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滁州西澗》

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是一首寫景的小詩,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秋夜寄邱員外》

唐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韋應物的五言絕句,一向為詩論家所推崇。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中唐五言絕,蘇州最古,可繼王、孟。”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說:“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淡,併入化境。”上面這首詩是他的五絕代表作之一。它給予讀者的藝術享受,首先就是這一古雅閒淡的風格美。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曾稱讚這首詩“清幽不減摩詰,皆五絕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強烈的語言打動讀者,只是從容下筆,淡淡著墨,而語淺情深,言簡意長,使人感到韻味悠永,玩繹不盡。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唐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這首詩描寫詩人在淮上(今江蘇淮陰一帶)喜遇梁州故人的情況和感慨。他和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詩題曰“喜會”故人,詩中表現的卻是“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樣一種悲喜交集的感情。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寄李儋元錫》

唐 韋應物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去年那花開時節我們依依惜別,如今花開時節我們分別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運怎能預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讓我孤枕難眠。

多病的身軀讓我想歸隱田園間,看著流亡的百姓愧對國家俸祿。

早聽說你將要來此地與我相見,我到西樓眺望幾度看到明月圓。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簡盧陟》

唐 韋應物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可惜這《白雪》古曲,沒有遇到它的知音。我因為軍事而忙碌不安,在淮海邊蹉跎流離。山澗的樹上還有晨雨,山鳥在剩餘的春天裡鳴叫。我有一瓢酒,可以用來慰藉奔波的生活。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 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此詩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讀者細心領略。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

唐 韋應物


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

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

日夕逢歸客,那能忘歸遊!


通觀全篇,詩人純從客位去描繪抒寫,詩中所突出的,是居於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與感受,而將詩人主觀的感受融化在客體之中。如此寫來,別有情韻。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閒居寄端及重陽》

唐 韋應物


山明野寺曙鍾微,雪滿幽林人跡稀。

閒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因省風俗,訪道士侄不見,題壁》

唐 韋應物


去年澗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

山人歸來問是誰,還是去年行春客。


閒來讀十首韋應物詩,無事風塵獨不歸


《贈王侍御》

唐 韋應物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府縣同趨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陽秋晚蕭蕭雨,洛水寒來夜夜聲。

自嘆猶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