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蔡慰留、賴續辭,為啥?

邵宗海:蔡慰留、赖续辞,为啥?

邵宗海:蔡慰留、赖续辞,为啥?

邵宗海 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資料圖)

作者 邵宗海

“九合一選舉”在11月24日揭曉,民進黨慘敗,對比國民黨贏得15個縣市,它在本次選舉只維持6個,因此在第一時間,蔡英文就宣鯽辭悼黨主席一職,以示負責。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早在蔡英文請辭之前,已在他自己臉書上貼文表示:他已向蔡英文口頭請辭。

不過,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央舉行記者會時,曾表示慰留賴清德。然後賴在11月26日上午親自在政院開記者會說,選舉是對施政的檢驗,選舉結果,對施政不滿意,他已向蔡請辭。但25日與蔡英文討論後,他還是決定留下來繼續努力,一方面希望政務推動不間斷,另外也希望穩住政局。不過,賴雖暫表示留任,但仍留下他後續可能發展的痕跡,他在記者會中有提到:“行政院”會負起責任,滾動檢討,短期內完成公投後續法案,積極響應人民期待,這表示最終他仍會辭去職務。

因此,已經接受慰留的賴清德,在剛好二個星期之後,就在12月7日再度表示:時間一到他就會堅定離開,負起政治責任,不讓檢討流於空言。他特別強調說:也只有他離開,蔡英文才可能“大破大立”,新的局面才可能產生。有意思的是,蔡英文在前一日才在她的辦公室發表 “迴廊談話”,特別說明“過去一年多,她與賴“院長”是很緊密的工作夥伴,相信未來也是如此”。並且強調“這段期間,她與賴'院長'很常見面及討論問題,也與臺灣社會有一定程度的對話。現階段檢討和反省是最重要的工作,這也是她與賴‘院長’的共識”。怎麼才一天的間隔,郄發生了那麼對比差別的結果?

而且,蔡英文死12月6日的談話中,尚且點出:此次“九合一”選舉結束後,黨內有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見,對於敗選原因的檢討,大家也都很認真的思考。雖有各種現象,但是民進黨不曾改變的基本共識,就是在面臨困境時,“團結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她對民進黨有信心。她也相信,在下一階段,會把隊伍重整起來,面對下一局的挑戰。而賴清德迥速的在蔡談話的第二天就提出“他就會堅定離開,負起政治責任”,不就是反過來刷了蔡英文一個耳光?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尷尬的結局?如只讀賴清德的說法,會是一片“茫然”,完全搭不上軌。賴在記者會上說:去年9月他堅定接任“行政院長”,當時執政已出現問題,他願協助解決這個難局,但很可惜,經過一年努力並沒有成功。11月24日他堅定地留下來穩定政局,民進黨已經大敗,但不能敗不成軍,不能潰敗。或許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一段話可以用來解讀,他說:本來賴在第一時間就負起政治責任請辭,但因為蔡英文希望他留下來穩定政局,他就擔起責任開始檢討工作,所以社會批評賴清德戀棧職務,對他也是委屈。

但是,留給外界更多想象空間的,是賴清德臨走之前丟出的這句話:“堅定的留下或堅定離開,都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成全大局;也只有他離開,'總統'才有可能大破大立,新的局面才有可能產生”。

為什麼是“他離開”,蔡英文才能“大破大立,新的局面才有可能產生”?這個說法讓作者突然想起賴清德在剛接“行政院長”初期,曾經提到他是“臺獨工作者”。對於他是一個具有完全臺獨本質的政治人物,已不需任何懷疑。不過,臺灣年代電視在2018年4月9日晚播出蔡英文專訪內容時,她曾做了委婉的表示:強調賴清德在兩岸政策上,“他還是支持我們的維持現狀,支持我們兩岸要維持穩定”。可是蔡英文還是無奈的表示:她沒有特別跟賴清德談到這些問題,畢竟他是行政院長,在很多事情上,他有他的看法,“他希望用什麼方式來表達,總統就要給他一定的尊重”。

所以,在緩和賴的“臺獨”主張與賴的實際表達之間,蔡英文沒有說清楚的應該尚有很多的疑惑。在當時,蔡英文或有她不便明說的顧慮,但是這種的言辭上的“緩和”,不但不會減輕賴清德的“臺獨”傾向,而且這種和稀泥的作法可能更進一步激化了已夠冷凍的兩岸關係。

根據目前的“憲法”規範,特別在“增修條文”修訂之後,“兩岸關係”的這一塊,一直是屬於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職權。“行政院長”不是不能提及,因為在總質詢時他也無法逃避“立法委員”的質詢,不過基本上他的論述或答詢,是不能“有別或超越”臺灣地區領導人在過去在重要文件或重大談話中曾說過的政策底線,譬如說,蔡英文從2016年5月就任至今,就從來沒有說過“我主張臺灣獨立”、或“我是臺獨工作者”的這類敏感的用詞,當然也沒說過“兩岸是互不隸屬的兩個國家”之主張。

可是蔡英文同時也表示,在賴清德個人意見及整個執政團隊的兩岸基調之間,“基本上,還是以我們執政團隊的這個兩岸基本態度跟基調為主”。而且,對於在兩岸政策上“維持現狀”、“維持穩定”,賴清德都是贊同的。這樣的一種“緩和減獨”的說法,還是產生了幾個疑惑:第一、所謂執政團隊的這個兩岸基本態度跟基調,到底是什麼?執政團隊是否包括行政院長?如是,請問賴清德曾經在什麼場合上,有說過在兩岸政策上他是贊同“維持現狀”?如果沒有,是否就是表示賴清德的“臺獨”,就是蔡英文“現狀”另一面說法,兩者只是用詞不同,但意涵幾乎一致?

或許,這樣揣測“賴的‘離開’,蔡‘才有可能大破大立’,是往兩岸政策調整的方向邁進”,不見得一定準確。不過,再回憶臺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在2017年9月7日在記者會上一番特別表態說法:“政府是一體的,自去年520以來兩岸政策是明確一貫而堅定,不會因為行政團隊人事變動而有所改變,也不會有任何不一致的主張”。這雖說是例行記者會,但在時間上卻很湊巧,剛好是蔡英文發佈賴清德接任林全“行政院長”職務的當天,而且所宣示的立場也是明確表明不會迎合賴清德傾獨的想法,針對性當然十分強烈。因此,賴的“臺獨說”與蔡的“現狀論”是否一直不合,導致了兩人合作終於分手?(作者 邵宗海 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