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有这样一位九旬老人,与《西厢记》缘定一生

河南地处中原,悠久历史文明孕育的梆腔雅韵,既有巾帼英雄的豪情,也有才子佳人的缠绵。元杂剧《西厢记》以曲词华丽、富于诗的意境,成为历代戏剧改编的热潮,河南豫剧自然也不例外。张生的痴情疯魔,莺莺的含蓄矜持,红娘的机智泼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河南,有这样一位九旬老人,与《西厢记》缘定一生。

在河南,有这样一位九旬老人,与《西厢记》缘定一生


他出身戏迷世家,从小被父亲驮在肩头去看戏,由于记性好,看过的戏过目不忘,至今仍能熟练背诵出100多部戏。他就是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退休研究员王艺生先生。他与《西厢记》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少年时代的王艺生表现出对戏曲的狂热,在那个名角荟萃的年代,《西厢记》有多少个版本多少场次的演出,王艺生就有多少次坐在台下聚精会神的观看。看的多了,他就萌生了把它记下来的想法。

在河南,有这样一位九旬老人,与《西厢记》缘定一生


从现存于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的手抄本《西厢记》上的日期,我们看到的时间是从1951年到1953年。实际上他记录的时间应该远远早于1951年。

几年的光阴里,王艺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用来抄写《七部西厢》。

在河南,有这样一位九旬老人,与《西厢记》缘定一生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剧作家王镇南与史树明合作,在保留原作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河南梆子的特点使之唱词地方化、通俗化,改编了豫剧《六部西厢》。经他指导排练,由常香玉等公演,轰动开封剧坛。

同一时期,豫剧教育家、剧作家樊粹庭改编的《酬简·拷红》也引起了轰动。后来,黄自芳把《西厢记》续至“草桥惊梦”,由李景萼和徐凤云演出,是为《七部西厢》。对于不同版本的《西厢》,王艺生也有自己的偏爱。

这本秘藏的《西厢》正是记录了早期王本、樊本和叙写的第七部《西厢记》,为豫剧剧作留下了宝贵的史料价值。

在河南,有这样一位九旬老人,与《西厢记》缘定一生


上个世纪风云变幻,戏曲界也遭受了一场大的洗礼,很多资料被毁,然而王艺生却奇迹般地把他手抄秘本《西厢》保存的完好无损。

这部用生命换来的《西厢》,王艺生一直吝啬地收藏着,轻易不示人,更别说借阅。然而在2014年3月17日,他却几经思量,把秘本《西厢》捐给了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

在河南,有这样一位九旬老人,与《西厢记》缘定一生


如今,河南戏曲舞台上,仍然有两个版本的《西厢》,一个是豫剧大师阎立品所创作的阎派全本《西厢记》,一个是由常香玉大师《六部西厢》演化而来的《拷红》。两个流派的弟子们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延续着舞台上端庄典雅的莺莺和俏丽活泼的小红娘。王艺生对于当今排演《西厢记》有着自己的看法。

耄耋之年的王艺生老人,虽腿脚已不灵便,但却能朗朗上口背诵着《西厢记》里的唱词,哼唱一段《拷红》,回味着近一个世纪的浪漫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