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還有可能回到親俄羅斯的軌道上來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國際政治瞬息萬變,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1990年的時候,沒有人會認為龐大的蘇聯帝國會在一年以後解體。同理,儘管俄羅斯與烏克蘭相互之間已經視若仇寇,但是也極有可能會再次“化干戈為玉帛”。不過,烏克蘭回到親俄羅斯軌道的可能性極小,需要滿足的條件太多。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從烏克蘭的角度,無疑將俄羅斯視為了“侵略者”。2014年,俄羅斯航空兵空降克里米亞,完成了實質性的軍事佔領以後,克里米亞完成了公投。結果,在250萬克里米亞人中,有98%的人投票決定脫離烏克蘭、迴歸俄羅斯。與此同時,烏克蘭東部的盧甘斯克州與頓涅茨克州也發生了武裝暴動。目前,在俄羅斯的支持下,盧甘斯克州與頓涅茨克州變成了盧甘斯克共和國與頓涅茨克共和國。

如果烏克蘭政府重新親俄,需要俄羅斯將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需要俄羅斯不再支持盧甘斯克與頓涅茨克。俄羅斯能夠做到嗎?俄羅斯已經將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寫進了《俄羅斯憲法》;盧甘斯克與頓涅茨克實質上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衛星國”!如果俄羅斯做不到歸還克里米亞,做不到不再支持盧甘斯克與頓涅茨克,烏克蘭政府能親俄呢?4500萬烏克蘭人能答應烏克蘭親俄嗎?

從俄羅斯的角度,烏克蘭無疑是“背叛者”。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血脈相連,都是東斯拉夫人後裔。在整個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中,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無疑是血緣上最親密的國家。但2004年“橙色革命”以後,烏克蘭變得越來越親西方,一直謀求加入歐盟,甚至有了加入北約的想法。2014年,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推翻,俄烏關係從此破裂,烏克蘭危機自此爆發。

烏克蘭想要重新親俄,俄羅斯能夠相信嗎?除非烏克蘭作出不加入歐盟、不加入北約的承諾,除非烏克蘭放棄親美的立場。這可能嗎?烏克蘭為何會背離俄羅斯,主要原因無非是俄羅斯經濟自身難保,烏克蘭希望投入美國與歐盟的陣營,能夠發展好經濟!

結論:烏克蘭重新回到親俄羅斯軌道是小概率事件,兩國之間的期望值相差太遠了!


美國觀察室


領土都被搶了還親俄!這不是找虐嗎

烏克蘭作為俄羅斯的小兄弟在歷史上一直有“小俄羅斯”之稱,即便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眾叛親離之際,烏克蘭對俄羅斯依然還湊合。

在烏克蘭獨立的這近30年來,烏政府一直試圖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找平衡,但是在近幾年這種平衡已經無法維持了。

在最近幾年烏克蘭的民族主義一直在不斷抬頭,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這裡在歷史上長期屬於西方文化圈,並且人口也主要是以烏克蘭人為主。

這些地區的人十分渴望擺脫俄羅斯的影響徹底融入西方,而以俄羅斯人為主的烏東地區卻反對“脫俄入歐”的政策,兩撥的矛盾十分尖銳。

雖然俄羅斯人在烏克蘭佔有很大的比例,但畢竟只有20%,烏克蘭的主體民族依舊還是烏克蘭人,所以俄羅斯人對於烏政府的影響終究是有限的。

烏克蘭人之所以“鍾情西方”,一是由於歷史原因,二是由於經濟原因。

我們先說經濟原因,這個原因很簡單,就是跟著俄羅斯沒有盼頭唄。

舉個栗子,跟烏克蘭搭界波蘭,這是烏克蘭的斯拉夫兄弟。區別僅僅是烏克蘭是東斯拉夫人,波蘭是西斯拉夫人。

(因為是鄰國而且關係不錯,波蘭和烏克蘭曾聯合舉辦過2012年的歐洲盃)

波蘭在東歐劇變之後就立即投入了西方的懷抱,相繼加入歐盟和北約,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1990年的時候波蘭和烏克蘭的經濟水平都差不多,而時至今日波蘭的GDP已經達到了5401億美元,而烏克蘭卻只有1043億美元,波蘭的經濟體量是烏克蘭的整整5倍!

要知道波蘭人口比烏克蘭還少了700多萬,論人均GDP就更高了。

人不怕窮,但怕對比。當年波烏兩國是幾乎是同時擺脫莫斯科的控制的,並且烏克蘭的家底兒還要更雄厚些。

結果到了現在一個混得是蒸蒸日上,一個過的是江河日下,誰心裡能平衡!

除了經濟因素,歷史上的糾葛也是烏克蘭人討厭俄羅斯的重要原因。其中最讓烏克蘭人耿耿於懷的就是1932年—1933年的烏克蘭大饑荒。

現在烏克蘭人認為烏克蘭大饑荒是在斯大林農業集體化運動的背景下出現的災難,當年在糧食歉收的情況下蘇聯中央政府不僅沒有放糧賑災,反而加大糧食徵收,導致在這場饑荒中有至少五百萬烏克蘭人被餓死,這在那時的烏克蘭人口中是個很恐怖的比例。

如今烏克蘭人認為蘇聯政府在那場饑荒中的所作所為跟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沒有任何區別,其行為在法律上已經構成種族滅絕。

2002年時任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簽署法令,將每年的11月22日定為“饑荒紀念日”,以此紀念那些在蘇聯殘酷統治下死去的同胞。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參加大饑荒悼念儀式)

基於以上的經濟和歷史原因,今天的烏克蘭人十分厭惡俄羅斯,加之2014年俄羅斯又搶走了克里米亞以及干涉烏東地區叛亂,這讓俄烏關係更加的惡化。

殺自己同胞,搶自己土地,這種仇恨估計烏克蘭一時半會兒是忘不了的,再度走上親俄道路應該是沒戲了。

(進駐克里米亞的俄軍士兵)


千佛山車神


一個國家如果被侵略了領土,還能和這個侵略者親密,短期內是很難恢復密切關係的。但是從一個長期歷史階段上看,當然是有可能的。從第三方敵人的態度上看,也可能對彼此關係帶來影響。木叔從這3個方面討論這個話題:

第一,烏克蘭和俄羅斯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領土問題,克里米亞和東部地區在俄羅斯勢力範圍的問題。短期內這個問題無解,烏克蘭不可能親俄。

這個問題比較現實,也比較好理解,木叔就不做太多解釋了。

不久之後烏克蘭要進行總統選舉,大家看看上臺的總統對俄羅斯是什麼態度,就能對這個話題一目瞭然。

第二,雙方如果面對共同的敵人,領土問題可能就不會成為最重要的問題,共同對外或許會讓雙方親密。

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很多。比如二戰期間英國和蘇聯就是一個例子。本來雙方關係非常不好,甚至西方一直希望將希特勒禍水東引,讓他們直接進攻蘇聯,自己作壁上觀。蘇聯也一度和德國媾和,希望希特勒能將主力進攻英國,避免蘇聯受損。

但最終希特勒對英國和蘇聯都痛下殺手,這導致英國和蘇聯調整立場,形成統一戰線,暫時拋棄了意識形態分歧,共同對敵。

所以,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突然面臨影響雙方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很可能暫時會拋棄成見,會密切彼此關係。但問題就在於。類似的“重大問題”會出現嗎?

第三,從長期的歷史來看,領土爭端只是彼此關係的一個小波瀾而已。

時間放長到100多年前,全球哪個國家都不是現在的疆域,國際關係的分分合合和疆域雖然有關係,但與如今的國際關係沒有必然聯繫。

比如波蘭的領土被東方和西方強國多次瓜分,但波蘭一會與東方好,一時又與西方好。波蘭歷史上甚至也曾對俄羅斯進行侵略,佔領其領土,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雙方也有過友好局面。儘管歷史上有很多領土歸屬不定,但如今彼此也都認可了。

所以,如果眼光放長遠,未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什麼可能都有,不會只因為克里米亞等領土問題而劍拔弩張的,再次親密也是很可能出現的。我們分析宏大問題的時候,應該有這樣的歷史眼光。


你如何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關鍵問題其實是——烏克蘭有過真正意義上的親俄時期嗎?看似有,其實很難說有。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歷史關係,主要分三個大階段。在這三個階段裡,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更多的是無休止的矛盾和摩擦。


第一階段,沙俄時代。公元九世紀,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輔羅斯在東歐平原崛起。這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大民族的共同祖先。十三世紀之後蒙古鐵騎將基輔羅斯的東北部變成了金帳汗國。也就在此時,莫斯科大公國開始孕育出了強大的擴張能力,他們吞併了周邊公國領土,最後在1480年連金帳汗國也給推翻了。這就是俄羅斯民族發跡的開端。而基輔羅斯的西南部並沒有被蒙古人征服,他們最後演變為了烏克蘭。躲過了蒙古人入侵的烏克蘭卻沒有逃過波蘭共和國的吞併。不願意受波蘭奴役的烏克蘭,於1654年和沙俄簽署《佩列亞斯拉夫協議》,烏克蘭成為了沙俄一個高度自制的附屬國。但是沒過多久,沙俄即開始著力廢除烏克蘭的自制權力,意圖將烏克蘭變成沙俄的一個行省。葉卡捷琳娜時代把封建制度的烏克蘭變成了農奴制,烏克蘭人大部分成為了沙皇的“農奴”。到了亞歷山大時代,簽發厄姆斯法令,禁止發行烏克蘭書籍,禁止劇院出演烏克蘭劇目,禁止演唱烏克蘭歌曲、朗誦烏克蘭詩歌,禁止教授烏克蘭語言,將“烏克蘭”一詞從各類書籍中去除,代之以“小俄羅斯”。在這漫長的數百年時間裡,烏克蘭民族從未中斷過反抗沙俄的獨立運動。可以把這個階段的俄烏關係概括為烏克蘭為了擺脫一個惡霸,投奔了另外一個惡霸。

第二階段,蘇聯時代。

1917年,沙俄帝國分崩離析,烏克蘭迎來了民族獨立的機會。但是由於國力衰弱,烏克蘭被德國、奧匈帝國、波蘭、英法、蘇俄紅軍爭來搶去,好不悲催。1922年蘇聯成立,烏克蘭加入蘇聯,才算有了個安穩的“家”。但是在俄羅斯民族的眼裡,烏克蘭從歷史上就是俄羅斯的一個“行省”,而且他們能有今天也是俄羅斯給他們的,所以莫斯科給以基輔的,依然是傲慢和歧視,限制和盤剝。因此才有了1928年開始的以犧牲烏克蘭農業為代價開展的蘇聯工業化,也間接造成了三年後300萬烏克蘭人死於饑荒。1929年,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境外成立了“烏克蘭民族獨立政府”,並宣佈“烏克蘭獨立宣言”。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莫斯科和德國瓜分了波蘭,還一併把西烏克蘭也佔領。之後“烏克蘭民族獨立政府”帶領起義軍,聯合到來的德軍反擊蘇聯。1944年德軍敗走之後,蘇聯軍隊進入西烏克蘭,遭到了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和起義軍的大規模反抗。莫斯科方面進行了三年的血腥鎮壓才最終平息。1954年,赫魯曉夫將經濟陷入崩潰的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為之後的克里米亞爭端留下了伏筆。勃列日涅夫時代,繼續嚴厲監視烏克蘭知識分子。一直到蘇聯解體之前,烏克蘭的內心裡一直對莫斯科耿耿於懷。只是受困於地緣限制,無法脫離莫斯科的掌控。

第三階段,俄羅斯時代。

這個時代的歷史並不久遠。總之就是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開始尋求加入西方陣營。俄羅斯出於地緣安全的考慮,以武力威懾烏克蘭,不允許烏克蘭加入西方。之後就是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尤先科上臺,季莫申科上臺,後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上臺,之後又被親西方的波羅申科代替。然後就有了克里米亞爭端,以及東烏克蘭和西烏克蘭的分裂狀態。

縱觀俄烏兩國的歷史,從1654年到現在,四百多年的歷史裡,只有《佩列亞斯拉夫協議》簽訂的前二十年裡,俄烏兩國是充分信任和友好的。剩下的就是吞併和反吞併,侵略與反侵略,控制與反控制的歷史。所以根本說不上什麼“重回親俄的道路”上。只剩下這樣一個問題:烏克蘭有沒有可能和俄羅斯開啟親近模式。這是和題主的問法截然不同的。俄烏兩國開啟親近模式的可能性絕對沒有!親俄的烏克蘭政府幾乎不可能在西烏克蘭建立得起來,首先必會被西烏克蘭人民反對推翻,其次西方一定會從中做梗搞亂。東烏克蘭如果獨立出去,那麼西烏克蘭將徹底、乾淨、毫無保留的斷絕和俄羅斯的任何聯繫。


獨釣寒江


烏克蘭不可能回到親俄羅斯的軌道上來,兩國已是勢同水火,不共戴天!

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會傻到在舊仇未報又添新恨時候去跟自己的仇敵親熱,國家間的道理也是一樣。


基輔獨立廣場的反俄集會

俄羅斯加諸給烏克蘭的最新傷痛和恥辱無過於吞併克里米亞,以及策動分離烏東地區。這樣,2018年1月18日烏克蘭議會通過關於頓巴斯問題國家政策要點法案就是對俄羅斯仇恨的法律宣示。該法案將名為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實為俄羅斯小綠人)控制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部分地區定性為“臨時被佔領土”,並將俄羅斯稱為“侵略者”,同時賦予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臨時被佔領土”動用武裝力量對抗“侵略”的權力。看到了吧,這個法案可是在俄羅斯普京強硬恫嚇威脅的前提下通過的。


俄羅斯強加給烏克蘭的舊仇可以追溯有數百年了,多次亡國復國的慘痛經歷,特別是蘇聯時期製造的“烏克蘭大饑荒”,數百萬民眾的餓殍遍野人們記憶猶新,現在的“大饑荒紀念日”每年烏克蘭總統循例都要親臨紀念。還有《布達佩斯安保備忘錄》烏克蘭遵守協定銷燬當時世界第三大的核武器庫,以換取世界大國美俄英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莊嚴承諾,可最終換來的卻是俄羅斯撕毀協定的自我打臉侵略吞併,烏克蘭人是悔不當初啊。


反俄歌曲歐洲奪冠

這一切舊仇新恨的累積就變成了如今烏克蘭舉國上下對俄羅斯的同仇敵愾,何言回到親俄羅斯的軌道上來?烏克蘭當今的唯一政治正確恐怕就是“反俄”、“抗俄”,不論以後那個政黨、總統上臺,沒有最“反俄”、“抗俄”,只有更“反俄”、“抗俄”!須知,2014年的亞努科維奇政府下臺,就是因為親俄而暫停了簽署“烏克蘭與歐盟聯繫國協定”,如今的亞盧科維奇已成了烏克蘭最大的賣國賊汪精衛。再回到前面這個頓巴斯問題國家政策要點法案,當時議會決議時甚至有70多名議員堅決要和俄羅斯斷交!烏克蘭的整體向西看已無可逆轉,即便是以後俄羅斯把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也難以挽回烏克蘭民心,難怪有俄羅斯反對黨說:得到了一個克里米亞,卻失去了整個烏克蘭。


更有一個最現實的因素是,烏克蘭人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過去的窮夥伴波羅的海三國,以及波蘭、匈牙利在加入歐盟後烏鴉變鳳凰,乞丐成富翁,任誰也擋不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啊。

未來的烏克蘭不會親俄羅斯,只會與俄羅斯和平共處——前提是俄羅斯不再窮兵黷武,變成一隻文明可愛的熊寶寶。


今古達觀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這個問題就牽扯到了國家與國家的關係問題,國家間的關係變化問題。

題主這麼問,烏克蘭有沒有可能回到親俄羅斯的軌道上來?那麼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烏克蘭雖然與俄羅斯同為一個民族,但是目前兩國的關係是處於一個敵對的關係。

俄羅斯與烏克蘭目前處於敵對關係,那麼這種敵對的關係是如何產生的?

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維持在一個關係平衡的地位。這個關係平衡的地位是一個什麼地位,就是介於敵對與依附之間的這麼一個地位。這種地位是一種互相利用,但是又不能夠依附的一種地位。這種地位的形成是由於兩方都沒有足夠的實力,來使另一方倒向自己這一方。但是由於某種相互之間的利益關係,維持的一種地位。

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俄羅斯是處於強勢的一種地位,烏克蘭是處於弱勢的一種地位。但是俄羅斯的強勢並沒有達到能夠使烏克蘭依附於俄羅斯的實力,而烏克蘭也並沒有認為俄羅斯是一個值得依附的國家。雙方之間的關係維繫在俄羅斯有強大的實力,可以影響烏克蘭政府做出決策。那麼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為什麼俄羅斯會影響烏克蘭做出決策呢?那就是地緣政治的原因,自蘇聯解體以來,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大部分都投靠歐盟以及北約。

同樣作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烏克蘭,也想投靠歐盟以及北約,無奈天堂太遠,而俄羅斯太近。烏克蘭與俄羅斯相鄰,俄羅斯天然的認為烏克蘭就應該成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那麼在與烏克蘭的關係發展上,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給予優惠,同時給予烏克蘭關稅優惠,但是這樣的做法是基於烏克蘭必須要成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而給予的。但是俄羅斯的這種能源戰略的卡脖子行為,是會引起烏克蘭的反感的,無奈實力不強。這就相當於俄羅斯綁架了烏克蘭,俄羅斯的經濟不足以是使烏克蘭富起來,但是歐盟卻可以讓烏克蘭富起來。烏克蘭面臨的局面就是,要做俄羅斯同北約的緩衝地帶,結果是經濟發展不起來;另一種是加入歐盟北約,作為北約在同俄羅斯之間的前沿地帶,但是卻可以富起來。那麼這樣的一種結果就是,作為一個國家的政府,你是要讓國家富起來,還是要背綁架成為俄羅斯的附庸。

從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歷屆總統都有向歐盟投靠的願望,但是無奈俄羅斯就在那裡。而亞努科維奇也曾經這樣嘗試過,但是最終的現實考慮是還不能夠與俄羅斯絕戀,但是國內經濟的惡化,促使反對派認為必須加入歐盟這個國家才有希望。不然僅僅依靠武器及低端產品的出口,不足以支撐烏克蘭的發展。面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決心,俄羅斯沒有經濟上的吸引力,只有軍事上的威懾力。策動克里米亞公投,顯然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烏克蘭政府沒有同意這一公投,同樣也沒有承認這一公投的結果,這樣的公投獨立是合法的嗎?世界上哪個國家允許這個國家的一個地區可以公投然後獨立出去?

就目前來看,顯然是沒有的!而烏克蘭的東、西、南部的民族鬥士斯拉夫族,但是區別在於形成國家後,國家認同又使得民族分化,分為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那麼西部屬於烏克蘭人,而東部和南部俄羅斯族人比較多。在烏克蘭一心投靠歐盟的決心下,俄羅斯出動小綠人對烏克蘭東部及南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策動事實上的獨立。這是俄羅斯最後的掙扎,烏克蘭如果加入歐盟或者北約,那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以及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就是俄羅斯的緩衝地帶。要知道這三個地方都是烏克蘭的,但是俄羅斯就是要這麼做。

這是對俄羅斯與烏克蘭敵對關係的一個分析,那麼這種敵對關係有沒有改善的可能,以及題主問的,有沒有可能烏克蘭親俄羅斯。

首先一點,兩個國家發展友好關係,前提是兩國之間不能存在現實的戰爭問題。而目前的狀況是,俄羅斯在肢解烏克蘭,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兩國之間不可能發展友好關係,同樣烏克蘭不可能對俄羅斯有親近的動機。

其次,改變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目前狀況,那就是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同時俄羅斯不肢解烏克蘭東部。那麼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會不會親俄羅斯,烏克蘭可以同俄羅斯發展關係,但是其程度遠遠達不到親俄羅斯這個級別。俄羅斯沒有能夠使兩國共同維護的價值,兩個國家的關係更多的是基於雙方利益需求而已。

再有改變烏克蘭現狀,俄羅斯不在烏克蘭東部搞肢解行為,同時歸回克里米亞。那麼烏克蘭就要加入歐盟,未來不排除加入北約。立場不同,如何使得烏克蘭親俄羅斯。

綜上幾點,就是說目前的狀況是烏克蘭不可能親俄羅斯,同時俄羅斯改變立場後,烏克蘭也不可能親俄羅斯。俄羅斯所擁有的實力,值得稱道的是其軍事實力,那麼這種實力僅僅是自保而已。他不能夠給烏克蘭帶來發展,同時這種軍事實力還不時的可能威脅到自己。可想而知,烏克蘭會親俄羅斯嗎?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同俄羅斯的關係,更多的是被俄羅斯能源所綁架後的結果,而不是從內心去接近,是被迫做出的選擇。那麼目前這種關係上的平衡已經打破,俄羅斯同烏克蘭的關係也不可能回到一種平衡的狀態。除非俄羅斯內部發生巨大的改變,否則兩國之間的敵對關係,不會上升到一種平衡的關係,就更不要提烏克蘭會親俄羅斯。


飛狐一刀


由於烏克蘭的國力沒有俄羅斯強大,因此烏克蘭也不願意惹怒俄羅斯。所以烏克蘭一定會回到親俄的路線上來,因為歷史證明,每次烏克蘭違背了俄羅斯的政治意願,烏克蘭的國家利益都會遭到嚴重的損失。



1.烏克蘭與俄羅斯是兩個搬不走的鄰居,而與俄羅斯為鄰就意味著,要麼接受俄羅斯的控制,要麼被俄羅斯吞併,要麼與俄羅斯對抗,只有這三條路可以選擇。烏克蘭在歷史上就是一個獨立的民族,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國家。可是由於沙皇俄國不斷入侵,18世紀俄羅斯已經吞併了烏克蘭。1922年烏克蘭併入蘇聯,可是由於烏克蘭人口眾多,不願意接受蘇聯的統治,因此經常爆發一些反抗蘇聯的示威活動,慢慢的烏克蘭出現了獨立的傾向。



2.由於烏克蘭農業發達,是蘇聯糧食的主產區,所以蘇聯每年都會從烏克蘭運走大量的農產品。可是烏克蘭人不願意為蘇聯多貢獻一些糧食,這讓蘇聯領導人斯大林非常生氣。並且烏克蘭人濃厚的獨立的傾向,也讓斯大林非常擔憂。因此斯大林命令烏克蘭的領導人,用飢餓的方式來對抗那些不與蘇聯合作的烏克蘭人。當時蘇聯在烏克蘭每個農莊都成立了收糧隊,把烏克蘭農民手中的糧食和種子全部收走。而那些不配合收糧的烏克蘭農民將被拘捕,其中有4000多人被判處死刑。這導致烏克蘭在1932年至1933年爆發了大饑荒。蘇聯以飢餓殺人的方式,餓死了烏克蘭1/4的人口,造成700萬烏克蘭人餓死。這就是一場人為製造的災難,也使烏克蘭獨立運動就此熄滅,維護了蘇聯對烏克蘭的統治。



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入侵蘇聯佔領了烏克蘭,當時烏克蘭人民歡呼雀躍,他們把德國人當成瞭解放者。烏克蘭也成立了軍隊為德國人效力,這足以看出烏克蘭人對蘇聯有多麼的怨恨。二戰結束後蘇聯政府對那些曾經幫助德國的烏克蘭人,進行了審判和槍決。但是斯大林也意識到,如果長期對烏克蘭進行壓迫政策,很可能激發烏克蘭人民的反抗。因此蘇聯向烏克蘭地區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建設了一大批重工業基地,並且支持烏克蘭發展農業技術,使烏克蘭成為了蘇聯的糧倉和重工業基地。蘇聯時期的烏克蘭可以製造核武器、坦克、彈道導彈、飛機、航空母艦等先進的武器,給烏克蘭的經濟帶來了良好的發展。



4.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大量的工廠和先進的軍工產業。烏克蘭有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有5000萬人口。如果俄羅斯控制了烏克蘭,就會提高俄羅斯的國力。因此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底線,俄羅斯絕對不能放棄。2014年美國挑起了烏克蘭危機,推翻了親俄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因此普京派遣軍隊佔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普京希望“以壓促變”,讓烏克蘭人民和政府覺醒,重新投入俄羅斯的懷抱。我分析未來的烏克蘭政府,一定會在歐美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搖擺不定。

烏克蘭會有一天重新投入俄羅斯的懷抱,但是烏克蘭也將遭到歐美國家的制裁。與一個野蠻和貪婪的俄羅斯為鄰,是烏克蘭國家的悲哀。歡迎大家各抒己見,評論、交流、點贊。


杜達特洛夫斯基


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認為:烏克蘭回到親俄的軌道,在短時間內已經很難了,兩國因為克里米亞問題徹底交惡。

也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我們認為,波羅申科這樣的政客對於烏克蘭是否親俄,並沒有根本性的作用,政客都是民眾用選票選出來的,他們的立場很容易改變,或者說很容易換一個立場不同的政客上臺,從長時間週期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根本問題,是克里米亞問題。

俄羅斯從法律上已經完成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的所以程序,因此,起碼從俄羅斯的法律上來看,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國土,現在想把克里米亞從俄羅斯拿走,除非發動戰爭,徹底擊敗俄羅斯,否則,就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

克里米亞被奪走,已經徹底傷害了烏克蘭人民和俄羅斯的感情,使得在烏克蘭,親俄的政客一下失去了支持,整個烏克蘭瀰漫著反俄情緒,這種情緒短時間內無法改變。

烏克蘭美女

從俄羅斯的角度看,也不可能為了拉住烏克蘭而將克里米亞重新還回,畢竟,烏克蘭是倒向俄羅斯還是倒向西方,是一件無法預測的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局勢的變化,即使在某些時候烏克蘭倒向俄羅斯,還是會因為某個政客的上臺而改變傾向,而國土的歸屬是永久的,一旦被拿走,再想拿回來,機會渺茫。

很明顯的例子是菲律賓,杜特爾特上臺,菲律賓的態度頓時來個180度大轉彎。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世界軍事!


麻辣戰爭


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2014年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克里米亞,克里米亞隨後進行了全民公投,並於當年通過公投成功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在克里米亞獨立公投事件發生之後,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陷入冰點。所以如果要想讓烏克蘭重新回到親俄羅斯的軌道上來,兩國之間首先必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克里米亞爭端。烏克蘭不可能放棄對於克里米亞的主權要求,同時俄羅斯也不可能把克里米亞主動送還給烏克蘭,這個問題必然長期妨礙俄烏關係走向正常化。從這一點來看,烏克蘭短期內根本不可能重新回到親俄羅斯的道路。


(烏克蘭民眾抗議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另外,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走得近必然是因為這兩個國家之間存在眾多的共同利益。而從這個方面來看,目前烏克蘭的主要國家利益是如何發展國內經濟,經濟方面俄羅斯和美國與歐盟並不在同一級別,俄羅斯經濟結構相對比較單一,其國內市場消費規模有限。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經濟聯繫更多的是侷限於能源領域,而在這一領域烏克蘭必然會為自己選擇俄羅斯之外的其他能源供給國以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烏克蘭靠近歐盟市場,將來烏克蘭經濟必然會加強同美國和歐盟的聯繫,歐盟和美國也會有更多的企業到烏克蘭投資。出於經濟改革和發展的考慮,烏克蘭也必然會加強同歐盟和美國的聯繫,而減少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將來俄羅斯對烏克蘭只會越來越沒辦法,因為兩者經濟的聯繫會進一步被削弱。


(烏克蘭露天咖啡屋)

從政治上來看,烏克蘭在經歷2004到2005的橙色革命之後,政治上逐漸走上偏西方的道路。目前,烏克蘭正在尋求加入歐盟和北約,當烏克蘭面對俄羅斯咄咄逼人的攻勢,他只會加強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聯繫,以為自己尋找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烏克蘭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政治和軍事聯繫只會逐步加強,俄羅斯是在逼著烏克蘭更進一步地倒向西方。
(烏克蘭橙色革命)


綜合以上的克里米亞問題以及烏克蘭目前的政治和經濟現狀我們有理由判斷,烏克蘭目前基本沒有可能重新回到親俄羅斯的道路上來。


李姓先生


烏克蘭重新親俄是大概率事件。

烏克蘭親西方的壞處

一,地緣政治劣勢的悲哀,烏克蘭處在俄羅斯巨獸的嘴邊無法遠避,作為食草動物,若招惹食肉動物,妥協示好是無賴的選擇。

二、美國重回孤立主義趨勢明顯,歐盟正在鬧分家,北約也出現裂痕,烏克蘭投靠西方看不到經濟、安全紅利有幾許?

三、美國拉烏克蘭做反俄排頭兵,對烏克蘭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俄是烏的鄰近,俄要雷霆萬鈞發力,烏會淪為血肉盾牌,首遭塗炭。

四、烏克蘭工業製造與西方不接軌,西方沒義務幫它換擋升級,離開俄羅斯幾乎無用武之地。還有能源供應要捨近求遠,這不僅僅是效益低下問題,還給經濟民生安全運轉留下隱患。

烏克蘭親俄好處

第一、沒有安全之憂,俄不會繼續策動烏東獨立。西方也沒有理由用武力對烏威脅。

第二,俄羅斯工業和烏克蘭農業有很大的經濟互補新,兩國科技人員有長期的溝通,烏克蘭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業不會廢武功,會挖掘出巨大的經濟盈利潛力,

第三、俄羅斯會恢復對烏克蘭的石油、天然氣的長期優惠供應政策,經濟受益,老百姓受益。

但凡是聰明的烏克蘭政客,都會認識到親俄利大於弊,不能排斥這種選項。

克里米亞問題是妨害兩國關係走近的關鍵,若雙方達成下列妥協之一;①烏克蘭放棄克里米亞,換取俄送長期經濟能源大紅包。②俄羅斯放棄克里米亞半島的一部分,換取烏克蘭與俄籤諒解友好條約。③雙方同意有主權爭議,暫時維持現狀,埋頭髮展各自經濟。兩國關係修好不會等得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