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人情社會講究多

生活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人情社會講究多

在很多人的眼裡,農村生活一直都是平靜祥和的,因為跟城市相比,這裡沒有很多的利益與糾紛,人們都以農耕為生,但是在農村,也不是一直都這樣平靜的。

對於農村人來說,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婚喪嫁娶更重要的了,既然是人生的大事兒,在規矩頗多,處處講究兩個字“吉利”的農村,更是講究很多了。

雖然各個地方有不同的習慣,但是總體上來說,大體是差不多的,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懂規矩,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家教,如果沒有做到,可能就被別人說三道四。

生活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人情社會講究多

就拿小編的家鄉來說吧,老人們生活中常說“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講的就是關於隨禮的一些事情,通常在農村,人們除了禮金,還要送一些其他的東西表示自己的祝福或者哀悼,人情社會講究多

畢竟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數千年來的沉澱在農村顯現的尤為明顯,無論是過壽這樣的喜事還是送喪這樣的悲傷的白事兒,人們都會附送其他的禮品來表達心意。

過壽的人一般都是指歲數很大的老人,這樣的生日不是一般的生日,更具有一種祝福的意味,雖然在現在有很多不同形式的生日祝福,但跟這個還是不一樣,一個是因為老人年齡大了,過壽的儀式感要有,再者就是紅包轉賬之類的不太適合老年人。

生活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人情社會講究多

於是在農村,人們還是會選擇大擺宴席,請來親朋好友一起熱鬧熱鬧,還是為了沾沾老壽星的喜氣,送來的禮物也是各式各樣。

但大家要記住有一樣東西是禁忌的,就是先不說煙對人的身體不好,還有就是煙的讀音不好,跟嚥氣的咽一樣,所以農村人覺得這東西晦氣,不吉利,甚至還有一種詛咒的意味在裡面,如果要是帶了這個禮物,那主人家不僅會不高興,更是不歡迎的。

生活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人情社會講究多

然後就是有人去世了,家裡少了一個人,這是件悲傷,甚至說不好的事情,可這畢竟是必然的事情,於是前來弔唁的人一是為了表達一下自己的敬意,讓老人走好,二是為了寬慰一下老人的親人們,逝者已去,生者莫要太過悲傷。

這種事情往往來的比較突然,大家都沒有什麼準備,可能就會導致很多人不能及時參加葬禮,這就是小編要強調的地方,如果錯過了葬禮,那就算了,千萬不要再補送了。

也許會有人覺得應該在事情之後補上禮金,代表自己的一種問候,其實這種初衷是好的,但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大忌。

生活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人情社會講究多

因為在人們眼裡,喪禮過去就代表這事情已經結束了,不好的事過去了,但要是這時候再去補送禮金,不僅會讓剛從悲傷中走出來的他們回想起不好的事情,再次心情不好,還會讓他們覺得這是種不好的象徵,意思就是壞事還沒有真正過去。

這樣的話,雖然自己想表示的是一種關心與問候,甚至對有的人來說是一種禮數,但是還是會讓主人家多想,覺得是不是存心之類的。

生活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人情社會講究多

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明明就是冤枉,自己也是好意,可是畢竟幾千年來的思想,已經成了一種定式,也無可厚非,朋友之間的關係如初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這樣做會看起來有點迷信,有點封建,但是沒有正確不正確之說,更多的還是人們的習慣不同而已,且不去評判是好是壞,假如自己那樣做了,非但不能向朋友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關切,反而破壞了兩個人之間的和睦,那為什麼大家不選擇不去那樣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