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富得流油”,他名列“七寡頭”之一,最後貧病交加壯年而終

蘇聯解體後,以葉利欽總統為代表的激進自由派,他們徹底掌控了俄羅斯國家大權。在西方國家支持下,俄羅斯開啟了所謂的“休克療法”,大力推行規模宏大、“閃電式”私有化運動,短短數年瓦解了原有制度的經濟基礎,催生了私人資本特別是大資本的形成。這些一夜暴富的寡頭們,不僅把握住俄羅斯各行各業的經濟命脈,甚至把觸角伸到俄羅斯政壇。

曾經“富得流油”,他名列“七寡頭”之一,最後貧病交加壯年而終

與此同時,俄羅斯經濟嚴重滑坡,很多公民變得一貧如洗,他們不斷進行抗議活動。1996年大選之前,民調很不看好葉利欽,俄羅斯工人黨候選人久加諾夫卻呼聲很高,以致總統安全局長建議取消總統大選。葉利欽思慮再三,他沒有采納這個建議,而是秘密召見當時七個寡頭。一番協商,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寡頭們提供財力支持,確保葉利欽連任,而葉利欽則承諾維護寡頭的經濟利益。

在“七寡頭”傾力支持下,最終葉利欽險勝久加諾夫,蟬聯總統獲得成功。葉利欽連任總統後,開始兌現之前的承諾,七寡頭勢力更是迅猛擴展,他們不僅財大氣粗,而且操縱媒體、左右選舉、干預決策和立法,甚至親自出任政權機關要職。俄羅斯前代總理蓋達爾——“休克療法”的推行者,曾感慨地說道:“在最厲害的時候,俄羅斯政府幾乎被他們左右了,甚至可以隨心所欲地撤換總理。”而七寡頭也曾狂妄揚言:“只要願意,可以讓一隻猴子來當總統。”

曾經“富得流油”,他名列“七寡頭”之一,最後貧病交加壯年而終

維諾格拉多夫,名列七大寡頭之一。他畢業於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學院,頭腦靈活、敢於冒險,畢生理想是打造自己的金融帝國。戈爾巴喬夫執政後期,蘇聯內部政治混亂,社會經濟開始失控,實際上已經開啟了“非國有化”的大門。1988年10月,維諾格拉多夫乘機成立了一傢俬人銀行———莫斯科國際商業銀行,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蘇聯解體後,1992年他牽頭成立莫斯科銀行聯盟並任主席,一時風光無限。

在俄羅斯私有化浪潮中,維諾格拉多夫賺得盆滿缽溢,可謂“富得流油”。因為有錢,他大把投資於藝術收藏,家裡藏品非常豐富,包括俄羅斯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馬列維奇三幅名畫,尤其是《白底上的黑色方塊》。然而就在他志滿意得之際,一場金融危機呼嘯而來,席捲了整個俄羅斯。在這次危機中,他輸得最慘,國際商業銀行遭到致命打擊,所欠20多萬儲戶存款無力償還。無奈之下,他腆著臉向俄政府求助,但當時被寡頭們搞得經濟困窘的政府無力援手。

曾經“富得流油”,他名列“七寡頭”之一,最後貧病交加壯年而終

當年10月,維諾格拉多夫的銀行執照被吊銷,隨後被迫申請破產。此後,他雖曾試圖東山再起,但卻未見起色,加上又經歷幾場重病,他變得一貧如洗,全家人只能搬進租來的兩居室。他平生收藏的藝術品被賤價賣出,裝點了別人的客廳。2008年6月,他在貧病中死去,終年只有52歲,成為“七寡頭”中第一個離世者。而其他寡頭也鮮有好下場,2000年普京上臺後,開始向寡頭們開刀,在重拳出擊下他們或流亡、或下獄,一個個財富縮水,影響力下降,“七寡頭”從此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