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歲的寶寶應該如何餵養?吃多少東西?要不要單獨給寶寶做吃的?

素雲紫嫣


一週歲的寶寶應該如何餵養?吃多少東西?要不要單獨給寶寶多吃?

這裡面有三個問題,我們分別來回答。


首先,一歲的寶寶應該如何餵養?

寶寶的餵養大概經歷如下幾個階段,六個月之前純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等到一歲的時候,完全可以吃成人飯。也就是說,在寶寶一歲的時候,他是能夠跟家裡人吃同樣的飯菜,當然對於孩子的飲食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項,我們最後再說。


第二,寶寶每天要吃多少東西?

在寶寶一歲以後,已經完全具備了知道飽餓的能力。每天一日三餐定時吃飯,寶寶不想吃就不要強喂。

一日三餐的種類儘可能豐富,要包含穀物蔬菜,肉類魚類蛋類水果等等。

除此以外,一歲的寶寶每天還要喝300到400毫升的奶。

第三,要不要給寶寶單獨做東西?

我們在第一個問題已經說過寶寶完全可以吃成人飯,但是一歲的寶寶吃飯有一些注意事項。

  1. 少油少鹽。
  2. 不能放太多的調味品。
  3. 如果寶寶有過敏體質,不能給寶寶吃過敏源食物。
  4. 食物不能太硬,顆粒不能太大。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您好,這個問題我有經驗,因為我女兒現在剛好一歲半。

吃輔食這塊我非常重視。一週歲時候,我就讓她自己吃飯了,雖然吃完後很難收拾,度過這個過程到現在可以獨立吃飯,所以這步很關鍵。

吃的方面,白天基本是三餐加睡前一次奶。因為我家一直是喝奶粉的,五個月開始我就喂輔食,她食慾很棒,胃口比較好。

早餐:雜糧(南瓜,紅薯,紫薯等),饅頭,外加煮雞蛋每天必備。

午餐:粥,通常是早上我用她的專屬鍋煲點粥,主要有瘦肉蔬菜粥,小米粥,南瓜粥,蘋果等水果粥。這頓一般吃的不多,因為中午會午睡要喝奶。

晚餐:米飯或者麵條,因為我和他爸爸就晚餐在家吃,我們自己做飯,通常會為寶寶煮個湯,西紅柿蛋湯,絲瓜湯,冬瓜湯等。寶寶吃點米飯喝點湯。

一歲以內她一直吃的原味的,沒有吃過鹽和糖。

一歲以後做菜的時候都會把她吃的菜先盛氣來,然後我們再加調味品,味道以清淡為主。

一歲至一歲半是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關鍵期,寶媽們一定要在這個時候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哪怕多糟糕也要堅持下去。我女兒一歲以後就是自己吃飯了。


WJ愛是一陣風


我們家孩子一歲半,長了8個牙齒,上面4個下面4個,每天夜裡喝兩次奶粉1點一次,早上5點一次,睡到7點左右起床,這時候不吃任何東西,玩到8點吃早餐,我一般都是做點簡單的,比如山藥紅棗一起蒸打碎在吃,吃完出去玩,然後到11點左右吃點東西,我做什麼她吃什麼,中午吃的隨便,12點喝150毫升奶粉,然後睡覺到2點在喝一次接著睡大概睡到4點左右吧,起床喝一次150毫升的奶粉,出去玩到6點多回來做飯,7點吃飯,也是我做什麼她吃什麼,到9點半睡覺在喝150的奶粉,每天都是這樣重複的,但是她也是吃零食水果的,每天一小塊蘋果,一小塊2指長的香蕉,有時候是獼猴桃,有和我們一樣的寶媽嘛,我們可以一起交流著做輔食呀,哈哈哈[呲牙][呲牙]


也許明天不差


一歲的寶寶,還是要少食多餐。寶寶的牙齒還沒長好,他的食物需要媽媽們單獨為其準備,主要是以軟爛的食物為主。記得當我家寶寶這麼大的時候,喝粥最多,各式各樣的粥,天天都可以不重樣。

1、排骨粥

大米少許;排骨二至三塊,洗淨,焯水去掉血水,待用;淮山一小段,刨皮,洗淨待用;將所有食材放入高壓鍋,加適量水,蓋蓋大火煮至蓋響,再小火煮20分鐘即可。給寶寶喝的粥煮稠一些,這款粥,有骨頭增加鈣質,有淮山健脾胃,是我家寶寶吃的最多的一款。同時這款粥的淮山也可以替換成胡蘿蔔、土豆、南瓜、紅薯,冬天的時候放白蘿蔔也非常好的選擇,每一種蔬菜都含有不同的元素,幫助寶寶健康成長,紅薯更是抗癌佳品。



2、小米粥

小米粥少許,白米少許(比小米少),加適量水,放燉鍋裡水火慢燉50分鐘,美味營養的小米粥就來了。加入少許白米可以讓粥的口感更軟滑。這個粥裡也同樣可以入南瓜,胡蘿蔔、紅薯等蔬菜,我一般選擇這三樣,顏色比較相近。

3、各種泥

各種蔬菜泥:菠菜泥、土豆泥、南瓜泥、紅薯泥、胡蘿蔔泥,淮山泥煮熟了直接用料理機攪拌就可以了,操作簡單;

各種水果:蘋果泥,香蕉泥,當季的水果都可以用來做泥或者榨汁,給寶寶各種營養。

以下為個人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雲欣CC


記得我家寶寶一週的時候還是比較好喂的,主要就是粥(大人的碗近一碗飯),雞蛋羹(兩個雞蛋),龍鬚麵(多半碗麵,帶湯)之類的,沒有專門做很精緻的輔食,然後家裡大人吃飯,我也會把菜、肉切的很碎,看機會喂幾口,一天4、5頓飯,中間就是喝酸奶、喝水,吃點水果泥(自己用勺子刮的)。

千萬不要喂亂七八糟的零食,添加劑太多,還容易上癮,不利於身體發育,我們最多讓吃點小饅頭,還是邊喂水邊吃的,別的零食家裡也很少買,要是寶寶看到了就會忽悠她是辣的。

寶寶每天的飯基本都是單獨做的,有時候做了這個不吃,還得重新做別的,要始終有耐心去餵養,不要強喂,實在不吃了就餓會,保證水到了就不容易生病。

教寶寶吃飯的時候要老老實實坐下來吃完再玩,不要慣追著餵飯的習慣,給他準備個專門的凳子和餐具,可以嘗試練習他自己吃。


星如雨52


我家寶寶一歲一個月,純母乳餵養,可以分享一下我的餵養經驗:


1、首先了解一下1歲寶寶的飲食結構及需求


這個時候,不論時奶粉餵養寶寶或者母乳餵養寶寶,都可以做到和大人一樣“一日三餐”,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輔食”,而是“飯”,每天的奶量保證在500ML,我是純乳母,基本就是每天喂3次奶。


寶寶每天的飯要做到營養均衡,蔬菜、水果、穀物、肉、蛋都要攝取,我是這樣分配的:

  • 早餐:混有肉粒和蔬菜的雞蛋羹,比如荷蘭豆牛肉雞蛋羹、銀魚青菜雞蛋羹。

  • 中餐:麵條、小餛飩、小包子等,麵條居多,麵條裡會肉和蔬菜。

  • 晚餐:粥,各種蔬菜粥、肉粥、雜糧粥,每週兩次會在粥里加豬肝粉。


一日三餐的這個概念一定要給寶寶建立起來,慢慢向成人化的生活引導過渡,其實,寶寶自己也是非常願意和大人一樣,他們會有這個意願參與進來,這個時候他們的模仿能力非常強。


另外,有很輔食公眾號,也可以照做,非常容易,不用自己挖空心思。



2、這個階段寶寶的食物形狀


這個階段,寶寶的食物應該是顆粒狀了,到1.5歲左右,基本和大人飯一樣,如果還是糊糊狀,泥狀,寶寶就會厭煩了,因為“吃膩了”,非常想嘗試更高階的食物,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過渡到顆粒,寶寶的口腔咀嚼能力沒有跟上來,就會出現“不願吃糊狀食物又不會吃顆粒食物”的無力感,變得不愛吃飯。


具體食物形狀可以參考這樣:


3、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主要有


1)剛才說到的,現階段的食物他們吃膩了,所以,大人這個時候可以變著花樣給他們做,從餐具到飯,在顏色、造型上都花點功夫,堅持不懈每天讓孩子嘗試。


2)感受不到吃飯的樂趣,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讓寶寶自己抓著吃飯,怕髒怕收拾,但是越是阻止他們自己動手吃飯,就越推後他們自主吃飯的能力發展,家長的煩惱反而會越來越多,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嘛,放手讓他“玩食物”吧,玩著玩著,就自己開吃啦。


比如吃成這樣的慘樣,你只需要深呼吸、深呼吸、然後連人帶餐椅。。。。洗了。


3)真的不餓!是真的不餓!這點其實很重要,我家寶寶經常出現三四天不吃飯的情況,只吃奶,大人著急的不行不行的,但是他們呢?精神十足,活力四射,哪裡有飢餓的樣子?每個月的身高、體重增長正常,生長曲線也是正常,所以,家長們應該學會監測寶寶的生長曲線,關注寶寶的生長髮育。


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辦?規劃好孩子的生活作息,多運動,多活動,很科學的作息模式就是“吃-玩-睡”,其中“玩”這個環節很重要,就是活動,運動,只有充分的消耗,才有攝取的需求啊。


1歲左右的寶寶如果已經會走路了,那就在早上、午睡以後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走路、爬行、這種消耗核心力量的運動。而不是窩在家裡坐著玩。


我家寶寶每天下午會去遊樂場爬行,晚上那頓飯就吃的特別香。


最後,對於孩子吃飯這個事情首先需要保持一個“佛系”的心態。

我家寶寶屬於口腔敏感的孩子,所謂口腔敏感就是對於進入口腔的食物、勺子非常排斥,所以在6個月開始添加米粉時,他是拒絕的,根本不張口接觸勺子,於是我換了很多的品牌的米粉和不同造型顏色的勺子,都無法引起他的興趣,剛開始肯定自己肯定是著急上火的,因為母乳孩子一般到這個時候必須添加高鐵米粉,補充鐵元素,而我家寶寶確實已經是輕度缺鐵性貧血(同樣的,鐵劑也是喂不到嘴裡的),除了母乳,什麼都不吃,也不愛喝水,直到現在也是一口水都不喝。


我的做法是讓他玩了一個月的勺子,拿著勺子隨便玩輔食,然後試探著喂輔食給他,從第一口到第二口,再慢慢的五六口、半碗、一碗,歷時3個多月啊!想起來也是心酸。


哦,還有一點,坐餐椅!不要追著餵飯、不要在餐桌以外的任何地方餵飯、不要為了吃飯而吃飯,良好的吃飯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否則,你又會多一重煩惱。



墨仔的媽媽


週歲的寶寶,吃點母乳,再吃點大人飯菜,寶寶如果精神好,不生病身體健康,就是挺正常的寶寶。單獨給寶寶做吃的,也不是不好,但孩子總得慢慢和大人一樣吃飯,太嬌養了反而對娃娃成長不利。


有一親戚丈夫在機場上班,妻子是護士,家裡有錢,孩子專門請人看護,從小照顧得無微不至,喝的水是專門的礦泉水,每頓熬鯽魚湯煮飯煮菜,餐具衣褲鞋襪一切用品天天消毒。然而娃娃反而常常生病,象棵蔫蔫的豆芽菜。

俗語言:“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我的鄉下話說帶小孩要“打得欻chua”,也就是不要過於在意,過於焦慮,孩子反而更健康快樂。


青春媽媽


一週歲的寶寶,如果還在吃蒸蛋、米糊這樣的6個月孩子吃的食物,當然不會有任何興趣。就好像給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講一年級的內容,他自然不會有任何興趣去聽。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是要開始過渡到和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了。

孩子從6個月可以開始添加輔食,慢慢從米糊狀過渡到顆粒狀、條塊狀。基本到10個月就可以吃正常的固體食物了。

孩子吃輔食的重要作用,除了補充所需營養以後,特別大的一個作用就是要鍛鍊咀嚼和吞嚥的能力。所以從液態過渡到固態,甚至和大人吃同樣食物,是要在6個月到1歲之間完成的重大任務。

如果沒有能夠順利過渡,有可能會影響到牙齒的生長,以及說話和表達。

但如果前面沒有做到,現在再補救也來得及,給孩子慢慢添加一些比他目前的能力更高一些的食物品類,最後過渡到完全吃大人食物。

如果家裡本身口味就比較清淡,那麼完全可以直接上桌一起吃。如果說家裡吃的菜口味比較重,可以在放重口味之前,先給孩子盛出一部分,不必專門給孩子做吃的。

最後,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決定。要相信孩子有生物本能,不要總擔心他吃不飽,餓了自然會吃。現在的孩子沒有被餓著的,很多都已經失去了飢餓的感覺,因為從來都是飽的。所以導致孩子對各種感覺都不敏銳。所以,從吃開始,尊重孩子的成長。


無心之鹽


寶寶一週歲,需要的營養也就多了,輔食的添加要格外注意,具體如下

所以說,剛滿一週歲要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用杯碗筷子。
另外還要注意食物的稀稠



大唐迴音壁


我家寶寶現在一歲十個月,正好傳授點我那時餵養的經驗給你。

不過我家寶寶是牛奶餵養的。一歲時每天大概吃三次奶。一次奶量大概180ML。每天手工輔食兩次,其間再加水果等小零食。

一歲的寶寶基本可以吃所有種類的食物了。但切記不吃辛辣,少吃寒涼,不加調料,少吃鹽。尤其是不要和大人飯菜一起吃。

我家寶寶到現在吃的菜都是單獨炒的。因為大人的有時候會加調料,而且鹽的含量大多。小孩子不宜吃。

推薦寶媽幾個我寶寶常吃的小菜和輔食。

1.胡蘿蔔土豆泥。把胡蘿蔔和土豆切塊(大小可根據自己的習慣切,不過一定要蒸熟就是了),蒸熟後搗爛成泥。胡蘿蔔加了土豆一起吃起來很細膩,又有淡淡的甜味,給寶寶做輔食最合適不過了。

2.棗泥瘦肉粥。把紅棗用水泡一下,然後蒸一會去皮去核,瘦肉剁碎。加入米和瘦肉一起熬,快要出鍋的時候放入棗泥。

3.雞肉香菇湯。雞肉洗乾淨剁碎(或者直接加入熬好的雞湯),香菇切小塊放一起熬。直到香菇完全熟透,湯裡飄散著雞肉和香菇的味道,起鍋前加入小許鹽。

4.肉末炒碎菜。肉剁碎,先翻炒一會。菜切成小丁或碎末加入。許少許水後蓋上鍋蓋燜一會,等菜爛後即可。

其實給寶寶做輔食只要遵循少鹽清淡不加調料的原則就好。另外還可以給寶寶包餃子麵條等麵食,豆類換換口味,魚蝦牛肉動物肝臟等也要給寶寶吃。食物不能太單一。

要想寶寶身體好,媽媽可不能偷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