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蘋果三星華為哪怕負債都要花巨資去做自己的芯片?

牟平小夥最迷人


為何蘋果三星華為哪怕負債都要花巨資去做自己的芯片?在關鍵上面,每個公司都想抓在自己手裡。不只是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科技大公司,即便很多中小型公司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也會考慮的。當外界一有變動一有風吹草動時,自己才能穩如泰山立於不敗之地,不然被人一卡就被予求予取,非常被動。

蘋果三星華為這幾家手機大拿,在國際市場闖蕩多年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厲害。手機核心處理器是手機的關鍵部位,如果這一關鍵部位被人抓住卡住,你就不能動彈。想提高價格,你沒有談判的餘地;想不發貨給你,你也沒有脾氣;這不就像格力董明珠說的,到空調高峰期時國外芯片供應商用各種理由不給你供貨,你奈他何?

更何況手機核心芯片處理器,除了這幾家手機生產商,有實力的那不就只有高通一家麼?如果都去依賴高通,高通稅就讓這幾家頭痛,這不蘋果與高通就相愛相殺了這麼久達到了50多個訴訟麼?三星和華為遇到高通稅同樣也得交,只不過自己也擁有專利可以相互授權少交點兒或者能夠抵消,不過稅高了誰也不心甘情願吧。有時還得被高通平衡,不給你首發或者不給你最新的高端芯片,怎麼辦?又去求他,被人卡住沒辦法。

自己開發芯片,才能在發展自己獨特的技術生態圈。自己才對自己芯片一清二楚,想要在上面規劃什麼、幹什麼只有自己才清楚。可以說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根據自己的芯片搞各種不同的技術,規劃屬於自己的手機技術生態圈,有可能擁有獨特的競爭力。比如華為麒麟搞什麼GPU Turbo可以提升能力性能,而如果要在高通芯片上搞,想搞可還不一定能成。開發什麼都得要高通幫助甚至要高通同意才行,基本沒有自主權。看看其它手機生產商,為了拿到首發權,完全得看高通的臉色。

當有實力時,發展自己的核心芯片是必由之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絕大部分企業都會研發自己的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痛。早期國產家電產業或關鍵製造設備就有深刻體會,所有的核心零部件或設備都要從美歐日韓等進口,人家要提價你沒辦法,別人不想賣給你你也沒有辦法。看看中興的例子,看看光刻機的例子差不多就明白了。所以,格力董明珠說即使砸下500億也要把芯片搞出來,這應該是深受其中之痛才有的感慨與動作。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想要了解更多熱門資訊、數碼評測、電子深扒,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客科技

-----------------------------------

說到芯片,相信大家第一反應就會想到高通,麒麟,蘋果這三大芯片帝國吧,畢竟,高通,麒麟,蘋果在全球手機CPU上都屬於前三的存在,那麼,在剛開始,蘋果,華為,三星為什麼死活都要做自己的芯片呢?甚至,那麼負債都會去投入大量的資金去研究開發呢?

一“芯”在手,天下我有

其實,如果把手機形容成人的話,芯片就是我們人的心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人沒了心臟又如何活呢?而手機也是一樣,沒有足夠好的芯片,又怎樣在市場的血海中存活呢?

正如“一“芯”在手,天下我有”的這句話來說,我們手中掌握核心技術越多,那麼,在未來就有更多的話語氣。就比如:三星,麒麟,蘋果這些擁有自己芯片的手機品牌。他們不僅是全球前三的手機品牌,而且,在CPU芯片的領域上擁有出色的表現。

全球三大手機巨頭的芯片發展史,你知道多少?

其實,在剛開始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並不是使用自己的芯片,單靠自創的ios系統就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但是,再好的系統也離不過硬的硬件,雖然,在剛開始iPhone使用了三星的芯片,不過,由於處處被三星芯片限制,再加上自己工程師的強烈反對,甚至,以離職為由,最後,喬布斯才無奈拿下ARM架構的授權,並收購美國本土一家芯片設計公司P.A.Semi。

在2009年蘋果率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蘋果A4處理器,而它的佈局跟當時的三星S5PC110的核心佈局相似,不過,在核心優化上A4處理器要強過三星S5PC110處理器,在當時,A4處理器拋棄了iPhone 4和ipad所不需要模塊,增強了二級緩存提供性能。

當然,蘋果A4處理器採用了跟星S5PC110一樣的Cortex A8的架構,45nm工藝製程,並內置了PowerVR SGX535圖形處理核心。至此蘋果開始走向了自主研發芯片的道路,同時,也擺脫了三星的控制。

反過來說,如有當時蘋果一直跟三星繼續合作,使用共同的芯片。那麼,蘋果還能有這樣的成就嗎?答應可想而知了吧。

而三星,華為也同樣經歷了不一樣的制芯的歷程,三星在70年代就開始自主研發屬於自己的芯片,在1992年,三星開發了世界第一款64M DRAM芯片,在2011年三星把自家芯片改名為-Exynos。然後,三星也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芯片性能快速收割市場,而自家的Exynos芯片也名聲大噪。

說完蘋果,三星,我們再來說說華為,在1991年華為研發出了第一顆具備自有產權-ASIC,在隨後的幾年內華為不斷的優化進步,此後,華為在芯片領域也獲得不一樣的收穫。

在2009年,華為推出了第一款K3處理器用於智能手機,才開始真正進入手機市場,隨後,在2014年,海思麒麟910系列開始推出,華為手機也開始迅速收割國內市場,雖然,比蘋果,高通有一定的具體,不過,我們也能看到華為芯片的不斷進步和改善,如今也被無限拉短了和他們的距離。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海思麒麟芯片救活了華為的智能手機,而三星,蘋果也同樣如此,如有沒有芯片,他們又如何成為世界巨頭呢?這也為什麼蘋果,三星,華為哪怕負債都要做自己芯片的原因了。

雷軍:小米想要擠入全球前幾大手機廠商,也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曾今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有說過這樣一句話:“目前世界前三大的手機公司(三星、蘋果和華為),都掌握了芯片技術,小米要想躋身全球前幾大手機廠商的話,也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其實,回顧2017年初小米在北京舉辦了“我心澎湃”發佈會,我們也能看出雷軍的野心,雖然,澎湃S1離高通三星的旗艦芯片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還是值得我們認可的,雖然,它介於MTK P10 和驍龍 625 之間。但是,用於在低端手機市場中,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曾經嘗過甜頭的小米來說,雖然,自主研發芯片對未來收割市場,佔據市場份額擁有很大的幫助,不過,主研發芯片是一門投入大見效慢的生意,想必這一點雷軍早有心理準備。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客科技,如有問題隨時私信,我會針對性的解決你對手機,科技領域內問題和困擾。


客科技


在全球化產業鏈生產的大背景下,很多大企業覺得只要肯花錢,什麼設備技術都能買,比如聯想,這就是“買辦主義”。如今的手機產業同樣如此,只要有錢,一款手機上的每一個部件都有對應供應商為你提供,其中也包括處理器芯片。然而蘋果、三星、華為卻花巨資去打造屬於自己的處理器,因為未來各手機品牌之間的較量很有可能就在這一枚核心的芯片上,同時“美國製裁中興”事件也給所有公司敲響了警鐘。


芯片產業——萬本一利

電子設備的芯片產業基本上屬於萬本一利的模式,第一名大賺,第二名小賺一點,第三名保本,後面的全部虧本。想自主研發手機處理器,在前期投入非常大,並且都是千億級別的,而且這條路上需要一直投入還看不到盡頭,關鍵還不一定會有成績。如今手機處理器最高端的是7nm工藝,那麼達不到這一級別,就算不上旗艦了,去年還大火的10nm工藝就這樣落伍了。然而每一次工藝提升,投入卻是極其高昂的,如果你不跟進,就要掉隊。那麼之前的投入就可能全部虧損進去。只有始終保持領先的才能獲得巨大收益,之後的能保本已是萬幸,絕大多數都是虧本。因而芯片行業沒有多少人敢投,投入太大,且無法預測結果,這也是中國在芯片產業上落後的原因之一,而華為敢自主研發芯片是真的很有魄力的。


蘋果三星華為的處理器之爭

當絕大部分手機廠商在高通,聯發科購買處理器時,蘋果,三星,華為卻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研發手機處理器。關鍵這一研發投入遠比直接買來的要多很多,但他們卻堅持一代又一代的研發投入。從這三家做到全球前三,就可以看出處理器研發的戰略意義。從iPhone手機的A系列處理器和IOS系統完美結合運行時,就可以看出自研處理器的優勢。再從蘋果和高通之間的利益糾紛,也反映了技術受制於人,就很容易被人所遏制。再上升高點,美國製裁中興,讓其失去核心芯片,幾乎面臨倒閉的風險。如今蘋果,三星,華為在手機方面的爭端可能還是多樣化的,但往後繼續發展,進入5G時代,手機處理器的地位會更加凸顯,那時三家競爭勝負很有可能就在這枚小小的芯片上。


自主研發芯片大部分可能都是虧本的,但是不自主就意味著受人於把柄,且也容易失去把握最新科技技術的契機,從而落後於競爭對手。蘋果,三星,華為都是資金雄厚的大公司,自然不能因為芯片研發吃力不討好就放棄,否則很有可能放棄未來。

想知道更多有意思的互聯網信息,快來關注憶夢科技!歡迎大家評論點贊。以上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若有不當,請及時聯繫我刪除,謝謝。


憶夢科技


因為芯片是手機裡面最重要的一環,相當於人類的大腦,一個電子產品沒有芯片就無法運行。當然,芯片具有自主產權也是至關重要的。想今年年初的中興,因為芯片被美國卡住了喉嚨1°陷入危險的邊緣。而像小米這樣的廠商每年在芯片上面要給美國的黑心商人交一大筆錢。交的那些錢可遠比研發的錢要多得多。所以說,作為手機產業的巨頭。蘋果,三星,華為都堅持研製自己的芯片。既能防止自己被別人卡住喉嚨,也能為自己帶來科技的創新。何樂而不為呢?當然,現在能夠研製自己的芯片的企業很少,一來沒有那麼多的科研資金和能力,二來一些外國公司。不想讓我們研製出來,因為我們研製出來就沒有人給他交錢了,國內企業還需努力呀!


翻滾吧翔寶寶


就像劉強東說的一樣核心的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不然就像命根子被別人攥在手裡,任人宰割,如國不想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不想讓中興之痛再次上演,就得不惜一切代價研發自己的核心技術


科技心態


防止芯片被卡殼,還能給自己營銷宣傳改善印象


寒月蘭雅


之所以能成為強者,就是因為知道跟隨只能永遠走別人的後面,而且還無法長遠!


大地ly


1.芯片相當於一部手機的大腦,一旦沒了芯片的主動權,會被芯片廠商牽著鼻子走。 2.處理器的購買需要耗費企業大量資金(雖然研發成本也一樣).天有不測風雲萬一突然有一天停止供應,製造鏈斷裂,公司上下就會處於混吃等死階段

中興之前正是因為美國不提供芯片而陷入水深火熱,如果不自主研發,一直依靠進口,那麼國內廠商很容易被國外廠商牽制。小米的澎湃芯片發展前景並不是很好,但或許是最不易被牽制的,畢竟他們的股東是高通


菲爾米諾z


誰都不願受制於人,企業生死競爭在於誰能掐住別人的脖子!電子企業拼的是誰的技一小領先,誰就能佔領市場?


黃山吳社清


你覺得核心科技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好?還是掌握在別人手裡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