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塔,作為中國傳統建築之中的精品,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匠心獨運。在大姚,保存著很多種不同風格和不同形式的古塔,比如大姚白塔、鎖水塔、文峰塔等。下面就一起去領略大姚的塔文化。

大姚白塔

白塔位於大姚縣城西500米的寶筏山文筆峰頂,據道光《雲南通志》記載:“白塔建於唐時,西域番僧所造。”整座塔高18.4米,由須彌座塔基、八角形塔身和紡錘體塔頂三部分組成,頂部呈圓椎形,塔身敷粉,在藍天白雲下,晶瑩如雪。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據瞭解,大姚白塔是雲南絕無僅有的一座藏式佛塔,它比人們熟悉的北京妙雲寺白塔、西藏的喇嘛白塔、五臺山白塔這三座元代所建的白塔約早五百年,在雲南古塔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白塔被公佈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姚鎖水塔

鎖水塔位於大姚縣城東李灣村鯉魚山,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乾隆初年(1736年)重建,屬九級密簷式六方形空心青磚塔,通高18.8米。塔基座高1.5米,向上逐漸收縮至頂,無塔剎,有寶頂,塔頂有泥制金雞一隻,並有一對風鈴可隨風作響,塔座北方有一道拱門。1986年,大姚鎖水塔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公佈為楚雄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大姚文筆塔

文筆塔位於大姚縣城南文筆山頂,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六角形七級,高14米,基座為六角形須彌座,呈自然圓和之態,塔身各層用磚挑砌成簷,磚無文飾。塔第二層西北向有一道高1.7米、寬0.6米的拱門,內空,有木架呈“井”字形。2005年,文筆塔被公佈為楚雄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石羊南塔

此塔位於石羊鎮南關外小山頂,塔通高15米,由青磚支砌,基座成四方形,塔身各層用磚砌成疊簷,呈臺階狀。各層隨塔身增高相繼收縮成方槌至端,頂無塔剎,有寶頂,塔身各方均有佛龕。塔座東面有一塊高1.24米、寬0.56米的石碑,內容為建塔碑記。西方塔基座處有一棵黃梨木古樹,樹高30米,樹冠直徑50米。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石羊南塔建造年代縣誌未載,相傳為明代。據大姚石羊建塔碑記:“石羊南塔,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白井政提舉鄭山主持重建。” 2005年,石羊南塔被公佈為楚雄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羊北塔

此塔座落於石羊鎮北關象嶺山,又稱為文峰塔。該塔建造年代相傳為明代,清乾隆《白鹽井志》記載,“北塔古有之,北塔於庚午辛未年間顛頹之,八景固已缺一矣。”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集役夫復建北塔於原基。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大姚竟藏著這麼多古塔,每一座都巧奪天工

石羊北塔為四方形七層實心青磚塔,塔通高7.9米,塔基高2.8米,塔每邊周長逐層減10釐米至頂成為稜槌體,頂端安制寶頂。塔身第二層各方有佛龕一個,東西北方佛龕均無佛,僅南方有沙石浮雕佛像一尊。1986年,石羊北塔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