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速成”毁了精准扶贫的初心

别让“速成”毁了精准扶贫的初心

脱贫攻坚中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是党和政府帮助农村困难群众消除住房安全隐患、解决基本居住安全问题、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惠民利民的好事。(漫画:杨佳)

近日,某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该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12月10日中纪委网)

精准扶贫是一项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一颗颗满怀希望的心;也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只能前进而不可后退。对于精准扶贫工作,任谁都不能马虎大意,也没资格敷衍了事。报道中这位仅用8天时间就帮助困难群众修建新房的干部岂能委以重任,这样的干部怎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怎能带领群众脱贫攻坚?

近年来,随着扶贫督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扶贫领域乱象问题浮出水面,有的地方搞数字脱贫,套取扶贫资金,骗取补偿款;有的基层扶贫干部工作中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精准扶贫在一些地方变了形、走了样。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扶贫工作的成效、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更加大大减低群众的幸福指数。

这些扶贫乱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正是一种在懒散拖作风下的乱扶贫。扶贫在有的基层干部眼里渐失初心,变成了“假把式”。

扶贫的“初心”本是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赶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而像报道中这位村长在实际工作中,项目推来推去,迟迟不能动工,临到上级检查前不得不临时抱佛脚,拿速成房交差。这种漠视人民的利益、挑战扶贫纪律的底线的行为,已不配做人民的干部。

作风问题是影响脱贫攻坚的大问题,作风漂浮、纪律涣散、工作不实,必将祸患无穷。整治扶贫领域乱象,就要从刹住扶贫领域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上着力,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加大监督查处,严查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懒作为、乱作为和微腐败问题。

当下,脱贫攻坚正在进入关键时期,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更需要贫困地区的各级干部群众坚守“初心”,把力气往促进脱贫致富上使,把心思瞅准全面小康不让一个掉队,把工作重心牢牢放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上。这个时候,任何偏离“初心”的想法都不应该有,任何偏离“初心”的“小动作”都是对这项伟大事业的损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