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與明代的皇室子孫們一生下來就吃空餉由國家財政全包,哪個更滋潤?

我本狂草人


這個問題肯定沒毛病,當然是大明的皇室更滋潤,恐怕也沒有哪個朝代的宗室比明朝更滋潤了。

宋朝的宗室基本沿襲的是唐朝的制度,也就是從一生下來基本就有爵位,而且還有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等一大批封號。王爵有一萬戶的食邑,即使是侯爵,也有二千戶的食邑。

不過,如果你去查一下每戶食邑給這些貴族們多少錢,你就不會這麼想了——每戶每年只上貢25文錢。也就是說,即使是一萬戶的王爵,一年也不過只有250兩銀子的食邑。他們的俸祿,基本只能靠對應的品級俸祿來給。

而且,宋朝的爵位都只能給嫡長子,庶子的爵位降得厲害。比如宋孝宗的生父,雖說是慶國公,但那是趙構奪了他兒子給的補償,原來他只是個閒散宗室,都已經參加科舉去考功名了。

相比之下,明朝的宗室就沒那個資格去考功名了。不過他們的日子,過得可是太好了。而且由於生一個孩子就有一分俸祿,導致這些爵爺們天天啥事不幹,就一門心思的造人。

明朝皇室的俸祿有多高呢?以親王舉例:一年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皆歲支。馬料草,月支五十匹。

剛剛說了,宋朝的王(實際上是親王),一年的收入基本就是食邑和俸祿,按王爺對應正一品來說,也不過就是3600兩銀子而已,一年也就3850兩銀子。



青言論史


明代皇室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