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時代後,一兒一女是每個家庭的標配嗎?

大大大餅兒


如果從傳統觀念來看,人們的目標何止只是一兒一女?那自然是多多益善!從前那個時候十個八個都不嫌多,即使是窮苦人家都必然是生一大堆孩子。

當然如今時代不同了,大家講求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以前沒放開二胎的時代,城裡人基本上都是生一個。即使是在農村,兩個也算是超生,罰得你喘不過氣來。

現在好了,放開二胎了。我們本來以為,大家都會可勁地生了。但是結果似乎跟想象的不一樣,生育意願並沒跟上去。當然這也有深層次的原因。

事實上,限制生育本來是有反人性之嫌,但卻又有現實的考量。沒辦法呀,生是容易,可是養就難啦。

如果你條件允許,有兒有女的話,那肯定是非常完美的一件事。生了兒子,名聲好;生了女兒,福氣好。所以說,一對兒女,正好就湊了個“好”字。

但是,凡事也不必強求。我們應該意識到,其實男女都一樣。如果現在還有人依然保留著非得生兒子傳宗接代的思想,那我只能說你食古不化了。女兒不也一樣是傳後人嗎?

當然了,如果只生一個的話,有時候也會覺得少了點吧,畢竟孩子將來會很孤單。而且,家裡只一個小孩,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似乎也有點缺憾。如果平時在家裡就有個伴,那麼對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讓他們從家庭走向社會能夠很好地有個過渡。

所以我覺得,生兩個算標配吧,但不管是兒是女。

我自己就是生了兩個女兒。婆婆在這方面還是比較開通的,雖然她一直生活在農村。當時我們就商量好了,如果一胎是個女兒,那就再生,如果再生的還是女兒,那就此打住。

偏偏我孃家的態度顯得落後了。他們依然希望我生三胎,以求有個兒子。觀念這東西,也不是說一天兩天能改過來的。

還有些人,生兒子是為了防老。我覺得這顯然是有點可笑了。這個年代還等著兒子養老?你就等著啃老吧!

究竟生兒子有多好?我覺得絕對沒大夥想象的那麼好。如果你將來兒子有出息了,自然也不會留在身邊,反而你自己都鼓勵他們去外面闖。那麼的話,生兒子跟生女兒又有什麼區別?再假設兒子沒出息,整天窩在家裡啃老,那還真不如生女兒呢!


萌媽育兒筆記


以幾千年來中國的育兒觀念肯定是一兒一女最好!因為俗話說有兒子是名氣,有女兒是福氣,大家既想有名氣,也想有福氣,所以說一兒一女肯定是最幸福的。有兒有女。既可以體驗養兒子的過程,又可以參與女兒的成長肯定是最好的。等老了因為中國畢竟是有這個嫁娶觀念。覺得有兒子了,肯定將來跟兒子生活在一起會比較好。雖然現在已經不認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還是覺得女兒嫁出去了,始終是離開這個家了,離父母遠,有些事情幫不上忙。就比如說我是遠嫁的女兒。有的時候很想父母,但是一年也就回去幾次而已。當然有的兒子在大城市裡留下了父母在老家或者沒住在一起一年也是見不到幾次面,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覺得有兒子好,兒子家住著比較有底氣,因為我身邊接觸到的老人,包括我的父母,我的公婆在內,他們都始終覺得在兒子家住著有底氣。覺得這是自己的家,如果在去女婿家去,女兒家去,女婿家就始終覺得沒有在自己家住著有底氣。這可能也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岳父母都會對女婿很好,就希望能對自己的女兒好一些。 在婚禮上也能看出來。男方的父母都是笑盈盈的,因為家裡進新人,而女方的父母都是表現的會比較傷心難過,因為女兒嫁出去了。難免會傷心難過,因為自己養了。20多年的女兒要跟著別人走啦。心裡還是很捨不得!但是女兒嫁出去以後結婚以後,生孩子以後她自己做了母親,她自己生兒育女以後就更能體會到自己父母的不容易,她就會變得越來越懂父母的心。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更加的體貼,更加的關心父母!要兒子的話會覺得比較有底氣,在中國這個幾千年的重男輕女,傳統思想下還是很多人喜歡兒子的。有兒子的話將來會有孫子呀,子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兒子的話,如果將來娶媳婦兒,兒媳婦兒比較厲害的話,有的父母也是很受氣的。雖然一兒一女是人生贏家,誰都想。但是生孩子這種事情又不像買菜。你想要什麼就可以有什麼。順其自然吧,孩子健健康康比什麼都重要。教育的好孩子將來聽話,有本事。父母省心就是最好的。


Vivihan0211


標準個頭!整天講生二胎好的人,當你沒錢時多少人給你?過好日子比什麼都什麼都強!生一個完成任務。


時間會讓人怕老


在我們老家,兒女一兒是高配,一女一兒是標配,無論如何,兒女雙全最好,如果不能,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的我覺得比什麼都幸福。


豆豆沫沫


不能說標配吧,只能說一兒一女是最完美的。


堅強不過是逞強罷了


一兒一女是頂配,標配有可能是兩兒或者兩女


香椿之根


生不生 生幾個 男孩女孩都是個人自由。人這一生努力提高自己才是人生贏家


小白希勞


只要你們兩口子和睦,家庭幸福,有沒有孩子,有幾個男孩女孩都不重要,兩口子不和睦,有啥都雞飛狗跳。


狗子媽媽愛玩手機


都這麼想,都不敢生。


依 然。 


生兒生女順其自然,二胎也並不是要兒的兒要女的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