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Facebook、阿里先後加入混戰,科技巨頭為什麼紛紛“自主創芯”?

怪島


對於這個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錢”。現在科技巨頭競爭激烈,從設備到硬件,從技術到應用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拿蘋果公司為例,它研發自主的芯片是為了保持競爭力,現在各大手機品牌,國際的、國產的都給蘋果帶來競爭危機,自主研發的芯片是推動競爭力的核心。

畢竟硬件都是可以類似的,外觀也是可以模仿的,但技術,尤其是芯片這種核心技術,還是得芯片者得天下。

國產機華為也開始自主研發芯片,面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有了自己的芯片,以後的發展才不會收到掣肘,如果光靠買別人的技術永遠到達不到行業的最前沿。

像阿里這種科技巨頭,研發芯片也是為自己以後的路做鋪墊。現在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有了自己的芯片可以為自己接下來的產品作支撐,這種研發雖然投入較大,但負荷自己的競爭需要。

細想一下,如果阿里AI需要別人的芯片來支撐,那它的發展永遠無法超越別人。

所以說,雖然研發芯片可能前期成本較高,而且對於起步較晚的企業從人才到技術都落後較多,但為了提高行業競爭力。

同時,自行研發芯片可以幫助人工應用程序更好運行,與硬件的匹配度更高,以後生產的成本也會有所降低。

這是一個長期發展規劃的必經之路。華為作為國產手機自主研發的代表企業,在研發芯片路上奮起直追蘋果,雖然目前還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製造的芯片終將走入全世界。


鎂客網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延伸,物聯網的興起,傳統電子工業與IT產業開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電子產業正在面臨一場新的革命。以及在互聯網科技方面中美兩國之間的競爭加劇。芯片技術成為國家戰略。

中國芯片現狀

芯片的問題永遠無法做到像互聯網一樣的快速發展。最近中興被制裁,所有人都看到了被扯下了遮羞布的中國科技現狀。

芯片技術不是我國擅長的擼起袖子加油幹模式。往上衝就能解決的問題。大家喜歡說兩彈一星,兩彈一星一共生產了多少?能實現批量生產麼?顯然不能,那批量生產的難點在哪裡,第一工業基礎,第二人才儲備。可惜的是,這兩點目前中國都沒有。就目前的現狀來說,工業基礎基本上被房地產毀了。人才儲備基本上被互聯網吸走了。

芯片製造主要分為三大環節:晶圓加工製造、芯片前期加工、芯片後期封裝。

其中技術難度最大最核心的是芯片前期加工這個環節,分為上百道製程,每道製程都有相應的裝備。在這些裝備裡面,技術難度最大的就是光刻技術。

中國半導體技術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三環節。第二個環節中的技術裝備大部分處於空白,所以高端的整個芯片都需要進口。

中國在信息科技方面受制於人,缺少一顆安全的心。這是華為、中興、小米、聯想、步步高等一大批整機廠目前共同的難題。任何一家整機廠遭遇類似中興的制裁,都會遭受重創。

正因為看到了這幾點,尤其是中國科技巨頭隨時面臨被制裁的風險,如鯁在喉。這更加快了華為、小米、阿里巴巴做自主芯的決心。

所以說,發展芯片要學習韓國上靠企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植做長期投入,才能一代一代做好。期待中國企業再也不用受制於沒有核心技術,期待更多的類似華為的企業突出重圍,讓我們中國人眼眉吐氣!


亮亮聊影


為何自主

我認為有三點:

1、不被卡脖子,本身這三個科技巨頭,本身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如果能自主研發芯片,將減少成本的預算,整個供應鏈的成本都可以被自己掌握,不依賴別的廠家。

2、適配優化,自己的系統相對有絕對優勢,縮小產品的研發週期。

3、基於用戶數據和安全,都想留住用戶,想他們深度粘合自己的產品。

4、研發出來可以賣給需要的廠商,收取專利費等,問題是前期投入巨大的,回報同樣是顯而易見的,就單單中國市場就足以養活很多廠商。

中國更需要自主

隨著最近中興事件引發芯片供應問題,越來越受到百姓關注,關鍵的東西不能被其他國家掌控。振興科技強國,離不開自主。中國夢,要創新,打破目前的空白。




科技巨頭紛紛“自主創芯”,押注自己的芯片研發,一方面幫助其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更好的運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



4月19日阿里巴巴對外表示,達摩院正在研發一款神經網絡芯片。這款芯片即將應用於圖像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按照這樣計算,該芯片的性價比將是同類產品的40倍。



谷歌2015年以來由內部工程師一直再使用谷歌定製的張量處理單元來加強機器學習任務。

Facebook去年和英特爾合作開發一款人工智能芯片,Facebook的AI芯片可以改變內部研究人員的操作,提高系統效率,為數十億用戶的數據運算加速。



蘋果公司已經再iphoneX中內置了一個”神經引擎“元素。

科技巨頭為什麼自主研發芯片,小編覺得主要出於以下三點考慮:

第一,他們希望突破芯片廠商的技術封鎖,提高話語權。

第二,完善產業鏈節約成本。自主芯片的成功,將會減少對上游廠商的依賴,提高議價能力。

第三,“自主芯片”本來就自帶光環,會再一定程度上提高品牌知名度。



這麼大的市場這些科技巨頭一定不會錯過,前段時間美國禁售芯片事件已經說明芯片的重要性。

最後:再當前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自主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主芯片也代表著一家公司的硬核實力,越來越多有追求,有野心的企業顯然不願將如此的權柄落入他人之手。


贏在路上


人類經過了上百年科技從無到有的發展,更是在近代計算機,航空航天,通訊產品的爆發式發展,都把電子產業推向前進,而電子產業裡最重要的一環就就是芯片。


蘋果產業鏈主要是消費電子,手機和個人電腦,蘋果公司歷來就是自研芯片的,這與喬布斯當初佈局有關,做與眾不同的產品,讓消費者有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以達到消費者忠誠度。而手機裡芯片的運算速度就能影響著用戶的體驗效果。所以蘋果能花大力氣自研芯片,這與公司的理念是分不開的!

4月20日阿里收購中天微是阿里巴巴芯片佈局的重要一環。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表示, IP Core是基礎芯片能力的核心,進入IP Core領域是中國芯片實現“自主可控”的基礎。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組建了芯片技術團隊,進行AI芯片的自主研發。阿里還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鑑、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5家芯片公司。

馬雲對芯片產業的佈局可以說是比較有遠景的,因為未來的智能汽車,智慧城市,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通訊產業等都離不開芯片,而中國芯片是產業當中比較弱的一項。馬雲歷來就有產業報國的雄心壯志,正好因為中興事件引發全國大討論,所以阿里借勢揚帆起航。


芯片代表著高端製造,也為未來近百萬億的產業發展帶來支撐,世界都在積極加入佈局,擁抱芯片就等於擁有未來。所以凡是有點遠景的公司都會進入這行業,更別說facebook,蘋果,阿里巴巴,亞馬遜等等大公司了!


愚人趣事


蘋果、Facebook、阿里先後加入混戰,科技巨頭為何紛紛“自主創芯”?小編認為目前世界發展的主流是人工智能,而AI芯片可以為日後降低購買別人芯片的成本。

近來,“芯片”二字一直在挑動國人們的敏感的神經,隨著中美貿易關係事態的不斷升級,中興事件的不斷髮酵,國人開始意識到國產芯片自給率不足、高端芯片領域欠缺的問題。隨著阿里巴巴正式宣佈正在開發自己的AI芯片,加入了開發類似AI芯片的大潮,事態逐漸白熱化。

AI芯片

要說AI芯片有什麼用,最主要的還是利用其讓機器進行學,最為直觀的,其可以讓手機從雲端進行學習、也可以在本地端進行學習以解決一些硬件上的不足、識別圖片的問題等等。同時其在其他的領域也應用廣泛,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外國的機器人等等。

早在去年,Facebook就與英特爾開始合作開發一款為人工智能打造的新芯片。這款AI芯片可以改善Facebook工作人員的操作,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同時為數十億用戶的數據做到運算加速。不過最近Facebook洩露用戶隱私的事情確實讓小編對Facebook有了別樣的看法。

除此之外,蘋果在去年也已經在iPhone X的芯片中內置了一個“神經引擎”元素,曉龍845芯片和麒麟970也都為己配備了AI芯片。似乎一股AI芯片的浪潮將在世界席捲。

“自主創芯”

科技巨頭們自主創芯小編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抓住金融的風口;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被其他的AI公司限制,且自主設計的芯片不僅可以很好的切合自己的需求,同時減少對其他廠商的依賴;還有就是得益於代工模式,芯片的研發其實還是比較低投資的,巨頭們做的僅僅是研發真正的設計還有流水線之類的還是交給代工廠來做,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我是數碼柴犬,覺得小編的回答還不錯的,可以點贊關注一下,你們的每一個關注都是小編前行的動力,覺得不好的也可以評論說出你的意見,與小編一起討論,小編一定認真回覆。


數碼柴犬


數碼科技問題,讓平頭哥為你一一解答~


前言

隨著我國十三五規劃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國芯片行業已經正式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而放眼全球,隨著AI人工智能的發展,科技巨擘都在努力鍛造自己的“芯”。至於為什麼,相信題主從前不久沸沸揚揚的中興事件中就可見一斑了。


芯片是未來科技公司的立身之本

人類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而芯片正是為其注入動力的能量核心。

從現在火熱的AI神經網絡芯片,到傳統的CPU;從需求火爆的GPU,到無處不在的基帶芯片。從智能汽車,到機器人;從雲計算,到物聯網。

可以說,芯片無處不在,它是人類繼兩次工業革命之後又一次新興革命的基石。

所以這些科技巨擘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基石,才能走得更高更遠。如果在未來科技公司不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那就隨時面臨被別人掐住命門的危險。像蘋果、華為早已開始為未來鋪路了。


通過自研芯片升級拓展自身產業

像Tesla、Facebook、阿里這樣的科技巨頭,自研芯片更多地是想升級和拓展自己的產業鏈,提升旗下產品的用戶使用體驗。阿里旗下的阿里雲發展迅猛,而旗下的淘寶、天貓、菜鳥等大數據平臺等離不開阿里雲的支持,而阿里雲的發展離不開強大芯片的支持,目前阿里組建了探索冒險動量和展望學院,正著手與研發第一代Ali-NPU,助力阿里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


十年栽樹,百年蔭涼

芯片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但同樣也是一個高產出的行業。

前期通過持續有效地投入,到了發展後期可以為企業帶來成百上千倍的收益。這也是為什麼三星、華為、Intel等科技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都突破了千億級別,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我想隨著芯片行業的高速發展,這些科技巨擘都會碩果累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關注平頭科技論,掌握前沿數碼科技資訊~歡迎讀者在下方留言評論、點贊和轉發,一起探索科技的奧秘吧~

平頭科技論


做為一家科技企業,擁有核心技術才會有市場競爭力,才會在行業裡面獨領風騷。


蘋果,facebook和阿里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科技企業。蘋果是手機行業的巨頭,是全球範圍內最知名的手機公司。蘋果手機很早就有了獨立研發芯片的能力,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性能非常強大,在配合蘋果獨有的IOS系統,蘋果手機成了最流暢,體驗最好的手機。


facebook是一款成功社交軟件,就相當於現在中國的微信,擁有龐大的用戶群,而且使用facebook的不只是美國,像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使用facebook的頻率要高於微信。


阿里巴巴我相信只要是在網上購物的,都對阿里巴巴並不陌生。阿里巴巴旗下有很多的王牌產品。比如淘寶,天貓,支付寶以及螞蟻金服等等。這些只是阿里巴巴軟件方面的產品。操作系統上阿里有yunos,這是中國目前為止比較成熟的自主研發的系統。而且最近的中興事件,讓阿里巴巴開始佈局芯片產業,首先是全資收購中天微芯片企業,以及阿里巴巴團隊達摩院正在研發芯片。

在不久的將來阿里巴巴的芯片將會是美國高通以及聯發科最強勁的對手。


美國製裁中興,讓所有的科技企業看到了沒有自己的芯片和系統。就只有捱打的份。正是這一點中國才要大力發展芯片產業。


農家小尹


首先要看一個數據,我記得business insider曾經有個數據報告說是未來IoT行業的移動智能設備量將會從現在的90億個,發展到2025年的550億個。

這是行業大背景,而IoT的發展所有的移動智能設備都需要芯片。但目前的芯片市場卻被少數幾個國際巨頭公司把控,英特爾,AMD等等。

在半導體方面,三星和臺積電也佔有很重要的市場份額。

但因為最近國際貿易爭端日益增多,許多國家與國家之間,互聯網巨頭公司之間都產生了矛盾或者是對自主研發芯片,尋求在下一個10年裡佔據競爭優勢的考量。

Facebook最近被爆料出在招募芯片研發主管。阿里也全資收購了國內自主芯片研發公司中天微,此前阿里還投資了寒武紀等高科技公司。

蘋果對於芯片的需求就更明顯了,作為生產銷售手機的公司,蘋果如果長期受制於芯片廠商,那麼他的競爭力和利潤都會收到影響。

曾經在PC時代,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就曾經感嘆道,跟英特爾公司合作的過於緊密是自己最大的失誤之一。

因為英特爾在芯片方面的實力,微軟當時也曾受到制約。不得不與英特爾合作。

現在看來,微軟的遭遇,就是今天蘋果公司想要通過自研芯片所避免的境地。

馬雲和馬化騰最近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都談到了科技公司應該具備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國際巨頭時有平等對話的機會和實力。

可以想見,隨著IoT時代的到來,中國,美國,以及全世界的公司將會深度涉足芯片領域,未來一定是一個競合的時代,芯片行業未來會因為各大公司的自主研發而出現分裂格局,但更遠的未來,芯片行業也會擺脫一家或兩家獨大的問題,形成良好的行業共識,推進整個行業發展,以及IoT時代的高速發展。


CEO來信


未來科技巨頭必然不會再像如今這種各司其職,都是有重疊競爭重疊利益衝突的,就像三星的內存一樣,手機業務和華為重疊,就用內存來打壓華為。所以未來科技巨頭都是全能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不受制於人才能存活。所以必須做沒有短板的水桶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