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幾分錢一斤,而蘿蔔乾20多元一斤,農民為什麼不把蘿蔔加工成蘿蔔乾出售?

老農說鄉村


一、製作的環境問題,我們都知道製作蘿蔔乾要有良好的天氣問題,蘿蔔乾需要拿來曬乾脫水等等等工序。有的時候天空不做美下雨天的頻繁出現,大大的影響的蘿蔔乾的製作。

二、銷路問題,現在很多的的農產品是有價無市的狀態,很多的東西都是看起來價格高但是它的銷售市場不知道在哪裡等等等問題。

三、有些農民的產量少。很多農民都是隻種一點拿來自己吃,根本不考慮銷售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有什麼三農問題、瞭解最新三農資訊就關注我,一個在三農加自媒體上有追求有夢想有情懷的不入流的潛力股。


不入流的潛力股


我是廣西農村的,剛在集市上買了些蘿蔔,1塊5一斤,都是農村人自己種的,不打農藥,小規模種植,這樣的種植戶不少,家裡的蘿蔔也有做蘿蔔乾的,如果蘿蔔乾拿來賣,價格自然水漲船高,而且消費者也樂於購買農村人自家晾曬蘿蔔乾,就是幾十塊一斤,也有人搶著要,蘿蔔做成蘿蔔乾似乎前景非常不錯啊,對於規模化種植的農戶來說,是不是一條好路子呢?


農人諮詢了一下村裡的種植戶,幹嘛不自己深加工,做成蘿蔔乾?老農給了三個說法,正中當下農業深加工發展的難點。

一、寧願便宜賣,也不願意深加工

老農說,幹啥沒有風險?種點蘿蔔,只要能賣,就算虧本幾分錢一斤,改種也不想著加工蘿蔔乾,一來自己老了,如今農村種地的人,哪個不是子女已成家?自己早就沒有那份雄心壯志了,能養活自己就行,不想瞎折騰,深加工?不存在的。

從這裡可以看出,對於廣大種植戶來說,深加工一來是自身實力真的不允許,二來大家都怕麻煩,怕折騰。


二、需額外投資

老農隨口算了一筆賬,蘿蔔曬點蘿蔔乾自己吃,那很容易,信手拈來,但一旦上了規模,這切片機得有吧?差一點的萬把塊要不要?這晾曬場地要有吧?醃製容器也要有吧?這些沒有一兩萬也難吧?最後說人工,就3000蘿蔔,切片,醃製,包裝,起碼得5個人吧,要不要半個月?你就是一天100塊,單獨人工加包裝估計也將近一萬了。

剩下還得運輸、水電,樣樣得花錢,這一套下來,不得好幾萬?想著這額外的投資,就難倒了多少英雄漢?空有一身抱負,怎奈囊中羞澀。


三、最大的問題來了,銷路

千辛萬苦取得了食品安全等各種證件,銷售提上了日程,上規模的蘿蔔乾,你總不能自己拉去集市賣吧?制約農村種植戶二次深加工的最大的難點就是銷路問題,一旦有規模的打入市場,你會發現,你的努力,你的產品,將會面對市場強有力的競爭,比你專業的,比你成本更低,你的產品又具有什麼樣的競爭優勢呢?就蘿蔔乾來說,挺難。

以農人個人的角度來看,農民種蘿蔔亦或者其他種植物,寧願賣便宜一點,也不願意找出路的原因大概就在這了,對於這個你又怎麼看呢?


農人解說


1、曬蘿蔔乾要賭天氣,連續好幾天都是好天氣才能曬成蘿蔔乾,否則下點小雨會有黴味或黑點,做出來的也不好吃,我有次就是,曬到第二天淋雨了,不甘心還是拌了,後面醃久點也不好吃,又擔心當時有些黴點不利健康,只能扔了,以後查天氣預報陰天也都不會曬了。如果用烘乾機一是初期投入大二是 2、成本大,光看下圖十二條大白蘿蔔才做了這幾瓶蘿蔔乾,還要加辣椒等配料。紅尖椒更貴,總體成本不小。3、切洗曬醃存要時間人力和場地。4、銷路,農民一般不懂網銷,年輕人做網銷利薄人累,吃的東西眾口難調,差評多。4、食品一般是薄利多銷。有幸網銷打爆一款美食,但後續加工跟不上,剛開始都沒訂單誰做很多放家裡?有單了才生產又跟不上或難保風味品質。網銷玩法制度常變,爆款很難持續,這幾個月好賣不代表後面一直好賣。




快樂美食廳


新鮮蘿蔔如果以蔬菜的形式在市場出售才幾毛錢一斤,種植戶很難獲得較好收成,好多農戶不願意加工成蘿蔔乾出售,原因主要是產量少、規模小、不成產業。


花腰妹的家鄉地處山區,海拔高,氣候冷涼,再加上特殊的紅壤沙土條件,所以最適合種植白蘿蔔。一直以來,我們山區種植出來的蘿蔔無論在質量上、口感上,還是在外觀上都是品質最佳的,所產的蘿蔔以個頭大、顏色美、口感好、無公害、品質佳、風味獨特而出名。


但是以往年,蘿蔔種植不成氣候也沒有形成產業,只是農戶自種自銷,最多就是給親戚朋友送點,自己醃點鹹菜、泡菜之類的,偶爾有人拉到市場上賣,也最多就是四毛、五毛錢一斤,再加上山區山高路遠,好不容易拉到集市上賣,所得的錢還不夠路費,所以好多農戶寧可讓上好的蘿蔔爛在地裡,也不願費工費時拉出去賣。


近幾年,隨著我們山區烤煙結構調整,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引導下,農戶大力發展山地蘿蔔種植,好多村組的田地裡都大量種上了蘿蔔。

由於蘿蔔種植面積大,產量也大,山區農民不再低價出售新鮮蘿蔔,而是採取在地裡邊採收、邊加工、邊晾曬的方式,把鮮蘿蔔加工成蘿蔔條曬乾後銷售。


白蘿蔔一般就是利用烤煙採收完後的空閒田地栽種,這段時間正是蘿蔔上市季節,隨意走間山間田野,都可以看到村寨裡的男女老少在地裡忙著採收蘿蔔、晾曬蘿蔔條的身影,雪白的白蘿蔔條層層疊疊掛滿了田間地頭,與高原的藍天白雲遙相呼應,形成了一道獨特靚麗的鄉村風景線。


最令農戶高興的是,以往四毛錢一斤的鮮蘿蔔,加工成蘿蔔條後以每公斤50元的價格銷售還供不應求。由於白蘿蔔種植成規模並形成產業化發展,所以很多外商企業都前來收購。

當地好多村組也成立了蘿蔔產業合作社,所生產的蘿蔔條相繼銷往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際市場,山區群眾逐漸走出了一條生產、加工、冷運為一體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小小的蘿蔔讓當地群眾從此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綜上所述,我認為農村的鮮蘿蔔賣不上價,而幹蘿蔔條價格雖高農戶卻不願加工銷售,最關鍵的還是種植面積少、規模小、不成產業的原因導致,還有就是銷售渠道的問題。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花腰妹


蘿蔔乾20多塊錢一斤?請你告訴我誰要,我可以快遞給你,還包郵。能賣到你十年內天天吃蘿蔔乾。還有,現在的蘿蔔批發價,沒有幾分錢那麼便宜。市場散賣1塊多,批發應該在5毛左右。

我這邊集市上的蘿蔔乾一般就賣10元,最貴時都不超過14元一斤。

以前,讀初中時,是到學校住宿的。學校飯堂的飯菜不怎麼好吃,還特別貴。那時,我們這些農村孩子特別流行吃蘿蔔乾或者梅菜乾。

每次星期天時,都會用豬肉炒一碟蘿蔔乾,用腐乳瓶裝好,帶到學校去。基本上,早餐和午餐的菜就是蘿蔔乾了。

為什麼農村人,寧願幾毛錢把蘿蔔批發出去,也不做成蘿蔔乾賣呢?


1:蘿蔔乾銷售的利潤空間不大。

雖然新鮮蘿蔔才幾毛錢一斤,而蘿蔔乾可以賣到10塊錢一斤。

但是,一般幾斤蘿蔔才能做出一斤蘿蔔乾。而把蘿蔔製作成蘿蔔乾的工序也不少。先清洗,切片,醃製,曬乾。

工序還是挺多的。如果自己吃的話,或者少量拿去市場賣的話,這些工序可以人工去完成。

如果大量生產的話,就需要購買專用的切片機器了,一般蘿蔔切片機器需要上萬元。而在醃製和曬乾等工序,同樣需要投入工具成本。

這些工具和機器的成本投入,少說都要兩萬多。還有大量生產時的人力成本呢?

現在農村的人力成本也是不便宜的,少於120元一天,是很難請到強壯勞動力的。

算上機器工具成本,人力成本,其實,每一斤蘿蔔乾也賺不少多少錢了。反倒是各種煩心事和麻煩特別多。


2:更關鍵的是,銷路問題。

其實,我覺得現在很多農民發不了財,很多農副產品賣不出去,最大的原因就是銷售的問題。

周邊市場,人口不多,加上他們想吃的話,都是自己製作的。這就導致了周邊市場小。

而外部市場,農民們又大多缺乏包裝產品和推廣產品的能力,導致沒什麼辦法把自己做的蘿蔔乾推銷出去。而且,外部市場本身競爭就激烈了。


3:小打小鬧時,自己吃不完拿去集市賣的話,是不需要辦理各種證件和手續的。但是,大量生產的話,就要證件齊全了。

而很多農民都比較怕麻煩,就不搞了。還不如便宜點,把蘿蔔直接批發出去省心。


村哥小凡


我們村上二十多戶種有蘿蔔,幾十萬斤賣不出去。每家基本上都是四五萬斤。

前幾天老爸扯了一千多斤,先背到家,再用水一個一個洗幹靜。這麼冷的天全用冷水洗。我們一家三口洗,洗了兩個多小時。在裝在電三輪裡面,拉到40多公里外的批發市場。

你猜都猜不到多少錢一斤。。八分錢一斤。一千多斤就賣了100塊。。。

我就想做成蘿蔔乾,麻辣蘿蔔乾。

。。。就是沒銷路


鄉村小張故事


新鮮蘿蔔如果以蔬菜的形式在市場出售才幾毛錢一斤,種植戶很難獲得較好收成,好多農戶不願意加工成蘿蔔乾出售,原因主要是產量少、規模小、不成產業。

但是以往年,蘿蔔種植不成氣候也沒有形成產業,只是農戶自種自銷,最多就是給親戚朋友送點,自己醃點鹹菜、泡菜之類的,偶爾有人拉到市場上賣,也最多就是四毛、五毛錢一斤,再加上山區山高路遠,好不容易拉到集市上賣,所得的錢還不夠路費,所以好多農戶寧可讓上好的蘿蔔爛在地裡,也不願費工費時拉出去賣。

近幾年,隨著我們山區烤煙結構調整,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引導下,農戶大力發展山地蘿蔔種植,好多村組的田地裡都大量種上了蘿蔔。

由於蘿蔔種植面積大,產量也大,山區農民不再低價出售新鮮蘿蔔,而是採取在地裡邊採收、邊加工、邊晾曬的方式,把鮮蘿蔔加工成蘿蔔條曬乾後銷售。

白蘿蔔一般就是利用烤煙採收完後的空閒田地栽種,這段時間正是蘿蔔上市季節,隨意走間山間田野,都可以看到村寨裡的男女老少在地裡忙著採收蘿蔔、晾曬蘿蔔條的身影,雪白的白蘿蔔條層層疊疊掛滿了田間地頭,與高原的藍天白雲遙相呼應,形成了一道獨特靚麗的鄉村風景線。

最令農戶高興的是,以往四毛錢一斤的鮮蘿蔔,加工成蘿蔔條後以每公斤50元的價格銷售還供不應求。由於白蘿蔔種植成規模並形成產業化發展,所以很多外商企業都前來收購。

當地好多村組也成立了蘿蔔產業合作社,所生產的蘿蔔條相繼銷往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際市場,山區群眾逐漸走出了一條生產、加工、冷運為一體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小小的蘿蔔讓當地群眾從此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綜上所述,我認為農村的鮮蘿蔔賣不上價,而幹蘿蔔條價格雖高農戶卻不願加工銷售,最關鍵的還是種植面積少、規模小、不成產業的原因導致,還有就是銷售渠道的問題。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江湖上沒人見過我


非常好的問題!

蘿蔔可以鮮食,又可以加工,可以加工成蘿蔔乾、蘿蔔醬,市面上就有很多的相關產品,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我曾經經由學校老師的引薦和日本企業做過有關蘿蔔加工出口的項目,雖然是試驗性的做了一百多畝,但對於承接訂單的農戶來說,還是有了較好的收益,因為相對於鮮食蘿蔔,蘿蔔乾的價格要高出蘿蔔好多倍。也就是這樣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那麼現如今為何農民不願做這樣的事情呢?這裡可以這樣說,最大的問題是銷路,有好的銷路、訂單這樣的事情,大家都願意去嘗試。

今年是一個對於農作物,尤其是蔬菜生長極其有利的一年。拿甜瓜種植為例,原本按照常年氣候,冬季寒冷,突發性低溫凍害等天氣經常發生,表面看起來對於作物生長不利,而反過來,又對一些技術差、設施差的種植戶進行了淘汰,成熟期也相對拉開了,價格優勢依據上市量也得到穩定、波動幅度相對較小,基本與成熟早晚相匹配。2018年由於氣候較平緩,原本甜瓜上市最早的閻良地區和周邊地區成熟期變得相對一致,陝西與河南的甜瓜也在上市期變得相對靠近。這和今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情況也很相近,導致了大量上市。



大批量的產品,導致其價格探底,即便是能銷售掉,也已經是賠本了,很多人由於其面積大,根本沒有多餘的財力去做再加工的事情了,如果有好的訂單,有利可圖,也許可以嘗試一下。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樣做無疑於飲鳩止渴了,必然得不償失,況且並不是所有的蘿蔔都適合於做加工。



我以前談過有關產業升級的問題,這也是我們農業加工方面的一部分,是一個很不錯的調劑方式,也是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發展方向,這需要有識之士和熱愛農業的企業家來投資建廠,農戶一家一戶的去做這種事情,必然杯水車薪,在質量上層次不齊,規格上五花八門,安全衛生上無法保證。等等因素,個人認為有待商榷!


瓜農之友馬博士


所謂蘿蔔乾,泛泛的來講,大約有兩種,一種是把蘿蔔切成片或條,在太陽下曬乾,活用設備烘乾;另一種蘿蔔乾是一種醬菜的稱謂。不知道小編所指的蘿蔔乾是哪一種。浙江蕭山出產一種名叫“蕭山蘿蔔乾”的醬菜,非常適口、好吃。但那是用一種特別的蘿蔔製作的。那種蘿蔔好像是白色的,製成的醬菜是黃色的,且個頭都不大,和三年左右的園參差不多大小,故又名“人參蘿蔔乾”。現在少見了。


zhangwanhe


我是雲南農村的,拿我們這邊來說吧,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的也就老人孩子,還有少數中年人。現在種子質量好,蘿蔔產量也高,但是收起來有一定難度,我們這邊主要以山地地形為主,幾乎每家每戶的地都離家一兩公里,且以山上山下為主,老人只能揹著揹簍拿點做菜做豬草,短時間內全部收齊蘿蔔進行加工是很難做到的,如果請人工做是極不划算的,更何況進行加工要清洗要晾乾,如果沒有機械設備全靠老天爺賞臉,沒有太陽曬不幹發潮發黴,之前所有的辛苦都白費了。就算克服了這些難關做成了成品,還有最重要的銷路問題,拿去鄉鎮賣,有專門專業的人做這些,還有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少量種些蘿蔔或買些來做蘿蔔乾,很難賣出去,做電商發快遞也是不現實的,快遞費就佔了大頭,利潤空間本來就不大,發快遞可能還貼本,唉,所以我們這邊,一般就是每次去地裡拿點蘿蔔餵豬,或者自家做點醃菜,一直讓蘿蔔留在地裡,留到蘿蔔空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