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建都在長安的朝代都很短命,這是為什麼?

斐波那契8888


建都在長安的朝代到底短不短命,我們列個表就知道了

長安號稱十三朝古都,西安人自己認為,一共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三個朝代或政權於此建都。實際上,東漢和西晉的首都都是洛陽,長安不過是陪都,是不能算在裡面的。

也就是說,長安充其量不過是十一朝古都,那麼他們的國祚分別是多久呢?我列個表,大家自己內心見仁見智。

西周:前1046—前771,共275年;

秦:前221-前207,共14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共210年;

新莽:8年—23年,共15年;

前趙:304-329,共25年;

前秦:350年—394年,共44年;

後秦:384年-417年,共33年;

西魏:535年―556年,共21年;

北周:557年—581年,共24年;

隋:581年-618年,共37年;

唐:618年-907年,共289年。



青言論史


我都無語了,洛陽建都的,那個不是苟延殘喘,或者給中華文明帶來近乎滅頂之災,東周河南人申候,勾結犬戎等外族(河南誕生中華第一漢奸),殺周幽王,立周平王,遷都洛陽為,自此周的統治失去法理依據,之後,被諸侯吊打,

東漢滅亡終歸是內戰,不說,到了司馬氏建立的西晉,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傻子皇帝,晉惠帝,就是那個說出何不食肉糜額的河南傻子,經過河南人狗咬狗窩裡斗的治理後,導致五胡亂華,中華文明險些滅亡,

更有甚者,後晉石敬瑭,開歷史之先河,向契丹稱兒皇帝,中國歷史,只有這一個

至於送拆完,結局多殘,就不說了,千年衰廢事,只看洛陽城,中華屈辱史的大集成地


用戶136666680


秦朝存在十五載,但卻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的誕生。秦始皇滅亡六國,一統中國,奠定今日中國之根基。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更為以後朝代建立夯實了政冶、經濟和文化基礎。秦朝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權制政治制度整整影響中國歷史兩千一百多年。秦朝的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從根本上改變了周朝因世襲制(分封制)造成的諸侯國長期割據和混戰的局面,避免了中國社會再次可能遭到分裂的危險,確保了大中國得以世代相傳。秦朝的建立繼周朝之後再一次促進了中華民族大融合和大發展,進一步奠定了中華歷史和中華文化的形成與進步。

隋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三十八年,但隋朝的建立,統束了中國歷史南北朝長達約四百年南北分治長期分裂的局面,再一次維護了中國歷史大一統。隋文帝在政權組織形式上建立了三省六部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極大的約束了皇帝和三省的特權,其先進性比西方國家標榜的"三權分立"制度整整早了近一千年,這個制度後來被唐太宗李世民稍加修改和完善,有力的促進了唐朝社會的發展,可惜自唐以唐,這個制度沒有很好的得到堅持。隋朝建立的封建科舉制度,改變了以往選人用人存在的弊端,用考核的辦法為朝廷選人拔才,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平民的積極性,科舉制度整整影響中國兩千餘年,迄今還在發揮著作用。隋文帝帶頭拋棄鮮卑姓名,要求漢人恢復原有姓名和習慣,改變了中國北方漢人險遭鮮卑化的危險,有力地維護和延續了中華歷史和文化。隋文帝積極進行司法改革,堅決廢除了以往歷代沿用的各種酷刑一百多項,規定死刑犯定罪由朝廷有關部門進行審核和批准,提出要慎用死刑,極大的促進了司法進步和文明。

秦朝和隋朝這兩個朝代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都不長?客觀上,兩個朝代同時遇到中國社會長期分裂和諸侯國割據狀態(春秋戰國和南北朝),統一後,面臨思想短期難以形成一致,管理難度比較大的問題,社會矛盾相對複雜和突出,遇到的對手相對較多,滅秦和隋的基本上是原來六國、以及北周與南陳的貴族(士族)舊勢力和他們的後裔。從主觀上看,政治上急於求成和殘酷統治是秦和隋短命的主要原因。秦和隋在社會各種矛盾尚未解決,整個社會經過長期戰爭需要休養生息的情況下,卻都急於大搞各種建設,大量徵用人力物力財力,無度增加賦稅和徭役,加重了人民的經濟負擔,讓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最終激起了各地農民起義,從而導致兩個朝代很快就被滅亡。

秦和隋雖然在中國歷史上都存在時間不長,但秦和隋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和影響絕不亞於任何朝代,正因為他們過早滅亡的教訓為後來的朝代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所以後來的一統王朝都比秦和隋存在的時間都長。

烏龜長壽,千年何用?秦隋雖短,影響深遠。我們在為秦和隋過早滅亡惋惜的同時,無不感到有的朝代為了達到長期統治之目的(西漢、唐朝除外),不惜愚民政策和封建專制、黑暗統治,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最終使中國淪為貧窮和落後的地步,讓中華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樣的朝代存在的時間再長又有什麼意義?!





知未是也


西安以前自稱六朝古都,在上世紀一直宣傳的是六朝,以至於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即便在現在也有很多人以為西安是六朝古都,如下圖:

後來,西安將咸陽的秦加入自己的建都史,於是西安開始叫了一段“七朝古都”,為此還有學者寫了西安七朝古都的書:



然爾七朝古都的口號,並沒有喊太久,後來,西安可能覺得七朝也不太多,變成了十三朝古都,加上了:東漢、西晉、新、前趙、前秦、後秦這6個朝代(政權)。

值得注意的是,新、前趙、前秦、後秦

是這4個是偽政權,中國曆朝歷代都不承認的,沒有正史:新是篡漢偽政權,你見過《二十四史》中有《新書》嗎??

(西安現在所謂的“十三朝”至少有4個在二十四史中找不到)

前趙、前秦、後秦3個是五胡亂華僭偽政權,把五胡亂華政權做為朝代的,西安是第一個,當時五胡還未漢化,大肆屠殺漢漢民族,哪怕到了唐朝,已經漢化的鮮卑系,在編《晉書》的時候,也直指五胡亂華,前趙前秦後秦3個五胡亂華政權不入正史,在《晉書》中僅列《載記》,這3個五胡亂華政權無紀年,無帝王尊號……唐朝人恐怕也料不到,千年後,有一幫人供奉他們為“朝代”了。

看看西安刷的這3“朝”全部是五胡十六國時期五胡亂華政權,能不短命嗎?西安的西魏、北周雖然也是五胡鮮卑政權,但已經開始漢化,也有《魏書》《周書》,勉強可算2朝。

這樣拼湊“十三朝”的結果,無疑就是短命“朝代”太多,看看西安911年的“建都史”:

  • 不足40年的有10個;
  • 不足30年的有8個;
  • 3年5年的還有(捂臉)

所以,西安建都的“朝代”短命源於對歷史的不尊重胡亂拼湊十三朝。

再看看洛陽的建都史,所有朝代在《二十四史》中都有正史,是正統朝代,不足40年的朝代洛陽也僅有5個;

這麼算來:

西安不足40年的朝代10個,短命率76.9%;

洛陽不足40年的朝代5個,短命率38.4%。


柱下史


這個命題絕對是個偽命題,很明顯,建都長安的朝代,不,是華夏民族最典型的朝代,當數漢唐了,那麼漢唐短命嗎?

還有兩個最偉大的朝代——秦、隋也是定都長安!這兩個朝代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朝代,一個建立了第一個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的帝國,一個是第一次施行科舉制,開鑿大運河的帝國。

有人可能會說“秦朝都城是咸陽,不是長安啊”,其實多了多解一下歷史也就能弄明白了。《史記》對漢長安城的描述是:“長安,故咸陽也”。《舊唐書 地理志》對唐長安城的描述是:“京師,故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這就是說,秦朝建都於咸陽時,長安城並不存在。而曾作為都城的咸陽城的延續,其實就是漢長安城。

在我看來,都城長安沉寂了多久,華夏民族就沉淪了多久!


大秦魂的微博


長安,向來是胡戎政權的首要據點,西邊有豺狼 東邊有爹孃 犬戎屠灃鎬 長安吐蕃狂 天子九遁逃 國門六失亡 昭君出西塞 文成上西藏 和親保平安 女子遭了殃 白登圍漢帝 安史亂大唐 歸罪弱女子 貴妃遭了殃 只知蜀地樂 百姓遭了殃 往上不過漢 往下不過唐 長安百姓苦 洛陽帝王鄉!整天被其他犬戎毆打還沒用糧食吃,沒用好的運輸方式,西安古代經常糧食都吃不上!哪來什麼盛世呀😂


戎都神偷俱樂部孟家村


黑西安的河南擔瓜皮們!長安,長安,長治久安!周秦漢唐哪個朝代短?洛陽出宦官的地方。


茶63081211


我們看歷史事實吧!這個說法針對打一統王朝才有意義。歷史上在西安建都的大一統王朝有西周秦西漢隋唐五大王朝,其中西周275年,秦15年,西漢215年,隋37年,唐289年。北京有元明清三朝,元98年,,明276年,清267年。洛陽有東漢西晉二朝東漢195年,西晉36年。南京明初一朝50年。想必大家一看就明白,無需多說!在西安建都的秦隋雖國祚短,但這兩朝的豐功偉業,絕對不比任何朝代差!不知提問者是否滿意?歡迎探討,謝謝辱罵!


至樂無如讀書


就一句 歷史朝代 興於長安 敗於洛陽


歐陽盆栽125401716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d5dd3cc6d9e612ad682c96b37d674c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