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這個村出了個“野豬王”!

天剛矇矇亮,魏義瓊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她要趁早從舒城縣城趕往十幾公里外的棠樹鄉洪院村。那裡是她的老家,如今又多了一層牽掛,年出欄100多頭的豬場就坐落在棠樹鄉下面的小山溝裡。小雪節氣剛過,客戶預訂了幾百斤野豬肉,她今天的目的就是去監工殺豬。而她要殺的不是一般的豬,是她精心馴養的野豬。

舒城:這個村出了個“野豬王”!

一次飯局,勾起了她的兒時味道

魏義瓊今年五十多歲,她前五十年的人生可以說是經歷了生活百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她,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好不容易進了城,端起了工廠裡的鐵飯碗,可是趕上計劃經濟衰退,大鍋飯也不好吃。趁著年輕,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下海,帶領一幫泥腿漢子,到合肥的建築工地闖蕩。職工宿舍、夏天像桑拿房,冬天像老寒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和工人同吃同吃。

2016年秋的一天,天色也是那種灰濛濛,想要下雨的樣子。幾個朋友喊她去一個土菜館吃飯,因為天天吃婚宴,嘴巴挑剔的魏義瓊在推杯換盞間,總是覺得菜品一般,不合胃口。

直到服務員將一盤燉肉端上桌,魏義瓊用筷子夾了一塊肉。用魏義瓊自己的話說就是:“吃到嘴裡的一瞬間,就感覺口齒留香,滿口都是兒時殺年豬的味道,人一下子都精神了很多。”魏義瓊趕緊請來了飯店老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老闆用的是一種野豬的馴化品種,每頭都保證有一年的生長時間,宰殺之後肉品給人一種兒時殺年豬的味道。

舒城:這個村出了個“野豬王”!

飯局之後,回到家的魏義瓊卻對飯桌上的豬肉味道久久不能忘懷,小時候在農村吃年豬的往事也再次湧上心頭。平時看到飯桌上經常剩下的都是大魚大肉,而很多客人也是發牢騷說,現在不愁吃喝,肉都沒有小時候吃肉的味道了。再聯想到如今人們越發的重視養生、飲食健康,想著想著一個大膽的想法從魏義瓊腦海中冒了出來:何不把這個野豬品種引進過來,讓更多的人吃上放心肉,回憶起兒時的味道呢?

第二天,魏義瓊將自己準備養豬的想法告訴了家人,沒想到一盆冷水直接澆了過來,家人一致反對她養豬。有的說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跑回去養豬是瞎折騰;有的說養豬又髒又累還不體面,你怎麼能養好;還有的說,現在養豬都注重技術,你幾十年沒養過豬了,現在開始養豬能養好了?一時間無法反駁的魏義瓊自有妙招。沒幾天,她帶著家人再次去到了那家飯店,特意又點了那個燉野豬肉。大家品嚐過以後都說這肉好吃,比平時吃的豬肉味道正、香。

舒城:這個村出了個“野豬王”!

原來,這個野豬並不是純種野豬,而是野豬和家豬雜交後的二代,三代品種。這樣在自然環境下散養一年下來,既保證了豬肉不像家豬那麼油膩,缺乏嚼勁和口感,又去除了純種野豬肉的羶味和肉質的柴感,做到瘦中有肉,香而不膩,初嘗之人往往有兒時吃年豬的味道。就這樣,費盡口舌也無法說服的家人,被魏義瓊用一頓飯徹底征服了。而這次飯局也更加堅定了魏義瓊養野豬的信心,她覺得野豬肉能得到家人的認可,也一定會得到其他消費者的認可。

舒城:這個村出了個“野豬王”!

豬肉好吃,野豬卻著實難養

說服了家人之後,2017年春,魏義瓊經過一番考察,在東北找到一個野豬馴養場,引進了幾十頭野豬和美國漢普夏豬雜交後的種豬。而對於馴養基地的建設,魏義瓊選擇了舒城縣棠樹鄉下面的一個山林,建設了舒城縣佩琪生態野豬馴養基地。棠樹鄉地處大別山餘脈,山地面積大,環境優美,森林植被覆蓋率高;萬佛湖湖水清澈甘甜,順著下游的河道流經而過。選好場址之後,魏義瓊投資幾十萬建設了野豬馴養場,圈了幾十畝山林,供野豬平時散養、刨食,而上百間豬舍,又能保障野豬平時的住宿和休息、繁殖。平時野豬就在山林間吃些雜草、樹葉、南瓜藤、山芋藤、土豆葉等,再輔助餵養一些玉米粉和麥麩充分保證野豬的飲食健康。

一切就緒,原本以為野豬馴養可以走上正軌。結果發現,原來養豬還有大學問。野豬不像家豬那麼溫順,雖然是野豬和美國漢普夏豬的雜交品種,但仍然保留了很多野豬的習性。野豬引進很長時間了卻一直不見配種,找了畜牧獸醫局的專家一打聽才知道,原來種豬體質不能保持太肥,不然不發情。這雖然是個小問題,卻著實給魏義瓊上了一課。如何給小豬保溫?怎麼給小豬斷奶?豬出現了咳嗽、拉稀的情況該怎麼辦?這些問題,魏義瓊最開始都不知道。魏義瓊說:還真要感謝舒城縣農委搞的養殖技術培訓班,經過一年多的培訓學習,她現在儼然成了一個野豬馴養專家,遇到了各種問題她都能解決。現在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把小豬仔抱在懷裡的時候。看著小豬仔茁壯成長,魏義瓊說:她這兩年多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也是她最開心的時候。

舒城:這個村出了個“野豬王”!

一口豬肉讓她成了遠近聞名的野豬王

如今,魏義瓊馴養野豬已經有三個年頭了。從一開始的幾十頭種豬,到如今發展到200多頭的規模,隨著野豬肉得到大家的逐漸認可,她也成了舒城遠近聞名的“野豬王”。雖然價格比市場上家豬的價格高得多,但因為是生態散養,保證每頭豬都是自然生長的足年豬,佩琪生態野豬逐漸在市場上佔了一席之地,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一頭野豬能賣到五六千元。

舒城:這個村出了個“野豬王”!

一次衝動,讓她決定再次創業

但是一人富了不算富,魏義瓊說,明年她明年準備帶動村裡的貧困戶和富餘勞動力,一起投入到野豬馴養產業中來,帶動更多的人發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