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油不多了,12月14油價是上漲還是繼續下跌呢?

頭條就是一臺戲--扯淡羅


12月14日油價調整大概率會是向下調整,車裡油箱裡的油不多了可以加滿,12月14日的油價調整時間可能並不會出現調整,或者幅度並不會很大。為什麼?

一、從今年油價調整的角度講,2018年可能僅會微調。

11月2日至今的3次調整可謂是大幅下調,每一次的力度均在0.29元以上,經歷了3次調低以後,可以說逐漸的減緩了油價的平衡。

當然,很多投資者會說同期的2016年會更低。其實2016年的均價也是處於6月之多,只是上半年時更低而已,下半年還是上漲至了6元以上。

二、對比之下,12月14日的油價變化將不會很大。

11月30日時的國際油價為50美元/桶附近,最高51.79美元,最低49.65美元,11月26日均保持在相等附近區間內震盪。而近期在歐佩克及非歐佩克產油國宣佈減產的背景下,原油價格上漲幅度雖然不大,但也52元/美元、53美元附近。也就是說較上次略有上漲。

國際油價略有上漲,應該對應的是上調,但可能並不會發生。為什麼?因為還存在庫存綜合油價。我國每年進口石油4.2億噸,平均每天115.1萬噸,數量巨大。儲備油大概能夠提供三個月的使用量。而在這次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的過程中,庫存價值並沒有很好的降低。需要時間才能夠致使庫存價格的有效降低。

所以,雖然國際油價近期略有上漲,但從庫存油量講價格是降低的。綜合來看,油價具有一定的對沖,就算調整也不會大幅調整。

當然,可能存在對於庫存油的價格降低,下調的可能性較高。如果是加油的話,在使用期間可以加半箱油,當12月14日公佈結果以後再行加另外半箱油,也算是划算。


厚金說


做人要學會滿足,油價已經3連跌,目前油價相對來說比前幾個月低不少,要是郵箱沒油了就先把油加滿。


別天真的想著14號油價調整的時候能再次下降,小心油價再次上漲要多交錢,到時吃虧的可是自己。


14號油價上調是大概率事件。


要預判14號油價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我們的先來了解下我國成品油的定價機制,以及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


我國成品油目前調整週期是10個工作日,相當於14天,成品油調整的依據是過去10個工作日布倫特、迪拜、米納斯三種原油加權平均價格的漲幅情況,在結合原油的運輸價格、稅費、冶煉成本,以及一定的利潤之後得出當期的成品油價格,如果價格調整的幅度小於50元每噸,則不會調整,而是放到下一期去。


而原油運輸成本、稅費、冶煉成本、企業利潤率短期之內是相對比較固定的,所以對成品油的漲跌影響最大的是國際原油價格,也就是布倫特、迪拜、米納斯三種原油過去10個交易日加權平均價格的變動情況。


根據過去幾輪成品油調整的結果來看, 國內成品油的價格調整幅度和布倫特原油價格的變動幅度大概是1:0.6左右,相當於布倫特過去10個工作日加權價格波動10%,國內成品油會調整6%左右。



至於14日成品油會上調還是下調,目前根據國際原油市場原油價格的波動來看,上調的概率是比較大的,本週期參考的10個工作日油價波動情況已經過去了5個工作日,這5個工作日布倫特原油的加權平均價上浮0.22%,按照這個波動情況,目前國內汽油價格是7735元/噸,那對應的應該會上漲10.2元,暫時打不到50元每噸以上的調整標準。


但是本輪油價調整週期還有5個工作日,預計剩餘的這5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價格會有小幅度的上漲。前兩天剛結束的歐佩克年會最終做出了決定,從2019年1月開始日均減產原油120萬桶,初步設定期限為6個月,雖然這個減產幅度不是很大,但對市場的信心響應很大,歐佩克做出這個決定之後,2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上漲4.71%至62.89美元/桶,1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上漲4.41%至53.76美元/桶。


而且本次減產行動更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減產了多少,而是新的OPEC+石油定價組織初步形成,這裡面俄羅斯的影響很重要,有了俄羅斯的撐腰,中東國家對特朗普的施壓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新的OPEC+對石油的定價會更加穩定,所以這個有利於提振市場的信心,從而推動原油價格的小幅回升,一旦國際原油價格回升,不排除14日我國的成品油會再一次上調。


貸款教授


如果說該開車還是得開車,難道為了撐到12.14你還特意去打車嗎?這樣的成本反而會更高,即使12月14日出現前兩次的巨幅下降,一升減少4毛錢,加滿一箱油也就相差20元左右,你上班來回打個車,兩次的起步價合計就已經不止20元了,所以該開開,該加加。

12月14日油價是上漲還是下跌?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說,12月14日,我國的油價不是上調就是擱淺,為什麼呢?我國上一次調整油價的時間是11月30日,目前我國的油價調整是每十個工作日調整一下,具體的標準系參考十個工作日內的國際油價變動情況,如果十日內,國際油價累計是上漲的,那麼國內油價就上漲調整;反之,如果十個工作日日,國際油價累計是下跌的,那麼國內油價就下跌調整。如果十個工作日內國際油價變動幅度累計不超過50美元/噸的,則不做調整,計入下次調整考慮。

從11月30日至今(週末是無數據的),剛好一個禮拜,國際的油價在波動中上升(WTI累計漲幅為3.3%,布倫特累計漲幅2.94%),按照這個趨勢,那麼12月14日,上調的概率肯定比下跌的概率高,除非在未來這一週,國際油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趨勢。

未來一週油價會下調嗎?

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12月6日-7日的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OPEC組成的OPEC組織的會議內容,維也納當地時間12月7日,OPEC組織宣讀第175屆會議稱,OPEC在2018年10月的基礎上減產石油80萬桶/日,非OPEC減產40萬桶,減產規模為120萬桶/日,協議於2019年1月生效,減產執行時長為6個月。

也就是說未來半年內,國際原油的供應量將有一定幅度的減少,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所決定的,供給減少,價格必然有所回升,雖然減產是2019年開始生效,但是前哨的影響,畢定會使得2018年最後半個月國際的油價有所攀升,當然因為尚未正式實施,所以攀升的幅度有限。

總結

綜上所述,12月14日,國內的油價調整擱淺(摺合每噸漲跌幅不超50元)概率較高,當然還有一定的概率會有所上升。不過從我個人的情感上來說,更希望的是,油價繼續的下跌,直到6元/升以內最好。


鯉行者


我個人認為國內油價下一輪調價窗口12月14日油價上調,根據本週五國際原油收盤價格國內汽油上調9分錢/升。

根據國際原油價格,11月30日國際原油收盤價位為50.72美元/桶,截止本週五國際原油收盤52.13美元/桶;已經過去了5個交易日,截止目前國際原油已經上漲了1.41美元/桶,漲幅已經高達2.78%;


根據煉油廠的數據顯示一噸原油可以提煉出12桶成品油,1.41美元/桶,摺合成人民幣為
9.69元/桶;一噸原油可以提煉12桶油:12桶*9.69元/桶=116.28元。國際原油過去5個交易日的漲幅摺合成人民幣每噸已經漲價116.28元/噸的漲幅。

最後可以通過國內上一輪的調價數據顯示,汽油每噸下調540元,摺合92號汽油每升下調0.42元;從而可以計算平均每升汽油降價為:0.42元/540元=0.00078元/升;從而可以推算過去5個交易日每噸已經上漲了116.28元;折算成92號汽油為:0.00078元/升*116.28元=0.091元/升;根據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國內油價將會結束三連跌實現上漲9分錢每升

如果下週接下來的5個交易日繼續上漲上調幅度繼續加大,如果出現下跌,國內油價11月14日進行下調或者擱淺概率大。


老金財經


這次調價的準確時間是12月14日24時。

屆時,國內成品油下跌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截止目前。國內成品油保有的石油變化率是-2.43%,可向下調整的幅度依然保持在102元/噸。在這個調節週期裡,雖然國際石油價格出現了反覆,但是國內石油價格估值仍然維持在上一次估值的水平下方。這對成品油的下調非常有利,即使國際石油價格出現了上漲,抹掉當前的變化率,持平上一次的估值水平,國內成品油也會擱淺不調。

OPEC+維也納會議達成減產計劃,在2019年1月1日起,OPEC削減石油產量80萬桶/日,非OPEC石油輸出國減產40萬桶/日。國際石油價格在盤中也出現大幅大上漲,但是在美國勞工部公佈非農數據後,由於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不及預期的19萬,而僅僅只有15.萬。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使石油需求減少,短時間消除了OPEC賣“減產事實”的利好,國際石油價格再次出現了回落。

除此之外,美國EIA數據顯示,美國頁岩油產量1170萬桶/日,居高不下,以及美國出口的增加了76.1萬桶/日至320.3萬桶/日。美國石油產量已經超過了俄羅斯和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大產油國。美國石油產量維持高位,和出口的增加,使國家石油價格承壓。

在OPEC+會議公告中,獲得減產豁免的國家有伊朗,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其中沒有看到伊拉克。伊拉克當前石油產量是300萬桶/日,在2019年可能達到500萬桶/日。在維也納會議期間,伊拉克接近謀求減產豁免,但是卻沒有的到豁免。其前有消息稱伊拉克可能追隨卡塔爾退出OPEC。OPEC內部存在分裂這是不爭的事實,伊拉克的石油產量也不可小覷,對國際石油價格形成的打壓在所難免。

雖然,OPEC達成減產計劃支撐了石油價格的下跌,國際石油行情可能步入震盪運行中。近期主要國家股市大跌,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對石油需求減少,同樣不利於油價的上漲。

總之,當國就石油價格出現盤桓震盪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因為石油變化率的保有量在-2.43%,可下調的幅度在102元/噸,國內成品油價格再次下調的可能性較高。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油箱油既然不多了,如果又每天必須使用的話,那就趕緊去加滿,畢竟不管油價高不高都是要加的。至於在12月14日油價上漲還是繼續下跌還是非常難說的,國家油價變化莫測,使得對油價的預測也是非常難的。



日前,由於石油的庫存量很大,供給遠遠大於需求,使得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下跌,但是作為出口石油的國際三大巨頭美國,俄羅斯,以及沙特,它們自然是不願意油價持續下跌的,但是三大巨頭之間卻各自有利益立場,儘管俄羅斯和沙特一直在努力達成產量共識,但是具體能否落實下去,還是十分令人擔憂的,而美國的石油庫存量則是進一步的減少,所以石油價格在短期內上漲和下跌還是很難說的。



目前,中國,印度,美國是石油需求量最多的國家,但美國一直是石油淨出口國家,頁岩開採技術出現以後,石油的產量更是大幅提升。但中國和印度則是進口石油的大國,所以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輕而易舉就會影響到中國石油的價格,很多人都很擔心石油價格上漲,不過受市場影響的石油價格無法控制,還是放寬心。



今天距離12月14日,也沒有多久了,不管是上調還是下跌也都是小幅度地調整,預計不會出現大幅度地變化,所以有需求加就加,沒需求就不加。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吧。當然你有不同的見解,也可以留下你的想法。歡迎關注我,將會為你帶來更多精彩文章。


小車說理財


`如果油箱油不多了,還是趁著哪天加油站有優惠活動,趕緊加滿吧,因為根據目前的油價形勢,再像上兩次那樣降價0.4元應該是不可能了,既然省不了多少錢,萬一沒油了耽誤事就不好了。

根據專業機構的檢測數據,截止目前,國際油價綜合變化率為-2.43%,摺合國內成品油批發價下調102元/噸,而目前已經是第五個國內工作日,目前的數據可以作為下一輪調價的重要參考,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保持到12月14日調價窗口開啟,參考上一次調價,本次下調幅度應該在0.08元/升,也就是加滿一箱油才省四五元。

而且就在12月7日晚間傳來重要消息。歐佩克會議結束,未來將減產120萬桶/日,因此國際油價應聲上漲,英國布倫特原油期貨最高漲愈5%,美國WTI原油期貨最高漲愈4%,雖然收盤略有下落,但未來一段時間油價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

所以,12月15日油價即使下調也會是小幅下調,擱淺調整的可能性比較大,小幅上漲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廣大車主們,6元油價且加且珍惜啊。


鑫財經


經過一路的下跌,國際油價已經產生了築底回升的跡象,12月14日調價窗口開啟油價有大概率會上漲。還是趁現在趕緊把油加滿吧。

從2008年至今國內油價的上漲邏輯和趨勢難道還不夠明顯嗎?”跟漲不跟跌”是油價的一種常態,國際油價一旦存在上漲的趨勢和波動,國內油價就會應聲上漲。10年來都是如此,更何況成品油大環境還是如此相似的現如今呢?



(1)”磚家”所提出的”油賤傷新”雖然聽起來刺耳,卻代表了未來油價的總體趨勢

安排這位磚家出來進行所謂的分析,也不過是為了給大眾留下一個油價仍將繼續上漲的心理預期,為之後的上漲埋下伏筆。至於具體原因是什麼,大家心裡都清楚的很,在此就不重複累述。

”既得利益群體”在油價的上漲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畢竟哪裡存在利益糾葛,哪裡就會存在”傷害”,人性本身就是逐利而貪圖安逸的,這一點無可厚非。所以想大幅度降低油價阻力仍然會非常龐大,短時間內根本不存在可能性。

改革所需要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有擔當、有想法、不畏懼權勢、有民族氣節的知識分子。在應試教育的”加工廠”中,說實話,真的很難栽培出來。



(2)其實國際油價走勢和國內油價並無本質的關聯

只要大家觀察、對比一下國內和國際油價的走勢圖就會發現——基本沒有任何規律性可言。所以一味地分析國際油價的走勢從而給國內油價”套公式”的做法是有失偏頗的。

雖然我國油氣儲備並不充裕,原油也是大量依賴於進口,不過源於國內”獨特”的封閉油氣市場環境,汽油的定價和原油進口成本基本沒有任何關聯。市場的貿易壁壘是阻止油價”國際化”的幕後推手。



作為普通大眾,對於油價的調整還是不要予以過大的期待為好,畢竟大環境還是擺在那裡,一成不變的市場很難湧入源頭活水。


浮雲視界


我認為油價應該看空

我們從以下幾點分析:

第一,卡塔爾退出OPEC不受配額限制,沙特主導地位下降,內訌不可避免!

第二,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市場對新型能源和光電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石油需求長期看會慢慢減少。

第三,特朗普先生持續施壓中東地區,制止OPEC的減產計劃,石油只能跌了。美國慢慢的已經在掌握石油定價權了。

第四,按現在的原油價格,從經濟性角度看,純電動車的日常開支費用較燃油車少很多。近年,純電動車銷量快速增長。若不是因為儲能關鍵技術未有根本性突破,續航能力還不盡人意,很多人都在持幣觀望,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更是爆發性增長。儘管如此,純電動汽車的銷量還是呈加速度增長。那些以油為生的國家,若不狠狠打壓油價,讓電動車的使用費率沒有優勢,阻止和抑制純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突破,那麼,要不了幾年,他們都得去喝西北風了。

為了阻止悲劇的過快發生,油價得奔20以下而去。

綜合來看,油價多頭只是曇花一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很小,55美元或將成為18年年底的階段性頂部,空軍將再下一城!

大家點贊關注轉發朋友圈!企業苦,百姓苦,油價貴帖子頂上去降油價了!


金融小丸子


12月14日也就是下週五,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次開啟。從目前的國際油價震盪走勢來看,12月14日國內汽柴油調價有大概率擱淺。

截至12月6日數據顯示,原油變化率為-2.05%,對應汽柴油價格下調80元/噸。但需要說明的是,距離調價窗口開啟還有一週的時間。

而下週國際油價上漲的概率較大,也就意味最終調價幅度只會大幅縮減,所以個人認為擱淺的概率較大。

首先,OPEC宣佈減產120萬桶每日,還不排除後續會擴大減產的可能,這就令國際油價下週錄得上漲的概率增加,國際油價下週有漲至60美元的可能。

其次,美國11月非農爆冷,公佈前市場預計表現靚麗升溫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但誰知公佈後爆冷,新增就業人數不及預期,降溫美聯儲加息預期,也導致美聯儲2019年加息計劃受影響,增加了降息的可能性。

最後,美國石油鑽井創2年以來最大降幅,表明美國原油產能將下降,暗示EIA原油庫存有可能下降支撐國際原油價格。

在此三大利好支撐的背景下,下週國際油價收漲的概率遠大於收跌的可能性。為此,在截至12月6日汽柴油下調80元/噸的預期下,下週國際油價的漲幅很可能抹平下調幅度,從而使國內汽柴油價格調價以擱淺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