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怎麼辦?

jingjing2013


“ 孩子總是挑食”“寶寶只吃青菜、不吃飯”“我們家孩子只吃肉不愛吃菜”聽到這些無奈的抱怨,相信每個寶媽寶爸,甚至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有過似曾相識的煩惱。更有甚者說挑食偏食的孩子更聰明?!”“甚者你過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嚴肅的說,其實沒有不挑食的小孩,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孩子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點, 鮮明的個性特徵,當然也初步有了自己的口味偏好,並且他們的喜好程度比我們更直接更強烈。這是因為,孩子的味蕾是我們成人的兩倍,他們對食物味道的敏感性比成人更強,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寶寶都會有自己的喜好食物,一旦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時,寧願餓肚子也不吃飯,這可愁壞了家長。那寶寶吃飯挑食怎麼辦呢?

首先,對於孩子挑食偏食,是階段性的,也是正常現象。當家長開始給寶寶添加某種輔食時,比如寶寶第一次吃西藍花、或者雞蛋羹時,剛吃到嘴裡寶寶就全都吐出來,很多家長就覺得寶寶是不是不愛吃、挑食。其實可能是他的身體還沒準備好接受這種食物,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吐出來,這只是寶寶本能反應而已。很多時候他們拒絕新的食物種類,只接受自己吃過的、喜歡的食物,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家長需要做的是,不強迫孩子進食,而是多次嘗試引導,或是用其他的同類食物混合,慢慢過度直至替換。家長切不可心急,要給寶寶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循序漸進的嘗試,孩子也會願意接受新的食物。其次,孩子完全不接受某一種食物是不會影響到他的生長髮育的,並不存在什麼食物是不可替代的,經常換著花樣吃,就不用擔心孩子會缺乏營養,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另外,當孩子不接受某種食物時,很可能他的身體對這種食物不耐受。當寶寶在添加某種新食物後,出現了大面積的溼疹、伴隨嘔吐、腹瀉等症狀,家長要格外留心,寶寶有可能是出現了食物過敏的情況,要立即就醫明確原因,對症治療。

最後,對於孩子來說,吃飯這件事本身就有它最原本的樂趣,希望家長給寶寶建立一種正確的、健康的飲食觀念。這不僅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影響,而是更長遠的、乃至一生的飲食習慣的影響。


兒科醫生鮑秀蘭


這是李爾蓋茨第91篇教育日記

一次讀書活動結束後,育兒專家們一起聚餐聊天,飯桌上大家各抒已見,我聽得津津有味!

這家杭幫菜上菜效率很高,二十分鐘不到一桌菜就上齊,見此場景有一位家長問大家,孩子偏食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一圈之後我最後發言把大家的觀點以及我的看法總結了出來: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要說小孩子挑食,大人都整天嚷嚷著不喜歡吃這不喜歡吃那,孩子挑食的現象很正常!

但過分的挑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所以家長們要科學引導孩子進食。

秘訣一:對於食物不做主觀評價

“吃胡蘿蔔補維生素C!”飯桌上媽媽拼命給兒子夾菜,勸兒子多吃有營養的,久而久之孩子要麼就喜歡這個菜,要麼會很討厭這個!“

“洋蔥和苦瓜真難吃!”爸媽在飯桌上聊天也不要對某個菜做出主觀評價,以免孩子對某個菜形成“偏見”。

秘訣二:剁碎神功

記得我小時候很討厭吃綠色蔬菜,媽媽就把菠菜剁碎和在面,最後做成了菠菜面,吃起來特別香。

曾經在讀書會上,一位智慧的母親說孩子不喜歡吃西藍花,很喜歡吃蝦仁,於是他把西藍花和蝦仁都剁碎,做成了“蝦仁綠森林拌飯”,孩子愛的不要不要。

秘訣三:飯桌就是飯桌

不少家長吃飯的時候依舊開著電視機或玩著手機,孩子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吃飯不專注。

還有很多“熱心”的家長把飯桌變成講桌,對孩子指指點點,漸漸地孩子飯吃的越來越少。

很多長輩為了孩子吃飯不惜追著全家喂,有時候孩子以吃飯慢來博取關注和要挾,久而久之養成了讓人頭痛的厭食習慣。

如果你的家裡有以上三種情況,請趕緊停止。有人會說看想到孩子不吃飯會餓著就會心軟,孩子不吃那就讓他不吃,並告訴他不會重新做。等孩子惡一兩次之後就會學乖,當然前提是不允許他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當然在學術界對於孩子挑食的原因還有不少的爭議,有的學者指出孩子挑食是家長育兒無方,然而,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孩子挑食或許由基因決定,家長的餵養方式並非“罪魁禍首”。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通過對1900對16個月大的兒童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孩子對食物的喜好,主要由基因決定,與父母的餵養關係不大。

《兒童精神病與心理學》期刊的文章指出,童年早期接觸不同質地、味道和外形的食物時,“有一些兒童樂於接受新食物,但大部分表現猶豫”。研究帶頭人安德烈亞·史密斯說:“理解這是內在習性有助轉移對家長的批評。”

不過,研究人員同時指出,應該避免“基因宿命論”,人類確實可以改變不少由基因決定的特徵,例如體重。所以按照以上的三個方法,保證你的孩子不會挑食!

不知針對挑食,你有什麼經歷和看法,歡迎分享出來。

李爾蓋茨,一位熱愛教育而忘記工作的教育愛好者,專注解決1至16歲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

你的家教困惑我都經歷過,趕緊關注吧!


李爾父母學堂


呵護寶寶健康成為了我們每位家長的頭等大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頭,孩子過得好我們也在安心!

相信每位新手寶寶媽媽都會面臨這麼一個問題,孩子挑食、厭食甚至不吃飯。面對這麼個問題我們家長如果不能其實解決,就會導致寶寶發育遲緩,體質下降,影響寶寶生長髮育。

孩子挑食、厭食、甚至不吃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 缺鋅:營養學專家研究證明孩子缺鋅最直接的症狀就是味覺減退、從而導致厭食、偏食。

2. 收到家人的影響:家人的飲食習慣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媽媽的影響。

3. 對孩子的飲食沒有要求: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總而導致孩子挑食、偏食。

4. 零食不離口:五花八門的零食對孩子極具誘惑力,如果養成常吃零食的習慣,會導致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腸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終可能引起消化功能減弱,食慾下降。

5. 邊看電視邊吃飯:現在很多家長在餵飯的時候都會把孩子帶到電視前邊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精彩的電視鏡頭會分散孩子的食慾。

6. 單調的食物:有點家長只做孩子最愛吃的食物,從而導致孩子偏食、厭食,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營養均衡。

寶寶偏食厭食帶來的危害:

1.營養不均衡:當寶寶營養不均衡時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通常會比同齡人瘦弱。

2.孩子體重嚴重不達標:寶寶偏食營養攝入不足,缺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導致體重偏輕,長高速度也減慢。

3.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專家鑽研發現,通常寶寶的智力發育指數要比偏食寶寶高14分,偏食寶寶還容易出現留意力不集中的徵兆。

4.抵抗力差:由於飲食不平衡,偏食寶寶不能很好地從食物中獲取營養來提高免疫力,是以更容易染病,經常會感冒發燒。

針對以上的問題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去改善:

1. 補鋅:鋅是機體中200多種酶的組成部分,鋅定位於舌乳頭表皮,對維持味蕾細胞的再生起重要的作用,鋅硒寶富含著鋅、硒、碘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使口腔唾液中磷酸酶的含量增高,隨之味覺素含量也增加,解除味蕾的障礙,恢復味蕾的敏感度,從而增加食慾。補鋅可以分為食補和補鋅製劑。食補:可以在給孩子多吃一些牡蠣、瘦肉、魚類、牛奶、核桃、花生、芝麻、紫菜、動物肝臟等含鋅量較高的食物。但是食補的週期會比較長,效果也沒有那麼顯著因而很多家長都會選擇補鋅製劑給孩子服用。市場上效果最好的補鋅製劑應該是新稀寶這個老產品。

2. 家長從自身做起:家長要引導孩子不偏食、不偏食、不厭食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吃了也會跟著吃。

3. 嚴格要求孩子的飲食習慣:不讓孩子隨意吃東西。

4. 控制孩子的零食量:不讓孩子吃過多的零食。

5. 吃飯時間不給看電視:正確指導孩子吃飯時間不做別的事情。

6. 準備豐富的食物:每天換著做不同的菜給孩子吃,給孩子不同的口味。

呵護寶寶的健康成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


HHY醫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個故事。

兩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聊天。小女孩說:“大人們可真厲害,他們從不挑食。”小男孩一臉不屑地說:“那當然囉,他們只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之所以講這個故事,是想說,對食物的喜好是人的個性,既然大人都不勉強自己吃不喜歡的食物,為什麼要這麼計較孩子的挑食呢?

回到問題上來,有這麼幾個建議:

一、增加食物的多樣性

營養不會只在某幾種食物裡。這樣不吃,就換那樣。當然,最關鍵的,老是吃一樣的東西,就算是龍肉也會吃傷。

二、換一種烹調方式

煎、炸、炒、燉、燒……那麼多的烹調方式,為什麼非要侷限於一種呢?就拿我兒子來說,不吃蒸蛋、煎蛋,可是能接受白水煮蛋,如果用蜂蜜蘸料,他會搶著吃。

三、要求孩子嘗試不同食物

這個需要大人以身作則,或許還需要設計成遊戲。我小時候就被要求,桌上的菜必須輪流著吃。我常常是先來一大夾喜歡的菜,再來一小夾不喜歡的菜。現在,我也會有不太喜歡的菜,卻沒有什麼是完全不吃的。

四、期待時間的魔法

你有沒有什麼小時候一提到就皺眉頭、長大了卻很喜歡吃的食物?我小時候怕苦、不喜歡吃苦瓜,可是從初中畢業開始,突然就很喜歡吃苦瓜了,而且炒苦瓜的時候不會提前碼鹽,怕把苦味去掉了。

五、“食補”不行還有“藥補”

我們為什麼擔心孩子挑食,不就是怕孩子營養攝入不均衡嗎?不用急,大不了還可以選擇營養補充劑啊,補鈣的、補鐵的、補維生素ABCDEFG的,還有十項全能的,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需求。


謝競汶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都給出了很好的建議。滿熊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繪本

——《心靈養育繪本|飯菜真好吃》

2~3歲的孩子活動場所以家庭為中心,將迎來人生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也在萌芽。他們一方面仍然十分依戀父母,可一方面他們又變得很獨立,有時還跟家人對著幹,愛說“不要、討厭”,經常挑食、霸道,不願分享,愛模仿大人的言行……

由七田教育研究所 編著的七田真·心靈養育繪本系列繪本圖書正是針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只為培養開朗的、懂事的、努力的孩子!

而這本《心靈養育繪本|飯菜真好吃》,對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很好引導作用。

如何給孩子講繪本?滿熊給您支招,點擊視頻會有專業的繪本老師為您指導如何給孩子講這本繪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6700008f1583ec51678\

滿熊閱讀


挑食是不健康的哦!小朋友見過月亮上的糖葫蘆嗎?知道星星長胖的樣子嗎?太陽的眼淚是什麼顏色的呢?插上想象的翅膀,講述食物背後的故事,解決小福挑食的煩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360,"vname":"寶寶巴士之奇妙好習慣 第5集 我不挑食.mp4\

CarKei


青菜不吃,蘿蔔不要……噘著小嘴,噙著眼淚,面對挑食的小孩,家長們看在眼裡,煩在心裡。可怎麼才能解決幼兒挑食的問題呢?連哄帶騙,邊罵邊塞,軟硬兼施,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瞭解了幼兒挑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搞清類別有的放矢  

據周醫生的臨床經驗,挑食在幼兒中的發生率很高。由於長期挑食會致使幼兒體形瘦小,或過於肥胖等不正常體型,因此,家長們應該對孩子的挑食惡習引起重視。

一般而言幼兒的挑食情況能分為兩大類,純挑食和客觀挑食。  

純挑食,即該類的所有食物都不吃,如所有蔬菜。這一類挑食的主因是孩童體質不佳,或疾病在身。若是孩童本來身體就不好,營養不良,脾胃虛,先天不足,則可用藥,如乳酸菌素片等口服藥片來緩解挑食的症狀;若是因扁桃腺發炎、消化道及胃腸炎疾病恢復期等而引起的挑食,可適當服用開胃藥劑、健脾糖漿等調理性藥劑。  

客觀挑食,該類的大部分都吃,但少數不吃,如芹菜、蘿蔔等。面對這類挑食孩童,周醫生建議家長要多花點心思,通過烹調改善。以芹菜為例,可先用清水涮涮,去味,再加蔥、蒜等,減弱其味道,最後用麻油拌。孩子聞到香味四溢的芹菜,就算嘴裡嚷著不吃,眼睛卻早已發出了異樣的光芒……  

瞭解成因對症下“藥”  

有人說挑食會遺傳,其實不然。周醫生認為,口味還是後天養成的,出生時都是淡的,幾個月後才會慢慢有味覺,所以家庭環境影響是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以客觀挑食為主的情況。為此,周醫生特別列舉了幾種由於家庭環境影響而造成的孩童挑食的原因:  

1.家長挑食。有很多家長自己就挑食,不吃青菜、蘿蔔等,因此,一來家長成了“榜樣”,二來這些菜種在家裡的餐桌上鮮見,孩子潛移默化中也挑食了。  

2.家長過分溺愛孩童,導致幼兒任性,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吃。  

3.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好好照顧小孩,便給小孩較多的零用錢,讓小孩隨意購物,尤其是快餐、零食等不夠健康的食物。小孩不健康的飲食機會較多,最終影響正餐,導致挑食。  

4.家中長輩較多,小孩喜歡吃什麼就拼命塞,往往因此忽視了其它種類的食物。  

5.現在一日三餐日益演變成一日五餐,甚至更多餐,下午的水果、晚上的牛奶等,隨著副餐的增加,正餐的質量便受到了影響。  

面對上述幾種幼兒挑食成因,周醫生建議,家長們應該多多瞭解、關心自己的孩子,而非一味地溺愛或任由孩童隨波逐流。同時,周醫生提出了幾點解決孩童挑食的方法:  

1.吃飯時數落孩子不可取。吃飯時數落孩子,影響其情緒,進而影響食慾。  

2.零食少吃,尤其是飯前,一旦零食吃得過多,便會影響到正餐,尤其要忌膨化類零食。  

3.飯前不吃糖分高的食物,否則會影響正餐食慾。  

4.葷素搭配,豐富口感,均衡營養。由於孩童的味覺敏感,偏好口味美的食物,家長可在烹飪上多花心思,經常變換口味,可適當嘗試茄汁、糖醋等調味。  

以上的方法雖然頗為有效,但周醫生強調,倘若家長存在的一些誤解不能糾正,孩童的挑食惡習仍然難以“擊敗”。  

誤解1:有人會覺得小孩胃口很小,所以只吃菜,不吃飯。  

正解:只吃菜,不吃飯,缺乏人體必需的澱粉,會對孩童正常的生長髮育有所影響,尤其會影響孩童長高。  

誤解2:先葷後素,而葷中又重魚、蝦、蟹,輕家禽、豬牛肉等。覺得魚、蝦、蟹能越吃越聰明,但家禽、豬牛肉等沒什麼用,忽視肉類。  

正解:事實上,家禽、豬牛肉等肉類也富含各類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也有極大的幫助。  

誤解3:經常帶孩子上飯館用餐。  

正解:上飯館用餐的頻率過高,不僅不健康,更會影響飲食結構。高葷高蛋白,長此以往,營養不均衡,極易造成過胖或過瘦的不正常體型。  

奇思妙想幼師出招  

除了通過醫療、食療來糾正孩童挑食的壞毛病,用一些小遊戲和心理暗示,也不愧為切實有效的好方法。虹城幼兒園的徐莉老師便傳授了幾種幼兒園內的小絕招,家長們也可以此為鑑。

大家團團坐  

小朋友們一起吃飯的氣氛很有感染力,其他小朋友若對某種食物都吃得津津有味,那些挑食的小孩看後也會嘴饞,漸漸地,這類挑食孩子也會慢慢嘗試他原本不肯吃的食物了。

做遊戲  

比一比看誰吃得快?雖然這是被用濫的招數,但對小朋友確實很有效。尤其是對付三歲以下的寶寶,他們就吃這一套。

表揚示範  

採取榜樣示範法進行暗示,表揚那些吃飯吃得好的小朋友,從而讓那些挑食的小朋友產生吃飯不挑食的慾望。  

善用掩護什錦菜色  

將一些食物改頭換面之後,面對那些原本難以下嚥的食物,小朋友們也分辨不清了,要調動起他們“金貴”的小胃口也就不那麼難了。

蔬果色拉  

原料:生菜、胡蘿蔔、粟米粒、香蕉、蘋果、梨、酸奶  

製作:將各類蔬果切成丁或末,顆粒越小越好,然後放入碗中,再倒入酸奶攪拌即可。  

秘訣:這種不用色拉油的色拉,製作起來省時省力。白白的酸奶拌入其中,為蔬果們戴上了“面具”,小朋友難以分辨,自然照單全收。什錦炒飯  

原料:米飯、胡蘿蔔、青菜、火腿及雞肉,植物油、蔥花、黃酒、鹽、味素各少許。  

製作:將胡蘿蔔、火腿、雞肉、青菜切成丁或末後,將雞丁煸炒片刻,再加入少許湯水和火腿丁。燒開後,略微燜燒一會兒,等雞丁熟爛後,放入胡蘿蔔丁和青菜,燒煮片刻取出待用;將洗淨的炒鍋裡放入少許油燒熱,放入米飯、蔥花煸炒幾下,放入雞肉、火腿及其他原料,加入少許黃酒、鹽、味素一起煸炒至入味即成。  

秘訣:色香味俱全的什錦炒飯,將平凡至極的米飯、青菜、胡蘿蔔“面目皆非”,多少會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水木13


孩子挑食,是件很讓父母撓頭的事情。挑食的孩子吃得少,身體獲得的營養單一,難以滿足孩子的身體需求;另一方面,挑食的孩子往往吃飯很慢、磨蹭,會佔用大人很多時間,所以,很多父母都想急於糾正孩子挑食的毛病。但是,如何糾正,卻是要有方法和技巧的。

先要明確一點:孩子不喜歡吃某些食物,不一定就是挑食,這可能只是孩子的個人喜好而已。比如,有些小孩子討厭西紅柿,有些討厭豌豆,有些討厭蘑菇,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只有孩子好多種類的食物都不吃,而只吃很少的幾種食物,才算挑食。實話說,也並非所有的食物,大人都是願意吃的。

你還要知道的是,小孩子都有可能經歷如下的一段時間:他們沒胃口,或是喜歡反反覆覆吃同一類食物。如果你不太把它當回事,你會發現,當他們胃口恢復的時候,會開心地吃之前拒絕吃的食物。但是,挑食的小孩不是這樣的。挑食的孩子拒絕進食的食物清單每天都會變長,一直到只吃有限的幾樣東西來維持生命。而且你會發現,他的這種行為模式會在其他方面重複出現。


如果家裡有幾個孩子,其中一個挑食的話,另一個差不多也會挑食。所以,糾正孩子的挑食毛病,是非常重要的。挑食的孩子,一般不是一下子變得挑食的,它往往和父母餵食孩子、提供食物的方式有關,甚至與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有關。為了預防或糾正孩子挑食,父母可以嘗試以下的一些招數:

★ 如果孩子突然間不喜歡某種食物了,不要反應過度。讓他吃他喜歡吃的其他東西,在他吃完後把食物清理掉,不要關注他沒碰的東西。幾天後再把他拒絕吃的那種食物給他吃,你可能發現他改變了對這種食物的態度,因為他發現第一次拒絕吃這種食物時沒有引起你的任何關注。

★ 給孩子留有餘地。如果孩子持續不喜歡吃某種東西,當你給家裡其他人做那種東西時,可能得給他做點不同的東西。但如果孩子不喜歡吃的東西太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當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對他予以表揚和鼓勵。如果你堅持“再吃三勺”,就一定要吃完三勺。

★ 有時候孩子不喜歡吃某種食物,不是因為口味,而是因為食物的質地。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烹飪同樣的食物,看看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 不要讓小小孩或兒童自己選擇吃什麼,那是自找麻煩。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儘可能吃同樣的東西,不要讓大家從菜單上選。可以給吃飯很好的五歲大的孩子提供幾個選擇。

★ 如果孩子不吃擺在他面前的食物,不要讓他整個下午都在那裡坐著,直到他“把盤子吃乾淨”;也不要把他的盤子收走,然後給他吃小吃或點心。他必須明白,如果不吃你給他吃的東西,別的什麼也沒有。


(部分建議選自喬·弗洛斯特的育兒暢銷書《超級保姆的教養金律》,田科武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超級爸爸


想解決孩子挑食的問題,得先了解孩子挑食的原因。觀察周圍孩子的飲食習慣發現挑食的孩子有一下幾種情況,1、孩子自己不吃父母跟著後面喂 2、有的父母會說我家孩子不喜歡吃什麼什麼從小就這樣,我小時候也是 3、孩子零食不斷,飲食不規律 4、孩子消瘦脾胃不和。專家指出,嬰兒時期孩子只有單味覺,沒有分辨復合味覺的能力,這時候他只認母乳的味道。當孩子慢慢長大可以加入流食時,孩子才慢慢有複合味覺,這時候家長開始合理搭配,讓孩子初步建立多樣的複合味覺。等孩子能自己拿勺子吃飯時,讓他自己吃,這不只是吃飯,孩子開始控制外部世界了,獲得成就感,這時候讓他嘗試各種適合他的美食,千萬不要喂孩子。等孩子再大點時候,跟別人聊你家孩子時,說積極的語言,人是最容易受暗示的動物。比如你家孩子不喜歡菠菜,他偶爾吃一口時,你馬上說,我家寶寶一點不挑食,長得多好。這樣潛移默化語言暗示下孩子慢慢真的不挑食了。我經常遇到年輕的媽媽,孩子還沒開始吃呢,就說我家孩子不喜歡吃什麼什麼,有的還加一句,我小時候也這樣,這無疑強化孩子挑食,而且會更理直氣壯,不是我不喜歡,是基因裡帶的。像我小時候一天在外玩,到飯點餓的肚子嘰裡咕嚕叫,一進院子聞到香味,更餓了,狼吞虎嚥的,哪有挑食的功夫。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們零食不斷,現在的孩子們可能很少體會過餓的感覺,這也是很多孩子挑食的原因,控制孩子零食,飲食要規律。還有極個別孩子脾胃不和,這得找專業的醫師來調理。


高三媽媽日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5770006d39bebf50df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