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富得流油,人口僅3千多萬為何沒被吞併?

海岸線這個概念,對大眾來說不會陌生,我國就是一個海岸線很長的國家,其中陸地海岸線1.84萬公里,島嶼海岸線1.4萬公里。目前關於全世界各國海岸線如何劃分和計算,存在爭議。例如俄羅斯,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如果不計算島嶼海岸線,是陸地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有3.8萬多公里。再如加拿大,三面環海,島嶼眾多,不過很多島嶼都在北極圈內,被長年不化的冰相連,如果將含冰的島嶼也算進去,加拿大的海岸線世界最長,達到了20多萬公里,差不多是中國的7倍。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富得流油,人口僅3千多萬為何沒被吞併?

加拿大,位於北美大陸,三面環海,南方也西北方與美國接壤,面積99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但人口僅3600餘萬,差不多僅有我國的1/40。加拿大地大物博,人口為何這麼少呢?先從歷史說起,首先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富得流油,人口僅3千多萬為何沒被吞併?

加拿大在歷史上就是移民的之地,是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的居住地,大都是在冰封時期,通過白令海峽移民過去的亞洲人後裔。大航海時代,法國的航海家最初找到了加拿大,航海家首次向法國國王報告時,使用了Canada一詞,於是這個名字就沿用了下來。此後,加拿大淪為了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在1756年開始爆發的“七年戰爭”,英國趕走了法國,此後英國一直統治了加拿大兩百多年。1867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在二戰前夕才獲得外交獨立權。直到1982年,加拿大才在事實上從英國獨立,現在是英聯邦成員國。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富得流油,人口僅3千多萬為何沒被吞併?

加拿大在歷史上就是移民國家,人口基數少,加上加拿大很多國土緯度很高,氣候寒冷潮溼,不太適合人類生存。在古代,加拿大基本就是荒蕪之地。後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大量的資源被勘探,加拿大人靠賣資源躺著就能致富,根本不需要大量勞動力,所以未能刺激人口大規模增長。現在的加拿大人均GDP在5萬美元左右,可謂真正地大物博,富得流油。那麼,加拿大人口那麼少,為何沒有被強鄰美國吞併呢?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富得流油,人口僅3千多萬為何沒被吞併?

美國和加拿大原本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在美國獨立之初,其領土只有13個州,於是開始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但擴張的方向基本都是面向南方,一方面是因為南方地理條件更加優良,另一方面是打不過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長期封鎖歐洲大陸和美國的貿易,美國於1812年挑起了美英戰爭,雖然英國在歐洲戰場被拿破崙拖入泥潭,但美軍就是沒有打過北方留下來防守的加拿大本地民兵。美國不僅慘敗,反被英加聯軍追著打到了本土,並且將華盛頓府邸付之一炬,燒成了空架子。後來,美國重新用白漆刷了起來,這便是“白宮”名稱的由來。美英戰爭失敗後,美國便放棄了北上的念頭,轉頭去侵佔拉丁美洲,並割佔了墨西哥300多萬平方國土。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富得流油,人口僅3千多萬為何沒被吞併?

到了一戰時期,加拿大軍隊追隨英軍參戰,美英是盟友。二戰時期,加拿大以主權國家參戰,美、英、加也是盟友關係,美國不具備侵佔加拿大的國際環境。二戰結束後,加拿大並不弱,有上百萬的軍隊,甚至號稱擁有“世界第四強的空軍”,實力不可小覷,冷戰爆發後,加拿大成為對付蘇聯的緩衝地帶和擋箭牌,加拿大也成了北約成員國,美加同穿一條褲子,也不具備吞併的條件。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富得流油,人口僅3千多萬為何沒被吞併?

現在的加拿大走上了精兵道路,國防與防禦為主,軍隊只有6萬左右,對美國也不構成威脅,加上兩國在文化、宗教、信仰、語言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相似性,就猶如兄弟,所以兩國關係非常好,兩國幾乎沒有任何開戰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