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裡不是富得流油,就別讓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長大連累家庭

最近同事跟我吐槽了這樣一件事,挺令我驚奇的。

她說上個星期和幾個朋友去聚會,有個朋友帶了她表妹來了。一開始只有我們3個人到了聚會的地方,其它人還沒來齊。

我就覺得不說話氣氛有點尷尬,就主動和她表妹打了個招呼,先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後再問她叫什麼名字。

她表妹卻對我說,我為什麼要告訴你?氣氛一下就凝固了,很無語,當時我就低下頭喝了點飲料。

後來人來齊了,另外一個朋友和她表妹聊了一會,她表妹就好奇的問,你是哪裡的,是廣州的還是深圳的,外省人嗎?

朋友就尷尬了回了一下,惠州的。後來才知道那位表妹,除了廣州和深圳,其它惠州東莞什麼的都是外省...


接著吃飯的時候,菜剛上桌,她表妹就把菜拉到她眼前,這菜是我點的...(意思是其它人別亂動她的菜),也有喝酒的習慣,酒過三巡後,卻以菜不好吃為由,大聲謾罵服務員...我們都看呆了。

吃完飯後,朋友們說幾個人去唱K,誰知她表妹忽然來一句,我從來都不喜歡和不認識的人唱K 的。

幾個朋友臉色當場變了,其實,我們並沒有邀請她表妹去唱歌的意思。

後來,那位帶她表妹來聚會的朋友在群裡跟我們道歉,對不起讓大家見笑了,我家表妹從小被家裡人寵壞,以後都不會帶她來了。

我們幾個紛紛在群裡表示,沒事了,不怪她,小事而已。

其實我們幾個朋友私底下紛紛表示,她表妹長得又醜,又那麼沒教養,誰娶誰倒黴...


後來還了解到,她表妹從小是那種很潑皮那種女孩,成年後愛玩、不工作就待在家中啃老。

而這一切的背後就是她從小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不但對她“富養”,還特別溺愛,從小就壞習慣多多,特別是這3點。

如果你家裡不是富得流油,就別讓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長大連累家庭


一、【得不到東西就愛嘲諷、謾罵別人】

由於從小被慣壞了,在她眼裡,別人的好都有問題,別人稍微有點沒順到她,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覺得別人是針對她。要麼嘲諷別人,要麼就罵人。

典型的得不到好就口出惡語的酸葡萄心理。

父母的無視,是孩子形成這壞習慣的主要原因。

在親朋好友眼裡,她女兒也是出了名的沒教養。

如果你家裡不是富得流油,就別讓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長大連累家庭


二、【喜歡動手打人】

現實中大部分女孩都是比較文靜的,但表妹只要一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會拿爺爺奶奶來出氣,爺爺奶奶沒答應她的要求,就會動手打人。

在外面也是這樣,只要和別的小朋友鬧矛盾,抓人、掐人、拽人頭髮是她常用的“必殺技”,而且下手還特別“狠”。

即使在一旁的父母看到後,也不會過於制止,只是哄著孩子別這樣做。

若是女兒在外面打人,受到了別人的投訴,身為父母卻以孩子還小為由,經常袒護女兒,還不忘了“安慰”女兒幼小的“心靈”

對於一個女孩來說,這是一種很瘋狂的舉動,父母的做法也是錯誤的,不僅會導致孩子性格發生變化,長大後也會變得越來越叛逆,目中無人。長大之後,自然沒好果子吃。

如果你家裡不是富得流油,就別讓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長大連累家庭


三、【愛跟父母談條件】

從小處於養尊處優的生活,父母也喜歡對孩子大手大腳。女兒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這就是她父母那套“富養”。

而女兒也從小養成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的習慣。做任何事前,要跟父母談好條件再去做,否則免談。

而她父母為了讓女兒“聽話”,也一貫以獎勵的方式,教育孩子...

如果你家裡不是富得流油,就別讓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長大連累家庭

從以上的事例可以總結出,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愛和富養都沒有錯,但一定要注重教育孩子的方式。

富養不如有教養、溺愛不是愛而是害。

都說這個社會渣男有很多,但渣女、潑婦也不少。

失敗的教育,不只是男孩,女孩“壞”起來,有時連自己都怕。

但...試問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這樣的呢?

一個人變成這樣,無一不跟小時候錯誤的三觀、扭曲的心靈有關。長大後會影響她的思維方式,錯誤的價值觀會做出錯誤的事來。

如果你家裡不是富得流油,就別讓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長大連累家庭


如果你家裡不是有礦,就請別這樣教育孩子。孩子從小壞習慣多多,長大後惡習也多多。

沒教養的女孩,長大後會變得見不得別人的好、不尊重長輩、嫌貧愛富、看不起人、情商低等、分分鐘氣瘋你,甚至拖累家庭。父母們要引以為戒。

而一個有教養的女孩,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夠贏得別人的喜愛與尊重,大家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