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家庭,傾其所有甚至借貸來供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卻找不到好工作,你怎麼看?

陌顏情語


①我是一八級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然後本科學的法學,然後畢業之後也考了公務員,但是沒考上,然後現在一直在呆在家還沒找到工作呢!

② 但是呢,我認為這是值得的,我家也是貸了生源地學生貸款,前兩天我剛還完,一共是18000,然後8月15號之後就開始增加利息了,利息一共是271塊5毛多。

③哦,現在我準備做律師,跟律所那邊也談好了,但是呢律所的話的過完年之後才開始上班!所以呢,現在在家一直待著。

④我覺得就是像我家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然後孩子也是努力的在學,但是就是找不到好一點的工作,這是整個社會的通病吧,也是現狀。

⑤我會努力的,努力的去找一份合適我的工作,努力工作來回報父母,對得起父母辛勤的養育之恩!這也是每一個大學即將畢業的孩子需要面臨的問題,所以我也想鼓勵那些和我一樣境遇的同學們,請不要放棄,腳踏實地的往前走,一定會有一個好的出路的。





TOP學生坊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想說的是,知識無價!不能用這種世俗的眼光看待農村大學生就業的個案。大多數農村孩子通過考大學改變了命運,縱然有些畢業生一時半會兒還沒落實工作,但時間和機遇一定會垂青有準備的頭腦。


農村孩子讀大學,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都是一條走向幸福和自由的重要出路。我來舉個例子,老家有個女孩,考上了三本,家裡疼錢,沒讓她上,後來到處去打工,做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薪水也不高,到了年齡,草草嫁了。現在在老家生了一堆孩子,揹負沉重的生活重擔,再想走出來就難了。還有一個我親戚家的女孩,當年考了大專,爸媽很支持她上,大學畢業後,找了一個普通工作,工資也不高,後來由於自身基礎比較紮實,跳槽後,年薪達到兩位數。現在事業家庭都很如意。


讀不讀大學確實不一樣,我們在上海的幾個同學,他們讀過大學的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五百強企業高管,有的是政府官員,有的是作家,唯獨我沒讀大學,雖然也有自己的一份賴以飽腹的工作,但和他們比較起來,天壤之別,無論社會認知程度還是生活質量都有顯著的不同。尤其在孩子的教育與培養上,我們是力不從心,人家則是遊刃有餘。

農村孩子讀大學,借貸也值得上,這是毋庸置疑的硬道理。人生路上沒有後悔藥吃,經歷了了無遺憾,錯過了後悔一生。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請關注民工找米客,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民工找米客


其一,作為一個家庭不論經濟條件好壞,教育培養子女是父母天經地義的責任,望子成龍之心人皆有之,雖然現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但進入國民教育階段,對孩子就學的支出就一般農村家庭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特別考入不了規範的一、二本院校的費用更高,但家居農村收入有限的父母們就節衣、省食、靠貸款、借錢也都咬緊牙關供子女完成學業,可孩子畢業了大多給父母帶來的是失望,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就業太難,特別工作工資相對穩定的公務員崗、事業崗、國企更是難上加難,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也可憐學習成績一般化的孩子、學生。

其二講,就題主所問農村貧困家庭該不該舉債、貸款供孩子上大學,我在上述中也談及點滴,客觀講,任何一個家庭若不考慮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那這個家難以發展或更好的發展,在難也不能難了孩子,當然,做兒女的也應懂得珍惜父母的苦心,發奮學習,要有“不比吃、穿,比成績"的拼勁,畢竟,每年考入公務員、事業或進入好企業的農村學生也不少,特別從小學就應立志發奮,為父母爭光、為改變人生奮發,到高考若能進入“211、985"一類學校,那基本就保障了就業出路,這樣也逐步能幫助父母解決一些困難問題。

其三,當然,現實中也必然存在不同家庭兒女的學習能力、智商等差異,對學習從小不感興趣、或苦學了而無長進的,家長們也不必強去攀比,基礎教育完成後,可幫孩子選擇一定的適合孩子的“三加一"班或農職業技術類學校,這樣孩子也能學一技之長,且這類學校多數收費或免費。

總的講,我認為,不論農村還是城鎮家庭對這問題還是應客觀看待,不能一概而論。





怡然24674040


早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的大學生真是貨真價實。畢業後國家包分配,不是國企就是政府,哪個村裡出個大學生那真是響噹噹的自豪。一個農村家庭傾其所有供出一個大學生也是有價值的。畢業後反饋回來的價值遠不止於培養他們所消耗的物力財力。因此那時候的大學生就是古代的秀才中了狀元,光宗耀祖,前途無量。

現在的大學生遍地是,一個班級裡有幾個不上大學的區區可數。而這幾個不上大學的學生也是想方設法的去學一門技術。無文憑有技術
的年輕人反而比大學生還吃香。普通大學生要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真是難上加難。因此,家裡傾其所有去培養一個大學生真是不值得。再說了,現在的社會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就沒有絕人之路,如果家庭貧困,學生應該自覺地兼職幫助家裡分擔一些。想讓父母花在你身上的錢物有所值,就應該努力學習,更要學會走入社會去學一些經驗,幫助家裡度過難關。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有個大三的學生,在大一的時候父親去世了,還有個上初中的妹妹,單靠母親打工掙來的兩千塊錢真養活不了一家子。這個學生為了貼補家用,就找了一份兼職,週末當家庭老師。他教的很好,慢慢的很多家長找他。現在他兼職一個月能掙八千塊錢。

所以說,不管哪種情況,現在的社會一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不應該的,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你傾向於哪個專業,就要攻克哪個專業上的難題,努力提升自己,一定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與工作。



生活碎碎伴


很多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尤其農村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會傾其所有去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然而,為什麼畢業後卻找不到好工作?

什麼樣的工作才算好工作?在父母眼裡,也也許只有政府單位、國有單位才能配得上自己孩子大學生的身份。以前是單位少,大學生也少。可是,現在大學生多如牛毛,不存在畢業分配工作的問題。況且,也沒有誰規定大學畢業生就一定會有好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私營企業如春筍一般倔起,也給了大學生更多的選擇。大學畢業,不一定非要去政府單位幹那種一眼可以看到頭的工作。人生有無限的可能,社會也給了你創造無限可能的機會。我覺得: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畢業有一份好工作,也是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在大學裡你可以學到很多為人處事的機會,也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增長自己的見識,它們都是你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陌顏情語


這個話題蠻沉重的。現在的大學教育和過去太大的不同了,畢業就失業已經成為常態,而希望通過讀了大學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不是不可能,但其中的因素太多了。比如父母的關係,以及個人的優秀程度。我也見到過,家境不好,但在大學中很努力,後來找到了好工作的學生。

我以前寫過類似的文章。讀大學的成本這麼高,如果你要傾盡全家所有,甚至借貸來完成學業,讀的又是很普通的學校甚至三本院校,個人建議還是慎重考慮。有沒有考慮過需要多久才能還完呢?

現在就業的渠道很多,如果你不挑剔的話,不怕吃苦的話,送外賣的收入都很高。或者,潛心學一門技術,美髮、電焊、廚師...現在美國的情況藍領比白領收入高很多,國內也有這方面的趨勢。技術好的藍領,可以拿到上萬。教育的完成不是必須要在大學四年才能完成的,如果你有了一些積累,再繼續讀書也是可以的。這樣也不至於拖累家人。

我們不能選擇出生,但是我們可以為自己的未來規劃,把一手不那麼好的牌儘量打好。

祝福你!


中國媽媽和美國媽媽


不論是不是農村,培養出一個大學生都很不容易,問題中提到借出一個大學生那是更不容易,這樣的大學生培養出來、畢業了,作為父母更是希望他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但是大部分人就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作為過來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僅供大家參考:

一是沒有理解好工作究竟是什麼樣的工作。我個人理解好的工作是指有發展前途,前景廣闊的工作,而不是那種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工作,我們畢業生因缺乏經驗一畢業基本都是從最底層的工作業務做起,想直接從經理做起我感覺十分不可能,除非你是富二代。

二是對自己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畢業後沒有很好的審視自己,自己能幹什麼適當幹什麼沒有抽出時間好好思考,所以就是幹這行兩天覺得不適合自己,幹那個行業兩天,又感覺不適合自己,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所以自己始終都一無所成,工作始終不如意。

三是總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其實要是一個畢業生只要是你有手有腳,每個月現在在南方最少3000元,更何況你是一個大學生呢,大學生的標籤或許禁錮了你自己,你找工作的出發點是要有“面子”,你會看不起業務員,看不起服務員,看不起快遞員。

總的來說,剛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好的工作很正常,國家每年畢業那麼多的大學生,哪有那麼多的好工作會讓你挑。

最後我建議才畢業的大學生要學著放低自己的眼光,拋掉所謂的面子,利用時間學著思考,選準自己的人生方向,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就行了。預祝各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順利!





白水王浩凡


不可否認有學問是好事,但是不代表大學生就一定是人才。

農民老一輩的人都以為要想出人頭地只有靠上學,當兵。這是條路,但是即使上完大學之後想要進入上層階級還有太多的條件(無論打工還是其他)。

上學也好,當兵也罷。都不是為了改變自己親人的生活環境嗎?何苦如此糾結!上班之餘加強完善自身的業務能力。月月年年的積累,終有一天會有價值。

上學只是為學問,沒有其它。

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跟學問有關係但不是絕對。就像大學生不一定是人才一個道理。哪個人才在目個領域不是打滾多年以後才被人們稱為人才。


中華狼隊


都說階級固化嚴重,許多農村父母寄希望於子女,希望通過讀書改變下一輩的命運,不惜一切貸款供子女讀書是好事。但是,越是渴望越而不得,有些子女聽話的就一心撲在學習上,兩耳不聞窗外事,忽略了許多方面的學習,比如與人打交道,交流交際,語言溝通等,這些都是招聘單位需要的。

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欠缺,總是一味地以為掙錢供孩子讀書就能找到出路,有些孩子應該給他們壓力,比如上大學的學費一律助學貸款,以後畢業自己還,這樣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就會主動摸索賺錢出路,方向,尋求職業規劃。

再者,農村的教育水平有限,參差不齊,有些老師學歷不高,追隨應試教育,不對學生做正確的職業引導,即使很優秀的學生,在高考畢業後專業選擇錯誤或者不對,對他們的就業影響很大。

所以,對於傾其所有借貸讀書,最後卻找不到好工作,值不值得就看學生自己的表現了。當然,讀書多了是好事,至於什麼樣的工作是好工作,那就另當別論了。


名琨


現在的教育商業化了,博導不是導師了,稱老闆了,科學研究者的目的不是勵精圖治而是賺錢了。讀書,學習固然是提高自我綜合素質的途徑,但指望通過考上大學達到通往升遷之變達到鯉魚跳農門的目的可能不太現實。

所以農村青年學子要有更大的視野,更廣泛的立志選擇,當然不是說反對讀書,而是為了在更大競爭環境的做好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懂業務會管理的有理想有報負的人就應該更好的讀書。這個讀書和為了考文憑的讀書是不一樣的,這個讀書學習是完全服務於自己理想和工作的,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差什麼學什麼,對什麼敢興趣就學什麼,什麼對你有用就學什麼,學習也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可以,一年半載也行,只要對工作有幫助,能幫你提高認識和技能,能幫你的事業發展,實現最大的價值,一輩子學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