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月CPI同比上漲2.2% 5月以來漲幅首次回落

中国11月CPI同比上涨2.2% 5月以来涨幅首次回落

11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3%。資料圖為山西太原夫妻商販仔細核對賬本,計算豬肉銷售收入。(圖片來源:中新社)

中国11月CPI同比上涨2.2% 5月以来涨幅首次回落

CPI同比、環比漲幅走勢圖。(圖片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

【訊】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平均,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1%。1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2.2%,5月以來漲幅首次回落。

據中新社報道,具體而言,11月份,城市上漲2.2%,農村上漲2.2%;食品價格上漲2.5%,非食品價格上漲2.1%;消費品價格上漲2.2%,服務價格上漲2.1%。

食品價格成為影響CPI變動的主要因素。11月份,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2.5%,影響CPI上漲約0.72個百分點。

其中,鮮果價格上漲13.3%,影響CPI上漲約0.21個百分點;雞蛋價格上漲5.2%,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禽肉類價格上漲4.5%,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

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均上漲。其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分別上漲2.6%和2.5%,居住、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上漲2.4%和1.6%,生活用品及服務、其他用品和服務、衣著價格分別上漲1.5%、1.5%和1.4%。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測算,在11月份2.2%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9個百分點。

從更能體現價格近期變動情況的環比數據來看,11月份,中國CPI環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3%;食品價格下降1.2%,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0.5%,服務價格下降0.2%。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說,蔬菜市場供應充足,鮮菜價格下降12.3%,影響CPI下降約0.33個百分點;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部分產地為避險加快出欄,豬肉價格下降0.6%,亦影響CPI下降約0.01個百分點。

繩國慶進一步表示,在非食品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4.9%和5.2%,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2個百分點;飛機票、旅遊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下降5.0%、3.3%和2.3%,三項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07個百分點。

另據中新網報道,前10個月,CPI同比漲幅處於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調控目標之內。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分析,目前來看,影響CPI的部分因素已經減弱,年內CPI同比增速中樞大幅上移的可能性不大,不太可能觸碰3%。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11月14日曾在發佈會上表示,從未來走勢看,支持物價平穩的因素較多。從食品來看,豬肉價格在這個基礎上應該會有恢復性的上漲,糧食生產形勢也較好。從工業品方面看,中國產業體系比較完整。從服務來看,升級程度不斷提升,服務業的供給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