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顧城這個人?

灰暗騎士


一個天賦超群的巨嬰

天賦超群

我想這個回答應該還是比較貼切的,天賦超群這點毋庸置疑,顧城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從小便文采斐然!舉個例子,在小孩子們都在玩過家家的時候,顧城在看書,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給一位同學講了三國裡面的一個故事,從此,小朋友們驚為天人,跟在他屁股後面喊著講故事,但是顧城又是那種孤僻的人,不喜歡給這麼多人講,於是就只給他姐姐講故事,但是他姐姐賊煩他這一點,沒辦法,他便天天對著樹木,對著牆壁講故事。

顧城在1977年,也就是顧城21歲的時候,在蒲公英小報上發表了幾篇詩歌,從此一躍成為了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隨後的詩歌更是出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

殺掉妻子謝燁

顧城這人吧,比較花心,當時已經和謝燁結婚,又喜歡上了一個有夫之婦英子,關鍵是謝燁還極力地想要促進英子與顧城!然後嘞,顧城倒是跟英子有過一段時間的感情,不過這個感情被一張綠卡打敗,英子為了一張綠卡離開了顧城,和一個糟老頭子雙宿雙棲了。


隨後,嚮往自由的顧城和謝燁去了激流島,那個時候謝燁已經懷孕了,而顧城逼迫著謝燁打胎,百般無奈之下,謝燁打胎了,可是沒過多久,謝燁又懷孕了,這次顧城又想著故技重施,但是謝燁覺得自己年齡不小了,該要孩子了,於是就生了下來,而這也越發觸動了顧城的神經。

顧城用斧頭砍殺了自己的妻子後,打電話給自己的堂弟,然後上吊自殺!

我寫的頭條號中有一篇專門寫了這個,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解憂書館


顧城這個人曾經轟動一時,不僅因為他的朦朧詩,還因為他成了十惡不赦的殺人兇手。

顧城的名字基本可以和北島、舒婷等詩壇大腕相提並論,就是因為他留下了諸多朦朧晦澀的所謂“朦朧詩”。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這是顧城最為著名的兩句詩,有的人把它捧上了天,覺得任何的溢美之詞用在他身上都不過分,深含哲理與探求,必須要仰視才行;另一派則認為,這兩句話雖然靈性十足,貌似渾然天成,實則是對時代的抨擊與背叛,貌似清者自清,其實是滑稽的矯情和避世的摘脫。

顧城一度死後封神,甚至有人把他樹為開宗立派的第一人,但都是無形誇大了他的孤高與遁世,他的詩作也不足以撐起他的顯赫地位。

他和妻子謝燁的愛情曾經作為愛情藍本傳誦,卻不想這對兒恩愛鴛鴦卻終於耐不住誘惑,分道揚鑣,還殘忍的手刃曾經的愛妻,自己也魂歸無處,讓人不自覺的想起宋太祖的“燭光斧影”。

那個讓他神魂顛倒的英兒,除了詆譭他的真情,還褻瀆他的真愛,這對於孤僻又懦弱的顧城來說,就是人生旅途的滅頂之災,雖然他和謝燁曾經寫出了《英兒》的小說,但又過於美化這個近乎淫亂荒唐的英兒,遂使謝燁感到不爽,兩個人的裂隙也就無法彌補,最終的結局就是新西蘭激流島上的兩條人命和一段談資笑料。

斯人已逝,顧城充其量就是一個詩壇的匆匆過客,已然被時代的洪波浪湧拍在了沙灘上,再也激不起什麼饕餮鉅製的浪花兒了。


龍吟148119260


記得上學的時候,閒餘時間,喜歡從學校圖書館的雜誌上摘抄一些詩詞,不經意中,北島、舒婷、顧城的作品進入了我的小冊子,其實,那個時候,他們的詩大多我是看不懂的,只不過朦朧詩很流行,自己也裝模作樣,附庸風雅,專挑顧城、北島、舒婷的詩抄寫,讀朦朧詩,抄朦朧詩,還唱著“月朦朧鳥朦朧”,那個朦朧勁,別提多朦朧了。朦朦朧朧,抄滿了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隨著學習越來越緊,慢慢也就丟開了,顧城們也就離我越來越遠了,漸漸的淡出了我的視線。昨日,悟空問答問如何評價顧城,真是不好回答,因為在我的感覺中,顧城很朦朧。


夕兮5


古人者,赫赫詩人威名者,只是高官富貴人的一個標籤吧!如蘇軾,白居易,最不濟如李白,柳永,皆有國家奉祿。純文學詩人,難活人養家餬口。收入別貧困!從這個角度看,可解顧詩人之悲情!


秋季紅楊


絮語:詩歌花絮。中國的詩派,可以分作好多種,你像春秋以前奴隸社會的中前期,就已經具備和具有簡單的,他們——奴隸們在田間地頭和地壟勞作時相互的吆喝和簡單的“嘔、啊、呀”感嘆、嘆息聲,勞動“號子”。到了奴隸社會中後期,至先秦、戰國時期,才以今天黃河流域的陝西合陽、西安鎬京,還有今天的河南伊洛地區等,形成了地方地區的“風、雅、頌”之風:地方地區底層勞動者的呼聲;雅:可分為“大雅”、“小雅”兩種,顧名思義,是為朝堂之上,專供統治階級——奴隸主、士大夫們淫逸、享樂的曲子;所謂“頌”,原本是刻在青銅器、酒器、酒具爵、盤、盂、碗等,祭祀和歌頌,歌功頌德上的一種銘文。著名的“詩三百(305篇)”,也叫《詩經》的延續、傳唱、吟誦等,奠定了我國詩的最初、最早初形和雛形。秦漢以後,至初唐,唐末的軍閥割據之後的南北時期,風、雅、頌,五、七言古體詩、漢樂府詩、歌、賦等,五代十國南北朝的駢文、駢體文,講究四、六對仗要工整、華麗,但詞作浮藻,過於奢華和奢靡而“言之無物”,後遭摒棄。盛唐時興詩運,各種流派,諸如田園詩、邊塞詩、軍旅詩、什麼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晚唐詩作等,真是五花八門、異彩紛呈,百花齊放、競相爭豔、爭妍,大放異彩。盛唐的詩風,一直延續至兩宋、元、明、清至今,一直經久不衰,真可謂是前人和古人留給我們的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不愧於“詩國”的美稱。

今讓我評論顧城,顧城我不認識。但從別人編攥、編輯的有關資料上得知和獲悉,顧城是一名改革開放初期著名的朦朧派詩人。

就因為“黑夜給了我黑的眼,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兩句詩,成就了他蜚聲國內著名詩人、朦朧派詩人的頭街。爾後,他的另一首:“土地上生長信念,有多少秋天,就有多少個春天。是象就要長牙,是蟬就要掁弦。我將重臨這個世界,我是一道光線,也是一縷青煙”。在此,不論人品怎樣,單論這些詩,客觀上講:語言清麗、清新,節奏、節拍琅々上口,富有土地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泥土的香味,朦朧間透著催人奮進的哲理和生活情趣。為其點贊。雖然,今天我們看不到作者詩人顧城的容貌跟容顏。但是,我們可以從作者顧城詩作的字裡行間,可以讀懂他的內心世界。詩人、詩人,可以從他的詩作中感受到詩人作者“一顆給人溫暖和催人奮進的歌”,難得。改革開放初期,他與北島、舒婷的詩,曾一度風靡詩壇。是當時非常流行的“反思文學”名流之一,可以視為“持不同政見者”。是那個年代諸多青年人的偶像,曾經被譽為啟蒙般的存在。溢美之詞在他身上一點都不過分,深含哲理與探求雖然靈性十足,神似天成。實則是對時代的抨擊與背叛。貌似清者自清,其實實則是滑稽的矯情和避世的摘脫。朦朧詩,盛行於中、晚唐時代,以唐李商隱的為最,可以堪稱為“朦朧詩的開山鼻祖、大師和開創奠基者。李商隱好象只活了27歲,留作傳世經典的詩作,也只僅々只有那麼十餘首,其餘的均已散軼民間或湮沒於歷史的長河與垃圾堆之中,實為彌足珍貴和珍惜。顧城的朦朧詩,給人一種羞澀、羞暉,昏聵、暗淡,不明瞭、明朗,似曾相識,卻又十分的深髓、杳遠;“鳥朦朧,月朦朧”,若隱若現,虛無縹緲間、徬徨、呻吟著、抽搐著,伏案作態,作“無病之呻吟”。裝腔做勢和裝模做樣罷了。它好象是六朝時期詞藻浮華,洞若觀火。言之無物,只(注重)流於形式的駢儷體的“四六”文體,而略顯文采、詞藻美罷了,而已矣。應願意早々摒棄和遺棄、丟棄,以免毒害下一代的青少年們,……。應該很早和早々地肅清顧城只流於形式的所謂“朦朧詩”的流毒、大毒草。

顧城後與妻子謝燁流亡、遷居海外,因與妻子之間間隙、政見見解和生活方式隔閡的加劇,導致了顧城殺害妻子“殺妻案”的爆發,而遭到世人的唾罵。一代詩人,由著名詩人頭街跌落,轉變蛻變成殺人惡魔遭人唾罵和唾棄,而身敗名裂和遺臭百年,難道不能值得引起人們更多的重視和反思嗎?

L:2018年4月1日。


回憶19561


黑夜給了我黑的眼,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改革開放初期的著名朦朧派詩人。是當時非常流行的“反思文學”名流之一。可以視為“持不同政見者”。是那個年代許多青年人的偶像,曾經被譽為啟蒙者般的存在,他的作品,著實轟動流行過一陣。當時那些追隨者的年齡大概就是現在推廣廣場舞的中堅力量們年青時。顧誠最後移居國外,殺妻自殺,令人震驚!可能患有抑鬱症?


還算正常人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山東閒人


人不瞭解,也沒有真正見過,不作評價。喜歡他的一首詩,特別喜歡。

土地上生長著信念,

有多少秋天,就有多少春天。

是象就要長牙, 是蟬就要振弦。

我將重臨這個世界,

我是一道光線,

也是一縷青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