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備電廠:何以實現涅槃重生

自備電廠如今已走到了抉擇的關鍵期:堅守,勢必要面對環保督查、基金補繳、安全運行、能效監督等方面的巨大挑戰;撤退,企業經營發展必將改弦更張甚至難以為繼……從2015年的中發9號文配套文件《關於加強和規範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到今年年初的《燃煤自備電廠規範建設和運行專項治理方案(徵求意見稿)》,有關自備電廠的政策正在步步收緊:無論自備電廠有著怎樣的歷史成因和體制背景,在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市場化建設不斷完善的當下,自備電廠的無序發展必將叫停。

地處長三角的江蘇省是我國經濟大省,電力負荷大省,同時也是自備電廠大省。在本世紀初,江蘇頻遇“電荒”,那時,自備電廠作為企業的動力車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江蘇電網規模的擴大、供電能力的增強,自備電廠的數量和規模在逐漸下降。

在中央“三去一降一補”的工作基調下,江蘇高度重視產能分散、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等方面的工作。2018年8月,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禁止新建燃煤自備電廠,從嚴從緊新規劃佈局建設大型燃煤發電機組,同時,加快淘汰煤電行業落後產能,依法依規關停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機組。新形勢下,自備電廠已成為一個綜合了多重矛盾的複合體。近日,記者實地調研了江蘇南京地區的自備電廠生存境況,以期探索自備電廠在現行政策下的未來出路。

成因:建廠為求高壓蒸汽

中國石化南京南化公司辦公區位於六合區葛關路268號,在辦公區的馬路對面,是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學。2002年,六合區由南京大廠區和六合縣合併而來。實際上,居民仍然習慣稱這裡為大廠。

大廠這個名字源於近代愛國實業家範旭東先生在此興建的我國最早的化工基地——永利化學工業公司錏廠。該廠時為遠東第一大廠,是中國化工的搖籃,也正是記者探訪的對象——南化公司的前身。

這裡的老一輩居民對於大廠有著別樣的情結。在大廠,聚集著南化、南鋼、揚子、華能等大型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長江下游揚子江畔的北面,這些密集林立的煙囪代表著屬於南京的工業榮耀。廠區幼兒園、小學、中學,廠區電影院、劇院、大禮堂、體育館伴隨著大廠人的成長和生活……在老一輩大廠人心裡,大廠自成一套生態體系。大廠的這些重要企業,不僅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也是大廠居民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石。

南化公司是國內無機化工、有機化工、精細化工的生產基地和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科研與設備製造基地,曾以“紅三角”牌化肥聞名全國。

1997年,南化公司為大化肥項目配套建設三臺220T/H燃煤鍋爐(兩開一備),主要供應合成氨高壓蒸汽,同時配備兩臺2.5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5萬千瓦,以餘汽發電。

和大多數企業因“電荒”而建自備電廠不同,南化公司是因供汽而建廠。

“自備電廠是合成氨項目的配套項目,主要是為提供合成氨生產所需的高壓熱蒸汽。目前自備電廠每年發電1億多千瓦時,幾乎不存在轉供其他用戶,僅供企業內部使用。我們一年用電總量達12億千瓦時,自備電廠所發電量佔比很少。”南化公司機械動力處副處長白雲說道。

對於南化而言,自備電廠是作為企業的生產環節而存在的,發電只是附帶效應。“自備電廠對我們公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自備電廠形式上是熱電聯產,運行中以供熱為主,以熱定電。在公司用能平衡以及安全生產、穩定運行方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白雲說。

當記者問及熱蒸汽可否向周圍電廠購買,白雲表示,南化公司合成氨生產需要90公斤以上的高壓汽,在大廠附近的化工園區,電廠所能提供的蒸汽壓力僅為40公斤。

除了熱蒸汽的壓力級別達不到要求,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隨著六合區的不斷髮展壯大以及生產企業數量、規模的逐年增加,企業蒸汽需求量也大幅上升,受設備、產能等因素的影響,“蒸汽荒”現象時有發生。在公用電廠根據設備運行規律及要求進行機、爐的計劃性檢修時,許多用戶可能面臨無汽可用的問題。“一旦蒸汽供應出現問題,對我們的企業生產將是致命的重擊。”白雲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