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崖山海戰後,少帝陸秀夫、張世傑帶來南宋官民後裔都成了現在的雷州半島雷州人?

大富豪5867931


♥1272年,襄陽、樊城被蒙元丞相伯顏、張弘範攻破,南宋門戶大開。1274年,忽必烈下令



南征。伯顏兵分兩路,一路東進淮河流域,直指揚州,一路由伯顏和張弘範率領,由漢水南下,取湖北武磯堡,直逼南京。1275年,張弘範部至安徽蕪湖,與宋步兵7萬餘,水軍2000多艘戰船開戰,宋軍損失殆盡,張弘範部長驅直入南京。宋廷發出勤王令,各部率軍來救,7月,勤王各軍與張弘範部在鎮江焦山一戰,潰敗。這一戰的潰敗,讓宋廷徹底絕望。1276年宋廷獻印綬乞降。由於發生軍民反抗的事情,忽必烈撕毀降書,宋廷又一次成為俘虜。而宋度宗另一脈趙昰、趙昺與其生母楊淑妃,在國舅護衛下從杭州南下金華與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回合,不久又南下福州。在福州,擁立7歲趙昰為帝,史稱端宗,文天祥西進,攻取江西。宋廷的建立,促使蒙元南下。1277年,福州淪陷,宋廷逃至泉州,張世傑搶船南下廣東,準備逃往雷州,中途遇風暴船翻,轉至崖山據守,將艦船用大繩連接,一字排開,皇帝所在的船隻居於中間,停泊於崖山與湯瓶山之間海域。小皇帝由於船翻溺水致病,不治身亡,又立趙昺為帝。西征江西的文天祥,由於勢單力薄,迴歸廣東,據守廣東北部,由於孤立無援,於1278年12月被俘。

♥1279年正月,張弘範率軍至崖山,對宋軍進行猛烈攻擊,並挾持文天祥勸降張世傑和陸秀夫,遭到強烈抵抗。於是,張弘範將宋軍團團圍住,切斷宋軍糧食、淡水、柴火供給一月有餘,20萬軍民只能飲海水,吃生糧,致使大部分軍民染病,戰鬥力大幅下降。直至3月中旬,援軍發動突然猛攻,突破防禦,直抵位於船隊中間的皇帝所在的船隻,張世傑無望,調精銳突破崖門口,帶著楊淑妃以期尋得皇室宗親,再度復宋。而與皇帝同在中間的陸秀夫,突破無望,揹著小皇帝與沒突圍出去的大臣、軍民一起跳海殉國。

♥崖山之戰,大宋滅亡,終止了華夏文化佔據中原幾千年的歷史!張世傑突圍出去以後,聽聞皇帝死訊,楊淑妃也投海自盡,張世傑將皇妃埋葬後繼續西行,在西行的路上溺水而亡,其部下大部分分散隱居。據考證,現居於雷州一帶、珠三角地區的趙姓,大部分就是當時張世傑率領突圍出去的那部分南宋軍民的後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