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財務主管或財務經理,考到稅務師或者註冊會計師了,需要去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嗎?

悟空做財務


最近很多網友都問我,特別是三十歲甚至四十歲的網友私信我,說自己在企業做財務經理,現在剛考到CPA了,想去事務所做審計,心裡總想著拿著CPA不去做做審計覺是個遺憾。

思前想後還是萌生了辭職的念頭,但也仍拿不定主意,私信到:“拿到CPA,像我這樣的有必要去事務所做審計嗎,有發展前景沒有?”

因為問的人太多,一個個回覆有些重複,還不如就此寫出來。一來呢,可以對這個問題進行全面的闡述,免得網友生心顧慮;二來呢,還有其他網友肯定也想問,也忖度著是不是去事務所。所以,現在我就已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對這個問題做系統性闡述,我先說下本人在事務所做了四五年審計了的,也是CPA,現在已經回到企業做高級財務經理了。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系統闡述:

1、你個人的性格及所涉及的人脈、資源。

很多人都覺得事務所很有發展前景,殊不知審計也有天花板的。當我們做到審計經理的時候,就是你的天花板,你要往上走,你得想想你是否有業務,有資源。所以,朋友們,如果你身邊有資源如有工商部門的鐵哥們公務員,他們可以給你介紹企業;你是否認識很多企業,跟很多老闆打過交道,這個是你從事審計的潛在資源;你有沒有認識券商的朋友同學,他們那邊可以有很多擬上市公司業務介紹過來。所以,主要看你今後挖掘客戶的能力怎麼樣。單純的同樣的經理,一個在企業一個在事務所其實工資水平是差不大的。

2、你應該明白企業財務經理的優勢所在。

我們可以算算全國財務總監有多少,有多少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有多少未上市且知名企業的財務總監,他們這個群裡還是比事務所的合夥人的群體要廣且要大的多吧。好的財務總監跟著企業成長身價上千萬的也有很多,但是呢,事務所合夥人做到上千萬身家的還是少吧。所以你要明白未來發展目標,你有稅務師、CPA證書,應該留在企業,跟著企業成長,然後成就自己的總監之路,一個財務總監三四十萬的年薪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但是在事務所做到三四十萬年薪不僅僅累而且不容易達到。

3、考過了CPA和從事審計工作沒有必然聯繫,審計工作那麼值得嚮往嗎?

大家都稱審計是什麼,是“審計狗”。當然了,在這裡就開開玩笑,沒有貶低同行的意思,審計依然是值得敬重,為資本市場做了傑出貢獻的。但是,審計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也正因為學到更廣的知識,卻在知識的深度上是弱化了。而在企業做財務,更看重的是你對這個行業的瞭解、對這個行業的制度熟悉程度以及對公司運作的把控上,顯然企業更需要縱向發展成財務經理這樣的人才,長期在一個行業裡深耕的人才。所以你作為一直陪伴著企業成長的財務經理,又有什麼理由去轉行做審計呢?因為你去了事務所最終是回到企業的。

4、考取稅務師、CPA是你跳槽的資本,但不應該是你跨行業的藉口。

也就是說,你考了CPA,可以找個更好的平臺,更能施展抱負的大企業去做,而不是從事審計工作,跨了行業,你又要從頭開始,卻得不償失。

總結:自己個人能力突出有很好的人脈及資源,是可以在審計行業幹一番事業的;作為一般人,在企業做財務經理向著財務總監發展還是可以更快實現人生價值的;我們認為審計能積累經驗,但是在廣度上的,缺乏深度的財務知識,這是審計的短板。

想了解會計、審計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相關問題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後續有更多精彩與大家分享,我是悟空做財務,謝謝大家!


悟空做財務


主要看每個人的職業選擇。

有人立志成為註冊會計師,從大學時代就給自己制定了人生方向,然後矢志不渝地努力學習考試,最終獲得了注會資格,他應該到事務所作為職業會計師從事審計工作。

有人雖然在年輕的時候規劃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是諸多因素出現,導致後來沒有取得注會資格,沒有去到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只在企業做了一般的財務工作。

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固然可喜可賀,沒有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也不必悲觀消極。

人生苦短,活著,活出自己的價值,不管做什麼,都是有意義的。

實現了理想的人,他們是幸運的。

遭遇了很多挫折的人,經歷了磨難,其實也是幸福的。

我們都應該具備一個好的心態。

所以,做注會也好,當財務也好,都可以隨緣吧!


望天紅


就這個問題而言,需不需要去全看個人發展要求,剛考到稅務師或註冊會計師去會計師事務所不一定能立馬達到你現在的工資水平。畢竟工資水平不是一個證書就可以提上去的,還要看工作經驗,畢竟你之前從事會計行業,而事務所主要是審計和諮詢業務,方向還是不一樣的,工作的思維模式也是不一樣的,工作強度也不一樣。事務所需要熬,慢慢熬,一年一年的走,一飛沖天的可能性不高,畢竟審計業內有單獨的晉升體系,基本上每個事務所的晉升體系都差不多,審計員、高級審計員、項目經理、經理、高級經理這樣子一步步來。各階段收入水平也不一樣。

如果現在已經在一個不錯有發展的企業做財務經理,我覺得留在企業不去事務所更好,個人職業發展和所在單位是共生的,企業成長你也成長。沒必要去事務所體驗非人的生活。


小魚說財務


作為注會做的審計,是外部審計,是外部監督的一種。財務經理工作是財務管理,是企業內部運營的內容,所做工作對公司負責。

財務經理通過注會考試,本身是對財務知識體系的重新構建,完善,並不一定需要到事務所去工作,或者有事務所的經歷。

如果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到事務所去,對審計本身也是有幫助的,畢竟審計的基礎是對財務會計的熟悉。所以有機會可以去事務所豐富一下相關的資歷。

誠然,從財務到審計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轉折,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看你需要的是什麼,是豐富自己還是改善薪資待遇。


劍俠76


這些要看你自己個人的手中資源和實戰能力了,尤其是你的稅務籌劃能力和融資籌劃能力,如果上述兩方面特強,尤其是能夠為新零售相關的電商行業或者傳統企業向新零售行業轉變的過程中出現的大量稅務會計方面的籌劃能力,新三板上市能力和IPO財務運作籌劃能力的,你到哪裡都吃得開,吃得香年薪百萬不是夢,年薪千萬也可能!否則建議你老老實實呆在原單位,把所在的企業搞上去,進入同行T0P100或者50名一一一一,因為你作為高級財務人員的價值就是你所在的企業,它的進步成績和取得的業績的高與低,以及你的老闆對你的高度評價和深度信賴,沒有上述兩點,你會一文不值,盲目自嗨!


綻放人生82847334



樂小樂的外婆


這要看個人職業發展方向,考出註冊會計師跟稅務師說明有了進入事務所的門票,事務所接觸到的公司業務非常廣和複雜,對於提升業務水平開拓眼界非常有幫助,但是也會很累,註冊會計師號稱經理警察,實際上以審計為主,稅務師則融匯貫通我國的稅法,能夠為企業做稅收籌劃,合理避稅。在企業而言業務相對單一,但是持有兩證絕對會助理自己在企業財務崗位的發展。至於進不進事務所是做審計還是留在企業做會計全靠看個人。


我心飛揚高楗1


你問的是“需要去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嗎?”

答:不是必須要去。

延伸:什麼時候需要去,什麼時候不需要去呢?

由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或路徑決定,不是由證書決定。

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