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正史,就論三國演義,馬超與趙雲誰的武力更強?

藍墨鑫


在三國演義中,馬超被稱為錦馬超,羌人將其奉為“神威天將軍”。馬超剛出場時是17歲。在長安連殺董卓部將王方,李蒙。在曹操誘殺其父馬騰後,馬超為抱父仇,聯合韓遂起兵反曹。在潼關連續擊敗曹營諸多將領,殺的曹操割須棄袍。

在渭水,更是射的曹操奪船避箭。讓曹操兩次差點喪命。在張國良,陸耀良等“評話三國”中,馬超使一條虎頭湛金槍。絕招回馬三錘,人稱飛將軍錦馬超。萬夫莫敵。更有三國之中出呂布,呂布哪有馬超好的說法。

民間還有很多文學作品,諸如《蕩寇志》《禪真逸史》等,所以馬超的物力是值得肯定的。

我來說一個事情,三國演義中,劉備援助劉璋攻打漢中張魯時,張魯派遣馬超作為先鋒抗擊劉備。劉備懼怕馬超的勇猛,不敢出站,於是馬超就來到襲城下挑戰劉備。劉備對著手下將領說:馬超勇猛不可小覷,只有吾弟張飛可戰馬超。當時趙雲也在劉備身邊,但是劉備對趙雲隻字未提,可見在劉備心中,趙雲並不是馬超的對手!

趙雲,我們都很熟悉,縱觀趙雲和馬超的一生也可以看出來,趙雲萬馬軍中衝鋒陷陣,七進七出,趙雲也膽大心細,渾身都是膽。智勇雙全。但是馬超會殊死單挑,單挑一流,但是在智力方面不及趙雲,馬超是一位有著接近呂布的武力。馬超來劉備集團很短,但是進入劉備集團後就成為五虎上將的一員,雖然遭到排擠,但是馬超的武力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如果馬超跟趙雲單挑,我覺得兩人最後會不分上下。這些也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每個人心目中的三國第一都是不一樣的。


無敵小欽差


不管是演義還是正史,馬超都強過趙雲一大截,趙雲在演義中唯一真正展現武藝的單挑,就是跟文丑戰了50回合,其他的時候,要麼就是“詐敗”,要麼就是“戰不數合,撥馬而走”,連超過20回合的格鬥都沒有,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他的真實武藝。

說到文丑,這個跟顏良齊名的“河北名將”,實際上是一個“浪得虛名”的偽名將,他在演義中總共出現了三次,一次是在袁紹進入冀州的時候,跟顏良一起斬殺過行刺袁紹的冀州小官吏,第二次是跟趙雲的對決,第三次就是被關羽“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饒河而走,關羽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這就是文丑一生的戰例,二次單挑,跟趙雲戰50回合,跟關羽3個回合,此外再無任何亮點。至於說到長坂坡趙雲如何威風凜凜,如入無人之境,我想大家肯定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曹操親率5000輕騎,一晝夜行軍300多里,在長坂坡追上劉備,趙雲的所謂“七進七出”就發生在這個時候,此時,曹魏的諸大將都沒有到場,這5000虎豹騎的統帥是曹氏宗族的曹純,曹休。曹操身邊跟隨的大將實際上只有一個曹洪,即使是把張郃加上,也不過是演義為了突出趙雲,讓張郃出來給趙雲長臉的,即使如此,趙雲也只是鬥了10幾個回合,然後“不敢戀戰,撥馬而走”,既然是“不敢”,說明趙雲很明確的知道自己不是張郃的對手。整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突出趙雲,總是把趙雲的跟曹魏名將的戰鬥描繪的含糊其辭,用“詐敗”“來去如風”等等春秋筆法掩蓋趙雲的不敵,用“長槍飛舞,似雪花點點”之類的溢美之詞,來為趙雲臉上貼金。而馬超在演義中屬於呂布死後的天下無雙的戰將,能夠體系馬超的武藝,體力,戰鬥力的戰例比比皆是,其決鬥的酣暢淋漓甚至超過了“三英戰呂布”,






狼的影子319


當然是趙雲武力更強。

趙雲馬超,都是用長槍。但又各具特點。

趙雲用槍,全靠一個快字。

作為一個快槍手,趙雲能夠在一瞬之間連刺數十百槍,形成一片槍雨,向敵人戳將過去。一個也好,數十百個也罷,統統都被戳得透心涼心飛揚。

所以趙雲最擅長混戰,一人單挑千軍萬馬,亮銀槍舞成一個銀團,水潑不進,這才能在百萬軍中救出阿斗。

馬超用槍,單憑一個力字。

馬超的特長是力氣大。與猛張飛、虎痴許褚一般,都是靠著勢大力猛橫掃千軍,一招一式都有千斤之力,然而速度上卻比趙雲差了很多。

火雲邪神有言道“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馬超縱然神力,卻敵不過趙雲的迅疾絕倫!


上將噯福斯


不說正史,就按三國演義,馬超趙雲誰的武力最強?



這又是一個為難人的問題。因為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是把馬超趙雲,列為同一級別的,演義中並沒有馬超趙雲直接交手,能從那場戰鬥中,得出二人高下呢?一些間接的、可類比戰例表明:馬超、趙雲應該是同一水平。可提問非要分個高下,沒辦法,只有各列舉馬超、趙雲兩場精彩戰例,最後談點看法,各位自行評判吧!



先看馬超戰例:就是許褚裸衣鬥馬超。看三國演義第59回:【超挺槍縱🐴馬,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陣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再鬥一百餘合,仍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鬥三十餘合,許褚奮威舉刀便砍,超閃過,一槍望許褚心窩刺來。儲急棄刀將槍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褚力大,一聲響,抝斷槍桿,各拿半截在馬上亂打。操恐有失,急使夏侯淵、曹洪齊出夾攻。龐德、馬岱見了,麾兩翼鐵騎,橫衝直撞,混殺將來……。】



再看趙雲戰例:就是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斗。找到阿斗後,趙雲第一個遇到的,是曹仁部將淳于導,當時抓住了糜竺,趙雲一槍刺死淳于導,救了糜竺。接著殺掉曹操背劍將軍夏侯恩,奪得寶劍“青釭”。鋒利無比,削鐵如泥,自此殺入敵陣更無阻擋。再遇曹洪部將晏明,不三合被一槍刺死。



接下來就是張郃,趙雲因懷抱阿斗,不能戀戰,奔往長板橋時,焦觸、張南、馬延、張鎧前阻後堵,四面圍定,趙雲拔出青釭劍揮舞如風,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泉湧,殺退曹軍,直透重圍。在即將出圍時,夏侯惇部將鍾縉、鍾紳兄弟上來糾纏,稍稍交鋒三幾合,兄弟二人都被殺死。精疲力盡的趙雲,被立馬長坂橋頭、準備接應或者甄別的張飛救走。羅先生統計:【趙雲這一戰,砍倒大旗兩面,奪朔三條,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由於領導點贊,不顧敵對公開庇護,趙雲🔥火了整個曹操大營,自此以後,趙雲威名曹軍無人不知。



從以上戰例可以看出,馬超具有猛、狠特點,除這裡惡鬥許褚,還有夜戰張飛,對手都是著名猛將,兇、狠、猛、勇,四點齊備。而趙雲則有靈巧、善戰,根據情況靈活應對,不浪戰,不纏鬥特點,對手很多,但名氣一般。除了著名的長坂坡之戰,還有漢中戰役救黃忠、張著一戰。殺死的焦丙、慕容烈也都是三、四流武將。但馬超趙雲對比一下: 趙雲殺敵數量多,並保證了戰鬥任務完成。馬超纏鬥時間長,最終卻沒有戰果。





毛主席曾說過,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才是靈活的、高超的戰略戰術,不死纏爛打,才能最終打敗實力強大的對手。愚以為,這些才是兵家精髓,不論冷兵器時代,還是近代都是適用的。真正的打贏,並非當時的死打硬拼,而是用智力。

比如,孫策太史慈的輸贏,不是神亭嶺之戰,而是孫策後來完全信任,同意太史慈回去招收舊部,這不僅多招收太史慈一千多人的死黨,還給其他處於搖擺的人,樹立了榜樣。馬超如果地下有知,一定會後悔自己憑匹夫之勇,白白耗費精力、體力,作無謂的纏鬥,最終的仗也沒打贏,還被後世人嘲諷、批評。如果有機會,馬超肯定會改變戰術,加強軍事謀略研究,放棄那種拼武力的打法。歡迎評論批評!(645)


流譽後


答:既然有網友這麼說“看了看,只看到雲吹和超吹在那裡吐唾沫星子,沒什麼新見解”那麼,我就來點“新”簡介:

馬超是怎麼投降🏳️劉備的?是李恢說服的吧,李恢怎麼能說服馬超呢?是他自己到劉備那裡請纓的,自己推薦自己。他的膽子是誰給的?就按照《三國演義》去說,他認識劉備是趙雲推薦的,趙雲見他有尺寸可取,才推薦給了劉備,趙雲是要負責任的!就像夏侯蘭一樣,劉備看中了。

那麼李恢請纓之前,一定是與趙雲溝通過!並且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他才信心滿滿地前往說服馬超;馬超在得知李恢要來做說客時,也能瞭解一下李恢,至少知道他是趙雲舉薦給劉備的人,就是這樣吧:趙雲讓他來規勸我,我如果回絕李恢,意味著就要與趙雲開戰?

李恢到了,馬超投降🏳️了……


中行偃1


馬超跟許褚沒分勝負,許褚看到馬超都爭著上,而許褚看到趙雲都不敢交手,哪怕趙雲殺掉了一堆曹營武將,甚至都殺到曹操眼前了。直到趙雲過了長板橋,這些平時誰都不服的玩意都冒出來了,其中就有許褚一個,除了呂布,也就趙雲能讓這麼一群武將害怕。馬超不行的,許褚都不怕,至少一百回合拿不下,這要是在長板,根本不可能活著出來的。


同胞加油中國萬歲


趙雲,趙子龍,三國時期劉備劉玄德五虎上將之一。趙雲雖然不像關羽、張飛等人獨自坐鎮一方。但是,趙雲武藝高強,智謀出眾,作為劉備的貼身保鏢,相當於現在的近衛軍統領,三救劉備於危難之中,故深得劉備信任。趙雲大戰長坂坡,救下阿斗(即後來的蜀國後主劉禪),令劉備感激萬分,看著趙雲渾身浴血,於是擲阿斗於地下。有人說“劉備摔孩子,刁買人心”,要我說,這未嘗不是劉備真性情的流露,也側面說明劉備對趙雲的珍惜。

趙雲,素以著白袍,騎白馬,手中一杆長槍出神入化。於萬軍陣中取敵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吧!許昌解圍,戰許褚,破于禁,驅張頜

,斬高覽於馬下,一戰成名;大戰長坂坡,輝煌戰績,單槍匹馬,出入曹軍陣營,斬殺曹軍大將五十於人,救出劉備兒子阿斗,一戰揚名天下;漢水一戰,以幾千人馬,拒阻曹軍十餘萬人,令曹軍不敢前行,救黃忠,張翼於危難時刻。

因此,劉備曾說:“子龍一身是膽”,這是劉備對部將的最高讚譽。說實話,劉備五虎上將之中,我最喜愛趙雲,渾身是膽,不驕不躁,不居功,不自傲,且有情有義!

馬超,西涼侯馬騰的之子,兵敗歸劉備,武藝高強,曾於成都之戰成名,畢竟是降將,又是蠻夷,雖武藝高強,但不被重用,事蹟亦不突出,與趙雲相比之下,高下立判。論武力,論忠勇,論智謀,論人氣,我認為當然還是趙雲趙子龍略勝一籌。





越桔王孫


趙雲馬超都是三國中有名的上將,凡是能入上將名單的人,其武力都在伯仲之間,應該五十回合內分不出高下。馬超的勇力為何讓曹操膽戰驚心,俗話說,兵敗如山倒,馬超只是在乘勝追擊中,報仇心切,更顯英勇無敵,到後期,操穩住陣角,用計殺了馬超夫人及孩子,馬超急火攻心,屢戰屢敗,再也沒有了往日風采,後投了劉章。劉備進西川時,又與翼德挑燈夜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這才是馬超的真正武力之表現。而翼德之武藝應略輸關雲長一點點。

趙雲是個特別穩定型選手,歷次大戰中表現神勇,武藝超群,計謀高深,力挽敗局。縱觀整個三國,不論是誰,哪怕武藝蓋世無雙,只要沒腦子,最後都得敗下陣來,甚至被殺。所以說,觀三國,計比武重,謀比藝強。

呂布之勇天下無雙,卻敗於白門樓。備在未得亮之前,雖有關張,但仍不濟於事,被追得無有立錐之地。若要將趙雲與馬超相比,除了武藝,還要看腦子。

趙雲文武雙全,深謀遠慮,赤膽忠心,不為名利色養動心,很機敏,善思維,這是十個馬超也比不上的。

整個演義,趙雲的出場次數從始而終都是以常勝將軍的風範被多次讚歎不已。反觀馬超,除了武藝出眾外,可以說是個小心眼,沒有深謀遠慮,比子龍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如果兩人同帶精銳相同之軍馬在三國中爭雄,可以毫無懸念的說:馬超必敗於趙雲之手。

如果單打獨鬥,五十回合內,肯定無法論輸贏,但趙雲有青釭劍在手,(青釭劍,世之寶劍,斷鐵如泥,雲憑此劍,曾在懷抱幼兒的情況下,衝出重重包圍)大家想想看,抱著孩子打仗,肯定會影響戰將發揮,呂布當年,背馱女兒,在赤兔馬的幫助下,也沒能衝出戰場。因此上,沒有超強武藝,沒有超強兵刃――青釭劍,子龍怎會殺出重圍。在五十回合外,子龍會用青釭劍斬斷馬超的武器,這是有可能的,而馬超用少了槍頭的木棍與趙雲廝殺,應該不出十回合,必敗。


月影浮空


在演義中趙雲的形象高於馬超,武藝不低於馬超,這是羅貫中設計的,誰也別別出心裁另樹一幟。趙雲出場戰文丑五六十合練手,不為別的,是抱打不平,因袁紹無救國救民之心,是在闖江湖奔走天下擇明主而仕,足見其胸襟廣大,志向高遠,憂患於天下蒼生的仁慈之心,這種武德馬超望塵莫及。戰磐河挑麴義,衝陣袁紹保公孫殺透由顏良、文丑率領的圍兵。後來戰許褚,槍挑高覽,長坂坡單騎救主幾進幾齣,殺曹將五十多名。據漢水救黃忠,嚇得徐晃、張郃不敢接戰。劉備兵敗夷陵,陸遜正在追趕得聞趙雲兵到,馬下傳令退兵。火燒赤壁時,獨自駕小舟接諸葛亮,一箭退敵,何等的膽氣?馬超初降,劉備在城上安席款待,時有劉、馬二蜀將前來城下挑戰,趙雲說我去去就來,意思不會耽誤吃酒,片刻間斬二人上關,"馬超亦驚,倍加敬重"。看馬超是佩服趙雲的。年逾七旬陣前槍挑劍劈韓德等父子六人,失街亭幾路蜀軍大敗,唯一不失軍士輜重的是趙軍,連敗都敗的讓人敬服。演義中形容衝鋒陷陣之勇武叫做"如入無人之境",趙雲在書中有四次衝陣如入無人之境,可惜配享這樣描寫待遇的三國不超過五人。馬超綜合指數絕對在趙雲之下,純比武藝稍遜趙雲一點,可惜佳萌關趙雲領兵外出,不然很有可能趙、馬要來一次頂峰對決。遺憾的是羅貫中老先生不做安排,直教後人爭論不休。


天山月3


肯定是馬超更勝一籌!

其一:門第背景,世代諸侯門閥威天下,從先主伏波將軍馬援到其父馬騰,都是鎮守一方的國家棟梁,西涼無敵……

其二:震懾西涼,由於常年根深蒂固在西涼與當地少數民族交好,素有錦馬超之名,蜀國也只有此人能壓制西涼!

其三:軍團戰力,西涼馬家軍當初可是攻進長安,追殺曹操割須棄袍,團隊作戰實力在蜀國排1-2名沒問題!

其四:劉備所懼,馬超能和張飛打不分勝負,後被劉備收入帳下,負責鎮守陽平關,但是到死都沒有再被啟用!雖然也算早逝。可見其威名令主公劉備都不敢隨意駕馭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