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優質牛羊肉和豐富菜品,為何八大菜系中西部地區沒有入選?

伏龍蘇


首先,西部包括四川嗎?四川自古又叫做西川。如果算四川的話,西部已經有代表菜式了。


西部川菜,南部粵菜,東部蘇菜,北部魯菜,圓圓滿滿,並沒有你所說的西部無代表。

如果只是論西北未入選八大菜式,那就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西北有優質牛羊肉。這一點是優點,也是起反面作用的。試想,牛羊肉優質了,好吃了,隨便怎麼做都好吃,那對廚師的技巧沒什麼考驗。這樣一來西北的菜式相對來講比較粗,隨意性比較大。另外,把西北菜放到其他地區,採用當地的材料,很可能水土不服。因為當地比不了西北,沒有那麼好的牛羊肉哇。


第二,西北民風剽悍,騎馬打仗在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在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卻不在行。西北人講究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吃的是一個實在、吃的是一個狂放不羈,要西北人在廚藝上求精求細,就跟讓張飛繡花一個道理。

第三,西北肉食多、而素食少,先天不足。幾天吃一次肉可以,讓人頓頓吃肉是會膩的。魚生火肉生痰,羅卜白菜保平安。少了時令菜蔬,菜式就少了半壁江山。光是肉菜打天下,感覺不夠立體,厚度不夠。

其實,西北的菜沒有入選八大沒關係,說明你們不是吃貨,你們將精力用在了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桂圈兒


身為一個西北人,有必要來說兩句了。

首先,回答問題的某人說烹飪手法過於簡單?你這以偏概全是真的沒見識,有空多出去走走,對你有好處。

其次,說到八大菜系,都是民國以後才發展而成的,之前其實只有四大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和淮揚菜。後來演變成的菜系才是八大菜系,分別是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和魯菜。

當中,閩菜、浙菜、湘菜、徽菜都是由最早的四大菜系分化形成的。

除了這些,其實包括西北菜在內的,還有潮州菜、東北菜、本幫菜、京菜、客家菜等等菜系,也是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細分菜系。

其實,之所以誕生八大菜系,是因為,首先在習俗氣候上,就有比較鮮明的區別,其次,在製作工藝上,有炒、爆、熘、炸、烹、煮、燉等,相對比較全面。

西北菜等,不算做菜系的原因,首先是氣候和習俗原因,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同的食材可以造就不同的飲食習慣,當地人以及飲食方式的輻射面比較窄,因此不會形成讓全國各地大家都認同的菜系,這應該是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烹飪方法的不同,西北人直率豪放,烹飪手法也多以簡單粗暴的煮、烤、燉、炒為主,而其他菜系則有爆、熘、煎、貼、燜、蒸、氽、熗、 醃、凍、拔、燻等很多種烹飪方法,因此也不會形成讓全國各地大家都認同的菜系。

其實西北菜,有不少做法並不簡單,而且西北的美食也是超級多。

歡迎大家都能來我大新疆玩一玩,看一看,吃一吃。


頑味食堂


其實原因很簡單,以前西部地區相對於中原,江南等地物產上相對較少,物資流通相對不發達,其它地區經濟也比西部地區發達,包括人口在內西部也有差距。綜上所述也就反應出以前西北地區首先食材選擇沒有南部多。經濟落後,外出經商的少,也就造成知名度不夠,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宣傳包裝不夠。西北人粗獷豪邁的格性也使的菜品製作上沒有南部製作精細,細膩。其實準確說只有四大菜,各自代表了一個區域的風味特點。八大菜系是後來的一種說法,一開始也不被人們認可,只是後來說的多了,也就有八大菜系。在我看來一個菜系的形成首先要有群眾基礎,有影響力,在烹飪技術和烹飪文化上都有獨到之處,形成系統化,受眾面積廣才能稱之為一個菜系。近年來西北菜也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並且也很受歡迎,除了傳的統的菜餚,也融合了很多其它菜系的做法,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



民以食為養


我感覺不但要把西北有些省分的菜納入菜系裡去,應該尤其要把廣西菜納入菜系中來,因為廣西菜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酸,俗話說得好,嚐遍酸甜苦辣嘛!就是這個酸,好多人都接受的,也非常愛吃,給大家分享一下酸野文化☞





吃貨小二


其實以前並沒有八大菜系這一說,所謂的八大菜系不過是隨著各個商幫政客從一個地方外出到另外一個地方討生活帶過去的生活口味,加上宣傳得當慢慢從各個地方菜中被有心人圈出來加以利用而已,西北菜沒在這個裡面我想是西北漢子爽快耿直在信息不發達的過去宣傳的不夠罷了


鳳塘秋


哇,我四川終於被東部收留了!


大路不彎249


西北人憨厚老實,不圖名利,做好自己就行了,好不好不是給別人看的,鞋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別人看著你的鞋好看,但是卻不知道你穿著舒服不舒服


鄉土漯河


因為烹飪的手法過於簡單,相比於八大菜系缺少更多的變化。


蟲嗎時光


雖然好吃,但是做得不精緻,當地人喜歡吃就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