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臨死前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

冠霄之衝


首先回答樓主問題,秦武王嬴蕩死後秦昭襄王繼位,其實並不是嬴蕩自己選的,嬴蕩的死是個意外,他那時候還年輕沒有兒子,所以他死後群臣把在燕國做人質的公子稷接回,是為秦昭襄王。

秦武王死亡原因

秦武王嬴蕩(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蕩是一位短命皇帝,他才活了23虛歲,而他的死因也非常奇葩,他不是和許多皇帝一樣縱慾過度精虛而亡,也不是死於宮內奪權爭鬥,他是跟人家比賽舉重,結果被重鼎給砸死了。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秦武王從小體力過人喜好武力,公元前307年,嬴盪出巡周都洛邑,不知道是不是這仁兄用膳用的過多的原因,他突然提出要和烏獲、孟賁比賽舉鼎,可能是那鼎實在太沉,他竟然在比賽過程中雙目出血,並且被鼎壓斷了脛骨,而且更倒黴的是到了晚上他就因為失血過多直接嚥氣了,這還把周赧王給嚇了一跳,他急忙親自趕往哭喪。

秦昭襄王繼位

秦昭襄王嬴稷和秦武王嬴蕩是親兄弟,他們都是秦惠文王的兒子,嬴蕩發生事故歸天之時,身在燕國當人質的嬴稷並不知道這個消息,因為畢竟那時候的通訊技術沒有這麼發達,不過雖然嬴稷不知曉,但是秦國的那些公卿大臣卻炸了鍋,自己的皇帝莫名其妙作死歸西,可給他們留下了難題,因為嬴蕩死的時候膝下無子,那到底該由誰來繼承大統就成了一個天大的問題,對此!一幫大臣爭論不休,最後還是趙武靈王想辦法把嬴稷從燕國救回趙國,然後又給送回了秦國,不過雖然嬴稷回國了,但是秦國許多大臣還是不同意他繼承王位,最終他還是在魏冉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才成功繼承王位,因為畢竟他是嬴蕩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所以他上位後那些大臣也就不再反對了。

秦昭襄王想說:當個皇帝不容易

秦昭襄王在歷史上是一位好皇帝,可是他上位的過程卻是充滿曲折並且還有一些運氣成分,為什麼這麼說,咱們可以看看嬴稷的成長史,嬴稷從小身世坎坷,他老爹死後,哥哥當了皇帝,可是他只能去燕國當質子,後來要不是他哥哥嬴蕩把自己作死,他可能一輩子與皇位無緣,這一點算是他的運氣,而他上位的過程也是不容易,嬴蕩死後,首先他從燕國回秦國就是個問題,在這裡他就要感謝趙武靈王了,人家把他接到趙國又把他送回秦國,也是非常不容易,後來回國之後,由於他年紀太小,所以他在朝中有很多人不服他,不過還好那時候有他母親宣太后(羋月傳就是以宣太后為原型)和魏冉幫他執掌政權,這樣他才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後來他年紀大了才收復了宣太后和魏冉的大權,成為了一個獨擋一面的好皇帝。

總結

可以說秦昭襄王的繼位是天定,有一定運氣成分,但是他能夠坐穩王位,並且還能做出不錯的成績就是人家的後天努力了,勤奮之人自有天助,古人誠不欺我,至於秦武王…只能說no zuo no die了。


獨舞酒歌


秦武王臨終前選擇公子稷繼位,乍一看確實出人意料,但從當時的情況看,確實是一步妙棋,也許他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愚蠢自大。

他受重傷時年紀還很輕,繼位才不到三年,並未來得及生下任何子嗣,而根據繼承法則,既然沒有兒子,他就要退而求其次,選擇自己的一位同父異母弟弟繼承王位。他最終選擇的是公子稷,當時他還在偏遠的燕國當質子,遠離咸陽政治漩渦。

目前並不清楚這裡的原因,推測可能是公子稷的繼承順位相當靠前,注意,秦武王從受傷到去世,只經歷了很短時間,也就是說他是很快做出這個決定的;而且當時秦國朝堂還有一位重臣也在,他是左丞相樗裡疾,戰功赫赫又位高權重,他也沒表現出任何反對,公子稷繼位之後,他又繼續擔任了一段時間丞相,可以說公子稷的繼位是政權的平穩交接,後面的季君之亂也說明不了什麼,最大原因只可能是庶長壯認為公子稷一直在燕國,在咸陽的勢力還不夠壯大。


張不叄讀秦史


言簡意駭的說三點:

一,秦武王沒有子嗣.

二.惠文後是個婦道人家.

三.贏稷有個好舅舅.


週一燕


因為秦武王從小跟召襄王感情很要好,再一個他的人品好。


巖太子


當時蠃稷在燕國,是趙國武靈王將人送回秦國的,再合謀權臣魏冉,擁立公子稷上位,魏冉在秦朝權力很大,是嬴稷的舅舅繼承人不是他自己選的,嬴蕩死時沒有兒子,於是群臣迎接秦武王異母弟、在燕國作人質的公子稷回國繼位,是為秦昭襄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