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和GDP的那點事

GDP,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是一個國家經濟整體狀況最直接的表現指標。

股市,不是那些簡單的紅綠K線,也不是那些簡單的均線,作為投機的人從來不關心什麼經濟之類的東西,而是看著K線和指標打天下。很多人提起股市和GDP之間的那點關聯就直搖頭,覺得是個非常大和非常深的研究課題。作為投資人,股市的構成是幾千家上市公司,我們用這樣一個簡單易懂的概念來理解股市和GDP的關係:股市既然是幾千家上市公司構成的,那麼這些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情況好了是不是自然會推動GDP的增長,而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情況不好了,自然也會拉動GDP走低。這便是股市和GDP最簡單和最自然也是最原始的相關性理解。

所有的事物,一切的證券投資分析的相關知識,我們都可以用生活中的日常來仔細品讀和理解。什麼是好行業?我一直以來對好行業這樣概括:能推動人來社會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方式更便捷更快捷,能節省我們的生活成本,這便是好行業。5G是不是給我們的通訊帶了了便捷,加快了數據傳輸,推動了數據傳輸的科技進步?阿里巴巴是不是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對那些晦澀的辭藻我們便可以用生活中的所有常識來解決。

接下來我們用具體的數據看看股市和GDP之間的關係。

股市和GDP的那點事

股市和GDP的那點事

以上兩張圖片是我們截取的1998-2018年20年GDP的走勢圖和1998年到目前的股市的走勢圖,下面我們把GDP的增速和上證的漲跌幅擬合。

股市和GDP的那點事

從以上的三張圖我們看到股市的波動要比GDP的波動幅度更大,股市對GDP數據的敏感度要比GDP本身的漲跌幅要大很多。一直以來大家有個共同的認識: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點肯定是沒錯的,但是至於他們之間的相關係數的和一接近的程度並不是很大。尤其我們對應2015年這波市場的高點,完全是人口紅利加供給側改革推動的牛市,和整體的GDP的增速的相關性並不是很大。


曾經有人尋找了巴菲特研究的GDP和股市的關係,我們這樣來總結:GDP的總市值和股市的總市值有一個佔比,如果股市的總市值佔GDP的總值太大將會出現泡沫,股市會不合理高增長,而股市的總市值佔GDP的總值太小將會出現估值窪地,從而有非常好的投資機會,而這個佔比的高點在75%左右,低點在50%左右,如果低於35%會比嚴重低估。2015年最高點的時候佔比達到了110%,然後就是跌倒現在長達三年的熊市。

目前如何?

股市和GDP的那點事

股市和GDP的那點事

深圳175743.15億,上海281613.64億,按照目前這個比例估算一下2018年結束後股市市值和2018年GDP的佔比是53%左右,快接近低點的50%比例。


小天帶你學投資,若有幫助請點關注,小天將持續為你輸出優質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