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德軍為什麼要攻佔巴甫洛夫大樓,而不是炸燬它?

假如時光倒流_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攻心!為何當初德軍統帥部會下令國防軍不惜代價要攻佔斯大林格勒呢?除了因為斯大林格勒扼守著產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要給蘇聯軍民造成心理壓力,消磨他們的抵抗意志。斯大林格勒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希特勒認為如果可以佔領它,對蘇聯軍民來說就意味著“領袖垮了”,可以大大消磨他們的意志,為戰爭繼續向蘇聯縱深推進營造便利。

同樣地,對於攻擊巴甫洛夫樓房的戰鬥來說,這也是一個“攻心”的好機會。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時期,蘇聯英雄巴甫洛夫軍士帶領一個班的蘇軍戰士進入這棟大樓,並佔領了這棟4層樓高的紅磚建築。圍繞這棟樓房的攻防戰鬥隨即拉開帷幕。


▲現在的“巴甫洛夫大樓”,為紅磚建築

想要摧毀這棟樓房,對於德軍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德軍將近把斯大林格勒夷為了平地,也不會在摧毀這棟樓房上有多大困難。但真正困擾德軍的是,如何摧毀堅守在這棟樓房裡的蘇軍戰士的意志。倘若他們的意志沒有了,德軍拿下這棟樓房不會是什麼難事,拿下斯大林格勒也不會是什麼難事。

巴甫洛夫軍士在他後來寫的一篇叫《堅守一座樓房》的文章中說道:

“是什麼讓我們的戰士這麼樂觀呢?是我們永不動搖的心。我們知道,此刻,全世界都注視著斯大林格勒。”

不僅德軍想要攻佔斯大林格勒,蘇軍也想要守住斯大林格勒,雙方都明白這座城市對於蘇聯軍民來說有巨大的精神價值,而且似乎全世界,不管是法西斯陣營還是反法西斯陣營,都明白保衛這座城市的意義。

▲電影《斯大林格勒》劇照,紅軍戰士哪怕全身著火,也要衝進戰壕與敵肉搏

巴甫洛夫大樓作為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典範,更是受到了德軍的“優先關切”。要是能夠佔領巴甫洛夫大樓,或者困死大樓裡面的蘇軍戰士,對於在保衛著斯大林格勒的蘇軍戰士們來說會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打擊。德軍很清楚這其中的意義。因此,德軍不求要摧毀這棟樓房,而是要留著它,要佔領它,要消滅抵抗的戰士,更重要的是消滅他們的意志。若是德軍真的能夠佔領它,那這將會是德軍大肆宣傳“斯大林格勒將要完蛋”的好機會。

有意思的是,巴甫洛夫軍士的班組也知道堅守這棟樓房的意義。他的《堅守一座樓房》中寫道,近衛步兵第42團團長葉林上校親臨這棟紅磚建築,為班組的戰士們提供一些建議。葉林團長曾說道,“同志們,你們要記住,對於我們的防禦來說,重要的不是樓房,而是有利的陣地。你們要想想辦法,就算是敵人毀掉了這棟樓,你們也要堅守在這裡。”

葉林上校道出了繼續抵抗的意義,“哪怕是樓房被毀”,也不能撤離這裡。對於斯大林格勒來說,哪怕是城市真的被德軍以為平地了,蘇軍也許也要繼續堅守。在這場戰役中,這座城市的精神價值已經超過了它的戰略價值。只要蘇軍一天還在這裡抵抗,德軍就一天都不能宣佈“斯大林格勒完蛋了”。

▲城市變成一片殘垣斷壁,紅軍戰士仍在其中戰鬥

對於此刻的德軍來說,哪怕是炸燬這座大樓,意義也不會比攻佔它要大。哪怕是炸燬了這棟“巴甫洛夫大樓”,還會有下一棟“巴甫洛夫大樓”。哪怕是炸死了這一位“巴甫洛夫”,還會有下一位“巴甫洛夫”。德軍希望的是佔領這棟樓以後,再也沒有“巴甫洛夫大樓”,再也沒有“巴甫洛夫”。因此,德軍還是希望在精神上消滅“巴甫洛夫”,對於他們來說,能在精神上“炸燬巴甫洛夫大樓”,比在現實中炸燬巴甫洛夫大樓,要有意義得多。

參考文獻

[1] 巴山客.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_城市攻防作戰的典範_ [J].軍事文摘, 2018年.


協虎戰爭史


以前聽說過一個段子,很多人爬珠穆朗瑪峰,快到山頂時卻下來了,然後其他人問:為什麼連最後那幾米都爬不上去了?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爭進行時 ,一幢4層的紅磚建築,德軍從9月26日開始進攻,2個月後,竟然沒打下來這幢樓,並且死傷慘重,後來為了紀念守衛這幢大樓的巴甫洛夫蘇軍中士,而改名為巴甫洛夫大樓。為什麼斯大林格勒一片廢墟,這幢樓屹立不倒,而德軍為什麼不炸掉這幢樓或者攻下這幢樓呢?原因有幾個:

首先,斯大林格勒城已經被炮火轟炸成了廢墟,市區街道高層建築基本被夷平,那時候沒有衛星地圖,更沒有實景地圖,所以有限的幾座殘存的高樓是制高點作為地標用的,也是為炮兵提供地標,這個對防守方蘇軍一樣,對進攻方德軍也一樣,巴甫洛夫大樓是四層紅色磚樓非常好辨識,所以德軍的命令是佔領這個地標,而不是摧毀,因此巴甫洛夫大樓才得以倖存。

看了下巴甫洛夫大樓的平面圖,也就只能佈置一個排的兵力,人再多也是多餘,而巴甫洛夫大樓和周圍的通信井、廢墟構成了一個堅固的防禦工事,守衛的巴甫洛夫中士帶領著24名正規軍之外,還有十幾個市民當外援,有通暢的後勤保障線。遠處的伏爾加河東岸有蘇軍的炮群支援,每人都有輕重機槍,反坦克炮,迫擊炮等,所以巴甫洛夫大樓的戰鬥力非常強。

再說一句,蘇聯因為地理位置寒冷,所以建造的房屋都非常的厚實,這座紅磚樓是用的傳統的黏土紅磚,磚牆非常厚實,有好幾層,所以這個壁厚已經遠遠超出了建築安全的需要,使它變得異常堅固,而雙方在進行巷戰時並沒有使用重炮,所以巴甫洛夫大樓承受了炮火。

此時已經進入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尾聲了,德軍的攻勢已經疲憊,而且二戰中所向無敵的德軍,優勢是野戰,在攻打城鎮時顯現出了弱勢,在列寧格勒,塞瓦斯托波爾,和這次的斯大林格勒都顯現出來了,與其說德軍沒打下巴甫洛夫大樓,不如說德軍沒打下斯大林格勒。


圖文繪歷史


我先把這個事情簡單講一下,大家就好判斷了。

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蘇德雙方展開了斯大林格勒會戰。斯大林格勒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這座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一旦丟掉,將不僅僅是一座城市,更是當時蘇軍的士氣。

所以,斯大林很快就發佈第227號命令:凡是不服從命令出退的軍人都會被槍斃!要求所有蘇聯紅軍部隊不許後退一步。

所以,斯大林格勒成為了雙方的夢魘之城。飛機大炮的轟炸,雙方的激烈爭奪,讓德軍完全想象不到,這座城市竟然如此難以攻克。希特勒明白這座城市的戰略地位以及在蘇聯人心目中的影響力,所以嚴令部隊必須要拿下這座城市

經過雙方不斷的爭奪,德軍推進到了城市當中,和蘇軍混戰在了一起。此時,雙方往往會為了一座房間、一堵牆、一個地下室而發生激烈的爭奪戰。

雙方糾纏在一起,又是在遍佈瓦礫的城市中,火炮已經無法支援,坦克的行動也受到了限制,德軍只能靠著士兵不斷的推進、爭奪。

到了9月底,蘇軍巴甫洛夫中士帶領一個排的蘇軍,佔領了一座廣場上的四層樓(也就是後來的巴甫洛夫大樓)。

雖然現在來看,四層樓並不高,但是在當時滿是廢墟的斯大林格勒,這裡算是一個制高點了。

巴甫洛夫佔領大樓後,在地下室還發現了幾十名居民在地下室避難,他們隨後也幫助了巴甫洛夫防守。

後來又來了增援的機槍排、反坦克小組、以及迫擊炮小組加入了進來。

據後來統計,這個守備部隊是由俄羅斯人、烏克蘭人、格魯吉亞人、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韃靼人、猶太人8個民族組成的。

在這之後的兩個月內,巴甫洛夫帶領他們堅守在大樓中,與大量的德軍周旋。

當然,巴甫洛夫大樓並非是孤零零的,不僅大樓本身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大樓周圍的廢墟也有相互連通的戰壕和火力點,巴甫洛夫大樓和附近幾個重要友鄰部隊駐紮地也有交通壕相連。在大樓周圍,還佈滿了地雷。

德軍的火炮無法施展,飛機轟炸還是有的,但是敵我混雜在一起,轟炸的效果並不顯著。德軍除了步兵猛攻之外,其實也是使用了坦克的。

只不過,第一是遍佈的廢墟影響了坦克的行動,再加上居高臨下的PTRS-41反坦克槍效果非常好,巴甫洛夫的戰鬥小組摧毀了很多德軍的坦克

雖然資源緊張,但是通過交通壕,巴甫洛夫戰鬥小組還是能得到補給的。就這樣,他們居高臨下撐了兩個月,直到蘇軍的大反擊到來。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德軍也不是不想炸掉大樓,很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比如敵我雙方混戰在一起,遠程炮火基本失去了意義

城市的廢墟和當時複雜的蘇軍防守,又讓坦克寸步難行。再加上巴甫洛夫大樓視野開闊,補給能及時到來,確實對德軍造成了很大傷害。

不過德軍對巴甫洛夫大樓的打擊一點都不仁慈,大家看看它的照片就知道,它的經歷可沒有這麼簡單。


七追風


沒炸燬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除了裝備精良,德軍炮火攻擊他們會及時躲入地下室。而當步兵進攻時,他們會及時上來。除此原因外,蘇軍不是獨自戰鬥的,與相鄰的蘇聯麵粉廠形成戰略支撐,相互配合,而在伏爾加河東岸,有蘇聯的大炮為他們提供火力支援。德軍實際上也是三面受到攻擊,可能是顧頭不顧尾了。


東語東願


巴普洛夫中士率領的小分隊堅守的這棟大樓,讓我想到了抗日戰爭淞滬會戰的謝晉率八百勇士死守四行倉,都是英雄事蹟,值得敬佩。

1、圍點打援是德軍當時最好的戰術。首先巴普洛夫不單單只是一棟大樓而已,還是一個完整堅固的防禦體系,城樓周邊都是複雜的地下管道和眾多瓦礫廢墟組成的防禦體系,炸燬它會給蘇軍帶來更多的掩體和防禦口,反而對德軍步兵進攻帶來更加麻煩的效果。對當時的處於巷戰的德軍來說,圍點打援是德軍比較好的戰術,逐一消滅敵人,再加上這棟大樓本是一個很好的戰略支撐點,特別是制高點,所以德軍才會拼命的爭奪這棟樓。

2、德軍沒及時建好炮兵陣地。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期間,德軍並沒有派大量不對跨過伏爾加河東岸,從而使蘇軍能在東岸建立起了大量的炮兵陣地。這些蘇軍大炮可連續攻擊德軍陣地,而普通火炮是無法摧毀巴普洛夫大樓,致使德軍重型火炮難以攻擊到巴普洛夫大樓,而德軍坦克面對4層高了廢墟大樓幾乎沒多大的作用,反而成了廢墟中蘇軍反坦克炮攻擊的目標;雙方短兵相接,在當時的技術,飛機投擲重磅炸彈,更是難以做到,更容易誤傷到自己人。所以炸燬巴普洛夫大樓其實並不容易。

(巴普洛夫大樓23位勇士中最後一位去世的英雄)

1942年9月14日,在斯大林格勒西郊,由揚科夫-巴普洛夫中士指揮的23名蘇軍,佔據了一座4層公寓樓,頑強地抵抗德軍的前進,並堅守了58天,由於他們頑強的英勇事蹟,這棟公寓樓被蘇聯人驕傲的命名為——巴普洛夫大樓。



賽門軍略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持續了將近200天,被稱為近代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其中最殘酷最激烈的戰鬥就是城市巷戰階段,而巴甫洛夫大樓的戰鬥就發生在這個階段。對於德軍來說,攻佔這棟大樓,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一、斯大林格勒的精神價值。

德軍最初進攻斯大林格勒是出於戰略目的,佔領斯大林格勒就可以獲得蘇聯的糧食、石油和工業基地。而蘇聯如果丟掉斯大林格勒,則會喪失戰爭資源。但隨著巷戰的開始,斯大林格勒的精神價值已經超越了戰略目的。

在斯大林格勒之前,德軍一直處於主動進攻的態勢。雖然有之前的莫斯科受挫,但是德軍此時的形象依然是不敗的。因此,希特勒非要拿下它不可。當時陸軍總參謀長建議將進攻的德軍撤到頓河對岸,遭到希特勒嚴厲拒絕。希特勒說了一句:“德國士兵到了哪裡,就要守到哪裡。”

對於斯大林來說,這座城市是以自己命名的,無論如何都不能落入德軍手中,否則將會對蘇聯的士氣和形象造成極大的打擊。斯大林下令,要求蘇軍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

“每一座房屋,只要有蘇聯軍人,哪怕只有一個人,也要成為敵人攻不破的堡壘。”

因此,雙方在每個房屋都進行了激烈爭奪。一名參加過進攻的德軍軍官後來回憶道:

“敵我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二、廢墟中的戰鬥

在德軍攻入市區前,斯大林格勒已經被炸成了一片廢墟,沒有一座完好的建築物。被炸掉的建築廢墟堆了有幾米厚,這些廢墟反而成了蘇軍士兵抵抗德軍的工事。巴甫洛夫大樓也不例外,經過轟炸之後,整棟大樓已經只剩下鋼筋混凝土結構。蘇軍士兵就是利用殘留的主體結構在抵抗德軍進攻。

蘇軍還將這棟樓作為一個防禦體系的支撐點,在周圍建立了很多火力點,而且還挖了交通壕,連接附近的油庫和麵粉廠。德軍要佔領整個城市,他們面臨的是一個完整的火力體系,是不可能繞過這棟樓的。只有佔領這棟大樓,才能打破蘇軍的防禦體系。

三、無法實施的爆破

此前德軍進攻城市的戰術,是突擊步兵,工程兵,炮兵、航空兵一起協同。但是在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時候,由於雙方戰線幾乎貼在一起,這種戰術無法奏效。如果要完全摧毀巴甫洛夫大樓,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工程爆破,二是採用大口徑的重型攻城炮,比如“卡爾”巨炮。但這兩種方法在當時都不具備。工程兵無法接近大樓,因此工程爆破是不可能的。而卡爾巨炮,事實上德軍後來是打算拉過來的。但是斯大林格勒完全處於伏爾加河對岸的蘇軍炮兵射程中,卡爾巨炮這種行動遲緩的火炮也無法接近巴甫洛夫大樓。

最終,德軍只能使用步兵,跟蘇軍在城內爭奪每座房屋,最終耗盡了力氣,在蘇軍的反攻下失敗。而斯大林格勒也因此成為二戰轉折點,德軍的戰略主動權從此喪失。


迷蝶夢文史社


摧毀一棟建築容易,但是摧毀一個人群的意志就不那麼容易了!

巴浦洛夫大樓是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焦點,斯大林格勒是伏爾加河南岸的一座工業城市,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一直頑強的守住了這個不大的城市,正所謂的背水一戰。

巴浦洛夫大樓處在德軍火力的包圍下,他的後面就是蘇軍的渡口。這座4層高的建築是以鋼筋混凝土為基礎建設的,異常的堅固。普通的炮火對他不能造成根本性的摧毀,只有152mm以上的重炮或航彈能達成這個任務!

但是德軍沒有采用摧毀的方式,而是不斷的組織步兵進行進攻,以求佔領,為什麼?

很簡單德國人要用佔領巴浦洛夫大樓來摧毀蘇軍的信念,巴甫洛夫大樓是蘇軍堅守伏爾加河西岸的標誌,他是那裡最高的標誌性建築。而其他的建築物,像拖拉機廠、百貨公司等德軍早就摧毀了!德軍佔領巴甫洛夫大樓的唯一目的就是“攻心為上”的策略!

名叫巴甫洛夫的蘇軍中士在這棟大樓內率領20多名來自不同部隊的戰士進行了殊死的抵抗。尤其要說明的就是這20多人的火力是很強大的,7.62mm馬克西姆重機槍1挺,7.92mmMG34通用機槍2-4挺,這是巴甫洛夫佔領大樓前德軍留下的,7.62mm捷格佳廖夫輕機槍三挺,14.5mm反坦克槍三支,50mm迫擊炮2門,45mm反坦克炮一門。還有衝鋒槍和步槍都很充足。

他們的堅守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還是取決於蘇軍東岸集團軍一級的炮火支援的,另外毗鄰的麵粉廠的工事也和這棟大樓相成了掎角之勢。

再有就是在會戰後期的德軍在空軍和重炮上出現了明顯的短板,那時他們想摧毀這棟大樓也沒有足夠的炮火了!


杜陵閒人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發生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攻佔巴甫洛夫大樓反映的是蘇軍中士帶領一個班23名蘇軍各民族戰士,與數倍於自身的德軍交戰,堅守該大樓的故事。“巴甫洛夫大樓”是戰後以巴甫洛夫名字命名的英雄建築。巴甫洛夫也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英雄和英雄代名詞。這座樓房是一座四層紅磚混凝土建築。現在仍然矗立在伏爾加格勒大街,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紀念館和紀念碑一起,成為蘇聯時期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重要紀念物。



大樓是一處有利地形,後來被德軍炮火炸燬,混凝土主體建築卻依然屹立存在。巴甫洛夫大樓地下有地下室,當時躲藏著30多個蘇聯居民,戰爭最緊張的時候,他(她)們幫助挖戰壕,有的並參加戰鬥。直到援軍將德軍趕出該地域,此樓一直是蘇軍近衛軍的一個支撐點。

至如說德軍為什麼是攻佔它,而不是炸燬它和繞過它,這是由當時的戰爭環境和戰爭態勢決定的,巴甫洛夫大樓是處至高點,這裡就是一處“堅固的地堡”,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或是xx地進攻的必徑之路。德軍不是沒炸,炸了,只是該建築太堅固,抵抗者太頑強,而不能徹底炸燬。也可能與當時炮火的威力有關,如果放在現代,就是鐵爐也熔化了。


老狼48440790


(巴普洛夫大樓)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有著許許多多類似巴甫洛夫大樓這樣的建築物爭奪戰,也的確有很多建築物被德軍大炮、轟炸機炸燬了,但是德軍不能也沒有那個能力將斯大林格勒所有建築物炸燬,因為德軍的目標是佔領這座城市,而佔領一堆瓦礫對德軍來說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巴普洛夫大樓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大樓,德軍在進攻時也使用過普通火炮、坦克炮對其進行攻擊,但是並未摧毀這座大樓,必須用大口徑重型榴彈炮或者500千克以上航彈才能摧毀它,對一個建築物傾瀉寶貴的重炮彈藥是十分不明智的。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蘇軍士兵)

而且巴甫洛夫大樓背面就是伏爾加河西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高點,一旦將其攻佔,可以以此為據點,指引炮兵轟擊河對岸的蘇軍工事,這對處於進攻勢態的德軍來說是一個應該佔領而不是摧毀的目標。所有德軍選擇第一時間派步兵攻佔而不是摧毀這所大樓,而德軍同時也犯了輕敵的毛病,認為花不了多少時間和傷亡就能攻佔巴甫洛夫大樓。

(德軍士兵)

但是隨著戰鬥的進行,堅守巴甫洛夫大樓的蘇軍士兵給了德軍很大的殺傷,巴甫洛夫大樓的戰鬥已經成為了蘇軍激勵其它將士的英雄事蹟,德軍在瞭解到蘇軍的宣傳後,認為必須佔領巴普洛夫大樓來摧毀蘇軍的抵抗意志。如果選擇用重炮摧毀巴普洛夫大樓的話,反而間接證明了德軍無法攻佔這所大樓,會激勵蘇軍的氣勢,給德軍自信心重大的打擊。所以德軍才會源源不斷的派兵投入到巴甫洛夫大樓爭奪戰中,哪怕承受更大的傷亡。

(守衛巴普洛夫大樓的蘇軍)

巴普洛夫大樓攻防戰實際上到了後期已經是雙方精神毅力的一次較量,蘇軍為了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甚至動用了集團軍的火炮進行直接支援,大樓裡的士兵雖然只有20多名,但是裝備的機槍、反坦克槍可以說是彈藥充足,還配給了反坦克炮、迫擊炮,步槍衝鋒槍更是源源不斷的供應,可見蘇軍堅守巴甫洛夫大樓的決心。而德軍也從一開始的步兵到最後連坦克都派上去助陣,最終仍未能攻佔大樓。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求各位老爺點波關注


軍情解析


“二營長,把你的意大利炮給老子拉上來!”

《亮劍》中75毫米的野戰炮摧毀的也只是木石結構的城牆上的箭樓……

巴甫洛夫大樓的主體是混凝土結構,就是說持續長時間的輪番轟炸才能摧毀。60毫米以下的炮彈,如果不是在樓體內爆炸,根本就奈何不了大樓。因為二戰時候還沒有現在的高爆炸藥,除了面對面,視距外的炮兵也無法精確打擊,“外科手術”被當成戰術名詞,也才幾十年。

巴甫洛夫大樓是位於斯大林格勒列寧大街和蘇維埃路之間的一座建築,德軍攻打它的時候,和蘇軍展開的是巷戰。巷戰,重武器的威力就打了折扣。巷戰的步兵不可能拉著75毫米以上的野炮,要不然炮兵就是人家的靶子。再者這座大樓並不是蘇軍的一個孤立的火力點,事實上也是如此,附近有蘇軍的一座油庫和麵粉廠大樓,地下有交通壕、地道、管道相通。這樣,這座大樓的四周就會有無數個火力點,迫擊炮、狙擊手、反坦克手等,應有盡有。

在巴甫洛夫中士堅守了兩天兩夜後,阿法納西耶夫中尉的機槍排、索布加伊達上士的反坦克組和切爾努申科的迫擊炮小組也先後進入了大樓。

這時候沒有重炮(或野戰炮群)、飛機、坦克就無法摧毀或佔領這座大樓了。

炮群需要地面步兵指示目標,不能亂炸。而大樓就是附近的唯一制高點,可以為炮兵指示目標,但在蘇軍手裡。飛機的作用是進攻前的狂轟亂炸,一旦地面部隊展開進攻,呈現膠著狀態,再用飛機,除非自己人也炸。再者,其時蘇軍已經在德國人的進攻中緩過神來,蘇軍的飛機和地面防空火力,也不允許德軍的飛機任意所為了。


坦克倒是可以摧毀大樓,但是要接近大樓,也進了伏爾加河東岸蘇軍炮群的射程之內,突進來的坦克,也會是大樓裡反坦克手的目標……

在斯大林格勒的這場保衛戰中,德軍突進了城區,像巴甫洛夫大樓這樣的目標,只能爭奪,要摧毀,對於進攻的德軍來說,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困難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