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三大塑料期貨品種全面實施免檢品牌制度

12月7日,大商所發佈了《大連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註冊品牌工作辦法》,以及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丙烯(PP)期貨交割免檢品牌制度相關規則修改的通知。這標誌著LLDPE、PP期貨品種將開始實施免檢品牌制度,並有望進一步實施品牌准入制度。

2015年3月,聚氯乙烯(PVC)品種率先推出交割註冊品牌制度。“3年來,PVC期貨交割順暢有序,未發生一起糾紛或投訴。”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制度分為準入和免檢兩個梯度,准入的13個品牌才可進入期貨交割,其中1個免檢品牌可進行免檢交割。該制度實施以來,PVC期貨價格代表性明顯增強,價格發現和套保功能顯著改善,帶動市場成交量顯著提升,2016年和2017年成交量同比分別增長618%和247%。

值得注意的是,新辦法是在原《大連商品交易所聚氯乙烯交割註冊品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重新制定,主要在以下幾方面有調整:一是原辦法是針對PVC品種制定,辦法名稱及內容中多處明確指定了“聚氯乙烯”品種,調整後的辦法不再明確具體品種,更具普適性。二是將免檢品牌與准入品牌相分離,免檢品牌制度可單獨實施,不再以實施准入品牌制度為前提,適用性更強。三是准入品牌的選取包括主動申請和交易所單方認定兩種方式;對於免檢品牌的申請主體,不再要求是上市公司。四是強化了對準入及免檢品牌申請企業的日常管理,明確每兩年進行一次質量檢查摸底,並將其作為品牌調整的重要依據。主動申請的准入品牌及免檢品牌企業要簽訂協議書,將生產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以合同形式加以明確,便於開展品牌管理工作。

大商所LLDPE、PP期貨檢驗以300噸為一個批次,單次檢驗費用約3000元。因此,實施免檢品牌制度可節省約10元/噸的檢驗費用。此外,實施交割免檢品牌制度後,相應品牌的LLDPE、PP產品在運至指定交割倉庫的當日即可申請註冊倉單,節省了非免檢品牌完成倉單註冊所需的3至7天檢驗時間。

下一步,大商所將在免檢交割制度平穩運行的基礎上,研究在LLDPE、PP品種推出品牌准入制度,進一步優化交割業務。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