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今天

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

公示第五批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

其中福建有263個上榜

一起來看看:

12月1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公示第五批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該名單經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審查產生。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擬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共2646個,其中福建有263個。具體名單如下:

福州市(31個)

羅源縣中房鎮林家村

羅源縣中房鎮吉漈村

羅源縣中房鎮滿盾村

羅源縣中房鎮厚富村

永泰縣嵩口鎮漈頭村

永泰縣嵩口鎮赤水村

永泰縣梧桐鎮椿陽村

永泰縣梧桐鎮後溪村

永泰縣梧桐鎮潼關村

永泰縣葛嶺鎮巫洋村

永泰縣長慶鎮中埔村

永泰縣同安鎮同安村

永泰縣同安鎮三捷村

永泰縣大洋鎮大展村

永泰縣嶺路鄉長坑村

永泰縣洑口鄉山寨村

永泰縣洑口鄉紫山村

永泰縣蓋洋鄉珠峰村

永泰縣蓋洋鄉湖裡村

永泰縣蓋洋鄉前湖村

永泰縣蓋洋鄉碓頭村

永泰縣東洋鄉周坑村

永泰縣東洋鄉東洋村

永泰縣霞拔鄉下園村

永泰縣霞拔鄉錦安村

永泰縣白雲鄉寨裡村

永泰縣白雲鄉石岸村

永泰縣白雲鄉白雲村

永泰縣丹雲鄉赤岸村

永泰縣丹雲鄉翠雲村

福清市一都鎮東山村

莆田市(2個)

荔城區西天尾鎮後黃村

秀嶼區平海鎮平海村

三明市(27個)

明溪縣夏陽鄉旦上村

清流縣賴坊鄉官坊村

清流縣賴坊鄉南山村

清流縣李家鄉鮮水村

大田縣石牌鎮蓋山村

大田縣太華鎮魁城村

大田縣太華鎮小華村

大田縣華興鄉張墘村

大田縣華興鄉早興村

大田縣華興鄉柯坑村

大田縣華興鄉橫坑村

大田縣屏山鄉楊梅村

大田縣濟陽鄉上豐村

尤溪縣西濱鎮雙洋村

尤溪縣洋中鎮上塘村

尤溪縣新陽鎮大坋村

尤溪縣坂面鎮京口村

尤溪縣溪尾鄉莘田村逢春村

尤溪縣中仙鄉西華村

沙縣夏茂鎮李窠村

沙縣富口鎮蓋竹村

將樂縣大源鄉山坊村

永安市貢川鎮張荊村

永安市小陶鎮美坂村

永安市小陶鎮垇頭村

永安市槐南鎮洋頭村

永安市青水鄉龍塘村

泉州市(23個)

泉港區峰尾鎮誠峰村

泉港區塗嶺鎮樟腳村

惠安縣淨峰鎮西頭村

安溪縣西坪鎮南巖村

安溪縣桃舟鄉吾培村

永春縣五里街鎮西安村

德化縣潯中鎮祖厝村

德化縣龍潯鎮高陽村

德化縣水口鎮上湖村白潭村

德化縣水口鎮淳湖村

德化縣蓋德鎮山坪村

德化縣美湖鎮美湖村

德化縣美湖鎮洋坑村

德化縣美湖鎮洋田村

德化縣楊梅鄉云溪村

德化縣桂陽鄉桂陽村

德化縣大銘鄉大銘村

德化縣春美鄉雙翰村

德化縣春美鄉春美村

臺商投資區洛陽鎮萬安村

石獅市靈秀鎮華山村

晉江市安海鎮瑤前村

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

漳州市(20個)

雲霄縣火田鎮溪口村

漳浦縣官潯鎮紅霞村

漳浦縣深土鎮山尾村

漳浦縣六鰲鎮鰲西村

詔安縣金星鄉湖內村

長泰縣枋洋鎮林溪村

南靖縣金山鎮霞湧村

南靖縣和溪鎮林中村

南靖縣和溪鎮林坂村

南靖縣奎洋鎮羅坑村

南靖縣梅林鎮璞山村

南靖縣梅林鎮坎下村

南靖縣梅林鎮磜頭村

南靖縣梅林鎮梅林村

南靖縣船場鎮坑頭村

南靖縣南坑鎮葛竹村

南靖縣南坑鎮新羅村

平和縣九峰鎮黃田村

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

龍海市東泗鄉漸山村

南平市(47個)

延平區樟湖鎮劇頭村

延平區塔前鎮菖上村

延平區茫蕩鎮際頭村

延平區茫蕩鎮聰坑村

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

延平區巨口鄉上埔村

延平區巨口鄉餘慶村

延平區巨口鄉谷園村

順昌縣大幹鎮武坊村

順昌縣高陽鄉大富村

順昌縣高陽鄉上村村

浦城縣富嶺鎮山路村

浦城縣石陂鎮徐墩村北巖井後村

浦城縣仙陽鎮永建村

浦城縣古樓鄉洋溪村

浦城縣古樓鄉葉山村

浦城縣官路鄉毛處村上源頭村

光澤縣崇仁鄉崇仁村

光澤縣李坊鄉管蜜村

光澤縣華橋鄉牛田村

松溪縣河東鄉大布村

政和縣東平鎮鳳頭村

政和縣鐵山鎮鳳林村

政和縣鐵山鎮羅家地村

政和縣鐵山鎮大嶺村

政和縣鎮前鎮筠竹洋村

政和縣星溪鄉念山村

政和縣星溪鄉地坪村

政和縣外屯鄉稠嶺村

政和縣楊源鄉西巖村

政和縣楊源鄉桃洋村

政和縣澄源鄉富壠村

政和縣澄源鄉上洋村

政和縣澄源鄉牛途村

政和縣澄源鄉黃嶺村

政和縣嶺腰鄉高山村

邵武市桂林鄉桂林村揚名坊村

邵武市桂林鄉餘山村

武夷山市上梅鄉廳下村巖後村

武夷山市上梅鄉地尾村

武夷山市吳屯鄉大渾村

武夷山市吳屯鄉後源村

武夷山市嵐谷鄉橫源村

武夷山市嵐谷鄉嵐頭村

建甌市迪口鎮值源村

建甌市東遊鎮岐頭村

建甌市東峰鎮裴橋村

龍巖市(35個)

新羅區雁石鎮雲山村

新羅區白沙鎮官洋村

新羅區白沙鎮孔黨村

新羅區白沙鎮營邊村

新羅區巖山鎮玉寶村

新羅區蘇坂鎮美山村

永定區下洋鎮三聯村

永定區撫市鎮新民村

永定區撫市鎮社前村

永定區湖坑鎮西片村

永定區湖坑鎮新南村

永定區古竹鄉瑤下村

永定區大溪鄉坑頭村

永定區高頭鄉高東村

長汀縣童坊鎮彭坊村

長汀縣河田鎮蔡坊村

長汀縣南山鎮橋下村

長汀縣濯田鎮水頭村

長汀縣濯田鎮同睦村

長汀縣鐵長鄉洋坊村

上杭縣太拔鎮坵輝村

連城縣莒溪鎮陳地村

連城縣莒溪鎮太平僚村

連城縣新泉鎮新泉村

連城縣廟前鎮豐圖村

連城縣塘前鄉迪坑村

連城縣四堡鄉田茶村

連城縣四堡鄉四橋村

連城縣賴源鄉黃宗村

漳平市新橋鎮產盂村

漳平市雙洋鎮西洋村

漳平市溪南鎮東湖村

漳平市象湖鎮土坑村

漳平市象湖鎮下德安村

漳平市南洋鎮營侖村

寧德市(78個)

蕉城區城南鎮葉厝村

蕉城區八都鎮水漈村

蕉城區霍童鎮鳳橋村

蕉城區石後鄉芹後村

蕉城區虎貝鄉黃柏村

霞浦縣沙江鎮竹江村

霞浦縣沙江鎮八堡村

霞浦縣柏洋鄉院邊村

古田縣城東街道利洋村

古田縣城西街道羅峰村

古田縣平湖鎮銀坑村

古田縣平湖鎮端上村

古田縣平湖鎮玉源村

古田縣鶴塘鎮溪邊村

古田縣鶴塘鎮路上村

古田縣鶴塘鎮田地村

古田縣鶴塘鎮樟廳村

古田縣杉洋鎮洪灣村

古田縣杉洋鎮夏莊村

古田縣杉洋鎮東吉村

古田縣杉洋鎮善德村

古田縣杉洋鎮珠洋村

古田縣大甲鎮林峰村

古田縣大甲鎮鄒洋村

古田縣泮洋鄉鳳竹村

古田縣卓洋鄉京峰村

古田縣卓洋鄉廖厝村

屏南縣雙溪鎮前洋村

屏南縣黛溪鎮恩洋村

屏南縣黛溪鎮康裡村

屏南縣屏城鄉里汾溪村

屏南縣熙嶺鄉前塘村

屏南縣路下鄉羅沙洋村

屏南縣嶺下鄉謝坑村

壽寧縣斜灘鎮印潭村

壽寧縣斜灘鎮厝基村大溪頭村

壽寧縣南陽鎮含溪村

壽寧縣武曲鎮梅洋村

壽寧縣武曲鎮甲峰村

壽寧縣犀溪鎮甲坑村

壽寧縣平溪鎮南溪村

壽寧縣平溪鎮東溪村

壽寧縣大安鄉亭溪村

壽寧縣芹洋鄉尤溪村

壽寧縣芹洋鄉阜莽村

壽寧縣託溪鄉圈石村

壽寧縣下黨鄉曹坑村

壽寧縣下黨鄉楊溪頭村

周寧縣李墩鎮樓坪村

周寧縣純池鎮前溪村

周寧縣純池鎮祖壟村

周寧縣泗橋鄉赤巖村

周寧縣禮門鄉仕本村

周寧縣禮門鄉常源村

周寧縣禮門鄉禮門村

周寧縣瑪坑鄉紫竹村

柘榮縣乍洋鄉溪口村

柘榮縣黃柏鄉黃柏村

柘榮縣黃柏鄉上黃柏村

柘榮縣黃柏鄉長冠村

柘榮縣英山鄉官安村

福安市潭頭鎮棠溪村

福安市潭頭鎮下洋中村

福安市潭頭鎮車嶺村

福安市潭頭鎮康源村

福安市社口鎮秀峰村

福安市曉陽鎮曉陽村

福安市曉陽鎮嶺下村

福安市曉陽鎮首洋村

福安市溪潭鎮周家山村

福安市甘棠鎮觀裡村

福安市坂中畲族鄉仙源裡村

福安市穆雲畲族鄉橋溪村

福鼎市磻溪鎮桑海村

福鼎市白琳鎮翁江村

福鼎市點頭鎮舉州村

福鼎市點頭鎮柏柳村

福鼎市硤門畲族鄉秦石村石蘭村

自2012年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後數次組織傳統村落調查,分4批將4153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涵蓋全國所有省272個地級市、43個民族。去年7月起進行的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是最後一次全國性調查,力爭將所有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全部納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建立基本完善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現存比較完整,具有較高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一般有這幾個特點:

(一)歷史文化積澱較為深厚。

(二)選址格局肌理保存較完整。

(三)傳統建築具有一定保護價值。

(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良好。

(五)村落活態保護基礎好。

來一起看看部分村落介紹


福州市羅源縣中房鎮吉漈村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枕山環野順勢面水。

吉漈村屬羅源縣中房鎮一老區基點村,佔地約46畝,距縣城34公里,距鎮所在地僅 1.8公里,交通便捷。村莊四面環山,建依山而建,溪水繞村莊而過,道路巷道。

龍巖市長汀縣南山鎮橋下村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耕讀傳家紅色橋下。

橋下村隸屬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南山鎮管轄,位於長汀縣東部,與連城縣宣和鄉毗鄰,也就是閩西梅花十八峒之一的半溪峒中部,有近十五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8000畝,耕地1730畝。村莊離 319 國道僅 3 公里,中廖公路橫穿全村。 本村地形東西高,南北低,山間盆地結構,喀斯特地貌, 地底下到處是石灰岩。村前、村中、村尾遍佈泉眼,尤其村北有一特大噴泉。

南平市建甌市迪口鎮值源村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建甌市迪口鎮值源村張姓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明嘉靖戊申二十七 年(1548),遷入值源落籍。古村落民居採用不同的裝飾手法,建小庭院,開鑿水池,安置漏窗,民居百分之九十由土木結構建築,屋內隔間由竹籬和三合土粉刷而成,屋 內地面由青磚鋪設,外牆由粘土、食鹽、碎瓦混合夯實而成,防火、防匪、防盜、冬暖夏涼,建築風格為建甌古傳統模式。

寧德市福安市曉陽鎮曉陽村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後陳跡,鳳起曉陽。

曉陽村是曉陽鎮人民鎮政府所在地,昔日被稱為“福安西伯利亞” 的偏遠山村,經過多年建設,現在已是白雲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旅遊中心集鎮,被譽為“福安市後花園”。全村平均海拔639 米,村莊面積668畝。與谷口村相連,與南源村相距不足1公里。兩條溪流交叉穿過村莊,匯入谷口鯉魚溪。曉陽村依山而建,格局清晰,古街為一縱多橫,佈局合理、便捷。

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南巖村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鐵觀音和本山茶發源地。

中國茶文化尋根第一村-南巖村,隸屬安溪縣西坪鎮,位於安溪縣南部,在南巖峰(海拔1002米)山間,與上堯村、堯陽村相鄰,距西坪鎮區6公里左右。這 裡有30餘處古大厝群,對應著近現代中國 30 餘個老茶號,如泰山樓的梅記、盤樂樓的瑞珍等。每座 老房子都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茶故事,每個茶故事裡卻又都蘊含著一 個相的特性——閩南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性格。

三明市沙縣夏茂鎮李窠村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古村依山建巨樹村邊合。

李窠村位於夏茂鎮東北部,距集鎮2.5 公里。為夏茂鎮下轄行政 村,轄前李窠、後李窠、山堂3個自然村,9 個村民小組,341 戶1398人。村域面積 3.2 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 85 畝。 村莊坐落 于山谷谷地之中,最高海拔220米。沙縣小吃製作工藝、肩頭棚是這裡的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沙縣蓋竹村

蓋竹村 蓋竹村是沙縣革命老區基點村,被列入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入選2017福建最美鄉村。

蓋竹村位於沙縣富口鎮西南部,距集鎮16.8公里,轄巖後坪、塢程坑、蓋竹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256戶,1008人,黨員39人,外出經營小吃116戶。全村土地面積3.2萬畝,其中林地面積20964畝,竹林5000多畝,果園面積900畝,耕地面積1871畝,近年來,蓋竹村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文化,已連續舉辦了多屆帳篷節,2018年,還舉辦了第一屆農民豐收節。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蓋竹村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資源,自2006年以來,著力發展以良好的森林資源環境為背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鄉土特色產品,不斷做強做大省級“森林人家”。小佑山風景區有豐富多彩的地質化石,已成為三明市郊野國家地質公園,和其姊妹峰大佑山省級森林公園,都是歲月流年鬼斧神工的精品佳作。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村內民風純樸,文化底蘊深厚,有明清建築“雲慶庵”古戲臺,石磨坊,林氏貞潔牌坊等歷史文化遺存,還有三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小腔戲、迎燭橋、迎鐵枝等民俗文化活動。蓋竹村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資源,自2006年以來,著力發展以良好的森林資源環境為背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鄉土特色產品,不斷做強做大省級“森林人家”。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蓋竹帳篷節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迎鐵枝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古戲臺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小佑山風景區有豐富多彩的地質化石,已成為三明市郊野國家地質公園,和其姊妹峰大佑山省級森林公園,都是歲月流年鬼斧神工的精品佳作。村內民風純樸,文化底蘊深厚,有明清建築“雲慶庵”古戲臺,石磨坊,林氏貞潔牌坊等歷史文化遺存,還有三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小腔戲、迎燭橋、迎鐵枝等藝術文化瑰寶。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迎燭橋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大佑山

漳州市漳浦縣官潯鎮紅霞村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三明這些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沙縣有兩村上榜


七星抱月秀麗洪田。

紅霞村位於官潯鎮東部,西鄰西北村,北鄰錦江、下爐二村,南隔九嶺山(海拔 333 米)和風動石山(海拔357米)與赤嶺鄉交界。源自紅山的塘內溪流經村境,經西北、錦江匯於南溪。 洪田自然村古村落保護區位於漳浦縣官潯鎮紅霞村,洪田村背山面水,憑藉“七星墜地”的地理優勢建造村莊,村莊以“七座大厝抱後樓” 特色建築配合地理格局極為巧妙。

恭喜以上美麗的村落!

一起為他們打c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