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8大城市排名,誰是亞洲第一城?

沙漏遺愛


今天的東京,自然是排第一位的。

東京有1300萬人口,整個都市圈人口3700萬。工業發達,交通便利,年輕人幾乎都流向了東京。


日本的第二大城市是哪座?

是大阪,大阪只有268萬人口。這是多麼驚人的差異!!!!


一座城,一個國。

舉一國之力興一城。這個第一又是多麼的虛弱。


日本,數十年來持續負增長,人口老齡化,每天減少1000人口,每年損失數十萬人口。

東京的繁華,是不真實的。

1000座荒漠和廢棄的城,壘起了東京的鏡中花月。


什麼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城?

這座城,必如高塔明燈、引朋自八方來。

這裡有希望、有熱血,也有無助和迷惘,你可以選擇挑戰,或是臣服。

這座城,持銳披甲、氣吞萬里,鋒芒所指,無可阻擋。

這座大中至正的城,只能在中國。


中國之北,古稱幽州,已有3000年。自明成祖改順天府,建北京城,至今又已600餘年。

今日北京,連續三年位居中國百強城市榜首。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183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中國之南的深圳,年輕而富有創造力。以深圳為核心的大灣區計劃,將包括廣州、佛山、東莞、珠海、中山、香港和澳門,灣區人口超過6800萬。大灣區將對標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成為未來全球最大灣區經濟體。港珠澳大橋才剛通車,深圳和珠海之間的跨海通道“深珠通道”又納入了規劃。


而上海這座城,是十里洋場,是不夜城,這裡紙醉金迷燈紅酒綠。這裡,也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是人口規模和麵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上海依水而建,向海而興,其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今日之上海,正協同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湖州等8個城市,打造《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覆蓋常住人口6500萬人。


每座城,會有每座城自己的故事。一代代人在這裡寫下歡歌笑語,以青春為墨,以芳華為筆。

如果要選第一城,我選上海。

上海是光陰積澱,是雲霞滿天,上海是八千里的雲和月,是不停奔跑的風和雪。

上海就像初戀,當你錯過、離開、失去、再不相見,但終究會在之後的某個時刻,開始想念!


談股說房



亞洲8大城市排名誰是第一的這個問題,問題是這個排名是什麼排名?是宜居城市,還是GDP,還是科研,還是大學數量。所以問題不明的情況下,筆者還是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果論GDP的話,應該是日本東京,根據公佈東京的GDP大約在9745億美元左右,遠遠超過了緊跟其後的上海4414美元,或北京的4325億美元。

但是筆者在這裡對東京的這個第一要有說明,日本講究總部經濟,聯接結算,也就是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作為日本的最大城市,最有影響的城市,日本的大公司都把總部(總社)放在東京,這樣的結果日本就產生了一頭獨大的局面,東京一個地方,差不多有日本近40%的GDP的收入,而地方城市的GDP少的可憐。雖然近年有所改變,但日本稅務制度,以及東京的官方職能不變,還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樣的構造也讓亞洲其它城市很難趕上,因為如果趕上的話就等於這個城市有日本一半的GDP,也是其它亞洲國家一年的GDP,非常可怕。

再看發表的8大城市:東京、上海、北京、首爾、香港、新加坡、深圳、廣州,除了東京以外,再除了中國大陸的城市以外,其餘的香港,首爾,以及新加坡都是之前的四小龍的成員,但還有一個城市臺北卻沒有上榜,這就很好說明了問題,臺北落後了,經濟文化上落後了。

大陸這次有4大城市入選,這說明大陸的經濟發展迅猛。其中華南經濟圈,華東經濟圈的活力一覽無餘。筆者認為大陸能夠無限接近東京的就是上海,因為華東經濟圈的合作緊密,與華南等都想成為龍頭老大相比,上海現在依託長江經濟帶,有強勁的後續力,並且這個地域是大陸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杭州,蘇州,南京,寧波的城市群的發展必定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如果沒有判斷錯,2030年,上海就可以接近動靜。

還有一個城市如果可以與相鄰城市融合成功,也有很大的發展,這就是深圳,雖然與香港的一體化進程比較困難,但一體化,以及科技創新的導引,未來10年當香港城市發展出現瓶頸,需要縱深發展時,必定是深圳與香港一體化的推動力,到2030年,香港,深圳的城市群的GDP可以達到10000億美元,這就是巨大華南城市群體的出現。


橋本看日本


目前亞洲比較大的城市,我去過了北京,上海,廣州,東京,香港,新加坡,首爾。

首先,得看衡量“第一”的指標是什麼。不否認北京,上海在追趕東京,但如果從生活的便捷度和成本(參考近期北京上海房租漲價的事情),那麼北京上海漲的有些過於厲害。如果說從地鐵搭乘的便捷度來考慮,我會首先排除首爾,首爾的很多地鐵都是沒有扶梯或者直梯的,只有臺階。當年印象特別深刻。而最為便捷的要數香港,新加坡,其次是東京了(東京的線路比較多)

第二,如果是經濟指標的話,那麼東京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城,國際化程度高,也是外國人旅遊的一個重要目的地,空氣質量也比較好。並且也是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而如果不談人均的話,上海應該也是會榜上有名,但一談到人均,就,恩。

另外,我比較好奇的是至今沒有答主談到雅加達或者曼谷。雅加達作為東南亞第一大城市,有它自己的魅力,而且近些年也在逐步的發展過程中。應該慢慢地也可以算作亞洲一個大城市。


本來世界觀


十年之內,亞洲第一城都是日本東京,這是毫無疑問的。

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以下簡稱GaWC)公佈了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 ,全球共有361個城市入選,中國北京、香港、上海也在其中。

GaWC將世界城市分為四個大的等級:

Alpha(一線城市)、Beta(二線城市)、Gamma(三線城市)、Sufficiency(自給自足城市,也可理解為四線城市)。

其中,倫敦與紐約為Alpha(第一檔一線城市++);新加坡、香港、巴黎、北京、東京、迪拜、上海為第一檔二線城市:Alpha+。

也就是亞洲城市中,新加坡、香港、北京、東京、迪拜、上海處於同等地位。

而在亞洲城市中,目前最具備實力的,應該是日本東京。

從全球範圍來說,東京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並稱“世界四大城市”。

從灣區經濟來說,紐約的金融灣區、舊金山科技灣區、日本的產業灣區,是世界三大灣區之一。日本依舊在亞洲領先。

從亞洲這個範圍來說,2017年,東京都會區GDP以975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東京整個人口,佔日本總人口的30%左右。日本是全球經濟總量第三的國家,資源向東京集中。這是東京的優勢所在。

但從更長的維度來考量,上海會成為取代東京的亞洲第一城。

首先是中國經濟總量比日本大,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其次是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遠遠高於日本,日本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經濟進入低速增長階段,而中國依舊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速度依舊保持中高速發展態勢。而上海是中國的龍頭城市,上海又是杭州灣經濟區的領頭城市,還是中國經濟核心區長江經濟帶動領頭城市。

同時,中國本身的經濟版圖比日本大,經濟縱深比日本寬廣,所以上海的前景比東京遠大,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上海要超越日本,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需要時間積累。

上海之後就是香港。

香港與深圳、廣州形成的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是中國創新動能最大的經濟區間,香港與深圳、廣州之間有良好的互補,而且香港是中國國際化最好的城市,深圳是中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以香港與深圳為雙龍頭的城市群,未來前景未必在上海之下。

應該說,中國沿海經濟,未來會以上海為首的杭州灣,與香港、深圳為首的粵港澳大灣區雙龍頭驅動的狀態。


波士財經


雖然有點不服氣,但是日本首都東京確實是亞洲第一城。


亞洲位於五大版塊的歐亞版塊,地域寬廣遼闊,擁有眾多的國家。而這些國家中又有8大城市,為我們所熟知。


那麼,這8大城市的排名又是怎樣的呢?


首先,這些城市有東京、北京、香港、上海、新加坡、首爾、雅加達、深圳。



東京作為日本的首都,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城市,是全世界重要的金融經濟和科技中心。


東京中心城區人口超過1350萬,整個東京都會區人口超過3700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日本的東京是亞洲最繁榮的城市。這個城市的高價位居世界第一,在東京住一晚賓館,最便宜的都是一兩千元,是中國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這樣看來,很多人稱它為亞洲第一城,真是實至名歸!



2016年東京經濟總量(GDP)高達63259億人民幣(9472.7億美元),是第二名上海的2.3倍。


2017年,東京總GDP超越紐約,以975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從城市規模與經濟總量上來看,東京不僅是亞洲第一,還是世界第一。


東京是世界上公認的五大國際化大都市之一,綜合實力長期穩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



這裡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而日本文化也源源不斷的輸出,影響世界各地。


一個資源較為匱乏的城市,能在世界上有比較高的影響力是難得的。


亞洲經濟主要分佈在東亞地區,而東京灣區內,現在已經規劃建成了兩大工業地帶。


其中包括了汽車、金融、電子、物流、鋼鐵等現代化產業,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化產業基地。


為什麼這個城市如此優秀呢?



這就離不開東京的兩大工業帶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了。


不得不說,日本的產品都是面向世界銷售的。這些產品的不僅質量很好,而且還比較實用。所以,這些產品都非常受人歡迎。


不過,也有一些人並不認為日本東京是亞洲最發達的城市。在這些人看來,雖然東京發展的很快,但是它的發展,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旅遊業。


而由於日本東京的物價水平太高,它的高價位居世界第一,在東京住一晚賓館,最便宜的都是一兩千元,是中國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所以能去東京旅遊的都是一些有錢人。


我們都知道,每年去東京旅遊的遊客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在這座城市中,瘋狂地買買買,給自己買,給親戚朋友買……


由此可見,中國人對東京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值得一提的是,從19世紀末,上海便成為了遠東第一大城市,實際上也是亞洲第一城,被稱為“東方巴黎”。


在後來的發展中,一直也還不錯。只是,到了20世紀中後期,被香港,東京等超越。進入21世紀,經濟實力上,再次超越香港等,回到亞洲第二,屈居東京之下。


2017年,上海GDP為4814億美元,東京為9750億美元,東京是上海的兩倍還多一點。上海的一些硬件設施等等和日本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的。



我們的上海何時能再次超越東京,重回亞洲之巔呢?


24幀半


亞洲城市綜合排名(2018)

1東京(日本)

2上海

3北京

4香港

5首爾(韓國)

6深圳

7大板(日本)

8新加坡(新加坡)

9廣州

10孟買(印度)



專噴不良報道


東京啊,日本國土面積小,交通也十分發達,一個首都圈能帶動幾乎全日本的產業鏈,而且日本經濟發達的城市不只是東京、橫濱、大板而已,像名古屋、福岡、京都、札幌、廣島、川崎等等都是比較發達的城市,且分佈比較均衡,日本的面積和人口總數就相當於中國一個省,但是創造了相當於中國三分之一的GDP,發達程度和差距顯而易見。中國國土面積大,僅靠那麼幾個發達的城市根本不夠,而且大多數集中於沿海地區,中國能發展到每個大片區都有兩個個一線城市,每個省都有三四個二線城市,就比較不錯了,中國的發展還需很長時間,無論如何,身為中國人,希望中國越來越好……



翩晃


看看正版排名,幹嘛有正版不發,非要自己寫出來啊,胡編亂造,深圳沒上前八



深深墜落


首先我們先看看亞洲主要城市2016年GDP情況:

亞洲城市經濟總量最高的是東京,2016年東京經濟總量高達63259億人民幣(9472.7億美元),是第二名上海的2.3倍。上榜的八大城市為:東京、上海、北京、香港、首爾、廣州、深圳、新加坡。

當然亞洲城市眾多,GDP僅反映一座城市經濟實力的指標之一。一座城市的排名考慮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國際影響力等等,單以GDP來衡量確實不妥。

那麼我們看看世界主要城市的劃分:
根據GaWC組織劃分,全球超一線城市僅有紐約和倫敦兩座城市。而全球一線強市有7個,除了法國巴黎外,其餘6個城市都是亞洲城市,分別是:新加坡、香港、北京、東京、迪拜和上海。

至於哪些城市是能進入亞洲八大城市之列,還很難排名,但是亞洲公認的第一大城市就是日本的東京。

東京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東京城區人口超過1300萬,2016年東京GDP高達9472.7億美元,位居亞洲第一位,也是世界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以東京都為首的東京都市圈是世界上最發達、最繁榮的都市圈之一,其經濟總量超過日本的1/3,擁有日本最多的五百強企業,而東京灣區也是全球三大灣區之一。東京是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根據2017年全球金融指數排名,東京以725分的得分位居第五位。


所以東京是實至名歸的亞洲第一大城市!


錦繡中源



首先:亞洲8大城市有哪些呢?

1、東京Tokyo,

2、北京,

3、香港

4、上海

5、新加坡

6、首爾

7、雅加達

8、深圳

其次:客觀上講我認為亞洲第一城是東京

其一:是日本國的首都,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領先的城市之一,世界重要的金融,經濟和科技中心,是一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已形成完整的商業圈和經濟帶。

其二:東京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地區。這個地區的吸引力巨大,GDP創造力綜合指標都是世界領先。一座物質匱乏的城市,能在世界有一席之地,它的創造力,創新能力,多是世界領先。

2016年東京GDP位於亞洲第一位,也是世界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

其三:不僅有完整而領先的交通設施和高效的運輸能力,還有全球最複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

其四:東京不僅是當代亞洲流行文化,世界流行時尚與設計產業的傳播中心,

而相對於其他城市,東京已發展的相當成熟,全球所有城市中的地位前3,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