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皇帝為什麼沒能滅掉北方的蒙古騎兵?

歷史的荒野


蒙古騎兵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消滅的,例如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和劉徹都沒有將他們徹底消滅。中原政權對蒙古騎兵最大的戰果也只是重創,蒙古遊牧文明也貫穿了整個中華歷史。

在古代冷兵器時代,蒙古騎兵幾乎就是最強的部隊。正面交戰一直是處於下風的,除了個別時期,比如秦始皇漢武帝洪武和永樂時期。中原軍隊把蒙古騎兵揍得很慘,但是這些牛的皇帝是比較少的。大多時候是被騎兵追著打,最多也是五五開。這不是貶低中原部隊,而是事實就是這樣。


洪武大帝把元朝打得非常慘,一直趕回了北方蒙古老家吃沙子。但是這時的北元還是有一定實力的,直到藍玉的捕魚兒海之戰才算把元朝打沒了,蒙古各部又重新變成了部落。但是實力依然在,很頑強就像打不死的小強。

蒙古部落一直很不老實,不時的騷擾明朝的邊境。先前派的大將邱福北征蒙古,結果全軍覆沒。朱棣可忍不了,於是御駕親征親自揍蒙古。


前三次北征,都取得了勝利,後兩次無功而返。看上去蒙古人沒有什麼損失,其實損失很大。蒙古人為了躲避明軍兵鋒,部落都遷徙到了極北荒涼之地。蒙古人和蒙古馬耐寒暑苦勞,可是蒙古人的牛牛和羊羊就沒有那麼耐折騰了啊,遷徙途中,牲口容易累死、流產,而且明軍北征都是在春季,蒙古人的牲口飢寒交迫的熬了一個冬天,春天草場剛剛返青,牲口還沒有怎麼貼膘,就被迫向北遷徙,死亡很多。阿魯臺就是這麼被折騰得元氣大傷,然後被瓦剌擊殺。

成祖以來的戰略努力保證了北元沒有對中原形成致命威脅。這一歷史功績和戰略眼光是十分值得讚賞的。 瀚海為罈,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

蒙古騎兵機動性太強了,在古代任何朝代都沒有消滅它,清朝也沒做到,但是清朝做到了讓它不鬧事。怎麼辦呢,讓蒙古部落信佛教,沒事就去唸經敲木魚去吧,別打打殺殺的了,別說這招還挺好使。

近代和現代吧,自從有了機槍坦克什麼的,遊牧名族變得越來越能歌善舞了!



小夥子別放棄啊


永樂皇帝把明朝的都城遷往北京,正是為了戰略中心北移,調動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資源來強化與北方蒙古騎兵的抗衡。但這事如果能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垮蒙古還好,事實上永樂皇帝有生之年,都不能消滅蒙古的有生力量。

永樂22年的第五次北伐,“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輒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週迴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無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師”。明朝的主力軍隊,根本沒遇見蒙古的主力,北伐無功而返

永樂一死,形勢直轉而下。永樂那些不肖子孫,哪裡有朱元璋、朱棣那樣的雄才大胸,守成之君都未必能做好,何談進行軍事對決?永樂死後不過25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遭遇慘敗,自己還當了俘虜皇帝。瓦剌人的軍隊直逼北京城下,如果不是于謙挺身而出,整個大明王朝可能就完蛋了。到了崇禎年間,滿洲的騎兵也是衝破山海關之後,一路南下佔領北京,進而剿滅各地的南明勢力。

從治國理政的戰略層面來看,朱棣遷都北京.他南征北戰,也算為明朝滅亡挖了大坑。


許鈞堡



手機用戶5974070381


農耕文明無法征服遊牧民族 這是受到當時生產力水平影響決定的

北方草原牧場 遊牧民族 畜牧業也是靠天吃飯 產出也無法與農耕相比 所以一方面居無定所 只能小團體管理 人數一多就會分離出新的部落 無法形成完整的緊密行政體系 另外由於人丁的增加 畜牧產出的增長跟不上 加上天氣影響 容易造成生存危機 所以部落間會對草場之類資源的進行爭奪 而後對南方農耕民族的進行劫掠 這也是遊牧民族的內在侵略性的由來

同時中原農耕王朝因為對草原無法開發耕種 所以只能驅趕他們 卻無法在當地建立長久的行政機構 移民耕種 進行諸如戶口登記 徵稅之類的有效管理

一般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戰爭都是在追求殲滅戰 對遊牧民族有生力量進行有效打擊 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只是擊潰 並未殲滅 而遊牧民族 即使被擊潰 待恢復過來 又會重新騷擾中原地區

退一步說 即使被中原王朝殲滅大部分有生力量 因為中原王朝無法在草原移民並建立有效管理 從而使草原出現權力真空 又會有新的遊牧部落填補這片地區 匈奴被漢武帝殲滅後 大部分西遁 但是留下的北方最後被東北方向的鮮卑填補 鮮卑南下 北方又被柔然填補 柔然又為突厥部落替代 突厥西遷 又是回鶻 再後來的契丹 蒙古 都是如此

南方種族 去了北方草原 也是受生產力限制 只能從事畜牧業 久了又是轉為一支遊牧部落

所以過去每一次的農耕文明對遊牧民族的戰爭 都並不能改變雙方的經濟結構 雙方都無法打破這個地理界限

對於北方管理最為成功的朝代就是清 清就是通過八旗制度控制了蒙古人口流動與軍事力量 聯姻制度控制了蒙古貴族 最重要就是宗教制度控制了蒙古人口 減丁政策即是核心 這才成功控制蒙古上百年

想想當年清與準葛爾的戰爭 最後乾隆是對整個準葛爾部的屠殺才完成對準葛爾的征服 土爾扈特部聽說準葛爾被滅 南疆地區一片草原空在那裡 才有了東遷 不過因為各種原因 減員嚴重 才會最後變成東歸 不過也被清分化安置 才消除威脅 整個清朝對蒙古的控制就是 將蒙古社會發展控制在較原始的發展狀態 人丁稀少 宗教盛行 維持基本的生存 無法形成強大力量


AA小晗果


中國曆朝歷代中原統治者(冷兵器時代)都無法真正消滅北方遊牧民族。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400毫米等降水線決定了農耕區和遊牧區。只要北方在氣候上屬於遊牧區,中原農耕文明就無法佔領。遊牧民族就無法消滅。只有近現代,開始大量裝備熱武器,遊牧民族才徹底衰敗下去。無法影響周邊地區。


夢無緣樂無窮


不易呢。馬背上的民族戰時聚則為兵,平時分散開來則為民。能打過你就多來點,見打不過你就騎馬開溜了。


水晶瓶6


北方何其廣大,打不過還不能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