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的八國現如今發展怎樣了?

滴血微笑


當年的八國為:

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美國、沙皇俄國、日本、德意志帝國、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

隨著歷史的變遷,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及金融危機,就綜合國力而言,除美國還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之外,其他的或已經成為歷史的一頁,或是淪為二流國家。

1、大英帝國在100年前作為世界頭號殖民帝國,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超級大國。但是隨著近代陸權的復興和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至20世紀50年代以後,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大部分隨著民族解放運動而獨立,大英帝國隨之解體,現在其控制範圍僅剩下英倫三島的本土之地,淪為美國的跟班,也就不能稱其為帝國了。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繼承於之前的法蘭西帝國,也稱得上是一個龐大的殖民主義國家。後來也是受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尤其是二戰,直接導致了該共和國的終結。二戰後,以法軍將領戴高樂為首重新立國,但同樣喪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雖然位列聯合國無常之一,同時又是歐盟的核心之一,但是綜合國力同當年也已不成正比。

3、德意志第二帝國

這是18世紀70年代德國統一後的產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滅國,先後由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也就是第三帝國取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三帝國被反法西斯同盟國滅掉,德國隨即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瓜分,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重新統一。時至今日,德國和法國一樣也是歐盟兩大核心成員國之一,工業技術為世界一流。

4、美國

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最大贏家,掌控世界金融,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5、沙皇俄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滅國,其領土有部分獨立,大部分被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蘇聯繼承。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在殘酷的戰火中鳳凰涅槃,成為全球第二位超級大國。20世紀90年代在東西方冷戰中因為國家戰略錯位導致解體,衍生出來一大批獨立國家。俄羅斯聯邦繼承大部分遺產,雖然擺脫了蘇聯解體而導致的巨大危機,但是不可避免的淪為了世界二流國家的行列,至今尚未走出。

6、日本

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的日本剛剛經歷了明治維新,走上了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道路。一心想要複製英國作為一個島國成長為全球頭號殖民帝國的模式,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中、美、蘇、英四國四面夾擊,遭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滅頂之災。戰後,軍國主義以反人類罪被剷除,作為附加刑,日本被剝奪組建正式軍隊的權利,其餘政治體制不變,但要在美國監督下運行。

在美國的扶植下,日本成為全球相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作為國土面積狹小到連耕地面積都無法滿足本國人口的吃飯問題和自然資源匱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兩大硬傷,決定了日本的綜合國力不足以成為世界性大國!

7、意大利王國

和德意志帝國一樣,也是19世紀中後期意大利半島、撒丁島、西西里島統一後的產物。加入兩次世界大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法西斯軸心國一員被反法西斯同盟國滅掉。

現在的意大利因為時裝業和旅遊業興盛成為很多人眼中的發達國家,實際上綜合國力很一般。

8、奧匈帝國

中世紀晚期歐洲封建國家和家族領主結合的畸形產物,在18、19世紀時期曾一度號稱歐洲第五強,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挑起者。受一戰的摧殘,戰後帝國分裂成遍及中、東、南歐等大大小小几十個獨立國家。在後來的二戰和冷戰中又不斷重組,熱鬧異常。

總而言之,當年的八國現在就綜合國力而言除美國超過中國,其他七國都遜於或遠遜於中國!


大將軍威武8


八國聯軍不止8個國家,一共有10個,分別是英、美、法、俄、日、德、意、奧,以及屬於英聯邦的印度和澳大利亞。時至如今,這10個國家實力如何?

1、英國,綜合國力第4

老牌強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侵華主力軍,如今不服往日輝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科技、文化、軍事實力均為一流,個人認為綜合國力次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但高於日本。

2、美國,綜合國力第1

新興強國,歷史較短,但後發制人,二戰後便是第一強國,世界警察,如今其他國家崛起,此消彼長,但綜合國力仍雄踞第一,全面領先。八國聯軍侵華時,美國曾反對瓜分中國,並帶頭返還部分賠款,但世易時移,如今美國處處壓制我國,是我國最大對手和趕超對象。


3、法國,綜合國力第6

老牌強國,侵華主力軍,曾經的歐陸第一強國,雖然二戰期間的蹩腳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對其缺乏信心,但論起綜合國力,即便在如今也不可小覷,科技、文化、教育和軍事實力均衡,與德國併為歐盟領袖,綜合國力略遜於日本。

4、俄羅斯,綜合國力第2

老牌強國,侵華主力軍,侵佔我國土地最多,超150萬公里。俄國為主組建的蘇聯曾經強大到可怕,是惟一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但蘇聯解體後國力一落千丈,如今更是面臨經濟發展和工業結構問題,舉步維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科技、軍事水平超一流。


5、德國,綜合國力第7

老牌強國,曾在近現代歷史上兩度強勢崛起,兩度發動世界大戰,均以失敗告終,導致國力一落千丈,但依靠深厚的科技、教育和工業基礎又重新崛起。德國在近現代與中國淵源很深,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夥伴,也是歐盟當之無愧的核心和領袖,但軍事受到限制,是最大短板。

6、日本,綜合國力第5

我們的鄰國,既是八國中與我國淵源最深遠的國家,也是與我國有著刻骨仇恨的國家,近現代以來曾有兩次徹底打斷我國發展,一次是甲午海戰,一次是全面侵華,侵華最大的急先鋒、主力軍,給中國帶來無法癒合的最大傷害。 日本在近代通過明治維新強勢崛起,雖然二戰失利,但又在上世紀60、70年代強勢復甦,迎來最黃金的繁榮時期,經濟總量世界第二,號稱能買下整個美國,後來遇到問題,雖然目前綜合國力落後我國,但經濟、科技、教育、軍事仍是超一流,很多方面領先我國。


7、意大利,綜合國力第10

老牌強國,工業、軍事科技水平很強,但對外戰爭表現十分失敗,不說二戰專注坑隊友,連個埃塞俄比亞都搞不定,就是侵華也屬打醬油,目前意大利經濟面臨諸多問題,發展乏力。

9、印度,綜合國力第11

印度原是英國殖民地,和英國淵源深厚,受其影響極深,曾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出兵,趁火打劫。印度人口、國土空間是優勢,科技水平也不差,軍事實力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可小覷。

10、澳大利亞,綜合國力第12

澳大利亞與印度同是英國殖民地,曾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出兵,趁火打劫。澳大利亞的科技、教育水平高,資源豐富,綜合國力較強,只是軍事實力略遜,現在仍是英美忠實小弟。


八國聯軍侵華留給我們一個沉痛的教訓:真理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落後就要捱打,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地主的兒子還是地主,平民的兒子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富起來!

1900年慈禧她老人家,帶著大清挑戰了當時所有強國。英法德美日俄意奧,這八個國家,先給大家看一下下圖。


裡面進步最大的,也就是美利堅合眾國。在1900年,西方世界還是英國人的天下,美國發戰爭財的好時候還沒有到。但是過了118年,美國扳倒了英國,耗死了蘇聯,最後成為了現在的世界霸主!

英法都有不同程度上的退步,英國和法國同樣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在後面的世界大戰裡面耗盡了力氣。由於英法是二戰勝利國,國際上的政治地位依然是毋庸置疑。軍事雖然沒有當面強悍,但是也要比大部分國家高出一大截。

德國目前混的還可以。由於二戰戰敗,德國慘遭分裂,蘇聯解體之後,德國合併並且一直想要解脫自己身上的束縛,再次活躍在世界舞臺之上。在促成歐盟之後,德國成為了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和當家人,並且利用歐盟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


日本和德國差不多,同樣是經濟和科技強勢,軍事弱小或者被壓制,國際上政治地位遠遠比不上英法美。日本大家都比較熟悉,二戰之後成為美國棋子,經濟突飛猛進,軍事上也是藏著掖著的偷偷發展。

俄羅斯也不用多說,時至今日仍然是國際巨頭之一。經濟雖然鬱郁不振,軍事也過於老舊,但是體量仍然巨大,比起當年還是有所提升的。

意大利目前混的比不上以上任何一個國家,在墨索里尼兵敗身亡之後,意大利也成了和日德一樣的國家。軍事政治的水平和地位比較低,經濟比較發達,在歐洲三駕馬車之外,經濟當數意大利。但是近幾年意大利似乎不容樂觀,在希臘暴雷之後,意大利經濟同樣乏力,他和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合稱南歐四豬。


奧匈帝國這個老哥就更慘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被列強們直接拆散,成為了現在東歐眾多小國,並且同樣形成了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後來的冷戰,主要角色都在上面的八個國家裡面。他們從八國聯軍侵華直到現在,大部分國家仍然是國際上的主角。

而慈禧太后,也是為數不多敢單挑全世界的人~


虎賁軍huben


1898年,光緒皇帝推行戊戌變法,慈禧得知後鎮壓維新運動,之後將光緒囚禁在中南海瀛臺,慈禧也因此想要廢黜光緒皇帝,但是遭到世界列強的反對,在加上列強希望光緒執政的呼聲比較高,就在列強發動侵華戰爭的前一天,慈禧終於忍無可忍,連發十二道絕交令,公開向列強宣戰。

慈禧

原以為慈禧很硬氣,真的想和列強大幹一場,未曾想,在英軍率先攻破廣渠門之後,慈禧喬裝打扮稱婦人,帶兵西逃去了,正因如此,清政府自顧自己享樂,從不關心百姓死活,其實當時清軍當時在武器上並不亞於列強,根據俄國記者描述的天津戰役:“整整五個小時聯軍都被中國人的炮火壓在泥裡動彈不得”。

清朝之所以失敗,跟自己的軟弱無能關係很大,很多守城將士都逃跑,百姓也在觀望,尤其是一些清兵一槍不放就讓八國聯軍進了北京,之後便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並簽訂了《辛丑條約》,就向八國聯軍賠償費用都高達4.5億兩,加上利息共9.8億兩白銀,八國聯軍可謂是大飽一頓,還將中國大部分文物財寶悉數搶走。

大清被瓜分

這八個國家在當時都是世界列強,他們希望瓜分中國,如今一百多年過去,清朝早已滅亡,之前侵略的八個國家也算是物是人非,那麼八國聯軍如今都怎麼樣了,發展如何?

英國

英國當時是叫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當時世界殖民地面積最大的國家,1922年,愛爾蘭王國宣佈獨立,成立了愛爾蘭共和國,也是十九世紀初的日不落帝國,隨著二戰的爆發,英國一直在走下坡路線,現如今已經是美國的小跟班,唯美國馬首是瞻,充當美國的打手,雖說如此,但如今依然是世界範圍內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

法國

二戰時期,德國佔領了整個法國,直到二戰結束後法國才被解放,法國現如今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更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國內人民生活水平非常高,同樣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德國

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都失敗,1945年分為東西兩個部分,直到1990年才開始統一,現如今的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極其完善,國內人民生活水平極高,尤其是汽車製造業發展飛快。

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算是徹底消亡了,原本是由奧地利王國與匈牙利王國合併,一戰時期是德國的盟友,戰敗後君主制被推翻,奧匈帝國因此滅亡,之後分裂成了奧地利共和國、匈牙利共和國。二戰期間被德國佔領,二戰結束後又開始獨立,成了現如今的奧地利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也有一些部分被其他國家佔領。

意大利

意大利也是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但是相對於其他國家,意大利明顯要差一些,畢竟資源匱乏,加上工業起步比較晚,所以存在一定的劣勢。但是意大利在藝術方面發展的很好,意大利的藝術時尚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米蘭除了是意大利的經濟中心,更是世界時尚的首都。

俄國

俄國1917年爆發十月革命,之後退出一戰,成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蘇維埃俄國,隨後與其他國家合併成為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軍事力量,現如今綜合軍事實力世界第二,軍功實力雄厚,尤其是在航天技術方面。除此之外俄羅斯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日本

日本現如今發展飛快,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雖說自己國家資源匱乏,但是他們完全依賴進口,製造業是日本的主要經濟支柱。日本和英國一樣,也是以美國為首,如今日本在很多領域做的都是比較好的,尤其是動漫產業、電影業。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23位。

美國

美國可以說從一戰二戰之後,是獲利最大的國家,尤其是在蘇聯解體之後,成為目前唯一的超級大國,無論是經濟、軍事等領域,美國都是數一數二的,現在世界各國都能看到美國的影子,可以說美國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世界矚目。

雖說作為當時只有被瓜分的中國,現如今比起當年任人宰割的時候,好了不知多少倍。


羽評郡主


1900年,八國聯軍禍亂中華,這八國分別是(按兵力人數從多到少排序)日、俄、英、法、美、德、奧匈、意大利。其中日本軍人和沙俄軍人都超過2萬名。

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八個國家都發展成什麼樣子?

仍然按照出兵人數這個順序,一一介紹:

日本:

日本是近代史上禍亂中華最烈的國家,沒有之一。但它最終沒有

從中國佔到國土的便宜,這有賴於抗戰勇士們前赴後繼的壯烈犧牲,以及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的統一達成、盟軍的英勇奮戰。

戰後的日本,在美國佔領軍當局的推動下,頒佈了《和平憲法》,基本走在了和平發展之路上,雖然偶有插曲,但主要精力仍然是放在了發展經濟方面,目前,日本的GDP世界排名第三(以2017年計,下同),達到了43421.6億美元,是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均卻是中國的四倍多。目前的日本是當之無愧的經濟大國、強國。

俄羅斯:

當年禍亂中華的沙俄帝國早已經歷了幾度變遷,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建起了一個龐大的紅色帝國,再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轟然坍塌,主體部分換成了俄羅斯聯邦。

當年的沙俄帝國雖然在歷史上與中國沒有經歷過哪怕一次大規模戰爭,但卻是從中國廣大疆域上獲得最大利益的國家。

現在的俄羅斯聯邦,仍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地廣人稀,去年的GDP是13092.68億美元,在歐洲僅名列第七,在全球範圍內則是第14位,人均GDP一萬多美元,排名世界第63,而且經濟領域依然存在著嚴重依賴能源、礦產資源的老毛病。

老實講,俄羅斯經濟上的低調錶現與政治、軍事上的咄咄逼人明顯不符。

英國:

英國是老牌帝國主義強國,在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中,充當了急先鋒的作用,但在領土方面,沒有讓中國產生實質性的損失,後期在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過程中,則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避免了中國領土進一步的損失。

二戰之後,英國從日不落帝國大幅瘦身成功,反主為僕,成為美國在國際上的忠實小弟。雖然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國際政策方面,主要受到美國的影響。

目前英國的GDP以32322.81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仍然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法國:

二戰之中,法國很快失陷,幸虧有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國運動,和戰後國際利益分配巧合的機遇,才使得法國在戰後幸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法國也與英國一樣,殖民地體系已經分崩離析。

現在的法國,GDP為25865.68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在國際事務中屢有不遵從美國號令之舉,仍然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美國:

當年參與八國聯軍時的美國經濟,已經展現出了世界第一的風範,一戰結束後,美國經濟正式獨霸鰲頭,二戰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更是使它樹立起了不可撼動的地位。之後的美蘇爭霸,以蘇聯解體而告終,從雙雄爭霸轉到了一枝獨秀格局。

從國際地位上,坐擁聯合國主場之利的美國是現實世界唯一的超級警察,在世界各地演繹親者快仇者痛的案例,你持有什麼態度,無非是源於你站在哪個立場,而不管你站在什麼立場,美國的存在就在那裡,不因別人的意志為轉移。

美國的GDP已經達到了195558.74億美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比第二和第三名相加還多了2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近6萬美元,在各個大國中排名第一。

德國:

在八國聯軍時期的德國正處於上升期,為了重塑世界格局,他們踐行了不遺餘力的擴張政策,歷經一戰和二戰後,德國的軍事能力受到嚴重打擊,戰後的德國,已成為一個奉行和平主義的國家。目前雖然不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在歐盟內部卻是實際的排頭兵,越來越多的發揮著它的政治影響力。

德國的GDP目前排名世界第四,為35954.06億美元,但在人均方面卻領先於英法日等大國,僅落後於美國。

奧匈帝國:

當年的奧匈帝國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已經解體,分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個國家,也有很多領土被併入南斯拉夫、波蘭、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國。

奧地利,現在的GDP排名世界第30名,人均GDP位列第15名,高於德國。

捷克斯洛伐克,現在已經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其中捷克GDP排名世界第49名,人均則排名第41,與沙特基本一致;斯洛伐克的人均GDP比捷克略低。

匈牙利,現在的GDP排名世界第56名,人均GDP位列第57名,人均一萬四千多美元,比俄羅斯高出四千多美元。

意大利:

意大利現在的GDP排名世界第8,人均GDP排名緊跟法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28位。最近幾年的經濟也走出了低迷態勢,看來慢慢已經快要擺脫“笨豬四國”的苦惱。

看著八家名單,我們很容易從中找出四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和除此之外的兩個世界級經濟大國的身影,即便是分裂的奧匈帝國和“墮落”的意大利,從人均收入來看,基本也都算是發達國家。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注意上圖日軍的小短腿


所謂八國聯軍其實是11國聯軍,包括:英國、美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還有比利時,荷蘭,西班牙。

前期由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率領,開始時總人數約2萬多人,後來有所增加,由德國元帥瓦德西指揮。

但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實際上沒有派兵,僅有8國出動了部隊。

其中意大利只出動了80名水兵,是象徵性的部署。

奧匈帝國也差不多,只有400人。

德國由於在亞洲沒有殖民地,主力是攻破北京已經才趕到,開始只有八九百人。

美國出動3000多人,主要是菲律賓人,殖民地軍隊。

法國也是3000多人,主要是越南人,殖民地軍隊。

餘下的三國出兵較多。

英國在華利益作戰,出動了1萬多人,但也是以印度兵為主。

沙俄出動1萬多人,日軍出動2萬多人。

總兵力不過49360。

其實,實際參戰一路殺到北京的部隊有限,很多部隊始終出於調動中。

八國聯軍攻打天津時約2萬人,在進攻北京時則在3萬兵力,總體也不算多的。

因為部隊分屬各國,互相勾心鬥角,指揮起來極為不便,戰鬥力大減。


1900年8月28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在紫禁城閱兵。各國軍隊在天安門廣場金水橋前集結列隊通過天安門、端門,穿過皇宮,出神武門。依次有俄軍、日軍、英軍、美軍、法軍、德軍、意軍、奧軍等3170人


而當時在平津一代的清軍正規軍就有10萬人,其中大部分是新式武器和訓練的武衛軍,另外還有二三十萬義和團。相當於三四十萬對八國聯軍4萬多人,幾乎10個打1個。


另外,全國的清軍還有不下五六十萬。

然而除了天津發生過激戰以外,清軍基本都八國聯軍一觸即潰,義和團更是聞風而逃,八國聯軍傷亡很小。

這11過,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

其中奧匈帝國在一戰以後解體,分裂成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

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則恢復了小國的身份,尤其二戰以後殖民地基本丟失,他們在歐洲也屬於二三流國家,但相對比較富裕。

至於英國、美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意大利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發達國家。

其實我們可以用民族性來解釋這個問題。民族決定了國家的興衰,這些國家的長盛不衰雖然有各種複雜原因,但和民族性還是密不可分的。


摘錄斯大林一句名言:這個世界上,什麼力量都可以消滅,就是民族的力量消滅不了。


薩沙


八國聯軍不止8個國家,一共有10個,除了英、美、法、俄、日、德、意、奧以外,還有屬於英聯邦的印度和澳大利亞。到了今天,強國依舊是強國,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似乎沒有實現。


上表是經過世界十大權威機構認證的發達國家,除了俄羅斯,意大利和印度以外,其餘七國全都是發達國家,這裡對於意大利比較有爭議,只有極少部分機構認為意大利不符合發達國家的標準。

不管怎麼說,這些國家當中,也就印度貧窮落後,其餘的要麼是發達國家,要麼接近發達國家,即使是發展的比較差的俄羅斯也是軍事實力第二的強國,這裡產生了一個問題,他們為什麼這麼先進?

根本原因並不是他們發展時間長,而是政策好,以上國家的發展起點可以從二戰算起,二戰結束之後,德國日本韓國等都是一片廢墟,從廢墟上站起來成為發達國家。

以日本為例,戰後的日本率先實施義務教育,強制適齡兒童入學,在世界範圍內購買專利技術,促進了科技發展,而且日本除了資源匱乏以外,沒有其他的制約因素,更不會在政策方面限制。日本花了大約12年時間,從中等收入國家跨入高收入國家,成為發達國家。

從二戰結束開始算起,日本韓國德國等沒有浪費時間,加上美國的扶植,全都成為發達國家,事實證明,只要國家層面不亂管,不瞎折騰,給予正確的引導,很多國家都有成為發達國家的可能。


視野新觀


凡是惹中國的國家都沒有好下場!蘇俄欺負中國,結果解體了!英法侵略中國,輪為二流國家!日本惹中國,被投原子彈!德意惹中國,二戰被揍成狗!美國惹中國,遭遇911!


銀河星系聯盟


1900年年初,義和團運動在華北地區愈演愈烈,由於義和團十分敵視西方人士,殺害了許多西方傳教士以及中國教民,為此引發了清政府和西方列強的外交糾紛。

由於清政府拒絕圍剿義和團,因此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奧匈八國決定派兵入華保護使館。

5月31日經過清廷同意,首批349聯軍士兵在天津登陸做火車抵達北京,第一批聯軍帶來了大量的武器,他們在使館區構築起堅固地防禦。到6月3日,又有83名德奧士兵前來增員,這使得使館區守軍數量超過四百人。可不要小瞧這四百人,在慈禧大佬對列強宣戰之後,這四百人愣是頂住了數萬義和團和甘軍的輪番進攻,一直苦撐到了聯軍攻佔北京。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聯軍具有超人般的戰鬥力,主要還是因為義和團的戰鬥力太渣,各路大師兄的“神功”面對著洋槍洋炮瞬間都失靈了。

由於有清政府鷹派勢力的縱容和指使,從6月份開始義和團開始圍攻使館區,於是在天津的各國公使決定繼續增兵北京。

(在天津集結的英國士兵)

1900年6月11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2000聯軍北上。而就在當日,各國使館人員紛紛前往火車站迎接聯軍進京,其中包括了日本使館書記官杉山彬。不過事先得知消息的清軍和義和團拆毀了廊坊地區的鐵路,並在廊坊阻擊了北上的聯軍,這致使西摩爾無功而返。沒有等到聯軍的杉山彬在返回使館的途中,遭到奉旨進京維持治安的甘軍的排查,隨即被殺,屍首腹內被塞入馬糞。

杉山彬的遇害震驚了整個使館區,但就在十天之後,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前往總理衙門的途中也被清兵恩海給射殺了。

射殺外國公使可是非常嚴重的挑釁行為,德皇為此寫信給光緒皇帝,要求嚴懲兇手,但未得到清廷的回覆(給光緒發微信也沒用,光緒又沒啥實權),此事件由此成為可八國聯軍侵華的導火索。此時清軍和義和團已經在天津與聯軍發生了激戰,戰況對清廷並不樂觀,對此慈禧曾決定與列強議和。

但恰逢此時,西太后聽信了列強要求其還政給光緒皇帝的謠言,於是慈禧憤而向是十一國宣戰(除了以上的出兵的八國外,還包括了西班牙、比利時、荷蘭)。

清政府對列強宣戰後沒多久,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奧匈八國聯軍就攻陷大沽口,到8月份聯軍已經佔領天津並集結了近2萬人向北京開進。

8月13日八國聯軍攻至北京城下,14日北京全城淪陷。為了避免重演“靖康之禍”,當然也是貪生怕死,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隨即西逃。同年12月22日,十一國向清廷提出了十二條《議和大綱》,27日在西安避難的清廷全面接受議和條款。

1901年9月7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和親王奕劻和文華殿大學士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代表清廷與十一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時至今日,距離《辛丑條約》的簽訂已經過去了118年。在這一百多年中,世界經歷了兩次全球性的大戰,國際局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當初與中國簽署條約的十一個國家中,除了俄羅斯外,其他的國家現在依舊都是發達國家!

德國

在時間進入20世紀後,德國國力開始超過法國和英國成為歐洲第一強國。於是德國在1914年和1939年分別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企圖重建世界新秩序,但是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不過在美國的扶植和舉國的努力下,在二戰後德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德國是排名歐洲第一,世界第四的經濟強國,也是七國集團成員國,如今更在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柏林)

英國

八國聯軍侵華之時正值大英帝國的最巔峰時期,但是在進入20世紀之後,英國的國力逐漸被德國美國所超越。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徹底衰弱,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寶座。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今天的英國仍舊是西方七國集團之一,聯合國五常之一,也是經濟上名列前茅的發達國家,人民享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倫敦)

美國

美國憑藉著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功的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並帶領著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二戰的勝利。在二戰後一舉秒殺了傳統的歐洲強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也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七國集團成員國之一。而1991年蘇聯解體後,美國更是成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風頭一時無兩。

今天的美國是藍星上最強的國家,雖然世人對美國的爭議很大,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在經濟科技上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今天所使用的任何科技電子類產品,幾乎都是美國人發明的,也正是美國人主導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紐約)

法國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殖民大國,其殖民地面積巔峰時高達1300萬平方公里。但是在一戰後,法國國力開始衰落,二戰初期沒多久就向德國投降了。不過在二戰後,法國重新崛起。

今天的法國在北約內部,是綜合國力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國,也是歐洲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同樣也是聯合國五常之一,七國集團之一。在二戰後法國選擇與德國和解,共同創建了歐洲聯盟,今天的法國仍舊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地位。

(巴黎)

意大利

今天的意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他與英法德同為西歐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七國集團成員國之一。在二戰後意大利經濟經歷了高速發展,其奢侈品行業和超跑更是為世界所熟知。我們經常聽說的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帕加尼都是意大利生產的超級跑車。

(羅馬)

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是一個由奧地利和匈牙利組成的二元制帝國,其在一戰後解體,現在已經不存在,世界歷史上主要將奧地利作為奧匈帝國的繼承者。


奧地利在二戰前夕曾被德國兼併,併成為德國發動二戰的幫兇,而匈牙利則在二戰時選擇加入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集團。

二戰時這兩個國家都遭受重創,匈牙利在戰後被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施行社會主義制度。1956年10月匈牙利爆發了反對蘇聯的十月事件,但遭到了蘇聯的軍事鎮壓,直到1989年匈牙利才拜託了蘇聯的控制。此後匈牙利加入了歐盟和北約,經濟開始高速發展,目前匈牙利已經非常接近於發達國家。

相比於匈牙利,奧地利就要幸運一些。根據西方和蘇聯的協議,奧地利在二戰後變成中立國,從而免於遭到蘇聯佔領。後來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奧地利經濟得到迅速的恢復,現在的奧地利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均GDP高達4.73萬美元,位列世界第15位。

(維也納)

日本

日本是二戰時世界三大法西斯國家之一,從1931年就侵佔了中國的東三省,到1937年則進一步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由於日本法西斯的狂妄無知,其在1941年12月7日清晨偷襲了美軍珍珠港海軍基地,將二戰變成了一場全球性的戰爭。

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條件投降,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經歷近百年而建立起來的大日本帝國遭到肢解。其殖民地朝鮮半島獲得獨立,臺灣島被歸還中國,而庫頁島南部地區和千島群島則被割讓給蘇聯,日本領土再度縮回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

不過由於戰後國際形勢的鉅變,美國開始漸漸扶植日本。特別是韓戰的爆發,日本國內工廠獲得了美軍海量的物資訂單,這成為日本經濟騰飛的重要踏板。在此後的半個世紀中,日本經濟突飛猛進,曾一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直到2010年被中國超過。

但即便如此,今天的日本依舊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七國集團中唯一的亞洲國家。不過即便是到了今天,日本依舊沒有為曾經犯下的罪行向中國人民正式道歉,歷史問題也是中日之間最大的心結。

(東京)

俄羅斯

今天的俄羅斯是八國聯軍中混得最慘的一個,沒有之一。雖然前蘇聯也曾輝煌過,但是就人民生活水平而言,俄羅斯是一直遠遠落後於其他侵華七國的。

不過現在的俄羅斯仍舊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並且憑藉著其強大的核武庫,北極熊依舊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國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敢於跟美國剛正面的國家。

(莫斯科)

除了上述直接參與侵華戰爭的八個國家外,荷蘭、比利時、西班牙也在當年清政府的宣戰名單中,今天的三位夥計也同樣是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中荷蘭和比利時非常富裕,西班牙過的稍微差點,但也說的過去,起碼比俄羅斯強多了。

(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在2017年的GDP排名)


千佛山車神


100多年前的八國聯軍,控制著整個世界,如今,他們大多依然是國際舞臺上的主流玩家,而當年被他們圍毆的大清帝國,也成了世界舞臺格局上的唯一逆襲者。

來看看這些國家的現狀吧,大致就是五常三強,五常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中美英法俄,三強就是德日意(意大利要弱一些,不過體量還在),奧匈帝國呢?哎,分裂成了中東歐的一大把小國家。

美國:當時的美國工業產值已經是世界第一,不過在世界舞臺上還比不上英法這些正當紅的世界霸主,美國經歷了半個世紀,2次世界大戰,最終把大英帝國給體面的埋了,成就了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如今美國手握可吞世界的軍事力量,以美元霸權和金融霸權為手段,以強大的中高端製造業和領先世界的科技水平為基礎,持續保持著自己的領先地位。

英國:曾經控制世界四分之一面積的日不落帝國,經過幾十年的沉淪和戰爭打擊,基本上已經退回英倫三島,如今連蘇格蘭也嚷嚷著要獨立,這個老帝國靠著一個“英聯邦”維繫著對昔日幾十個殖民地的傳統影響力,不過好歹也是五常之一,國際事務上緊隨美國,還算是世界大國。

法國:法國人在二戰後也和英國一樣,失去了大多數殖民地,不過法國靠著五常的地位,和較強的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也算是歐洲雙強之一,在國際事務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外交上也比較獨立,總之還算混的不錯。

德國:雖然在高科技、中高端製造業方面獨步全球,但終歸是二戰的發動者,政治和軍事上被美國死死地抓住,也只有在經濟上以自己的體量對歐洲事務發揮主導影響力,但對全球事務的影響力遠不如英法,德國人也就只能過著小富即安的日子好了,德國以外的事情,管不了。

日本:它是唯一攻擊過美國本土的國家,美國對日本控制最嚴,警惕性也最強,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國際存在感很低,德國好歹還能在經濟上對歐洲發揮主導影響力,日本也就只能自己玩自己了。

意大利:一個專門被用來搞笑的國家,戰爭中的豬隊友,經濟其實很弱,勉強進入G7,感嘆2000年前縱橫地中海的羅馬軍團到哪兒去了?意大利在歐洲舞臺上也只能算英法德之後的二流角色,對歐洲事務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力。

俄國:最風光的時代還是蘇聯時期,好歹和老美一起過了幾十年的超級大國的日子,風光無限,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不斷的在衰弱中,好歹普京及時地阻止了俄羅斯的衰弱進程,如今還在恢復元氣中,經濟上是不行了,只能靠賣能源賣軍工為生,國際舞臺上依靠自己五常的地位和核大國地位,還算是世界大國,也是世界舞臺的主演之一,影響力要比英法大得多,只能說,就以俄羅斯那實力,日子也算過的有聲有色的了。

大清:中國,當年被列強圍毆的兔子,一個全世界都覺得沒希望的國家,終於逆襲成了世界第二。

說起這八國聯軍,就不得不不佩服慈禧的“勇氣”,她是在和全世界作戰,1900年代,世界上其實沒多少主權國家,歐洲是幾個強權的天下外加十幾個小國家,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亞獨立,亞洲只有大清、日本、泰國三個獨立國家,美洲地區大多數還處於被殖民狀態,大洋洲全是殖民地。

慈禧激情萬丈,宣佈開戰,腦子拎得清的地方大員們紛紛抗旨,宣佈東南互保,大清國已經成了一個擺設,又過了11年,這個擺設也就成了歷史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