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冬才是逆襲的最佳時機

經濟寒冬才是逆襲的最佳時機

四季度以來,微信文章熱搜排行,除了53%長期佔據眼球的明星八卦,有35%的文章與經濟寒冬有關,標題的關鍵詞包括寒冬、裁員、停薪、降薪、瓶頸、貿易戰、資金慌、泡沫、崩盤、跳槽難等等,把最近幾年的熱點關鍵詞房價、斜槓青年、微商、紅利、知識付費、自媒體、改革、間隔年、詩與遠方等全部擠出主流視野,看來經濟寒冬在互聯網推波助瀾的作用下,讓每個人都感到了些許涼意。

自隋唐創立科舉,底層平民有了突破“官階由貴族世襲”的希望,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深深的紮在了中國人心裡。可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無法為讀書人提供更多的出路,超過七八成落榜者都去抄書、寫信,以字為生。直到改革開放,上千年壓抑的勢能如猛虎出籠,一發不可收拾。

從農村包產到戶,城市開放服務業、允許個體戶,到政府支持鄉鎮企業,開放股市、債市、房地產,引進外企、合資企業,再到出口零掛靠、外匯改革、公開招標,到如今產業升級、支持全民創業,請問還有這麼 All in 經濟發展的朝代、國家、政府麼?

每一次改革,大量新政策的出臺,都是政府應對通貨膨脹、經濟下行、金融危機、社會發展減速及體察民意的戰略佈局,我在全世界都沒有找到如此給力的政府,作為中國國民,我選擇相信政府,不怕任何寒冬。

寒冬有因,網上文章如雨,各說各家道理。我們就從商業中的錢、人、產品(交換物)這些本質因素來逐個擊破。

(1)錢的問題:錢是商業正常運行的根本條件,改革開放至今,國民債務累積。54%(政府)+49%(居民)+175%(企業)=278%。換句話說,每產生100元GDP,需要積累債務278元。國家不允許再依靠債務發展,融資難瞬間成了所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絆腳石。借不到錢了,融不了錢了,央行不能亂印錢了,經濟自然蕭條。

(2)人的問題:商業裡做交換的單位是人,企業裡做決策的也是人。你為什麼會買東西?為什麼會投資?因為你有信心,你覺得未來是向好的。如果你沒了信心,你不會投資,不會生產,更不會亂消費。樓價平了,股市降了,想創業也不敢投錢了。所以這幾年多了不少性價比很高的品牌,紅米手機、拼多多、優衣庫、蘑菇街、一點點、絕味串串等等。沒有信心的年份,只買對的,不買貴的。辦企業的能用一個員工幹活,絕不多招,老的、沒用的通通裁掉。如果沒有前40年的經濟奇蹟,大家會這麼快喪失信心麼?開慣了速度快的跑車,突然要換成自行車,不習慣也是正常的。

(3)產品問題:產品作為商業活動中的交換物,一旦因為政策、技術、市場供應出了問題,經濟一定會受影響。汙染環境的通通關了,技術落後的逐步減產,供大於求的趕緊停產,非剛需的限購限貸。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環保立法,技術升級,這都需要時間積累,今年是陣痛期。

寒冬雖有不少涼意,可每一個發展週期的臨界點總是英雄輩出的好時機。不當英雄不要緊,想想如何應對這三個問題。

(1)錢:每一次錢荒都是抄底的好時機:人的收入主要是工資和投資。如果你的崗位價格在資本競逐的時候多,資本撤離的時候少,就像最近區塊鏈大面積裁員、降薪,那你還是選擇一個其他的崗位,靠創造的實際價值來定價。投資則是對未來的預期,錢荒的時候,大家預期差,買入價格通常偏低,但凡有一點投資智慧,現在應該是入場的好時機。別人賣出的時候我買入,別人瘋狂的時候我撤出,這是巴菲特爺爺的座右銘。

(2)人:人無信心,你獨行:

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中不如拿來升級大腦,互聯網時代有一個特點,傳統行業二八定律失效(20%的人掌握80%的資源),2%的人會掌握98%的資源,也就是頭部流量瓜分了絕大多數市場。2%的人,或者最有錢,最有流量,或者技術最強。換句話說,只有成為行業前2%,否則必定成炮灰。前2%看似很難,可互聯網還有一個特點,人性的弱點會放大,會傳播,會影響。簡單說,基本上沒有人可以不被信息流影響,過去所有人都不刷手機,一門心思搞技術,你得拼了老命才能和其他人競爭。現在只要不放棄一個條件就行,因為大部分人都被信息流帶走了,互聯網讓更多的人隨波逐流,馬拉松還沒跑一半,就放棄了。

(3)產品:好技術才有好產品:科技改變世界,我們比幾百年前的人多了水電,相信你一定會使用水龍頭和電燈。可信息時代,計算機就是水電,如果你不懂機器學習、人工智能,不懂大數據原理、不會編程、不會做神經網絡分析,就和你不會用水電一樣。學好技術,提高效率。用技術打磨產品,用科技改變世界。

每個時代需要的人不同,無論你選擇做工匠、還是工程師、還是銷售,顯然都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你要看到時代的變化,工匠也要抬頭看看用戶心理,工程師也要不斷學習新技術,銷售要從推銷變成引領時尚、定義生活新理念的文化人。

中國的基本盤從未改變,我們有著全球最完整的製造業供應鏈集群,有著美國夢寐以求的14億巨型消費市場,有著日本年輕人逐漸喪失的奮鬥決心,有著歐洲高福利國家無法想象的快速學習動力,有著亞非拉們從未有過的政治穩定。每一個寒冬,都是時代的機遇,是你脫穎而出的最佳時機,想一想5至7年後,你會不會成為某個賽道堅持到底的人,因為堅持到底在這個時代就是最大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