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姜昆宣佈以後不再說相聲了,相聲界會有什麼反應?

zwgBJ123


姜昆在相聲圈內可以算得上是位高權重的典範,如果他正式宣佈不再說相聲,肯定會在相聲圈和媒體圈中掀起波瀾,不過這種反應也就是一時的,風頭一過也就完了。

姜昆算是新派諷刺相聲的代表人物,他能夠成名也是在變革之時走在了正確的路線上,他的段子基本基本都由專業的寫手寫成,只是由他來進行表演,而且當年倡導新派相聲時並不強調基本功,因此姜昆的基本功也並不紮實,不過是時代和機遇將他推到了現在的位置上。

考慮到姜昆的知名度以及曲協主席的地位,相信如果他宣佈不說相聲,肯定會有大批相聲界的人物表示惋惜,各路媒體也會將他曾經的作品再度拿出來播放,不過過不了多長時間事情也就會歸於平淡,畢竟姜昆那麼多年一直在吃老本,拿不出新作品來宣佈或不宣佈也沒太大區別,最多就是依附在其下的相聲演員會覺得失去了靠山。

其實如果姜昆不說相聲了,對普通觀眾來說並沒有什麼,因為貴為中國曲協主席的他已經有太多年沒為觀眾表演過相聲了,人們早已習慣聽那些非主流相聲團體的演出,這樣居於廟堂的相聲演員不說就不說了唄,沒準兒會有新的相聲領軍人物出現帶領相聲走向繁榮呢。

(LS)


捕魚小分隊


一個假設,但值得說說。

中國相聲史,有百年之久了!這期間,湧現了一代又一代相聲藝人,出現了許多相聲大師——朱紹文、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蘇文茂、馬季、姜昆等等。

這些人投身於相聲,為相聲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但是,鐵打的相聲,流水的演員。許多相聲演員離開了相聲,甚至離開了人世,這些都是相聲事業的損失,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相聲的發展,使相聲事業會有暫時的停滯,甚至挫折,但是相聲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會有一位又一位相聲演員挺身而出,擔負時代的重任。

說到此處,朋友們自然明白,誰退出都沒有什麼。

具體分析一下上面的提問。

我認為姜昆是不會主動退出相聲的。他是熱愛相聲的,也肩負了老一代相聲大師的重託。而且,作為曲協的領導,他更有責任為相聲發展繁榮再盡其力。他的努力,對當今相聲的發展和繁榮意義重大,姜昆,不能走!

假設,僅僅是假設——姜昆退出,相聲是會有暫時的陣痛的,畢竟作為當前有影響力的演員,其號召力和凝聚力都是別人不能比的。

不過,假設就是假設,不是事實!



生活亮亮眼


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姜昆早就不怎麼說相聲了。他最近的公開作品,是2017年春晚上的《新虎口遐想》。

其實自從當上中國曲藝家協會的領導,姜昆在相聲表演方面就沒有再推出過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儘管他這兩年還在全國巡迴演出《姜昆“說”相聲》,但其中很多作品都是懷舊老段子,新作品也多是相聲新人表演的,各地觀眾去看,更多是出於一種情懷。

起碼到目前為止,姜昆沒有宣佈過不再說相聲。但在以往,這種宣佈不再公開演出的事情,是發生過的。

侯寶林就正式宣佈過不再登臺表演。到年歲已高的時候,侯寶林有一次表演段子時無意中說錯了一句臺詞,把“和平的平”說成了“和平的和”。那是一個字謎相聲,這句臺詞錯得非常徹底,而且在表演當時侯寶林渾然不覺,事後發現侯寶林嚇了一跳,他意識到是時候不再拋頭露面,從那之後開始了幕後研究工作。可以說,大師有自己的自知之明,他明白這樣做對得起他的觀眾。

觀眾可以說姜昆這些年的相聲表演都不算出色,但他畢竟還沒有到侯寶林宣佈退出舞臺的年歲,有些老觀眾出於情懷還是願意看到他出現在舞臺上。


如果真的有一天姜昆真的宣佈不再登臺說相聲,估計也不會引發太多的震動,就像前面所說,很多人都認為他這些年都不再說公開說相聲了。儘管其實他一直在參加全國各地的慰問演出。

另外,如果一個相聲演員不再登臺,他不一定非要公開宣佈一下,不再出來說就是了。而對於相聲界本身來說,姜昆宣佈不再說相聲,應該還不如他不再擔任曲協主席產生的影響大。

很多曾經那麼年輕的笑星們如今都老去了,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鄭捕頭


如果姜昆宣佈以後不再說相聲了,那麼我想對於很多主流媒體來說,他們肯定會在大肆報道的時候,表示深切的惋惜,並且順便把姜昆自從入行以來的所做作為,以及得了多少獎,有過哪些貢獻與成就通通扒出來,最後熱點一過就全成泡影了。

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姜昆講不講相聲基本上對於他們而言沒什麼損失,畢竟相聲講的或好或壞,終究是種消遣的門類,有則聽之,無則不聽。別說是姜昆了,就是相聲講的比他好很多的人,有一天宣佈不說相聲了,那大家也沒轍啊,畢竟不能逼著人家開口。

另外,雖然姜昆說今年有兩百場相聲演出,但說實在的,除了相聲圈之外真沒多少人知道這事。如果一般的觀眾不是特意去搜索姜昆資料的話,所以在大家看來,姜昆最近公開的作品還是2017年春晚的《新虎口遐想》,這都快兩年了,也相當於他已經不說相聲了。

不過這個題目是假設,那麼我們就假設在姜昆宣佈不說相聲之後,相聲界會有什麼反響?

首先社會各界主流媒體應該會紛紛發佈這個消息,然後深表詫異,同時扒出所有關於姜昆的事情,甚至有些媒體可能還會“製造”出一些原因出來,覺得姜昆應該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宣佈不說相聲的。

其次是相聲界一些比較有名的演員,都會發表動態表示對姜昆的慰問,接著其他領域的一些演員,比如戲曲演員、評書演員等也會表示慰問,姜昆畢竟是曲藝協會的主席嘛!最後是娛樂圈的一大批演員們,他們只要跟姜昆合作過或者認識的,基本上都會發表類似的動態。

再次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在各大媒體發佈的動態下面盡情評論,這些群眾一般分為三種,一種是喜歡姜昆的,一種是不喜歡姜昆的,還有一種是保持中立的,他們應該會在評論區吵翻天了。

最後是等熱點過去了之後,再過一段時間一些媒體為了博眼球,發佈虛假文章說姜昆要復出了,或者是八卦一下姜昆與郭德綱的一些不得不說的故事,雖然姜昆不說相聲了,但通過上次的事情已經吸引到了不少人氣,這樣類似的文章還是很能吸引流量的。

不過這一切都是假設,現在的藝術圈不像以前,如果不上臺了還要搞個聲明。現在宣佈了不再上臺,那麼以後就真的沒機會再上臺了。而且說句實話,就算姜昆宣佈不說相聲了,對他本人也造成不了什麼影響,畢竟他還是曲協的主席。

再回頭說一句,按照現如今相聲的發展,姜昆應該不會主動宣佈不說相聲,因為他沒有必要把自己未來的路賭死。就像這兩個月走了那麼多的老藝術家,大家都是惋惜一下,發個朋友圈,也就沒什麼了。所以如果姜昆宣佈不說相聲了,最多也就是被人們惋惜一下,沒過多久差不多就遺忘了。

有句老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雖然他不說相聲還不至於變窮,但多少會有那麼一些影響。這個道理我們大家都懂,姜昆也不例外,所以他是不會主動宣佈不講相聲的。除非真有一天講不動了,或者像侯寶林那樣說錯了,姜昆才有可能宣佈不說相聲,而到了那個時候,就另當別論了。


魏青衣


就現在狀況來看姜昆不會退出相聲舞臺,假如有一天姜昆宣佈不說相聲了,可能會引起不小“騷動”,畢竟他在曲藝界深耕幾十年。

一.肯定姜昆的成就與貢獻

1950年生,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曾擔任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中華曲藝學會會長,昆朋網絡科技公司董事長,國家特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師承相聲大師馬季。

三十多年來,他表演了上百段相聲作品,1985年評出全國十大笑星,姜昆排在了第二位,創作出國內第一部大型相聲劇《明春曲》,2003年姜昆還被中國文聯授予 “全國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姜昆在屬於他的那個年代,對於相聲的發展,他是做了很多事情,有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留下來,在當時那個娛樂比較匱乏的時代,他的作品確實給群眾帶來了歡樂,姜昆在那個時代是多受歡迎。

二.姜昆失誤與遺憾

隨著時代的發展,姜昆的相聲落後於時代的潮流,雖然他也很想加入時下流行的元素,無奈代溝太深總讓人感覺不倫不類。因為基本功欠缺又不會創作,導致他的相聲離年輕人越來越遠、越來越失去市場。

如今觀眾們對姜昆的評價負面居多,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為曲協領導姜昆對新事物認識不夠,沒有利用互聯網時代的機會使相聲起來,反而讓民間藝人搶得先機。第二,姜昆對民間相聲及相聲團體扶持培養不夠。相聲本身起源於民間,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沒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把相聲分為主流和非主流無異於自傷根基。第三,相聲的基本功欠缺。說學逗唱基本功幾十年不見長進,說的都是別人寫的段子,沒有創作能力,這是他相聲致命硬傷。三十多年也就是不足百段相聲,基本上不是自己創作的。現在姜昆年近古稀,在創作能力和才藝水平估計不會有多大提高了。對於姜昆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不是為了出名而出書,是要大力培養相聲新人,不要分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是曲協應該有包容和度量。

三.姜昆與郭德綱,不得不說的事

上世紀90年代末,郭德綱及“德雲社”以一個“非主流非著名相聲演員”的形象出現後,很快火起來了。郭德綱從小“混跡於”相聲江湖,說學逗唱樣樣在行,不唱流行歌曲、不穿西裝、不扎領帶,太平歌詞、京劇、豫劇、快書信手拈來,說起相聲來幾句話就能逗得你大笑。年輕人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相聲,以前的相聲被糟踐了。

如果姜昆能夠順勢而為,鼓勵相聲迴歸劇場,同時給小劇場相聲立規矩,既讓小劇場相聲能夠順利的發展,又讓它們不越界,這對相聲界來說,應該是一大幸事,對於姜昆個人來說也是一件青史名留的機會。寓於己見,姜昆不僅沒有這樣做,還把相聲分為主流和非主流,以“反三俗”為名對非主流相聲進行打壓。如果沒有他的各種阻礙,傳統相聲的復甦會比現在更快,相聲市場的會更加繁榮。

郭德綱也不是善茬,當初他以一個弱者的姿態,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通過網絡媒體向大家痛訴“主流相聲界”對他的迫害,博得了大家的同情和支持,藉助此事他和德雲社更加火爆。姜昆卻招黑招罵,孰是孰非,見仁見智。其實,姜崑曲協領導,就他本意來講,他希望相聲好,《姜昆說相聲》能看出一個老人的努力。時移世易,除了自身作品的問題外,還有觀眾欣賞水平、笑點的提高,姜昆顯然不夠與時俱進。前期與歌功頌德太多,後期趕時髦、追網絡,現在終歸廉頗已老,難有建樹。

總之,姜昆對相聲的貢獻只停留在技術層面,而郭德綱使瀕臨死亡的相聲起死回生,迴歸本質。

四.退出相聲舞臺是必然的,只是現在不會

長江後浪推前浪,誰退出、誰離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會有那麼一天姜昆會不說相聲而退出相聲江湖,會有人留戀、會有人懷念,也會有人說早該滾蛋。假設姜昆不說了、也不當曲協領導,作為相聲界有影響力的人物,其號召力和凝聚力都是別人不能比的,相聲屆可能會有暫時的陣痛的,會有新的曲藝主席產生,漸漸地會有更多人忘掉姜昆老人。

現在這個問題只能用“假如”,在姜昆擔任曲協主席的階段,是不會主動退出相聲舞臺的。在退下來之前他一定會把自己的、曲協的“身後事”安排好,到時媒體可能夠出來一條新聞,他的徒弟會給他來一場小範圍的告別演出,郭德綱還會發條微博暗諷一下。

現在這個背景下如果說姜昆退出相聲舞臺,勢必引發新的一輪冷嘲熱諷,無異於自取其辱,對其本人是沒有好處的,對相聲界也沒有會有一定的“騷動”。現在還是有人喜歡姜昆的相聲,享受他的相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無論誰的去留都不會影響相聲的傳承與發展,這是必然的。


褚漢辰


姜昆和我們是同輩人,同屬老知青,有幸碰上一些說相聲的大師,走上文藝道路。和大部知青一樣,返城就是找一個飯碗,他就是找

到了一個出頭露面說相聲的工作。當時大師雲集,進入團體,接近許多老一輩相聲大家,學說了不少好相聲,又拜馬季大師為師,更添了許多靚麗,比同一輩青年相聲更冒尖,走上說而優則仕的道路,當了領導主席。要是現在不說相聲,也不會有多少人戀想他,畢竟幾十年沒說啥相聲了,過去老段子又不會,新段子有背不來,相聲這幾十年被小品要擠沒了,他是有責任的。郭德綱攪起相聲界一潭死水,讓相聲走出電視,走向民眾,迴歸小劇場,賣票掙錢養活自己。姜昆一幫體制內演員,有固定級別待遇,有的還是將軍等文化高官,他們說道的主流非主流,立成鴻溝。郭的德雲社越來越火,火到日本,美國加拿大,那是商演,而不是免費的文化交流,一票難求。國內沒每年演出收入過億。曲協汗顏,姜昆汗顏,再如何努力也趕不上非主流,圖增矛盾。不如放下架子,招賢納士,主動退休讓位,統一江湖,實現相聲界大團結,給全國人民帶來更多歡樂,姜昆功勞可就大了。


zhujinyou古稀可期


在姜昆老師還擔任曲協主席的階段,是不可能宣佈不說相聲的。假如幾年後退下來,有一天想告別舞臺,才能夠出來這條新聞。但事實上的概率是零。因為沒有必要,自尋煩惱。

相聲界資深人士經常有搞從藝多少週年的活動,順便收個徒弟啥的。但搞告別舞臺演出的,似乎只有馬三立一人。三爺的江湖地位和資格,是晚輩演員沒辦法達到的。侯寶林大師也宣佈過告別舞臺,但沒有搞晚會之類的活動,之後潛心做了編書的工作。李文華告別舞臺,是因為喉部疾病不能說相聲了。

如今觀眾們對姜老師的評價負面居多,特別是在對相聲的理解和作品上。這個背景下,若站出來說不說相聲了,勢必引發新的一輪冷嘲熱諷。對其本人是沒有好處的。而德雲社老郭,也可能會發條微博暗諷一下,畢竟宿怨已久。

另外雖然姜老師沒有其師父馬季的地位和影響力,但也是目前體制內相聲圈的數一數二的人物,他的“不說”,將會打擊很多人,也會引起很多人的聯想。這些對相聲本身也是壞事。"不說",觀眾們熱議三天就忘記了,但從此沒有辦法再開口,到綜藝節目做嘉賓也很尷尬。


幾葦渡


姜昆的演藝生涯,不管是早期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還是後來的中央廣播文工團,基本來說都是在國家政治體制內,而那個特殊的年代,所有的文藝形式全都是以說新、唱新、念新為主,包括後來的文藝除四舊、反對低俗作品上臺等等,在政治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姜昆,對於相聲的熱愛是沒有變,

只不過對於相聲的創新看的更在意,對於相聲與時俱進的想法也越來越多。

主要成就:

中國第一本權威性的相聲文獻資料,200萬字的《中國傳統相聲大全》就是由姜昆編纂的,裡面提到的一些比如太平歌詞、俗雅相聲等等都是現在郭德綱堅持的一些。

中國第一個相聲權威網站:

中國相聲網便是由姜昆倡導建立,讓全球人們第一次感受到東方人的幽默。

所以說姜昆對於相聲的貢獻還是相當大的,著名的皮影戲協會主席汪天穩曾經跟姜昆說過:如果皮影戲也能有人像你一樣帶動,也不會如此落寞!

貢獻如此大的姜昆主席雖然沒有像郭德綱一樣,成功煥發相聲的新生,帶來傳統相聲新的希望,但是從83年第一次春晚相聲到現在,姜昆的相聲給我們80後的學生時代留下很多的“建設四個現代化”“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口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境外作品衝擊觀眾事業,韓劇、日劇、綜藝節目佔據了大部分的電視和觀眾市場,而一味說新唱新早已造成了審美疲勞,而這時郭德綱貼地氣、貼近群眾生活、雅俗共賞的傳統相聲表演方式再度喚醒了民眾對於傳統相聲的偏愛,從而再度迎來相聲市場的活躍。

假設姜昆不再說相聲了,對於整個相聲界也沒有太大的反應,畢竟他是曲協主席,有著很多需要他去做的工作,而且本身曲協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姜昆也不算靈魂人物,所以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蔡振華也不是足球運動員,不照樣還是足協的主席,姚明退役不打球了,不也是藍協的主席,這種身居要位的藝人,褪下藝人的面罩,我們稱之為政府官員,原來的江湖仍然如此!

純手打,希望各位看客不吝點贊,評論和關注,您的關注,我也會關注哦~


雪球財略


文革末期第一次聽笑話(相聲)是馬季說的非洲友誼的事,後來才知這是相聲。再後來聽大人說是侯寶林的徒弟馬季。先有聲後才知道名字馬季。文革結束的八十年代以馬季姜昆為首的相聲大軍蜂擁而入,那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天天聽相聲,真是享受。好像到了九十年代相聲逐漸少了,再後來基本沒有了。全是港臺明星的戲了。再後來社會上經常提一個郭德綱的,左一個右一個的郭德綱,這人是幹嘛的?唱什麼歌的?一百度才知是說相聲的,唉!多年沒聽相聲了,趕緊搜索一下聽聽,結果沒找到八十年代那個興致。唉!也難怪,八十年代是現代相聲界最昌盛時期,要超越確實不現實。現在基本不在聽相聲了,有時在網上看到姜昆的相聲段子看看聽聽罷了。



她大叔521


如果姜昆宣佈不再說相聲,那麼相聲界裡肯定有一些極端的熱愛者會強烈要求姜昆不能退出,義正詞嚴地表示,沒有姜昆就沒有中國相聲。還有的就會說姜昆退出不再說相聲是因為某些人從中作梗,使姜昆身心疲憊,才走了這最後一步。

現在要我說,姜昆說不說相聲已經無關大礙了,因為他確實年齡大了,並且還正在經營仕途,說不說相聲對他已經無所謂了。可以說,他的弟子們和部下們也都在躍躍欲試,紛紛想跟著姜昆在仕途上發展,如果姜昆還以說相聲為主,那麼中國曲協的工作由誰來完成?是工作重要還是相聲重要,姜昆心裡肯定明白。

所以說,姜昆宣佈不說相聲,相聲界剛開始可能會有點波動,過一段時間就會平靜下來,個人還是忙著各自的生活,慢慢這個事也就淡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