半步”,真是舉步維艱。新高考提出“綜合評價招生”,如果要切實推進此項改革,就必須增加高校的招生投入、擴大招生隊伍、提升招生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和品德素質,至少要學會鑑別考生材料,要讓面試更科學、有效。

這也就要求進行考試招生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只有擴大供給能力,才能提供真正擴大有效的供給。除了提升高校的招生能力,也要增加考試院人員編制、擴大出題專家隊伍、提升考試的科學性、探索基於計算機的標準化考試,等等,考場、監考、安保等條件也要一一配套。在高中,需要增加經費、擴大校舍、增加教師、培養勝任多科目(如物理和技術)的教師等等。

很多人以為,高考改革只要有一批專家、出一個“完美的方案”就可以一勞永逸。如果沒有相應的能力建設,再好的方案也是紙上談兵,甚至會引發各種混亂和不滿。所以,在經過幾次調查之後,我們在《中國高等教育》2015年第12期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能力建設與高考改革同行”,呼籲加強能力建設,為高考改革保駕護航。因為深知高考改革的難度,我也於2016年8月在《浙江教育報》上在寫過一篇文章:“一定要善待高考改革”,呼籲認識高考改革之善,要善待改革者,給改革以時間,給改革以全方位的支持,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善待考生。從善待考生出發,從國家民族發展出發,高考改革再困難,也要堅定的走下去。當然,如果條件不成熟,我也非常贊成放緩改革推進速度(有困難省份可再推遲)、減低改革目標(如一年兩考暫緩)、降低執行要求(如中學不必都提供20種學科組合選擇)。

三、選擇的擴大要求考生學會選擇

隨著供給能力的提升,一旦能提供多元化的選擇,接下來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就應該是引導需求,幫助學生學會選擇,就如在大型超市,面臨琳琅滿目的商品,必須有選擇能力,否則,就會產生選擇的迷茫。

新高考實施過程中,很多考生就經歷了這種“甜蜜的痛苦”,例如,是參高考還是高職考,選考科目怎麼選,裸考還是參加“三位一體”招生,何時參加選考科目考試,考一次還是考兩次,報志願時選大學還是選專業,等等。很多人因擔心別人“田忌賽馬”而痛苦,也有很多人因不想放棄任何一次考試機會而變得更加辛苦。

提高考生選擇能力需要中學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高中應該開設學業指導課,為每一位同學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並在課程開設、師資安排等方面創造條件;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全面瞭解自己,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選擇能力以及對選擇後果的承受能力;高校有責任提供更全面、準確、及時的招生信息和諮詢服務,為中學生了解大學和學科專業提供儘可能便利的條件,等等。

除了外部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考生自己要形成選擇的原則和標準。如果自己方向明確、價值清晰,即使面臨再多的選擇也不會迷失。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學以為己”,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成就自己,是為了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我給考生的建議就是“誠於我心,不違本意”:根據自己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未來發展等的選擇高考類別、考試科目、院校專業;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程度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

如果這樣,就不要太注重其他人是否“田忌賽馬”,如果喜歡物理,就果斷選擇,即使因此少得了幾分,得到的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選擇相關學科專業的機會;如果第一次考試已經正常發揮,就應該果斷放棄第二次考試機會,集中精力準備剩下的科目,總分提高的可能性一定更大;如果志向明確,在志願填報時就堅決填報,即使因此“浪費了分數”,換來的卻是自己喜歡的學科專業和長遠的發展,否則,即使上了名校、得到了虛名,隨之而來的卻是學非所長、學非所愛的長期痛苦。

選擇是一生的功課,學會選擇是一生的財富。希望所有考生在高考這一重大選擇中學會選擇,也順祝所有來賓在這樣一個複雜多變、充滿誘惑的世界保持定力,學會捨得,幸福美滿!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