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fh隨遇而安


一、各種禁止。最近幾年鞭炮什麼的都禁止了,一些大型一點的城市活動都要提前申報,我們這邊本來新年都是要出去逛城市廣場的。

二、人情味淡了,在這個利益驅使著一切的社會,所有的東西都圍繞著金錢展開,人們為了金錢忙碌著,要不是你對他有用他都不會聯繫你,不然忽然聯繫你你會覺得很奇怪。

三、親戚往來少了,這年頭親戚最靠不住,我表舅癌症,我媽傾盡三分之二的家產給他治療,還打本給我表哥做生意,結果人家直接建房了。到了我出來,想做點生意什麼的,家裡已經沒錢了。

我是NEO設計,一個被命運打趴下的設計師,有空可以去我主頁看我的原創設計作品,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NEO設計


越來越多的人感覺過年沒有年味了,要我說啊,是現在人的生活改變太多的原因。

小時候,我的爸爸媽媽都沒有正式工作,我是農村的,除了種好自己的幾畝地,爸爸偶爾的出去工地打零工,天氣特別冷的時候,工地的活是沒法乾的,所以,一到冬天,大家就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特別是過年那幾天,吃吃喝喝聊聊天,走走親戚,就是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感覺也特別親。但是現在大家都在忙工作,好不容易過年回家了,也懶得出門跟人說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宅”。

就連小時候期待的春晚,現在也不怎麼看了。我記得小時候我家電視信號不好,就跑到別人家去看電視,一大堆人圍著一個黑白電視,看的熱鬧非凡,笑聲不斷。現在帶著孩子看電視,看不了兩眼就走了,不如偶像劇好看,沒有他喜歡的明星。

小時候過年,殺雞宰鵝,自己家養的豬,找個屠夫殺了,拉個板車街裡叫賣,那個場景,現在根本看不到,基本都是買的菜市場人家收拾好的白條雞,豬肉也是肉店裡的冷藏櫃放著。

小時候的壓歲錢,都是一塊兩塊,但是心裡激動的不行,小孩子給長輩拜年,抓點糖果瓜子放兜兜裡,再領個壓歲錢,那感覺別提多美了。現在的孩子,瓜子糖果不稀罕,想吃就隨買,紅包小了也不稀罕,看都不看一眼,早就失去了過年原來的本意。

小時候的橘子瓣糖是我的最愛,酸酸甜甜,真好吃!





豔224251338


年味越來越淡了,這是當下的現狀,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之後,從進城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之後,從不再期待過年穿新衣服開始,從消費升級以來……年味真的越來越淡了。

1、在我小時候感觸最深的,就是每到過年,我和哥哥都會把平時積攢的零花錢買來皮子彈手槍,鞭炮,然後把鞭炮拆開當手雷,經常和小夥伴們聚在一起,鑽進破敗的房子裡玩槍戰遊戲,雖然手點鞭炮和皮子彈手槍現在都被當作危險的物品,列為小孩子禁玩玩具,但當時我和小夥伴們幾乎沒有受到過傷害。

前年小侄兒要玩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玩具,我轉遍了整個縣城都沒找到賣皮子彈手槍的,大多是賣電子音手槍和水子彈手槍的,這些東西的可玩性非常低,玩不了一會就煩了。

而煙花爆竹自從村裡全面禁燃之後,別說小孩子玩了,我們每年煙花爆竹響徹天空,持久迎新歲歲平安的習俗,都不得不讓步了。

2、小時候家裡的大魚大肉和新衣服新鞋子,我們都會攢到過年,持久迎新的鐘聲一響,我們連覺都不睡了,穿起媽媽給我們準備的新鞋子新衣服,瘋玩一整夜,大魚大肉在過年前後吃的人開心的不行。

如今新衣服新鞋子幾乎人人都能買得起,沒人會專門在過年準備,小孩子也不稀罕了。

隨著消費升級,人們日子普遍好起來了,以前攢到過年才捨得吃的大魚大肉,如今隨隨便便就能吃到,也沒人在乎這些東西了。

3、壓歲錢在我們小時候一直都是最大的一筆收入,雖然只有幾十塊錢,但有時候我們能把錢花一整年。

大年初一出去拜年,爺爺奶奶們會把煙、糖、瓜子等分發給大人們,小孩子們每人抓一把乾果裝到口袋,說一句新年快樂,再接過爺爺奶奶的紅包,老人孩子都樂的合不攏嘴。

如今呢,發紅包都開始攀比,老人給孩子的紅包小了,小孩子們都不在乎,那種閤家歡的喜慶場面早就不在了。

4、過年的儀式感越來越淡了。

曾經村子裡過年最講究儀式感了,隨著節氣和老黃曆,一點點的奉行著老一輩的傳統,這種儀式感讓人覺得新年的重要性和存在感,但現在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都跑到城市裡打工了,過年就放那麼幾天假,有一半的時間還花在了趕火車和路上,真正在家的時間真的很少。

隨著上一輩的老人一個個仙逝,農村講究傳統的人越來越少,過年的那種儀式感也越來越淡。

而在外辛苦一年回到家的年輕人們,互相之間又多攀比,不再那麼純粹,年味在他們心目中真的沒那麼重要。

5、以前貼春聯我們都是手寫的,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一起研墨一起討論內容,老人一張張寫字,寫好後婦女們去熬製漿糊,小孩子拿著凳子開始貼春聯。如今街上賣的春聯花花綠綠,人們也樂的省事,但打眼一看家家戶戶春聯似乎都一樣,貼春聯也開始淪為形式。

當然了,過年年味越來越淡還有很多因素造成,但春晚的凋零也隨著年味的變淡一同漸漸淡出人們視線之外,何其悲哀。


李阿冰


春節應該取消了,過年確實很無聊,沒意思,


56768188531


年味兒少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實主要原因歸結起來,我覺得主要是兩點。

第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可供支配的鈔票越來越多。

以前只有過年才買的新衣服,只有過年才買的好吃的,而現在隨時都可以買,隨時都可以吃。就連過年必須穿新衣服的傳統也正在被打破,至少我只有好多年沒有說一定要買新衣服,因為現在的衣服穿久了隨時可以扔掉,買新的。從這個角度講,現在的日子過得好了,就像過去天天過年。

第二,人們過年時候的互相走往明顯少了很多。

過去一年當中人們忙忙碌碌,很少有時間去走親訪友,大部分人都把走親訪友的時間全部壓縮在春節期間。特別是在外地創業打工的人,一年才回家一趟,所以顯得特別親切,特別願意走親訪友。

隨著網絡的發達,人們變得越來越窄,就連拜年走親訪友很多也只是在網絡上一聲招呼就算過了。人們越來越不願意聚會,越來越宅,越來越珍惜自己的私人時間。過去有誰請吃飯,大家都覺得欠了他人情,現在反過來了。現在有誰請吃飯,大家去吃這頓飯是給他面子。在喧囂的城市裡,在下班的車流高峰裡跨過半個城市,艱難的開車跑到飯店去吃你這頓飯,真的是給足了面子。因為人們並不缺這頓飯。

這也許是一種觀念的逐步改變,無論如何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也是導致當今過年的時候年味不足的最重要的原因。


險道求生


因為春節沒有"新意"了,變得不再"特別"。

答主老家農村。小時候過年從臘月23(俗稱小年)就開始了,幾乎每天都去周圍的村子趕集,採購年貨,雞魚肉酒茶糖,衣服對聯鞭炮玩具等等等等。大人們去趕集,小孩子死纏爛打都要跟著去,最起碼也能混一個糖葫蘆吃。


年三十要守歲,初一起早挨家挨戶拜年,初二開始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都要走一遍,還得回請。熱熱鬧鬧到正月十五,一年才算過完。

那個時候,手機用的還是諾基亞,沒有微信只能短信拜年,有多少人早早編輯好拜年短信等著過了12點才發送的?陸陸續續的回信會搞得2/3點還睡不著。

反觀現在,618/雙11/雙12每次都屯了夠用一年的東西,購物不需要出門。雞鴨魚肉山珍海味不再是過年專供,平時下館子也能吃到。衣服店裡時常打折,也不用過年才買....

就連春晚,熟悉的趙本山/宋丹丹等人退居幕後,今年李詠也走了。每年春晚都湧現很多新人,鬧騰一番,卻沒留下很多話題供大家茶餘飯後閒談。

過年沒有了以前能夠讓人感覺到"新鮮"的地方,變得不再特別,年味也慢慢淡了。


春哥聊電影


小時候,一說過年了,特別高興,奶奶爺爺很早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螃蟹,蝦,肘子,四喜丸子,各種菜品,應有盡有,做飯的在廚房忙的不亦樂乎,孩子們追逐打鬧。吃飯時大家圍著桌子,聊天,胡侃,笑聲不斷。平時在家吃不著的,那天吃個夠,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我表妹為了爭著吃螃蟹,最後吃的我得了腸胃炎,我表妹渾身起了飯。每次吃完飯還出去放炮、放花、玩得不亦樂乎。現在過年,都是去下館子,沒人在家做飯了。一般就吃中午飯,吃完了就各自回家,一點兒年味也沒有,就像應酬飯局一樣,飯桌上也沒有了以前的歡聲笑語,畢竟不在家裡,也沒做飯時,大家聊天溝通,嬉笑玩鬧,也沒有了喝酒胡侃了,因為吃完飯都要開車回家,誰也不敢喝酒,更別談玩的晚了打地鋪睡在家裡了。大家變得生疏了,過年也像是一種禮儀節日了,互相問候一聲的場所了,沒了一家人的熱鬧團聚,碰酒乾杯,火熱的場面了。



寶媽茶會


對於這個話題,看到有好多人在評論區留言,說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才開始沒有年味的。這個我承認有這個方面的原因,但是生活水平提高必然會導致沒有任何節日都沒有味道嗎?顯然不是,那麼為什麼大家單單對少了年味有這麼深的體驗呢?其實還是那句話,少了儀式感!

儀式感就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法,其實我也一直在想,儀式感真的是現在這個社會很需要的東西,掃塵、貼春聯、倒貼“福”、貼窗花、年畫、守歲、爆竹、拜年、春節食俗等等這些在我們現在看來最有年味的東西,也是最有儀式感的,慢慢的被喝酒,打遊戲……等代替,當然現在也包括好多年輕人都被西方的節日氛圍所感染。

還有一點就是春節不是最特別的那一個了,失去了特殊性。你們家原來有啥好吃的,都留著過年吃,家人也會選擇在那天團聚,鞭炮也在那天放盡興,紅包也在那天拿,給長輩拜年也是在那天,這不就顯得這一天最特殊嗎?

你現在過年一般也就吃平時吃的,哪天放假就回家來了,親戚朋友也有手機微信,都能及時聯繫上,鞭炮也沒得放,你十一貌似也這麼過的!這一天有什麼特殊的,我反正每個週末回家都是這麼過的!在這種情況下,心裡怎麼認同這一天的特殊性?可不就沒有年味嘛!這一點我也是很贊同的,畢竟現在天天就在過年,肯定會失去年味。

最後我覺得不管咋樣我們都要好好的傳承傳統節日!


生活那點事我來說


我覺得主要是我們長大了,父母變老了,我們有了工作,父母多了疲倦,我們有了人情事故等等。加上通訊設備發達,注意力大多被分散,和親戚朋友說不了幾句話就去手機裡各種問候和關注朋友圈都有什麼新鮮事。不信你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過年的氣氛,小時候過年前我們早就放寒假了,父母們也大都結束了農忙和工作,這就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過年,隔三差五的父母就帶我們上街買年貨畢竟交通不方便,每次只能買回來一些,就算家裡有拖拉機什麼的也只會把大件東西買回來,比如炮仗大魚大肉的,其他零散的東西就要分開去買啦,反正很閒……魚肉什麼的買回來當然要醃製啦,幫父母打下手,注意這可是很有趣的,這期間一定會有弟弟妹妹們到你家玩的吧?這不氣氛就來了,媽媽和隔壁鄰居阿姨們邊聊天邊給魚肉抹鹽,爸爸和叔叔們翹著二郎腿抽著煙嗑著前幾天就炒好的瓜子說說笑笑時不時還和媽媽她們參合幾句,我們這些小孩子當然就喜歡熱鬧啦,撿大人們抽剩一小節的菸頭去火盆裡點著學大人吸一口卻把淚水都嗆出來了,旁邊的弟弟和村裡的小夥伴也都效仿,各個也是嗆的咳嗽流淚再也不去碰了,大人們笑罵著我們……這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長大後聞到炭火味腦中不由地就能回憶起來,然後卻只能悲嘆當下的生活是多麼的緊迫,人情是這麼的複雜,過年也就成了如今的形式而已,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從異鄉歸來後與父母的短暫團聚了吧……



放眼Look世界


春節不是沒有年味了,只是過春節的主角不是我們了而已,以前我們小時候,春節的主角是我們,現在我們長大了,那麼春節的主角就不是我們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陪家人在過年的時候好好吃頓飯,在家人面前多聊天少玩手機,一樣的年味。

年味是需要人支撐著的,家裡老一輩的老人在的時候,春節有很多安排,像去年那樣,我在廣東這邊,年三十的時候我爸就給我打電話叫我凌晨五點起來接財神,我就把鬧鐘調到4點30,起床了就把接財神用到的通通收拾好,然後搬一張桌子出去點上香,水果啥的一樣不能少。點著以後少炮仗,家家戶戶都是紅彤彤的一片,在農村沒有城裡那麼多限制,可以隨便燒煙花,炮仗啥的。

年味到底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家人老老少少,一起做頓飯,一起看春晚看電視,(但是我們廣東人不怎麼看春晚)叫一些朋友來自己家坐坐,串串門,要的就是那種氣氛

小時候覺得年味就是一起出去收紅包,長大了覺得就是買菜回家一起做飯,再買些年貨回家,最最重要的是,過年,回家的時候,多陪家人聊天,少玩些手機。聽聽你們家人朋友他們的故事,或者可以跟你奶奶爺爺他們聊聊天(老一輩的人知道的故事有很多很多,額非常有意思)

也快過年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